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83420454
资源大小:679.83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东省惠州市2021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含解析.pdf
广东省惠州市 2021 届新高考生物四模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5 个小题,每小题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已知赤霉素(GA)能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研究人员用GA 处理大麦糊粉层细胞并检测发现细胞中 SLN1蛋白在 5min 后开始减少,而 GAMYB 基因和 -淀粉酶基因的mRNA 则分别在1h 和 3h 后开始增加。据此,为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 基因在 GA 调节 -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研究人员用GA 处理相应的大麦糊粉层细胞材料后,检测SLN1基因、CAMYB 基因、-淀粉酶基因的mRNA 含量变化。则实验中不需要的材料是()A仅敲除SLN1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B仅敲除GAMYB 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C敲除 SLN1基因和 CAMYB 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D敲除 SLN1基因、GAMYB 基因和 -淀粉酶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结合了信息题和实验理念,综合性较强。突破点为先确定该实验的实验目的,由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目的为“为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 基因在 GA 调节 -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由此分析该实验需要的实验材料即可。【详解】由于该实验是为了“进一步确定SLN1基因、GAMYB基因在 GA 调节 -淀粉酶基因表达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相互关系”,所以要保证-淀粉酶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下,研究另外两个基因的相互作用。因此实验材料选择为:正常的大麦糊粉层细胞、仅敲除SLN1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仅敲除GAMYB 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这三组对照组,和敲除 SLN1基因和 CAMYB 基因的大麦糊粉层细胞的实验组,通过对比获得实验结果。而-淀粉酶基因的有无不是该实验的自变量,不可以敲除,这是进行该实验的前提;故选 D。2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 1 中各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目相同B图 2 和图 3 中的极体都将继续分裂C同期发情处理能使供体产生更多的图4 结构D图 1 到图 4 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和子宫中【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为受精作用和胚胎发育过程,图中1 为受精作用;2 为核融合;3 是表示 2 个细胞的卵裂期细胞,在卵细胞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4 为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形成的原肠胚。【详解】A、图 1 中精子和卵细胞内的DNA 分子数目相同,比体细胞减少一半,A 错误;B、图 2 和图 3 中的第一极体一般不分裂,第二极体不能再分裂,B错误;C、同期发情处理使得供体和受体具有相同的生理环境,图4 结构表示原肠胚,超数排卵目的是产生桑椹胚或囊胚以便进行胚胎移植,C错误;D、图 1 到图 3 的过程发生在输卵管,图4 形成发生在子宫中,D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受精作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相关知识,考生要明确受精作用的过程,掌握早期胚胎发育过程。3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不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答案】C【解析】【分析】正常情况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而在神经元之间,即突触处,先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神经元末梢,引起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进而在下一个神经元上继续传导。【详解】根据题意分析,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收缩减弱甚至不能收缩,说明阿托品阻止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而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乙酰胆碱不被分解,就可以和阿托品竞争受体,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说明阿托品没有破坏突触的结构,也没有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阻断突触后膜上钠离子通道,因此很可能是因为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导致乙酰胆碱不能和受体结合,进而影响了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故 C正确,ABD错误。【点睛】分析本题关键在于熟知突触的结构组成以及兴奋在此处的传递过程,结合题意才可能推知阿托品可能的作用环节。4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基因的表达B癌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D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答案】C【解析】【分析】1、细胞衰老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详解】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基因的表达,A 正确;B、癌细胞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属于细胞凋亡,B正确;C、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但其凋亡仍受基因控制,在红细胞成熟之前相关基因已经起到控制作用,C错误;D、通常情况下,细胞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其细胞分裂能力越弱,D 正确。故选 C。5安装于10 目镜中的目镜测微尺,在低倍物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7um。目镜不变,换高倍镜后,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1.75um。如果在 10 目镜和 10 物镜构成的视野中,一个酵母菌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是5 格,则在换高倍镜后测得的酵母菌长度是()A 20 格B30 格C15 格D25 格【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已知在低倍物镜(10)视野中的每小格长度为7um,一个酵母菌细胞在目镜测微尺的测量下,测得其细胞长度是5 格,所以程度是57=35um。换高倍镜后,视野中每小格长度为1.75um,所以高倍镜下细胞长度是 35/1.75=20 格,故选A。6下图是水稻花粉母细胞进行分裂不同时期的显微照片,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 A 到 D 是减数分裂I,图 E和 F为减数分裂II B有丝分裂会发生图B和图 D 所示的基因重组C有丝分裂会发生图E到 F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加倍D水稻花粉母细胞通过如图分裂方式形成配子【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A 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 细胞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四分体时期,C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D 细胞为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E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F细胞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离。【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图A 到 D 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图E和 F为减数第二分裂图像,A 正确;B、图 B 和图 D 为减数分裂,不是有丝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都会导致基因重组,B 错误;C、图 E到 F过程为着丝点分裂过程,有丝分裂后期也会发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加倍现象,C正确;D、水稻花粉母细胞通过如图的减数分裂方式形成配子,D 正确。故选 B。7海拉细胞不同于正常体细胞,它能够无数代分裂下去,下列属于其根本原因的是()A有无限增殖的能力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C容易在组织间转移D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答案】B【解析】【分析】可是在某些致癌因素的作用下,有的细胞会变得不受控制而无限增殖,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有一种人工培养的细胞叫做海拉细胞,是从一个非洲女子海拉的子宫颈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这种细胞在体外培养能够一代一代地传下去,存活至今,但是这种细胞的染色体已经不正常了,已经不是原来的细胞了。【详解】A、海拉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这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A 错误;B、遗传物质已发生改变导致海拉细胞成为无限增殖细胞,故遗传物质改变是其无限增殖的根本原因,B正确;C、由于海拉细胞的细胞膜上的黏连蛋白减少所以容易在组织间转移,但不是无限增殖的原因,C 错误;D、细胞膜上粘连蛋白很少或缺失是癌细胞容易转移的原因,不是其无限增殖的原因,D 错误。故选 B。8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可在幼芽细胞中由色氨酸转变而来B脱落酸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C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增多而使植株生长D乙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细胞中均有合成【答案】C【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的反应转变成的,可以合成与植物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A正确;B、脱落酸主要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B正确;C、赤霉素主要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使植株生长,C错误;D、乙烯在植物的各个部位细胞中均有合成,主要分布于成熟的果实中,D 正确。故选 C。9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激素作用于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来维持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存在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变化会互相影响C剧烈运动时血浆中乳酸含量升高,主要通过血细胞吸收乳酸来保持血浆pH 相对稳定D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仅体现了分级调节【答案】B【解析】【分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 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 为 7.357.45,血浆的pH 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 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 Na+和 Cl-。【详解】A、人体内环境的稳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共同维持,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发挥作用不一定需要激素的作用,A 错误;B、组织液和血浆之间可以进行物质交换,二者的渗透压发生变化时会互相影响,B正确;B、血浆 pH 的调节主要依靠血浆中存在的一些缓冲物质,C 错误;D、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体现了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相关知识,识记激素的调节过程和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机制和过程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为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结果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 A 组处理改为S型菌与 DNA 酶混合,则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B若 B 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 型菌,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若 C 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 组处理,则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D若 D 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 DNA 与活的 R 型菌混合,则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答案】B【解析】【分析】由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可知,只有S型菌有毒,会导致小鼠死亡,S型菌的 DNA 才会使 R型菌转化为S型菌。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R型细菌 小鼠 存活;S型细菌 小鼠 死亡;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小鼠 存活;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R型细菌 小鼠 死亡。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 R 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并不知道该“转化因子”是什么,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A、S型菌的 DNA 在细胞内,DNA 酶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死亡,A 正确;B、若 B 组处理改为用射线照射过的活R 型菌,有些R 型菌可能发生基因突变,突变菌可能使小鼠死亡,也可能不影响小鼠存活,B 错误;C、若 C 组小鼠处理后一段时间再施加A 组处理,小鼠通过二次免疫可将S型菌及时消灭,所以实验结果为小鼠存活,C正确;D、若 D 组处理改为S型菌的 DNA 与活的 R型菌混合,则 R型菌转化为S型菌的效率提高,所以小鼠死亡的时间可能提前,D 正确。故选 B。1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效应 T细胞能在内环境中特异性识别靶细胞B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的速率明显下降C内环境的成分含有乙酰胆碱、胰高血糖素、解旋酶D手掌磨出的水泡消失的原因是水泡中的液体全部渗入毛细血管中【答案】A【解析】【分析】1、内环境是指细胞外液,主要由组织液、淋巴和血浆组成。2、血浆、淋巴、组织液中物质:小肠吸收的物质在血浆、淋巴中运输:水、盐、糖、氨基酸、维生素、血浆蛋白、甘油、脂肪酸等。细胞分泌物:抗体、淋巴因子、神经递质、激素等。细胞代谢产物:CO2、水分、尿素等。【详解】A、效应 T细胞与靶细胞的识别,是细胞之间的作用,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A 正确;B、内环境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但不一定代谢速率都明显下降,B 错误;C、解旋酶是DNA 复制所需要的,存在于细胞内,C错误;D、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可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D 错误。故选 A。12下列属于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的结构是()A骨骼肌纤维B胞体C树突D轴突【答案】A【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的轴突支配的结构应该是肌肉细胞或腺体细胞构成效应器。【详解】A、骨骼肌纤维属于肌肉细胞,运动神经元的轴突和其支配的肌肉构成神经肌肉接头,A 正确;BCD、胞体、树突和轴突均属于神经元的组成部分,不符合效应器的定义,BCD错误。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中效应器的组成,要求考生能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并识图,知道各部分的组成及作用。13种子萌发的过程中,赤霉素诱导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淀粉酶,此过程会受到脱落酸的抑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赤霉素能够催化胚乳中淀粉的水解B脱落酸可以降低a-淀粉酶的活性C赤霉素可以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D种子的萌发受到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协同调节【答案】C【解析】【分析】五类植物激素的比较:名称合成部位存在较多的部位功能生长素幼嫩的芽、叶、发育中的种子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蔬果赤霉素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 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尖细胞分裂的部位促进细胞分裂脱落酸根冠、萎蔫的叶片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 抑制细胞分裂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乙烯植物的各个部位成熟的果实中较多促进果实成熟【详解】A、根据题意可知,在赤霉素的诱导下,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淀粉酶,从而促进胚乳中淀粉的水解,A 错误;B、赤霉素诱导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淀粉酶,该过程被脱落酸抑制,不是脱落酸降低-淀粉酶的活性,B 错误;C、赤霉素诱导胚乳的糊粉层中会大量合成-淀粉酶,而-淀粉酶的合成受基因控制,因此赤霉素可以影响细胞内的基因表达,C正确;D、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这两种激素的作用具有拮抗关系,D 错误。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要求考生识记五大类植物激素的生理功能,掌握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4人类的参与使受到影响的环境得到改善,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修复盐碱化的草地、植树造林、生态农业的发展、将工厂废弃地改造为公园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B植树造林提高了生物多样性,提高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修复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生态系统的结构逐渐变得复杂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答案】A【解析】【分析】构建生态农所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构建农业生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环境的污染,该生态系统中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实现了良性循环,自我调节能力强弱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结构和营养成分。【详解】A、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循环,A 错误;B、植树造林使群落结构更加负载,提高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 正确;C、改造盐碱化草地的过程中,群落的空间结构也会发生变化,群落结构变得复杂,C正确;D、工厂废弃地植被重建与维持过程是在保留了土壤条件的基础上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知识,群落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越高。15如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A植物细胞液浓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情况BH2O2分解速率随H2O2酶浓度变化的情况C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D真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答案】B【解析】【分析】该数学模型横坐标是自变量,纵坐标是因变量,从图中可看出因变量有初始值,并且随自变量的变化是先升高后基本保持稳定,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可能是有某些限制增长的因素。【详解】A、如果外界溶液中的溶质能够被细胞吸收,开始细胞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后,由于细胞能主动吸收溶质,这是细胞液浓度升高,反而会吸水使得细胞液浓度下降,不会存在一个稳定期,A 错误;B、无酶时,过氧化氢较慢分解,加酶时,反应速率先随着酶量的增加而增加,由于底物的量是有限的,当酶过量时,反应速率不再随酶增多而增大,B 正确;C、氧气浓度为0 时有氧呼吸也应该为零,C错误;D、光照强度为0,真光合也应为0,D 错误。故选 B。【点睛】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性质的数学形式,可以是公式、曲线图、表格等数学方式。16抑素是细胞释放的能抑制细胞分裂的物质,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S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B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C抑素抑制DNA 复制所需蛋白质的合成,阻断细胞分裂D M 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有利于G1期细胞中DNA 的转录【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 期),分裂间期包括G1期、S期、G2期,分裂期包括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由题干信息可知,抑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导致细胞停留在该时期而不能进入分裂期;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详解】A、M 期(分裂期)时间较长的细胞更适合做“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材料,A错误;B、G1期主要进行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而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因此如果缺少氨基酸的供应,动物细胞一般会停留在细胞周期的G1期,B正确;C、DNA 复制发生在S期,其所需的蛋白质应该是G1期合成的,而抑素主要作用于细胞周期的G2期,C错误;D、M 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若将M 期细胞与G1期细胞融合,会导致 G1期细胞染色质凝集,不利于G1期细胞中DNA 的转录,D 错误。故选 B。1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中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B动物细胞只能贴壁生长,不能进行悬浮培养C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等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答案】D【解析】【分析】动物细胞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剪碎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瓶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重新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继续传代培养。【详解】A、胰蛋白酶能消化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其他成分,获得单细胞悬液,A 错误;B、动物细胞可以贴壁生长,也能进行悬浮培养,B错误;C、传代培养的实质就是分离后再次培养,进行一次分离再培养称之为传一代,因此细胞进行一次传代培养所需时间应该大于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C错误;D、能连续传代的细胞通常具有异倍体核型,其贴壁性下降,D 正确。故选 D。18如图为洋葱细胞在适宜浓度的硝酸钾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图像,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B 处是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30的蔗糖溶液则不会自动复原C结构 化学组成不同,但都具有选择透过性D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分析】1、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2、根据题图分析:是细胞壁,是外界溶液,是细胞膜,是细胞质,是液泡膜。【详解】A、处是细胞壁,对植物细胞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具有全透性,A 正确;B、处是外界溶液为硝酸钾溶液,若替换为30的蔗糖溶液,细胞不能吸收蔗糖,则不能发生质壁分离的复原,B正确;C、结构 化学组成不同,其中结构 是全透性的,结构都具有选择透过性,C错误;D、外界溶液浓度与细胞液浓度的大小此时无法确定,可能是大于、小于、也可能是等于,D 正确。故选 C。19科研人员研究了温度对人工种植的蒲公英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光照条件下,30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比25 环境中小B昼夜时间相同且温度不变,则适合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5CP 点时,叶表皮细胞产生ATP 的场所为细胞溶胶和线粒体D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P 点时蒲公英无法正常生长发育【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自变量为温度,本题是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在读表时,要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即净光合作用量;黑暗中放出CO2的量代表的是有机物的消耗量,也代表呼吸作用强度。【详解】A、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30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为6.5mg/h,25 环境中蒲公英的实际光合速率为5.95 mg/h,A 错误;B、昼夜时间相同且温度不变,则适合蒲公英生长的最适温度是20,B错误;C、P点时,净光合速率大于0,蒲公英既进行光合作用,又进行呼吸作用,但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所以表皮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C正确;D、一直处于光照条件下,P 点时蒲公英净光合速率大于0,蒲公英能正常生长发育,D 错误。故选 C。20下列有关遗传与人类健康的叙述,正确的是()A单基因遗传病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引起B羊膜腔穿刺能治疗胎儿出现的神经管缺陷C受精至着床前后17 天,最易形成胎儿畸形D个体发育和性状表现偏离正常都是由有害基因造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从致畸角度出发,可以把胎儿的生长发育分为3 个阶段:受精至着床前后17 天;早孕期(孕18 天至 55天);孕 56 天至分娩。畸形常在第二阶段形成,如在此时期孕妇照例吃药、受放射性照射等,致畸的潜在危险较大。【详解】A、单基因遗传病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引起的,A 正确;B、羊膜腔穿刺用于确诊胎儿是否患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能在羊水中反映出来的遗传性代谢疾病,不能治疗胎儿出现的神经管缺陷,B 错误;C、畸形胎通常在早孕期形成,C错误;D、个体的发育和性状表现偏离正常也有可能是染色体异常导致的,D 错误。故选 A。21对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用 8%的盐酸处理叶绿体有利于各种色素的提取C将叶绿体粉碎加工成匀浆并给予一定的光照,光合作用仍能正常进行D叶绿体能产生和消耗ATP,两个过程完全在叶绿体内完成【答案】D【解析】【分析】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 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蓝藻没有叶绿体,但细胞内含藻蓝素和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错误;B、叶绿体色素是脂溶性色素,可以通过加入无水乙醇为溶解色素,便于提取;色素不溶于盐酸,不能用盐酸提取色素,B 错误;C、将叶绿体粉碎加工成匀浆后,可能其中色素分子和相关光合作用的酶活性丧失,所以即便给予一定的光照,光合作用也不能正常进行,C错误;D、叶绿体中光反应产生的ATP,完全被叶绿体内暗反应所利用,D 正确。22科研人员研究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下图。据图推测合理的是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相等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CO2浓度D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甲植物【答案】B【解析】【分析】上图是温度对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作用的影响,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细胞呼吸速率。甲植物和乙植物在 30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温度大于30后,乙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增加,而甲植物净光合速率积累的有机物减少。【详解】A、甲植物和乙植物在30时,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相等,错误;B、温度长时间保持在45时,甲植物和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都大于0,表明有积累,此时甲植物和乙植物都可以正常生长,正确;C、50之前,限制乙植物净光合作用的主要外界条件是温度因素,错误;D、由上图可知:50之前,乙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不断升高,而甲植物在30之后净光合速率下降,说明乙植物喜高温,若将甲、乙植物同置于凉爽地带,则受影响较大的是乙植物,错误。故选 B。【点睛】对于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1、植物每天的有机物积累量取决于光合速率与细胞呼吸速率的代数差值(即净光合速率),若大于零,则净积累,植物生长;若小于零,则消耗,植物无法正常生长。2、在有关问题中,若相关数据是在黑暗(或光照强度为零)时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呼吸速率.黑暗中只进行细胞呼吸,净光合速率为负值,真光合速率为零.若是在光下测得,则该数据代表净光合速率,只有特别说明是光合总量时,才代表真光合速率。23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B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机体初次接受抗原刺激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称为过敏反应D防卫、监控和清除是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答案】C【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1)除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 细胞外,大多数抗原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再由T 细胞呈递给B 细胞;(2)B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3)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细胞免疫过程为:(1)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 细胞;(2)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 细胞,同时T 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 T 细胞发挥效应。【详解】A、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也参与特异性免疫,A 正确;B、体液免疫中,人体B 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可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 细胞,B 正确;C、过敏反应是再次接受相同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C错误;D、免疫系统的三大功能是防卫、监控和清除,D 正确。故选 C。2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具有稀有性,RNA 病毒不会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具有有害性,所以基因突变是阻碍生物进化的因素之一D基因突变具有可逆性,可用人工诱导致病基因发生定向突变【答案】B【解析】【分析】基因突变是指由于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DNA 分子上碱基对的缺失、增添或替换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发育的任何时期,通常发生在DNA 复制时期,即细胞分裂间期,包括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详解】A、RNA 病毒中,基因就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所以包括RNA 病毒在内的所有生物都会可能发生基因突变,A 错误;B、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任何生物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C、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是生物进化的前提条件,是自然选择的原材料,C错误;D、人工诱导只能提高基因突变的频率,不能控制基因突变的方向,突变是不定向的,D 错误。故选 B。25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以下有关生物实验描述正确的是()A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患者家系中随机取样调查B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以确定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观察 DNA 和 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了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其作用是使细胞分离D用15N 标记 DNA 双链的精原细胞,放在含14N 的培养基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 4 个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占100%【答案】D【解析】【分析】对遗传病的发病率进行调查,一般选择在人群中随机抽样。在患者的家系中常常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观察 DNA 和 RNA 细胞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作用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 DNA 和蛋白质容易分离。【详解】A、调查人类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需要在人群中随机抽样,A 错误;B、确定 DNA 是遗传物质时,是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后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B 错误;C、观察 DNA 和 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使用盐酸的目的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同时使染色体中DNA和蛋白质容易分离,C错误;D、减数分裂过程DNA 进行一次复制,但细胞分裂两次,此时复制后每个DNA 的两条链分别为15N/14N,分配后产生的4 个精细胞中,含15N 的精细胞占100%,D 正确。故选 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 个小题,共50 分)26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在增收两季大豆的情况下,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微生态环境,提高茶叶产量,是一种生态和经济效益俱佳的栽培方式。假眼小绿叶蝉是南方茶园中比较普遍的茶树害虫,捕食性蜘蛛则是茶园中害虫的天敌。茶、豆间种间作系统中茶树的害虫与天敌变化如下表所示(华春 2 号、华夏 3 号为大豆品种,金萱、英红九号为茶树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处理假眼小绿叶蝉(个数/m2)危害叶片数(个数/m2)捕食性蜘蛛(个数/m2)金萱 华春 2 号84.0 192.0 141.0 金萱 华夏 3 号60.0 240.0 102.0 金萱单作147.0 396.0 12.0 英红九号 华春 2 号57.0 237.0 78.0 英红九号 华夏 3 号21.0 240.0 87.0 英红九号单作105.0 471.0 21.0(1)假眼小绿叶蝉体连翅长3.13.8mm,其成虫和若虫吸取芽叶汁液,可以采用_法调查它的种群密度。(2)种植大豆能提高土壤肥力的原因很可能是_。(3)英红九号长得有高有低,这_(填“能”或“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一般来说,选择适宜的大豆品种进行茶、豆间作比单作能提高生态系统的_(填“抵抗力”或“恢复力”)稳定性。(4)捕食性蜘蛛所同化的能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能量用于_等生命活动。(5)由表可见,两个茶树品种分别与大豆间种后,假眼小绿叶蝉数明显比对照组_,并且这种趋势在_(填“金萱”或“英红九号”)品种与大豆间作中表现更为明显。由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答出一种即可)。【答案】样方与大豆互利共生的根瘤菌能固氮不能抵抗力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低英红九号在茶树中间种大豆能明显增加害虫天敌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危害【解析】【分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种群有很多特征,如出生率和死亡率、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比率、分布型等,种群密度是指某个种群在单位空间或面积内的个体数量,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植物常用样方法、等距取样法等。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及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系统。间作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间作可提高土地利用率,由间作形成的作物复合群体可增加对阳光的截取与吸收,减少光能的浪费;同时,两种作物间作还可产生互补作用。但间作时不同作物之间也常存在着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激烈竞争。因此对株型高矮不一、生育期长短稍有参差的作物进行合理搭配和在田间配置宽窄不等的种植行距,有助于提高间作效果。当前的趋势是旱地、低产地、用人畜力耕作的田地及豆科、禾本科作物应用间作较多。【详解】(1)假眼小绿叶蝉个体微小,其成虫和若虫吸取芽叶汁液,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它的种群密度。(2)根瘤菌与大豆共生形成根瘤,具有固氮作用,故种植大豆能提高土壤肥力。(3)所有的英红九号属于种群层次,因此,英红九号长得有高有低,这不能体现群落的垂直结构。(4)捕食性蜘蛛所同化的能量,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余下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5)在金萱茶树品种中,间种华春2 号和华夏3 号之后,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分别减少42.9%、59.2%,而在英红九号嫁接苗间作处理中,假眼小绿叶蝉的数量减少幅度分别为45.7%、80.0%。由表可知:在茶树中间种大豆能明显增加害虫天敌的数量,减少害虫的危害。【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和生态工程,学习时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运用能力。27图 1 表示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丁、戊为非生物成分;图 2 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_作用;图1 中碳元素在b、d 和 e 中主要以 _的形式流动。(2)若图 1 中 af 表示含碳物质的量,则可用数学表达式_(从 a-f 中选择字母)来表示“温室效应”的成因。(3)图 2 中 c 表示用于 _的能量。若图2 中第二营养级生物为圈养的家畜,要提高其生长量,需要_(提高/降低)c/b 的比值。【答案】光合CO2ab+d+e+f 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提高【解析】【分析】图 1 分析: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化石燃料,戊是大气中的CO2库,a 表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bd 表示呼吸作用,e 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f 表示化石燃料的燃烧。图2 分析:a表示第二营养级的摄入量,b 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c 表示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据此答题。【详解】(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图中的b、d、e 表示的是呼吸作用,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流动。(2)当 CO2的吸收小于CO2的释放时,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加,形成温室效应,可用图中的ab+d+e+f来表示。(3)据分析可知,图2 中的 c 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当c/b 的比值增加时,用于家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