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二轮第二阶段限时训练(二)课时检测.pdf
-
资源ID:83428837
资源大小:109.0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化学二轮第二阶段限时训练(二)课时检测.pdf
-1-限时训练(二)(时间:6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 小题,每小题6 分,共 42 分)1(2012济南模拟)下列关于C、Si、S、Cl 四种非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都能以游离态存在C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较:CH4 SiH4H2S HCl D最高价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且酸性依次增强解析:选 A。C、Si、S、Cl 都是非金属元素,两两结合形成的化合物都是共价化合物,A正确;Cl 元素非常活泼,在自然界中不能以游离态存在,B 错;非金属性:ClSC Si,故氢化物的热稳定性:SiH4CH4 H2S HCl,C错;SiO2 既不溶于水,也不和水反应,且酸性 H2CO3H2SiO3,D错。2(2012日照模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H2O2的电离方程式可写作H2O2H HO 2,HO 2H O2 2B加水稀释过程中,K1(H2O2)增大,c(H)增大C加入少量浓盐酸,过氧化氢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D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解析:选B。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A 正确;加水稀释过程促进H2O2的电离,但稀释时c(H)减小,电离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温度不变,电离平衡常数不变,B错误。加入浓盐酸,c(H)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因为c(H)比原平衡大,所以水的电离平衡也逆向移动,C正确。D中在 FeCl3 的催化作用下,H2O2分解生成O2,正确。3(2012郑州二模)下列有机物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CH3CH2OH 以铜作为催化剂在空气中加热B乙烯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D苯与足量的氢气反应解析:选C。CH3CH2OH 的催化氧化属于氧化反应;乙烯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醇以及苯与足量的氢气反应都属于加成反应,故A、B、D错误,正确答案为C。4(2012海淀模拟)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蒸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B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中,导管末端要在饱和Na2CO3 溶液液面以下C分液操作中,待下层液体流出后,再将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D测定溶液pH时,可用pH试纸蘸取少量待测液,并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解析:选A。制取乙酸乙酯时导管末端不能在饱和Na2CO3溶液液面以下,否则会引起倒吸,故 B 错误。分液时,待下层液体流出后,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故C 错误。不能用 pH试纸蘸取待测液,故D错误。5(2012江南十校联考)锂钒氧化物凝胶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便于大量推广。电池总反应式为V2O5 xLi=LixV2O5,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A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材料为V2O5 B锂离子在凝胶中向负极移动C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xLi V2O5 xe=LixV2O5 D该电池的凝胶介质也可用KOH溶液代替解析:选 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材料为Li,A错误;电池内阳离子向正极迁移,B错误;-2-由于单质锂能与水反应,故D错。6(2012郑州模拟)常温下,将 a L pH2 的盐酸分别与下列三种溶液混合:b L 0.01 molL1 的氨水c L c(OH)1102 molL 1 的氨水d L 0.005 molL 1 的 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均等于 7,则 a、b、c、d 的关系正确的是()Aabc d Bb adc Cabd c Dc adb 解析:选B。pH2 的盐酸中 c(H)1102 mol L 1,0.005 mol L 1 的 Ba(OH)2 溶液中c(OH)1102 mol L 1,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时二者的体积相等;NH3 H2O为弱电解质,浓度为1102 mol L 1 的氨水中c(OH)1102 mol L 1,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7(2012潍坊模拟)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ACl2 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Cl2 2OH=Cl ClO H2O B利用泡沫灭火器灭火时发生的反应:2Al3 CO2 33H2O=2Al(OH)3 CO2 C已知离子的还原性:Sn2 Fe2,则可推测在溶液中能发生反应:Sn4 2Fe2=2Fe3 Sn2D298 K 时,已知 12 g 石墨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 393.5 kJ热量,1 mol CO 完全燃烧放出 283.5 kJ热量,则一定有:C(s,石墨)12O2(g)=CO(g)H110 kJ mol 1 解析:选D。Cl2 与石灰乳制漂白粉的离子方程式为:2Cl2 2Ca(OH)2=2Ca2 2Cl 2ClO 2H2O,A 项错误;B 项中的离子方程式电荷不守恒,且泡沫灭火器中用的是NaHCO3而不是Na2CO3,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 3HCO 3=Al(OH)33CO2;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由于离子的还原性:Sn2 Fe2,则反应 Sn4 2Fe2=2Fe3 Sn2不能发生,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 小题,共58 分)8(13 分)(2012 日照模拟)氨的催化氧化反应:4NH3(g)5O2(g)4NO(g)6H2O(g)是工业上制备硝酸的重要反应,其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图中B代表 1 mol NO 和 1.5 mol H2O(g),E2256 kJ。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 反 应 常 用 铂 丝 作 催 化 剂,对E1、E2、E3 的 大 小 没 有 影 响 的 是_。(2)图中A 代表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是_,写出氨催化氧化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3)一定条件下,将4 mol NH3 和 5 mol O2 充入 2 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经10 s 后该反应达到平衡,并测得NO的浓度为 0.8 mol L 1。下列说法中能作为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标志的是_(填字母)。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b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cc(O2)c(NO)54d相同时间内每断裂3 mol N H键,同时断裂3 mol O H键0 10 s 内 O2的平均反应速率v(O2)_,NH3的平衡转化率(NH3)_,该温度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解析:(1)催化剂只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即降低E1和 E3的值,E2E3E1,不变化。(2)因为 B代表 1 mol NO 和 1.5 mol H2O(g),则 A表示 1 mol NH3 和 1.25 mol O2;由 E2-3-256 kJ 可知,生成1.5 mol H2O(g)放出的热量为256 kJ,则有 4NH3(g)5O2(g)4NO(g)6H2O(g)H1 024 kJ mol 1。(3)对于该反应,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相同时间内每断裂3 mol NH键,同时断裂3 mol O H键,则 v 正 v 逆,只有ad 符合。4NH3(g)5O2(g)4NO(g)6H2O(g)开始(molL 1):2 2.5 0 0 变化(molL 1):0.8 1.0 0.8 1.2 10s 末(molL 1):1.2 1.5 0.8 1.2 v(O2)cO2t1.0 mol L 110 s0.1 mol L1s1,NH3的平衡转化率(NH3)0.8 mol L 12 mol L 1100%40%,Kc4NO c6H2Oc4NH3c5O20.841.261.241.550.078。答案:(1)E2(2)1 mol NH3和 1.25 mol O2 4NH3(g)5O2(g)4NO(g)6H2O(g)H1 024 kJmol1(3)ad0.1 mol L1s 1 40%0.078 9(15 分)(2012 潍坊模拟)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CuFeS2(硫元素是 2 价,铁元素显 2 价),是工业炼铜的主要原料。已知黄铜矿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 和 SO2,FeS2HCl=FeCl2H2S,H2S 是一种剧毒气体。某科研小组设计以黄铜矿为原料制取单质铜和氯化铁晶体(FeCl3 6H2O)的流程如下:(1)92 g CuFeS2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FeS和 S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_。(2)请简述检验气体的操作步骤_ _。(3)气体最好选用_(填写序号),其主要作用是_。AO2 BH2 CCl2 DN2 欲选用下列仪器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该气体。装置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选用合适的装置,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 接_。图中仪器G 的名称是 _;在使用该仪器时,应首先_。-4-解析:(1)根据提供信息,CuFeS2在空气中焙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uFeS2 O2=Cu FeSSO2,该反应中转移6 个电子。92 g CuFeS2 参与反应,转移电子为921846 mol 3 mol。(2)气体为SO2,可利用品红溶液检验。(3)加入盐酸过滤后得到FeCl2 溶液,根据流程图中最终得到FeCl36H2O,则气体最好选用 Cl2,其作用是将Fe2氧化为Fe3。实验室利用MnO2氧化浓盐酸制备Cl2,离子方程式为 MnO2 4H 2Cl=Mn2 Cl2 2H2O。浓盐酸容易挥发,制得的Cl2 含有 HCl、水蒸气杂质,先用饱和食盐水除去HCl,再用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用 B装置收集Cl2,并用 NaOH溶液吸收尾气。答案:(1)3 mol(2)收集适量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加热溶液恢复红色(其他答案合理即可)(3)C 把 Fe2氧化成Fe3MnO2 4H 2Cl=Mn2 Cl2 2H2O ghefb(顺序错,不得分)来源:Z|xx|k.Com 分液漏斗检验其是否漏水10(15 分)(2012 哈尔滨模拟)AJ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常温下A为固体单质,B为淡黄色粉末,C、F、I 为气态单质,E在常温下为液体,J 可用作杀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1)B 的电子式是 _。(2)J的 水 溶 液 显 _(填“酸 性”、“碱 性”或“中 性”),其 原 因 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已知 a g F 在足量 C中燃烧,恢复至室温时放出的热量是b kJ,请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 _。(4)若在 1 L 0.2 molL 1 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体积的0.7 mol L 1 D 溶液,则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5)常温下,以Pt 为电极电解滴加有少量酚酞的H 的饱和溶液,则在_(填“阴”或“阳”)极附近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若在此极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24 L气体,则此时溶液的 pH是_(假设溶液的体积为2 L 且不考虑电解过程中溶液体积的变化)。(6)实验室可用不含E的乙醇处理少量残留的A,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解析:根据题中信息可确定B、A、C分别为 Na2O2、Na和 O2;E、F、D分别为 H2O、H2和 NaOH;I、G、H、J 分别为 Cl2、HCl、NaCl 和 NaClO。来源:Zxxk.Com(2)NaClO 是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即ClO H2OHClO OH。(3)根据题意可得H2 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 4b/a kJmol 1。(4)AlCl3和 NaOH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2 mol和 0.7 mol,故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沉淀逐渐-5-增多,当加入0.6 mol NaOH 时,沉淀量达到最大,之后继续加入NaOH 溶液沉淀部分减少。(5)用 Pt 电极电解NaCl 溶液,阴极和阳极反应式分别为2H 2e=H2 和2Cl 2e=Cl2,即阴极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生成2.24 L H2时,产生0.2 mol OH,则溶液中c(OH)0.2 mol 2 L 0.1 mol/L,故溶液的pH13。(6)乙醇和金属钠反应生成C2H5ONa 和 H2。(2)碱性ClO H2OHClOOH(3)2H2(g)O2(g)=2H2O(l)H4b/a kJ mol1(4)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部分溶解(5)阴13(6)2Na 2C2H5OH2C2H5ONaH2 11(15 分)(2012 浙江高考)已知:I2 2S2O2 3=S4O2 62I。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下表:来源:学科网 物质来源:学.科.网Z.X.X.K Cu(OH)2 Fe(OH)3 CuCl CuI Ksp 2.2 10 20 2.6 10 39 1.7 107 1.3 10 12(1)某酸性 CuCl2 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 _,调至 pH 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 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_。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2)在 空 气 中 直 接 加 热CuCl22H2O晶 体 得 不 到 纯 的 无 水CuCl2,原 因 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由CuCl22H2O 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_。(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 I 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 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 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0 mol/L 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 20.00 mL。可选用 _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_。CuCl2 溶液与 KI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_。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_。解析:(1)调节溶液pH时不应该带入其他杂质,故可选择Cu(OH)2、Cu2(OH)2CO3 等物质消耗溶液中的H,使溶液的pH升高;当溶液的pH4 时,c(H)1104 mol L 1,c(OH)11010 molL 1,由Fe(OH)3 的 Ksp 计算可得c(Fe3)Ksp/c3(OH)2.6 来源:学科网 1039/(1 10 30)2.6 109molL 1。-6-(2)由于加热能促进CuCl2 的水解,且生成的HCl 又易挥发而脱离体系,造成水解较完全,最终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反应方程式为2CuCl22H2O=Cu(OH)2 CuCl2 2HCl2H2O;要得到纯的无水CuCl2 的合理方法是让CuCl22H2O晶体在干燥的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3)滴定前的过程中发生反应:2Cu2 4I=2CuI I2,滴定过程中I2 完全消失是滴定的终点,所以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为蓝色褪去,且在半分钟内不恢复颜色;从反应 2Cu2 4I=2CuI I2,I2 2S2O2 3=S4O2 62I,可知 Cu2S2O2 3,n(Cu2)0.100 0 molL120.0010 3L2.0 10 3 mol,m(CuCl2 2H2O)2.0 103mol171 gmol10.342 g,则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0.342 g0.36 g 100%95%。答案:(1)Cu(OH)2 或 Cu2(OH)2CO3 2.6 109 mol L 1(2)2CuCl2 2H2O=Cu(OH)2 CuCl2 2HCl2H2O主要产物写成Cu(OH)2、Cu(OH)Cl、CuO均可 在干燥的 HCl 气流中加热脱水(3)淀粉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复色2Cu2 4I=2CuI I2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