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pdf
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各个行业的关系密不可分,教育事业也与时俱进。教师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适时地运用信息技术,使之与学科整合,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效率,在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有很强的实效性。我要谈的不是信息技术与所教学科的整合,而是在班主任的工作中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德育工作.众所周知,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是学生成才的导师,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又是德育工作。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精力充沛、热情高,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和新思想,但是由于年龄小,思想认识会单纯片面,对是非的鉴别能力相对较差,还容易受不健康思想的侵蚀。教师的说服教育有时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在做班主任工作时,我尝试着运用学生喜欢的信息技术对他们进行有目的的思想教育,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我就联系实际来谈谈在日常工作中是怎样运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一、结合班级实际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结合班级实际对学生进行责任感的教育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众星捧月,从小养成了为所欲为、唯我独尊的不健康心理,不仅社会观念淡薄,是非观念差,连起码的家庭观念也极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懂得个人与家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明确自己在群体中的位置以及所需要承担的义务,进而规范他们的言行。在这一过程中,我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帮助、教育学生树立服务意识,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使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学生消除逆反心理、体会家长的辛苦、承担起一定的家庭责任.在二中的一次班会课上,我播放了两段视频:一个是两个学生在学校与老师同学怎样相处,另一段是两个学生回到家之后的表现。随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说一说看后有什么感想.学生从短片中认识到了每个父母为了抚养和教育好自己的子女,牺牲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把心思都放在了子女身上,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作为子女只有孝敬父母,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如果在生活中与父母发生矛盾,也要有礼貌的把自己的意见表达出来,而不能和父母发生冲突,不能伤父母的心,发自心底地说出了自己在生活中应该如何关心父母。通过这小段视频的演示,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同样的在培养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时,运用录像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在一个班集体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使班集体这个大家庭温馨、积极向上。通过看录像中学生的表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班集体中的一员,只有每一个同学表现出色,成为最受同学们欢迎的人,处处为别人着想,把大家的力量结合在一起才能为班集体赢得更多的荣誉。由此可见,选择合适的事例、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可以起到良好的的教育效果.二、二、分析学习现状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分析学习现状对学生进行热爱学习的教育现在的学生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但是不知道珍惜这样好的学习环境,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将自身的身心发展置之事外,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厌学,而且还成了近视眼。老师说服教育说得都口干舌燥了,还是起不了什么作用。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该怎么办?放弃?不行!怎么才能让他们发自内心地珍惜好的学习环境、热爱学习、放弃网络,投身到学习中来呢?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流着泪离开心爱的学校的消息.于是我就从网上搜集了很多学生没条件上学的图片,还有虽然能上学,但是学习的场所简陋不堪的照片。我制作了课件,让学生们浏览这些图片,思考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习,我们是怎样学习的;他们在什么环境里学习,是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的。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我们又应该怎样做?看着趴在没有玻璃的窗口用渴望的眼神追随教室内的老师和学生的孩子,看着半山坡上一群羊的附近手捧一本很破旧书的在聚精会神地看书的放牛娃,看着头顶漏天坐在石头上用木板搭起来当桌子的学生听老师边讲边在石板上写字的情形,看着那一双双冻得像胡萝卜似的小手?这一张张图片中的孩子和学生们的年龄差不多,而他们和他们却有着迥然不同的生活境地。从学生们流露出的目光里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心灵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震撼。之后,我私下找了爱上网吧的学生,又和他谈了话,还举了一些身边的实例。后来他戒除了网瘾,端正了学习态度,对学习越来越感兴趣了,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不少。而其他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班级整体的成绩有了一个飞跃。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学生带入一个育人的教育环境之中,让它与学生的心理产生共鸣,既避免了的枯燥的说教,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育人方面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三、三、抓住教育契机抓住教育契机 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去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因连年少雨的旱灾天气,怎样让学生在这项活动中真正感受到南方旱灾地区人民的疾苦,自觉自愿的为他们倾己所能?只靠一张嘴来形容旱灾有多严重、人们的生活多么艰难,恐怕很难达到让学生体会到“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教育目的.于是我在浏览了大量的新闻素材以后,为学生制作了一个 20 分钟的短片:心心相连、奉献爱心,在这个短片中,首先呈现在学生眼前的是干裂的黄土地,翻起的黄土上树根在烈日下面像一根根小棍,几头耕牛在地里低头寻找着什么;接下来的一张张图片展示了枯黄的野菜,没有一丝绿色的小草,还有那干涸的河道,河床变成了一个个的大土块,在土块的空隙间,可怜的鱼儿瞪着双眼,僵死在硬硬的土里。接下来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毫无生机的田地里看着那一棵棵枯死的秧苗,一脸的无奈,年迈的一对老夫妇在翻耕扬着黄尘的土地,大坝只留下一个空的躯壳在那里孤独地矗立着。最后展现的是不管男女老少、不管平地山川,人们艰难的找水背水的身影,看着让人心酸。污浊的一个小水塘,也成了人们取水的好地方,再看看一个个满脸愁虑、端着盛着半碗黄汤的学生,还有那排着长长的队伍等着喝一口水的学生们。从自然环境的恶劣到老人的不放弃再到和学生们同龄的孩子的生活现状,一步步离学生越来越近,使他们仿佛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整个过程配上适时的音乐和真诚的解说,有些学生的眼眶湿润了。同学们意识到应该珍惜水资源,增强了节约用水的意识.在这项活动中,运用信息技术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使学生在这种特置的情境中自然而然有了那种互帮互助的情感,有那种立刻献出爱心的欲望.我感到抓住教育契机运用信息技术比仅用语言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确实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四、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四、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免疫力虽然上面提到网络技术在育人方面有它的优势,但要真正让学生在网上接收的信息有 利”无弊,作为现代信息技术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工作就是做好上网学生的心理辅导,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因特网是一个既现代又脆弱的虚拟世界.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信息、通讯和商机,网络上随时都有可能发生诽谤、色情、偷窃和欺骗,网络成了一些”心术不正”的人 大显身手”的理想空间,成了一些玩世不恭的人戏弄的对象,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和信息技术课堂上贯彻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我经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在一起聊一些有关上网的话题,以谈话的方式了解一些他们上网的心态,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每班一些经常上网的学生进行调查,在进行学生上网心理辅导以前我的问卷调节查结果普遍是:为什么上网?回答是:觉得新鲜,没什么目的。上网时浏览最多的网站是什么?回答是:到哪里是哪里,没固定.在网上花时间最多的是干什么?回答是:听歌、进聊天室与网友聊天。一般什么时候上网?回答是:一有机会就去。当然还有一些其他问题。我收集好之后,针对他们的回答进行分析,最后召集这一 网民”群体进行心理辅导,告诉他们现阶段他们不能盲目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如果有合适的机会上网也必须是有一定的目标,比如:查找与学习有关的知识、素材、获取有价值的最新信息或进入一些健康的聊天室或参与一些与学生有关的论坛,以提高自己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警惕他们要特别注意不要掉入网上一些美丽的”陷阱”里,因为网络这个 虚拟社会”里由于暂时没有法律法规的有效调整和有关机构的有效监管,它带给人们信息的同时网络陷阱数不胜数,防不胜防.举例给他们说如网上诈骗、网上跟踪骚扰、少数网站倒卖用户隐私、无聊的”聊天”等方面的事例几乎无时不在发生,在上课时适时的给他们讲一些典型实例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的作用。这样对于提高学生的选择能力与免疫力是很有帮助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德育教育将扮演重要的角色,现代信息技术将不断推动德育教育的发展,为素质教育的推进注入新的活力.将信息技术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无论是深化学校信息技术还是学校德育工作,我们还面临许多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创造性的进行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