回填灌浆施工技术方案.pdf
回填灌浆施工技术措施回填灌浆施工技术措施一、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导流隧洞位于上坝址左岸,全长 370m.从挡水坝上游横穿左坝肩山体,主要分布、类灰岩与碎屑灰岩.由进水口闸室段、洞身段、出水口明渠扩散段等部分组成。导流隧洞内系统灌浆工程分布在隧洞K0+000K0+010、K0+037.6K0+061、K0+180K0+370 段,共计223。4m。二、施工布置二、施工布置21 风、水、电系统风、水、电均由已形成的风、水、电系统就近供给,足以满足工作面施工需求。22 现场布置浆液搅拌机、灌浆泵等布置在洞内距灌浆区域不大于60 米的地方,随灌浆进度适时搬移。制浆系统安放高速制浆机一台、0.35m3搅拌桶一台。输浆管采用50 软管连接到各用浆点。制浆材料采用重量法称量,水泥采用 3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23 灌浆平台利用钢管、钢模搭设简易平台,在平台上进行灌浆施工。24 材料运输水泥等施工材料采用 5T 自卸汽车运输,人工搬运至灌浆区域的灌浆平台上.三、灌浆材料三、灌浆材料31 水泥水泥采用 32。5Mpa 的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必须新鲜,受潮、结块及出厂期超过三个月的水泥不得用于工程中。32 水灌浆用水应符合拌制水工砼用水的要求,不含油污、淤泥等杂质,PH 值及物质含量等符合规定要求,拌浆水的温度不得高于40。33 掺合料在水泥浆液中掺入砂等掺合料时,掺合料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要求,掺入量通过试验确定。四、回填灌浆四、回填灌浆回填灌浆在砼强度达到 70设计强度后进行,分段分序施工,区段长度为 10m,分两序施工。41 施工参数a回填灌浆孔孔径 48mm,孔深为深入基岩 10cm.钻孔时应测记砼厚度和空腔尺寸,回填灌浆孔的位置与设计孔位的偏差不得大于20cm.b回填灌浆压力按施工图纸要求。c 序孔灌注 0。6(或 0.5):1 的水泥浆液,序孔灌注 1:1 和 0.6(或0。5):1 两个比级的浆液。d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浆,但掺砂量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 200%。42 施工方法a钻孔首先对混凝土衬砌施工时预留的灌浆孔进行定位,用风钻重新打孔至岩石内 10cm,然后清除孔内杂物,再按照设计图纸进行灌浆.b制浆制浆采用指定制浆站拌制不低于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或水泥砂浆)由灌浆机加风输送至工作面后用 100/30 型砂浆泵灌注入孔。制浆材料必须称量准确,各种浆液搅拌均匀并测定浆液密度,浆液在使用前要过筛。c灌浆 灌浆前对衬砌混凝土施工缝和混凝土缺陷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对可能漏浆的部位进行处理。灌浆方法:采用孔口阻塞纯压式灌浆法施工,灌浆过程中严密监视衬砌混凝土的变形情况,在必要时应报告监理工程师安设抬动变形监测装置,定时进行监测并作好记录。灌浆顺序:按照设计图纸,回填灌浆分两序施工,序孔为双孔排,序孔为单孔排,灌浆时,先对序孔进行灌浆,根据本部分工程的具体情况,在序孔进行灌浆结束后2 天,再对序孔进行灌浆。浆液配比:序孔灌注 0。6(或 0。5):1 的水泥浆液,序孔灌注 1:1 和 0.6(或 0.5):1 两个比级的浆液。空隙大的部位灌注水泥砂浆,但掺砂量不大于水泥重量的 200%。灌浆压力:采用设计规定压力值,压力值为 0.30。5Mpa。特殊情况处理:回填灌浆因故中断时,应及早恢复灌浆,中断时序孔型式序孔型式回填灌浆钻孔布置图间大于 30min,应设法清洗至原孔深后恢复灌浆,此时若灌浆孔仍不吸浆,则应重新就近钻孔,并进行灌浆至达到结束标准。灌浆结束标准:在规定压力下(0。30.5Mpa),灌浆孔停止吸浆,并继续灌注 5min 即可结束灌浆。灌浆结束后,先关闭孔口闸阀,再停泵,待孔内浆液初凝后才拆除孔口闸阀。封孔:所有的灌浆孔和检查孔在灌浆作业结束后,清除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浓浆或干硬性砂浆将全孔封堵密实和抹平,并割除露出衬砌混凝土表面的预埋管。d质量检查回填灌浆质量检查在该该部位回填灌浆结束 7d 后进行。检查孔布置在脱空较大,串浆孔集中以及灌浆情况异常的部位,数量为灌浆孔总数的 5。质量检查孔采用 YT28 型风钻钻孔,孔深达到设计要求后,向孔内注入水灰比 2:1 水泥浆液,在设计规定的压力下,初始 10min内注入量不超过 10L 即为合格。e封孔灌浆孔灌浆及检查孔检查结束后,排出钻孔内积水和污物,采用浓浆封堵孔口密实、齐平。五、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方法五、质量控制点、质量控制方法51 质量控制点 a各种钻孔的钻孔精度 b灌浆材料的质量 c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制定严格的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52 质量控制方法 a钻孔前,必须按设计孔位进行测量放线,钻孔结束后,妥善保护,并经验收合格后方可作业,未验收合格,不得进行下一步操作.b 用于灌浆的任何材料的各项性能都必须满足规范要求,并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书。c设备完好,满足施工要求。d技术、质量人员跟班作业,检查指导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e严格按施工程序、技术参数进行施工.f.做好施工记录,总结施工经验,并用于指导施工。六、质量控制六、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让技术指导施工。同时每道工序必须经现场质检员进行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质量检查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七、安全文明施工七、安全文明施工每道工序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