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特征.pdf
第 1 页 三角形的特征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39-40 页第 1、2 两个红点。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的过程理解三角形的意义,掌握三角形的特征和特性。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猜想意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引导学生树立自己去探求真理的志向,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教学难点:探索三角形画高的办法。教具、学具 学生、老师各准备几个长短不等的小棒、直尺、三角形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为了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市举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同学们兴致勃勃,个个奇妙的设计应运而出。走,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课本情境图。生认真观察情境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自行车的车架是三角形的;书架的支架是三角形的。)第 2 页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1)自行车的支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呢?(2)生活中还有哪些是三角形结构的图形?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好,本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些问题:(教师板书)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下面我们就一起探究: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探究、合作。温馨提示: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学具,动手试一试。2.想一想:为什么可以设计成三角形?3.试一试:做个实验试一试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4.品一品:其他图形具备这个性质吗?5.考一考:什么是三角形?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同学们,有付出,就有收获。谁来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探究的结果呢?(一)体验三角形的稳定性 师:为什么做成三角形的?生:三角形稳定、牢固、结实。找生做实验操作验证一下。交流:大家在拉三角形框架和四边形框架的活动中你有什么发第 3 页 现?生 1:三角形有三条边把它的形状固定住了,所以怎么拉它也不会变形。生 2:四边形不具稳定性,轻轻一拉就变形了。教师小结:用力拉三角形的框架时,形状不容易改变,我们就说三角形有“稳定性”。(板书:稳定性)教师提问:要使平行四边形不变形,应怎么办?小结:刚才同学说的很对,三角形是牢固的,也可以说它具有稳定性。房架、自行车架等之所以制成三角形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使其结实耐用。谈话: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同学请看(课件出示)(二)三角形的意义 1.师质疑:你能不能用三根小棒摆成一个三角形吗?摆好后,观察一下,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生 1:三角形有三条直直的边。生 2:三角形每两条边会组成一个角。生 3:角上有尖尖的地方是顶点。教师再次质疑:如果我们摆三角形用的三根小棒看作三条线段,那么你能试着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吗?(学生试画)教师追问:到底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呢?生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第 4 页 生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生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生 4: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学生交流后,教师边课件演示边总结三角形的意义及特征,强调“围成”是指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说明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教师边小结边板书: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和三个顶点。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交流:你能画出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吗?师课件演示。学生试画。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新知识?你是通过哪些方法获得这些知识的?生 1:知道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生 2:进一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三个底、三条高。随学生的回答,教师随机整理。第 5 页 本节课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还有哪些需要提高的地方?同学互相补充,并提出希望。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1.哪种篱笆更牢固,为什么?2出示自主练习第 43 页第一题 下图哪些地方用到了三角形稳定性?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学生观察,指一指,再说一说。(温馨提示:理解什么是三角形的稳定性,并解决生活实际问题。4.课堂总结:今天我们知道了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通过探究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物体都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同学们的表现非常棒,不仅能猜想,而且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山亭区水泉镇花泉小学小学 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