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与2021年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pdf
-
资源ID:83391574
资源大小:268.7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3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与2021年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pdf
20212021 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与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与 20212021 年年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20212021 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年氢氰酸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一、基本特性一、基本特性1 1、标识、标识中文名:氢氰酸英文名:Hydrocyanicacid2 2、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外观与形状:无色透明液体,有苦杏仁味,易挥发主要用途:用于制造丙烯腈、丙烯酸树脂及杀虫剂等熔点():-13.4相对密度(水1):0.69(比水轻)沸点():25.725.7相对密度(空气1):0.93(比空气轻)饱和蒸气压(KPa):53.33/9.8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甘油、苯、氯仿临界温度():183.5临界压力(MPa):4.954.95燃烧热(KJ/mol):最小引燃能量(mJ):二、危害特点二、危害特点1 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闪点():17.817.8爆炸下限(V):5.65.6自燃温度():538爆炸上限(V):40.040.0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若遇高热,可能发生聚合反应,出现大量放热现象,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燃烧(分解)产物:氰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光照聚合危害:能发生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 2、扩散性具有流动性和挥发性。3 3、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毒性及健康危害性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毒性:属高毒类。健康危害:抑制呼吸酶。高浓度吸入可引起骤死。非骤死者临床表现分为_期:前驱期有粘膜刺激、呼吸加快加深、乏力、头痛、口及咽部麻木、流涎。呼吸困难期有呼吸困难、血压升高、皮肤粘膜呈鲜红色等。惊厥期出现抽搐、昏迷、_。麻痹期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心跳停止而死亡。接触浓氢氰酸引起皮肤灼伤。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及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可引起皮肤损害。三、程序方法三、程序方法1 1、防护措施、防护措施(1 1)进入重度区,人员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消防水)进入重度区,人员实施一级防护,并采取消防水_掩护;掩护;(2 2)进入轻度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进入轻度区,人员实施二级防护;(3 3)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凡在现场参与处置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二级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的内外衣、手套、袜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防型滤毒罐三级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2、现场处置(1 1)占领水源、铺设干线、设置阵地、有序展开;)占领水源、铺设干线、设置阵地、有序展开;(3 3)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铺设水幕水带,设置水幕,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4)采用多支喷雾水_形成水幕墙,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扩散。3 3、输转、输转利用毒物输转设备将危险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进行处理。4 4、医疗救护、医疗救护(1)(1)现场救护现场救护1)染毒者立即撤离污染现场到上风或侧风方向空气无污染的地区。2)2)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防护,皮肤不应沾有氢氰酸液滴。有条件时应立即进行呼吸道防护,皮肤不应沾有氢氰酸液滴。3)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行人工呼吸,体外心脏挤压,同时吸氧等心肺复苏措施,并立即注射抗氰自动注射针_支,严重中毒者应注射_%硫代硫酸钠,以增强抗毒效果。4)应立即脱去被污染的服装,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后用_%硫代硫酸钠洗皮肤。眼染毒者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经口中毒者应立即催吐,并用1:_高锰酸钾或_%硫代硫酸钠或_%_彻底洗胃。(2)(2)特效药物治疗:特效药物治疗:应根据中毒程度科学使用抗毒药物,切勿乱用。1)1)亚硝酸异戊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亚硝酸异戊酯: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重度中毒:_支,注意收缩压不能低于_mmHg。中度中毒:2 2 支支轻度中毒:1 1 支支2)2)抗氰急救针抗氰急救针4-DMAP4-DMAP重度中毒:抽搐、呼吸抑制、心跳缓慢或昏迷,肌肉注射_支,首用_支,症状减轻后视情况用半支或静脉注射_%硫代硫酸钠注射液。中度中毒:半支4-DMAP 注射液或口服抗氰片 3)抗氰片(甲、乙两种片剂,同时服用):严重中毒:如严重抽搐、呼吸抑制、心跳缓慢或昏迷者在使用抗氰急救针后如症状虽缓解但仍未控制症状,皮肤也未见高铁血红蛋白反应可口服 1 片甲片或乙片。中度中毒:可口服甲、乙片各一片。轻度中毒:可口服甲、乙片各半片。高铁血红蛋白形成药物与硫代硫酸钠合并使用能提高抗毒效价,减少中毒症状反复。(3)(3)对症治疗:对症治疗:1)1)能量合剂:辅酶能量合剂:辅酶 A A、Q Q、ATPATP 等。等。2)2)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3)3)B B 族维生素、细胞色素族维生素、细胞色素 C C。(4)(4)对中毒症状未缓解者送医院继续观察治疗。对中毒症状未缓解者送医院继续观察治疗。5 5、洗消、洗消(1 1)在安全区近轻危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在安全区近轻危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2 2)洗消的对象)洗消的对象1 1)轻度中毒的人员;)轻度中毒的人员;2 2)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3 3)现场医务人员;)现场医务人员;4 4)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消防和其它抢险人员以及群众互救人员;5 5)抢救及染毒器具。)抢救及染毒器具。(3)洗消污水的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的检测,以防造成次生灾害。20212021 年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年氧气泄露应急处置方案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_%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_%_%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潄加剧;严重时刻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症。吸入氧浓度再_%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_而死亡。长期处于氧分压为 60100kpa(相当于吸入氧浓度_%左右)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者可失明。爆炸危险:本品助燃急救措施皮肤接触:液氧温度为-30 度,直接接触会造成冻伤。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灭火方法: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势。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活性金属粉末接触。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与附件破损。配备想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应与易(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安全防护储区控制: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呼吸系统和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手防护:带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运输管理包装方法:钢制气瓶运输注意事项:氧气钢瓶不得沾油脂。采用钢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暴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