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0-12理论考试题(2).docx
-
资源ID:83391564
资源大小:12.1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0-12理论考试题(2).docx
2 班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 10-12 理论考试题(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10-12 级师资培训班理论试题阿拉木汗(维吾尔族)教学设计答题学员:朱滨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要表现出维吾尔族舞蹈的挺拔,大方,端庄。让学生们 体会维吾尔族舞蹈多变的节奏和端庄的气质。舞蹈以训练进退步为主, 加强半脚掌能力的训练以及快速形成舞姿的能力。二教学方法:首先让孩子了解维吾尔族的文化形成。以讲故事的形式渗透舞蹈的表现力。 在将舞蹈的主体动作一一分解。将动作串起来。三教学难点:1、进退步的半脚掌要立到最高,膝盖要靠拢,脚下步伐紧凑,快速的前后倒换。2、注意维吾尔族特有的附点节奏。3、做单收步时动力腿快收快出,重拍在里,注意踢出去后要有瞬间的停顿。4、脚下不离散,上身撒的开。是我们在表演维吾尔族舞蹈时的主要要求之一。四教学步骤: 1.讲故事2 演示法3 分解做3 合音乐第二题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教材是以愉悦教育和素质科学统一为出发点,以推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普及和满足青少年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表演和需求为宗旨,根据不同年龄段少年儿童的 心理、生理等特点为依据,选择相应的民族素材,进行舞目的编创和 排列,让孩子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训练了形体,培养了气质, 同时让孩子们感受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并更侧重于对孩子们的综合 素质培养和七大能力的提高。教材以学生年龄为依据将课程分为 1-3 级,4-6 级, 7-9 级, 10-12级四个阶段。请问教师在 1-12 级的教学过程中,应怎样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体现教材的教育理念,并完成不同的教学目的?请按照教材的 四个阶段分别进行细致说明。(字数要求:1000 字以上)第一阶段 3 岁至 7 岁培养儿童进入舞目学习的状态。注重舞目学习过程中配合的重要性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教风 与学风的关键。在重点强调舞目动态要求的基础上,抓住地域特征,强化动作与风格之间的关系,让儿童了解把握体态、动态、动率、动作、节奏在舞目学习中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强儿童对生活的观察认知能力及对民族民间舞属性的渐进了解。在解决上下肢协调能力的同时,以动作节奏情节情绪及表演为训练目的。具体如下:一级教材适合 3-5 岁儿童学习。针对该级别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儿童性格、性别、兴趣、喜好等特点,依据儿童心理、生理、成长 的规律,结合一级舞目教材内容的设定,如小熊舞、我的小小手、小 蜗牛、飞吧小蜜蜂、我是小画家、小鸡啄米等舞蹈的学习。给予儿童 基础知识及舞蹈基本素质培养的入门教育,初步开发儿童对身边事物 的观察、模仿与想象,依照儿童自身具体的能动力,借以儿歌童谣等 形式来体现儿童在舞目学习中的童真童趣,在一级舞目学习中,我们 要教会儿童与老师间的沟通,教授舞目学习中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 方向、方位、队形、间距和肢体部位的基本认知。从说、看、学、听、动来引导开发,培养儿童进入舞目学习的状态。二级教材适合 4-6 岁儿童学习。在一级舞目学习的基础上,遵循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规律,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结合二级舞目教材内容的设定,如划船、吐泡泡的小鱼、燕儿飞、拔河、小红扇、小蝌蚪变青蛙等舞目的学习,给予儿童舞蹈基础知识及舞蹈 基本素质能力的培养教育。加强儿童对身边熟悉、喜爱、好奇事物的 观察学习与模仿,增进儿童关注、配合、互动能力的养成。在二级舞 目学习中,民族民间舞蹈风格动态要求逐步进入,增加了儿童舞目学 习的难度,由此我们要教会儿童观察身边的事物,丰富儿童的想象力, 借助道具、游戏、队形等方式加强肢体的表现力、掌控力及协调能力 的训练。其中关注舞目学习过程的点滴,培养儿童的集体意识,注重 舞目学习过程中配合的重要性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 好教风与学风的关键。三级教材适合 5-7 岁儿童学习。该级别学习内容在贯穿前两级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加大加强训练难度,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以点带 面,开发儿童对舞目风格动态、动率及动作要求的认知,结合三级内 容的设定,以地域特征为特色,是该级别教材内容的重点。同时抓住 儿童喜爱事物的心理,遵循儿童喜欢游戏的天性,把握儿童好动好模 仿的潜质,就成为舞目的看点。道具(手绢、沙包、纱巾)是完成舞 目中风格、动作、情节、情绪、表演训练的桥梁。在三级舞目学习中, 我们在重点强调舞目动态要求的基础上,抓住地域特征,强化动作与 风格之间的关系,让儿童了解把握体态、动态、动率、动作、节奏在 舞目学习中的相互作用,从而加强儿童对生活的观察认知能力及对民 族民间舞属性的渐进了解。在解决上下肢协调能力的同时,以动作节 奏情节情绪及表演为训练目的。第二阶段:6 岁至 10 岁逐渐进入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当中,同时加强节奏的训练,培养好的节奏感,让身体有节奏的律动,要求气 息畅通。逐步引导强化在学习在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呈现出风格迥异的 舞蹈特色。对前期已出现的民族内容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增加了更多 典型性动作,或者不同舞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具体如下:四级教材适合 6-8 岁学习。该级别舞目在教学上侧重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日常生活特点为依据。以游戏道具模仿表演为切入,目的在 于加强培养身体协调性,动作表现力及培养好的节奏感。通过模仿教 师的示范,对其身体局部能力,有目的的进行单一的技术技能的训练, 同时我们在四级舞目内容形式多样化的基础上,突显了舞目地域文化的动态表现特征。舞目的设计教前几级相比,对事物、事物形态的模仿能力减少了,逐渐进入到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当中,同时加强节奏的训练,培养好的节奏感,让身体有节奏的律动,要求气息畅通。五级适合 7-9 岁儿童学习。该级别舞目突出不同民族舞蹈风格的要求,针对不同民族身体形态,舞蹈动率,舞蹈节奏的要求,逐步引 导强化在学习在过程中如何更好的呈现出风格迥异的舞蹈特色。六级适合 8-10 岁少儿学习。作为初级阶段中期内容,该级别的学习在进一步扩大地域的基础上,对前期已出现的民族内容进行了深度 的挖掘。前期教材中出现的民族民间舞蹈,在本级别剧目中增加了更 多典型性动作,或者不同舞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 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第三阶段:9 岁至 13 岁为学生掌握更丰富的民族舞蹈、了解更广泛的民族文化扩展了眼界,提供了途径。在完成舞目的同时强化孩子 对民族的认知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体如下:七级教材适用于 9-11 岁小学二至四年级的少年。作为初级阶段后期内容,主要进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把对动物事物形 态的模仿上升到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还应启发他们将其中的感情情绪 融入到舞蹈当中,是对孩子观察模仿能力养成的进一步延伸,为学生 掌握更丰富的民族舞蹈、了解更广泛的民族文化扩展了眼界,提供了 途径。八级教材适用于 10-12 岁小学三至五年级的少年。作为中介阶段初期内容,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各民族传统文化和艺术,在完成舞目的 同时强化孩子对民族的认知和情感,在潜移默化中对孩子进行爱国主 义教育。九级教材适用于 11-13 岁小学四到六年级的少年,作为中级阶段中期内容,教材更加不单单满足于舞蹈动作的教授,而是通过愉悦的 舞蹈学习和表演的过程全方位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第四阶段:12 岁至16 岁高级阶段中期内容随着舞目时长的增加, 级别难度的逐渐增大,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做到规范生动。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去加深对舞蹈音乐,舞蹈语汇,舞 蹈作品的理解,使学生通过优美的音乐旋律,优美的舞姿,优美的舞 蹈形象,陶冶美的心灵,形成美的形体,美的人格。具体如下:十级至十二级教材适应于 12-16 岁分别为中级阶段中期内容,中级阶段后期内容,高级阶段初级内容,高级阶段中期内容随着舞目时 长的增加,级别难度的逐渐增大,在教学中教师更应该采用灵活多样 的教学方法,做到规范生动。要在教学中形成语言规范化,教师在动 作示范中也要规范。要从动作发力,节奏,空间,造型以及身体的整 体与局部的运用上考虑准确性,因为只有动作规范了才能有效的传达 出想要表达的内在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