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pdf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是迄今为止企业物流发展的最高级形式。虽然供应链管理非常复杂,且动态、多变,但众多企业已经在供应链管理的实践中获得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显著的成效。当前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正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1、时间与速度越来越多的公司认识到时间与速度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在 IT 行业,国内外大多数 PC 制造商都使用 Intel 的 CPU,因此,如何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安装 Intel 最新推出的 CPU 就成为各 PC 制造商获得竞争力的自然之选.总之,在供应链环境下,时间与速度已被看作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一个环节的拖沓往往会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转.供应链中的各个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它们之间物流、信息流的紧密连接,以达到对最终客户要求的快速响应、减少存货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水平的目的。2、质量与资产生产率供应链管理涉及许多环节,需要环环紧扣,并确保每一个环节的质量。任何一个环节,比如运输服务质量的好坏,就将直接影响到供应商备货的数量、分销商仓储的数量,进而最终影响到用户对产品质量、时效性以及价格等方面的评价.时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信奉物流质量创新正在演变为一种提高供应链绩效的强大力量。另一方面,制造商越来越关心它的资产生产率。改进资产生产率不仅仅是注重减少企业内部的存货,更重要的是减少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供应链管理发展的趋势要求企业开展合作与数据共享以减少在整个供应链渠道中的存货。3、组织精简供应链成员的类型及数量是引发供应链管理复杂性的直接原因。在当前的供应链发展趋势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考虑减少物流供应商的数量,并且这种趋势非常明显与迅速。比如,跨国公司客户更愿意将它们的全球物流供应链外包给少数几家,理想情况下最好是一家物流供应商。因为这样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统一的标准服务,更好地显示出全球供应链管理的整套优势。4、客户服务方面越来越多的供应链成员开始真正地重视客户服务与客户满意度。传统的量度是以“订单交货周期”、“完整订单的百分比”等来衡量的,而目前更注重客户对服务水平的感受,服务水平的量度也以它为标准。客户服务的重点转移的结果就是重视与物流公司的关系,并把物流公司看成是提供高水平服务的合作者。编辑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演进供应链管理理论的演进221、关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关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起源,各学者的主张并不一致。Croom 等人认为 SCM的确切起源不是很清楚的,主要从两个方面发展而来.一个是建立在 Forrester教授的工作基础之上,即应用产业动力学的方法,SCM 理论沿着实体分销和运输的发展而发展;另一个是随着对分销和物流中全面成本的研究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建立在 Heckert、Miner(1940)和 Lewis(1956)研究基础之上的。虽然这个发展方向的路径和研究方法是不同的,但是确有一个共同点:即聚焦于供应链中的单一企业是不能确保整体效率的提高。3而 Tan 等人也认为 SCM 是由两个不同的方面发展而来:一个是从工业企业的采购和供应发展而来;而另一个是从批发商和零售商为提高竞争优势而整合物流功能的领域发展而来。最近十年来,传统的公司战略沿着这两个方向不断发展,并最终融合成具有历史意义和战略意义的供应链管理。2、关于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发展综合 Tan、Croom 和侯君溥等人的观点4,笔者认为 SCM 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历程(见表 1)。第一阶段为独立的物流配送和物流成本管理阶段,主要研究实体分销和对下游厂商的配送系统。第二阶段为整合的物流管理阶段,注重企业内物流和外部物流的整合,并研究企业间采购和供应战略,强调合作关系的加强。第三阶段为整合供应链管理阶段,主要研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客户的客户的整体供应链研究,注重整体价值链效率的提高和价值增值。表 1 供应链管理主要发展阶段阶段阶段期间期间研究方向和重点研究方向和重点第一阶段 60及 70 年代分离的物流配送和物流成本管理第二阶段 70及 80 年代整合内外部物流管理和企业间关系管理第三阶段 90年代及以后 整体价值链效率和价值增值的提高供应链管理的发展与制造业自动化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的演进以及企业信息系统的演化密不可分。在 20 世纪 5060 年代,制造商强调大规模生产以降低单位生产成本,即大规模生产的运营战略.当时的企业生产较少考虑市场因素,生产、制造缺乏柔性,新产品的开发缓慢,几乎完全依靠企业内部技术和能力.因此企业的运营瓶颈是通过加大库存量来解决,很少考虑企业间的合作和发展。当时的采购仅仅被认为是生产的支持活动,管理人员很少关心采购活动(Farmer,1997).到了 70 年代,制造资源计划被引入,管理人员意识到存货数量给制造成本、新产品开发和生产提前期带来重要影响。所以通过转向新型的物料管理来提高企业绩效。80 年代后,全球竞争加剧,一些大型跨国企业面对市场竞争只有通过提供低成本、高质量、可靠的产品和更加柔性的设计来保持领先地位。制造企业开始导入 JIT 生产力理念5,日本企业通过实施JIT 来提高制造效率、缩短生产周期和降低库存.由于 JIT 通过快节奏制造环境、低库存来缓解生产和排成问题,制造商们意识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所以当制造商和供应商开始发展战略供应关系时,供应链管理的概念随即出现了。而采购、物流和运输过程的专业化,推动物料管理概念的进一步发展。制造资源计划(MRP II)强调企业内部各功能、资源的整合,而企业内部资源计划的整合需要外部供应商和分销商的合作。制造企业将企业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系统整合,这导致了整合物流概念的产生。在 90 年代,供应链管理持续发展,供应链扩展为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和客户组成的整体价值链。采购和供应的效率要求更多地考虑成本与质量间的协调。制造商通过从选定的少数几家供应商或者经过认证的供应商那里采购原料,以消除非增值活动,如原 材 料 质 量 检 查、入 库 检 查 等(Inman Hubler,1992)。很多制造商和零售商通过紧密合作来提高跨企业的价值链的效率.例如,在进行新产品开发时,制造商将供应商和客户整合在一起,利用合作伙伴的研发能力和科技,提高研发周期,增强核心竞争力(Ragate,et.al,1997;Morgan&Monczka,1995)。而分销商和零售商则将自己的分销与运输提供商进行无缝连接,以达到直接交货,消除物品检查等增值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