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妇联“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总结材料(最新).pdf
县妇联“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县妇联“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情况汇报(2014 年 11 月)县妇联坚持立足家庭、立足城镇农村与社区,把“和谐家庭”创建活动作为实现县委、政府“平安”创建的重要载体,积极推进构建“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勤劳守法、邻里融洽的和谐家庭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一、加强领导,夯实基础为夯实“和谐家庭”创建根基,县妇联将“和谐家庭”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认真制定并印发了 县“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细化工作目标,明确实施步骤,确保创建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推进、有成效。与团委、教育局、民政局、司法局等多个部门齐头并进,分别制定了 关于在全县开展社会闲散青少年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县教育系统 2014“平安校园”创建活动实施方案、2014 年社区矫正工作要点、2014 年全县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点 等,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工作格局,夯实“和谐家庭创建根基,拓展“和谐家庭创建模式,提升“和谐家庭”创建效果。二、宣传到位二、宣传到位,氛围浓厚氛围浓厚县妇联通过召开动员会、发放宣传单、宣传手册、飞信课堂、举办培训班、座谈讨论会等有效形式,广泛宣传“和谐家庭”创建的目的、意义、标准和内容,宣传各类“和谐家庭”典型,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家庭和妇女参与“和谐家庭 创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妇女思想,发放教子有方家庭教育读本 1000 余本,发放致全县妇女的一封信2000 余封、“建设和谐家庭、展巾帼风采倡议书”1000 余份。开展“和谐家1庭大讲堂”演讲比赛,弘扬孝老爱亲、邻里和睦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了防邪教知识、禁毒知识宣传教育和“低碳家庭、时尚生活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增强家庭和妇女群众防邪反邪思想意识,树立拒毒人人有责、家庭有份的意识,大力宣传绿色、节能、低碳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等,使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为“和谐家庭创建营造良好氛围.三、牵头抓总,形成合力三、牵头抓总,形成合力充分发挥牵头单位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与教育体育局、民政局、司法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团委、各乡镇等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与沟通配合,分别对经济困难家庭、社区矫正和刑满释放人员、“零就业”家庭、闲散青少年就学就业、单亲母亲家庭等实施帮扶救助,督促各成员单位制定涉及本单位具体工作的实施方案,并切实贯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一是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健全创建活动工作机制.建立“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各成员单位例会制度、督查制度、通报制度,密切各成员单位之间的联系合作,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督查各成员单位,及时掌握各成员单位“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进展情况、下一步工作安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各成员单位需要进行统筹协调、沟通讨论的事项等,督促各成员单位抓好各自重点工作。二是强化成员单位督导与考核。二是强化成员单位督导与考核。督促各成员单位与基层各乡镇认真做好“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宣传动员、摸底调查、审核上报、总结提高工作,严格按照“和谐家庭”创建标准进行审核与考核,严格执行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对工作落实不力、不能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员单位进行通报。三是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三是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团县委团县委逐一排2查登记闲散青少年情况,摸清准确底数,初步掌握了罪错前科、不在学、未就业、难管教的青少年 140 人,入户专访后,排除外出打工、实现就业、成家、正在服刑等原因,最终筛查确定并由专职团干部与闲散青少年建立“一对一结对帮扶组 13 个。目前,1 人考取银川市百年职校,帮助就业 4 人,困难救助 2 人。司法局司法局现管理刑满释放人员 660 人。截止 9 月底,全县累计接受社区矫正人员479 名,累计期满解除矫正人员 238 名,现在册社区矫正人员 241名。县人社局和劳动就业局县人社局和劳动就业局认真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将妇女创业就业技能培训纳入全县妇女科技培训工程和妇女素质培训工程等农业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大力实施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工作,深入开展就业援助服务月、春风行动等专项活动,引导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切实提高“零就业”家庭就业能力。教育体育局教育体育局以师生交通安全、食品卫生安全、校园内部安全防范、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接送学生车辆整治为重点,深入开展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建立健全校园综合治理和“平安校园”创建的长效机制。民政局民政局为 4100 名城市女性居民解决最低生活保障,为 6900名农村女性居民解决最低生活保障.同时,在“两节”期间,对各类经济困难家庭、孤残儿童、老人、残疾人进行慰问。四、全面实施“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四、全面实施“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 在九个社区深入调查摸底单亲母亲家庭信息,并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录入,目前我县共录入“康乃馨单亲母亲信息 185 人,子女信息 167 人。切实为单亲母亲解决实际困难,邀请县医院妇科资深大夫做女性健康知识讲座,为困难单亲母亲协调联系城建局给予解决廉租房 21 套,协调民政局给予低保 65 人。“两节”期间,慰问贫困单亲母亲 20 人.成立“康乃馨”单亲母亲互助小组 63 个,3开展单亲母亲培训 8 次,累计培训165 人,帮助协调解决就业 53人.今年我县“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教育慈善发展基金会和“燕宝慈善基金会”项目共资助单亲家庭大学生 42 人、贫困母亲家庭大学生 44 人、孤儿大学生3 人、残疾大学生2 人,救助中小学单亲家庭学生 2 人,贫困母亲家庭学生 12 人,孤儿学生 2 人,残疾学生 1 人,累计救助金额达 36。15 万元.充分发挥仁爱义工协会志愿服务平台的作用。仁爱义工协会是在县妇联的指导下成立的,多年来一直组织义工志愿者开展各种类型的帮扶救助活动。妇联支持和鼓励仁爱义工协会在招募义工时,将单亲家庭的妇女、青年纳入其中,组织她们到敬老院给老人过生日、包饺子、打扫卫生、洗衣服,为太阳梁移民区小学和喊叫水高岭小学儿童送去文体、学习和生活用品,看望慰问石喇叭村红花小院的孤残留守儿童,为他们送去衣物、书籍等学习生活用品,让她们在实践服务中培养“奉献、乐观、自信、友善”的理念,感受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同时,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县妇联还协调仁爱义工协会会长春天百货总经理刁荣辉,为 100 名贫困单亲母亲发放了价值 60 元的大礼包。春天百货还为“两癌”贫困单亲母亲李苗香捐款 2000 元,为贫困大学生捐资助学,助他们圆了大学梦。县妇联为给贫困单亲母亲和贫困儿童搭建救助平台,于 8 月份开展了首届“最美杞乡人”大赛。“最美杞乡人”大赛以“传递正能量、共筑中国梦为主题,吸引了来自 县各行业、各领域、各年龄阶层的 60 位优秀女性积极参与。同时,县妇联发动社会力量献爱心,积极动员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参与“康乃馨关爱单亲母亲行动”公益救助,为单亲贫困儿童马佳豪和“两癌”单亲贫困母亲李4苗香筹集爱心捐款和社会救助共计 7000 余元,拓宽救助渠道,传递杞乡发展正能量。“最美杞乡人”大赛设晚装展示、活力装展示、“我的中国梦命题阐述、家庭才艺展示和社会公益献爱心等环节,选手们大胆创新服装展示形式,运用贴近实际、贴近岗位、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才艺展示方式,展现了新时期我县社会各界女性“自信、快乐、进取、奉献的精神风貌和靓丽风采。四、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四、突出特色,创新载体县妇联始终把“联系家庭、服务家庭、引领家庭”作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的出发点,构建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和谐家庭”新模式。一是积极拓展一是积极拓展“张艳琴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张艳琴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平台。平台。挂牌成立了“张艳琴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站”,并将服务区域拓展到大战场镇移民区,创建了 4 个“张艳琴爱心小院”分院,关爱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健康成长,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同时,教育鼓励学生家长成为“爱心妈妈”,在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特殊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中,提高亲子教育能力,共创和谐家园。组织“爱心妈妈”们到大战场镇石喇叭村李文军家的“红花小院”,看望慰问这里的女童和留守儿童。“爱心妈妈”们为孩子们带来了秋冬季换季的衣服,购买了各类文具和跳绳、羽毛球、象棋等文体娱乐用品。每年经张艳琴辅导过的学生达到 1500 多人次,多年来共帮助万名孩子找回了亲情和心中的家,有 50 多名患有各种心理疾病的孩子在她的关爱下得到了康复.配合司法局组织 36 名社区矫正人员接受以“感恩行善”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参观了“爱心妈妈”张艳琴的爱心小院,并认真听取了“爱心妈妈”张艳琴的主题教育报告。同时,进行了 2 个小时的义务劳动,让矫正人员以实际行动5奉献爱心,回报社会。二是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二是深入开展家庭教育实践活动.县妇联加大资金投入,倾力打造丰安社区“亲子之家”,以“大手牵小手,你我共成长,共创和谐家园”为主题,邀请专业人士为丰安社区亲子之家制作墙体手绘、铺设彩色卡通地垫,为孩子们购买了摇摇马、皮球、各类识字认物彩页书籍、拼图玩具、小凳子、小图板等玩具书籍,为家长们准备了 教子有方、护蕾手册 等图书,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让家长们在与孩子游戏的同时,学习亲自教育知识,引导孩子成长成才。县妇联支持丰安社区主任充分发挥珠绣特长,带头与社区妇女群众共同开展珠绣手工制作,鼓励单亲家庭妇女到妇女之家一起学习珠绣技能,既丰富了妇女群众生活,也增加了一项创收技能,真正把服务送到妇女家门口、送到妇女群众心坎上。三是扎实开展“清廉家庭”创建活动三是扎实开展“清廉家庭”创建活动.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反腐倡廉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家庭成员在参与中自觉增强共讲美德、共同筑廉、共建“和谐家庭”的意识。扎实推进“廉内助”教育实践活动,创建“清廉家庭”,在全县范围内发放了“倡导清廉家风、建设幸福家庭倡议书,和干部家属签订了“建设清廉家庭责任书和家庭助廉承诺书,组织干部及家属观看廉政电影和警示教育片,提高家庭成员拒腐防变意识,当好“廉内助”。同时,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寄送“清廉家书”活动,全县每一位科级领导干部均受到了家属寄来的“清廉家书”,激发了广大家庭倡导清廉家风,弘扬“促廉、尊廉、倡廉、助廉”家庭新风尚。四是广泛宣传寻找“最美家庭”典型事迹四是广泛宣传寻找“最美家庭”典型事迹.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全县共涌现出涉及孝老爱亲、家庭和睦、爱心互助等方面6的“最美家庭”16 户。经过区、市评选,我县有 4 户家庭被评为自治区“最美家庭”,2 户家庭被评为中卫市“最美家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先进典型宣传,传递家庭和谐正能量,县妇联积极沟通中卫市妇联和中卫日报、电视台宣传典型事迹,进一步激励了先进,弘扬了社会新风正气,借助榜样的力量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达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干劲、鞭策激励的作用。五是广泛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今年 6 月份我们举办了 县第四届蒿子面制作技术大赛,来自全县的 36 个家庭参加了比赛,家庭成员亲密合作,婆媳、夫妇、母子齐上阵,体现了浓浓的亲情,展现了“和谐家庭”的魅力风采.5 月份举办了“端午节包粽子比赛,来自各单位、社区的 21 位女性选手共包出了838 个粽子,并把包好的粽子全部分发给了敬老院的孤寡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问候。总之,县妇联和司法、民政、教育、团委、人社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引领全县广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关爱特殊人群及家庭,促进邻里和谐相处,构建了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社会之间、家庭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新模式,促进了经济困难家庭、刑满释放和社区矫正人员家庭、闲散青少年家庭、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安居乐业,以家庭和谐促进了社会平安。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