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pdf
-
资源ID:83415453
资源大小:152.97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浅谈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pdf
1/7 浅谈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浅谈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摘要:当前我国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对其的消防安全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设计经验来论述了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之中关于建筑防火间距,消防车道设计、建筑登高面以及消防扑救场地等等相关的问题。关键词:高层建筑;总平面消防;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如果说建筑专业是民用工程设计的龙头,那建筑总平面的设计可谓建筑设计的龙头了,几乎所有的设计部是从这里开始的。总平面设计看起来可能没有建筑单体设计那么引人注目,但它所涵盖的内容和所产生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忽视的。从概念上讲,总平面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圈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这样的设计称为总平面设计。1、建筑防火间距 1.1、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 版)第4.2.1条注解规定: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当外墙有突出可燃构件时,应从其突出部分外缘算起。部分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片面地理解规范,认为凸窗及封闭阳台都属于突出于外墙的构件,并且不属于可燃构件,因此在设计中有大量凸窗及封闭凸阳台的情况下仍然按照外围护实墙体的距离来确定建筑的防火间距 笔者认为,建筑外墙,顾名思义建筑的外围结构,就是四周所围成建筑主体的外围部分,围护建筑物,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称为外墙。的功能有:承担一定荷载,遮档风雨,保温隔热,防止噪音,防火安全等、也就是说是否使之形成室内.室外的分界构件是“外墙”一个2/7 重要属性,显而易见建筑中的凸窗及封闭阳台等都是“外墙”的构成部分在确定防火间距时不能忽视这一类型的因素,在设计只有凸窗及封闭阳台等“外墙”时应从该“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1.2、现在大量的综合体等“集群”项目中多层“大底盘”或是地下室“大底盘”上面多个单体的情况,往往在考虑通风、排烟及采光的情况下“大底盘”上会伸出许多采光通风窗,而这样的采光通风窗与各个单体建筑距离的确定普遍存在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这样的“窗井”与建筑的防火间距应该按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 版)第 4.2.1 条规定的建筑物间距来确定,另外一种意见认为这样的“窗井”是隶属于大底盘建筑的一部分,可以不必考虑间距的问题,对于“集群”建筑来说,如果伸出于“大底盘”之上的“窗井”或是“中庭”下方的功能部分与“大底盘”上部的建筑在同一防火分区的话,则可不必考虑防火间距的问题;如果伸出于“大底盘”之上的“窗井”或是“中庭”下方的功能部分与“大底盘”上部的建筑不在同一防火分区的话.在垂直方向上属于两个防火分区,那这两个防火分区之间的门窗洞口距离应参照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 版)第 5.2.1 条规定:防火墙不宜设在 U、L 形等高层建筑的内转角处当设在转角附近时,内转角两侧墙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 4.00m;当相邻一侧装有固定乙级防火窗或防火百页时,距离可不限对于与本“集群”外的建筑来说,当然严格按照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45-95(2005 版)第 4.2.1 条规定来确定其防火间距。2、消防车道的设计 2.1、现行国家对消防车道设置的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有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尽头式消防车道应设有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地不宜小于 15m15m,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 18m*18m。当建筑的沿街长度超过 150m 或总长度超过 220m 时,应在适中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其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不宜大于 160m”,“有封闭内3/7 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 24m 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可以看出两个规范对消防车道的设置是不同的,但对消防车道宽度和高度的要求则基本一致,即“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 4.0m”。除了宽度要求外还指出消防车道路面、扑救作业场地及其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消防车道可利用交通道路,但应满足消防车通行与停靠的要求。在居住区内的道路只有组团路和宅间小路低于消防车道的要求,所以对其重点考虑其宽度和承载能力的要求。2.2、高层居住建筑消防车道的发展 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今天,想要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且不违背消防通道设置规范、达到一定的绿化率,自然就考虑到在平日里利用率偏低的消防车道的改造。分析先前的消防车道,除了平日利用率低、占用大量空间之外,也与近年注重的“人性空间”的理念违背。在消防车道的发展中,从与城市交通无异的沥青、水泥消防车道逐渐出现了采用广场砖、铺路石、碎石片等材料来美化消防车道。但是过多的硬质道路和铺装必然占用了绿化面积,并且在高温炎热时硬质道路和铺装易产生高温,缺乏透水、蓄水能力,远不如绿化植被。考虑到以上因素,并且道路作为人对周围环境尺度的标准之一,后期逐渐出现了柔化消防车道边缘的做法,把边缘做成不规则状,使之成为貌似小区步行系统的原路;再有为了减弱道路过宽的感觉,在消防车道的中央或边缘摆放易移动的盆栽和雕塑小品等。而后景观设计师基于生态学原理,在 2006 年版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中提出在 4 米宽幅的消防车道内种植不妨碍消防车通行的草坪花卉来设计成隐蔽式车道,平日作为绿地使用,应急时供消防车使用。2.3、隐形消防车道的识别问题 早期用植草砖铺设的隐形消防车道,因为混凝土植草砖只有30%50%空隙率,即使没有碾压也无法长成天然草坪形态,和周边绿地很容易区分,最终效果还是难以满足人们对景观的更高要求,而采用 PVC 植草格即能做到更好的隐形。这种材料抗压性、整体性好,承重能力强,草坪覆盖率达 95%以上。但是过度的隐形就会使消防车道难于识别,由于消防车的行驶速度快,在行驶过程中很难将隐形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