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doc
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二OO七年八月目 录一、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1 (一)基本情况1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4二、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6三、海南省“十一五”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规划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9 (三)主要发展目标10 (四)海南省南药产业发展规划12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发展重点4 产业布局5 重点项目 (五)海南省黎药产业发展规划16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产业布局4 重点项目 (六)海南省海洋药物发展规划18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发展重点4 产业布局5 重点项目 (七)海南省化学制药产业发展规划21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发展重点4 产业布局5 重点项目 (八)海南省生物制药产业发展规划24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发展重点4 产业布局5 重点项目 (九)海南省保健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61 资源利用条件2 发展思路和目标3 发展重点4 产业布局5 重点项目四、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保障措施31(一)强化宏观指导,加快构建产业政策保障体系(二)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快构建产业投融资保障体系(三)加强研发,建立健全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四)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化、外向型产业体系(五)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构建产业人才保障体系(六)转化职能,加快建立产业服务保障体系- 35 -医药保健食品产业是海南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于增进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救灾防疫、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建省以来,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的科研开发能力和生产规模,拥有全国较为知名品牌的产业,是海南最具有优势的产业之一。“十一五”期间是海南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时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海南的区位和资源等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抓住机遇,创造条件做大做强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和科技水平,增强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行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海南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成为具有特色和优势的支柱产业。一、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情况(一)基本情况1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地位明显提高。医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工业的支柱产业之一。2005年底,全省拥有已换证医药生产企业75家,固定资产24.5亿元;医药批发企业(含零售连锁企业)382家,零售企业2091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6家;药物研发机构26家。2005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35亿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工业增加值13亿元,年均增长17.23%;利税总额9亿元,年均增长25.85%。全省医药批发贸易业实现商品销售收入59.73亿元,利润总额2.95亿元。化学制药已发展成为医药产业的主体。2005年全省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为26.9亿元,占全部医药工业总产值的76.86%。主要生产冻干粉针、粉针以及片剂、胶囊剂、颗粒剂、输液等三十多种剂型共1200多个品种,产品类型以抗生素药为主,其它还有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抗肿瘤药、糖尿病药等多类产品。南药近年来有一定的发展。2005年末槟榔种植超过10万亩;益智、长春花、裸花紫珠种植均超过万亩;砂仁、巴戟、胆木各超过5000亩。涌现出一批以南药为原料的骨干制药企业,如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海南长春花药业有限公司、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等,利用南药资源开发生产了枫蓼肠胃康颗粒、贯黄感冒冲剂、胆木注射液以及裸花紫珠片等。其中,裸花紫珠片及枫蓼肠胃康颗粒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枫蓼肠胃康颗粒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黎药发展具有一定的基础。黎族医药是海南省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至今在海南黎家苗寨为当地百姓健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治疗肝炎、肿瘤、妇科病、风湿和接骨等方面独具特色。海南省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单位,在对于重点黎药材进行标准、毒性、药效和成分的研究,为黎药的使用和开发打下了基础。生物制药发展较快。2005年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约为2亿元。省内共有生物制药生产企业5家,生产以基因工程药、疫苗等为主的生物制药产品。目前虽然在海南医药产业中所占比重小,但其增长速度快,近年来干扰素(IFN-)、粒细胞集落剌激因子(G-GSF)等生物制品在我省一些制药企业形成了一定的生产规模。海洋药物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省的海洋药物研究开发和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省内只有少量的海洋药物研发活动,只有海南林恒制药有限公司从事海洋药物生产。2医药产业整体素质有所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强。通过各种形式的联合、兼并与重组,扩大了企业规模,提高了生产集中度。2005年底,全省共有产值超亿元的药品生产企业13家,占生产企业总数的17.23;前10家医药生产企业工业产值之和占全部医药工业总产值的63%,一批优势名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发展壮大。医药企业的药品研发能力、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形成了品牌优势,竞争力明显增强。至2005年末有69家制药企业通过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取得证书159张。制药企业研发投入逐年提高,加强了新药研发体系的建设和创新药物的研究,有一批先进、适用技术广泛应用到药品生产中,不少制药企业建立起自己的研发机构。许多制药企业善于整合社会研发资源,开发了不少新产品。一些名牌产品脱颖而出,如快克、再林、胸腺五肽、肠胃康、贯黄感冒冲剂等已经成为国内有名的药品。同时也吸引了盛科生命科学院、VTI生物研究院等国内知名制药研发机构落户海南。3医药产业布局趋于合理。全省基本形成了以“海口药谷”为中心,金盘工业区、永桂开发区、桂林洋开发区等为主的医药产业区域,产业布局趋于合理。4保健(功能)食品工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05年末共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36家,登记注册并报国家局备案的产品品种有70个。2005年全省保健(功能)食品工业总产值15亿元,年销售额达13.5亿元,工业增加值5.4亿元,发展势头良好。骨干企业海南养生堂保健品有限公司和海南椰岛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全国都有一定影响力。(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医药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虽然全面实施GMP和GSP认证,淘汰了一批落后企业,但全省制药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生产能力过剩,缺乏大企业集团,没有形成规模优势。在产品结构方面,化学制药产品所占比重较大,南药、黎药、生物制药、海洋药物产品的比重小。同品种生产企业众多,多数产品的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较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2南药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药材资源质量标准缺乏。由于缺乏对传统道地药材资源的收集、整理、提纯、复壮,致使我省部分药材过度采集并破坏生态环境,导致许多具有特殊疗效的野生药材资源如长春花、胆木、牛耳枫等正迅速减少或消失。以这些药材为原料的长春花药业、海口制药厂等中成药生产企业,已经不能满负荷生产。我省南药种植仍以农户分散种植为主,由于种植户的种植不规范,采收和加工缺乏有效的质量标准体系和监控手段,致使中药材生产离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产业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3黎族医药的传承发展缓慢。现行国家及地方的相关政策与黎族医生行医的实际情况发生冲突,他们的行医资格没有得到政府的认可,黎族医药知识收集整理不够,基础研究缺乏,没有黎医黎药理论体系和黎药品种标准,黎药材的种植加工还没有形成产业化,不能适应现代医药市场和治病救人的实际需求,制约了黎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黎药资源优势难以形成商品优势,使宝贵的黎族医药知识面临永久消失的危险。4. 医药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技术力量不足,人才缺乏。医药产业作为高科技产业,大量的研究开发,特别是基础研究需要依靠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等多方面的投入。目前,海南不仅各级政府对医药产业研发的投入少,而且大部分企业科研投入占销售额不足2%,新产品研发能力弱,产品以仿制药为主,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制药业是高科技行业,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而我省医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难以达到企业要求。据统计,2005年末全省医药行业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约8%。5投资环境不够完善,企业融资困难。海南省医药工业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十分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滞后。全省目前还没有一家实验动物中心,检验用试验动物都必须到广东等地购买。企业建设项目融资和流动资金融资困难,是我省医药工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问题,制约着医药企业的壮大和医药产业的发展。6保健食品工业转化增值能力及安全保障水平亟待加强。 在我省现有36家保健食品厂家中,形成规模经济的只有14家,占32.5%,在注册的70个保健食品中,未形成规模经济或未转化为生产力的有33个产品,占47%。在目前的36家持有保健食品证书的企业中,只有23个企业取得了GMP资格,占63.89%,保健食品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二、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一)全球医药市场的变化为海南医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5年全球主要国家药品市场规模已达到6020亿美元,“十一五”期间仍将持续高速增长,预计2010年将达到7600亿美元。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医药集团在充分利用外部的优势资源,重新定位和配置企业的内部资源。为了节省药品研发和生产支出,提高效率,降低风险,推动本土化发展,跨国制药企业将研发网络进一步扩大到临床资源丰富、科研基础较好的发展中国家,研发和生产外包比重不断提高。2005年全球制药业研发外包市场达到163亿美元,据预测,2010年将达到36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16.3%。跨国制药巨头把其生产、研发工作逐步地向低成本地区分包,这给海南企业走向国际化带来了机遇。但与国际甚至国内药业相比,海南制药业国际化的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探索并实践一条具有本省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是关系到我省制药业发展的核心课题。海南四季常青、空气质量好、水质好,又有丰富海洋和陆生药物资源,适合医药产品的研究和制剂的生产,具备接受国内外医药产业转移的我国其它省份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我省目前众多的科研机机构、药品生产企业是一大笔潜在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作为研发和生产国际外包的合作力量。如果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就一定能抓住机遇,把海南建设成重要的药品生产、制剂外包加工和研发中心之一。(二)国内医药市场的需求为海南医药行业提供了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行业是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十五”期间整个医药行业各项指标大大超过“十五”规划数,与“九五”期末相比,工业总产值、增加值、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翻了一倍以上。海南省的医药行业在“十五”期间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卫生健康的日益重视;同时,人口的增加,工业化、城市化、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与此相关的医药市场需求量将进一步扩大,为海南医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另外,国内医改拓展普药规模,新增450亿市场空间。2006年,国内医改拟首先在国内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破题,重点是加大“新农合”力度以及“两网”建设,目的主要是解决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等问题。2006年,“新农合”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40,2007年达到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2007年城镇居民医疗基本保险试点启动,这将给国内普药(指非处方药品、在临床上已经广泛使用或使用多年的常规药品以及专利过期的药品)生产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医药市场需求量的进一步扩大,对天然药物和保健食品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加。这为我省生态药业的发展,中药和保健食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了条件。我国加入WTO,使中医药在21世纪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成为可能。新一轮中药产业发展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一些中药资源大省纷纷加快中药产业化步伐。海南应以自身独特的资源优势,抓住当前的大好形势,借此机遇占据一定的市场空间。(三)海南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在新的历史时期,医药发展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项目规划、资金投入等方面加大了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同时,海南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医药产业的发展,已将医药产业列为重点扶持发展的六大产业之一,注重利用海南独特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南药和海洋药物等特色产业。在鼓励和发展医药经济方面,给众多非公有企业来海南投资提供了公平竞争的平台,同时出台了一些鼓励医药产业发展的相关优惠政策,为海南医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营造良好的医药经济发展环境,塑造海南医药整体品牌和形象,从而推动海南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三、海南省发展医药产业的指导原则、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实际出发,将生产、创新和本地特色相结合,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创新生态药业发展模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形成集科工农贸,产学研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与经济、社会、环境和人民健康安全协调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为核心,充分发挥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培育医药保健食品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大力度扶持和提升具有海南优势资源的南药、黎药等中药产业和保健食品的发展,创新发展资源丰富的海洋药物,加快发展现代化学制药和生物制药,实现南药、黎药、海洋药物、保健食品、化学制药、生物制药业的健康快速协调发展,确保医药保健食品的安全、有效、经济,满足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基本要求。(二)基本原则1坚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资源、不搞低水平重复建设的“三不”原则。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创新生态药业发展模式。应做好全省生态药业发展规划和布局,积极推进各种资源的整合,发展可循环的产业链和企业集群,制定相应的生态药业产业政策、行业规则和技术标准。2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医药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投入和支持,在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前提下,政府要加强引导,加大投入,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3坚持前瞻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原则。规划既要有时代发展的前瞻性,又要从全省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的实际出发,和全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协调。4坚持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充分利用海南优越的自然环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特点,在积极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的同时,必须加强中药材资源的保护,保护生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加强对濒危和紧缺中药材的保护和野生品种的人工栽培研究,防止过度采集和生态环境恶化,做到中药材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三)主要发展目标“十一五”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具有海南特色的医药保健食品产业,紧紧围绕将做大、做强海南省医药保健食品产业,并使之成为海南省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目标。在生态药业模式下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产业规模、产业水平、经济效益上新台阶,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大大增强。为海南成为全国的重要中药材种植、研发、加工生产,海洋药物和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基地,区域性的药品生产和药品转口贸易基地以及医药强省,打下良好的基础。1产业规模到2010年全省医药保健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133亿元,年均递增21.60;实现销售收入121.5亿元;工业增加值46.55亿元,年均递增17.80;实现利润总额11.70亿元,年均递增19.10。(1)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年均递增17.31;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28亿元。(2)生物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年均递增31.82;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78亿元。(3)南药和黎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含药材种植)。南药和黎药成药工业总产值12亿元,药材种植等产值1812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4)海洋药物工业总产值达到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5亿元,实现利润总额0.46亿元。(5)保健食品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年均递增14.88;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64亿元。2企业发展目标引导各种所有制企业相互参股、联合、并购,在股权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基础上,优化产业链,发展战略联盟,发挥规模效益。重点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力争培育出12个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35个工业产值5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培育出12个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大型保健食品集团,35个工业产值1亿元以上的大型保健食品企业。培育2个面向国内外市场、多元化经营,年销售额达到10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保健食品流通企业集团;10个面向国内市场或国内区域性市场、年销售额达到5亿以上的大型医药流通企业。建立5个较大的全省范围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每个企业拥有分店达到50个左右。3产业水平:大型企业要建立药物研发中心,龙头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大多数企业要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企业研究开发资金投入要达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重点培育出20个以上在国内有影响的主导化学药品。4产品发展目标产品及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创新药比重大幅增加。努力培育出2个以上创新化学药物并实现产业化;力争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510个,争取投放市场;培育出12个南药和黎药品种;培育出20保健食品品种。产品出口能力显著增强。争取有2030个药品(含外包)进入国际市场。(四)海南省南药产业发展规划海南地处热带,有着丰富的药用动植物资源,且具有多样性、古老性蕴藏量大的特点,发展海南南药产业潜力巨大。1资源情况全岛有维管束植物4000余种,已知药用植物资源约3500余种。上世纪60年代被确定为两大南药生产基地之一,并开始南药的人工种植工作。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力种植槟榔、益智、砂仁和巴戟四大南药以及其它20多个品种的药材,并开始了引种驯化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海南地产常用收购中药材180余种,南药50余种,大宗资源药材如黄连藤、红血藤、降香、千斤拨、过岗龙、三丫苦等30余种。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海南药用植物的开发和利用有了长足进展。但是这种开发只是针对传统南药如槟榔、益智等,而且规模小、分散,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产业化。多数产品还靠农民零散、自发地销售,价格受中间商的制约,波动较大,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同时,本省的制药企业尽管拥有250多个中成药批准文号,但实际生产的品种很少,真正利用海南地产南药为原料的品种不超过10个。各种品种的生产规模都不大,未对南药的产业化发展起带动作用,因而海南的南药种植、销售并未达到它应该具有的影响力。反而南药资源不如海南丰富的云南、贵州、广西、福建等省区,却早已走上了南药产业化发展的道路。随着热带森林面积的锐减及生态环境的破坏,海南的药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而人们掠夺性采挖,给一些植物种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如有抗癌作用的海南粗榧,在上世纪80年代被过度采伐,如今母树已所剩无几,面临濒危境地。沉香和降香黄檀也有类似过度采伐的遭遇。尽管海南南药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以及产业化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但由于海南得天独厚的热带雨林气候地理环境,使生长于海南的南药品种与内地相比,具有生长周期短、有效成分含量高的特点。随着人们对天然药物的认识水平的提高,国内对中医药的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医药在防病治病方面已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国际市场上的天然药物销售额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递增,为海南的南药发展创造了机会。2发展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开发和保护相结合,发展生态药业,合理利用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 以市场为向导,把握中成药及植物药市场需求的动态,以科研为保障,大力开发现代天然药物,从而带动从种植到提取物、制剂的生产和销售的产业发展。 以政府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政府从宏观方面制定发展方向的政策和加大基础研究、基础工作的投入,引导企业自主发展符合产业规划的科研、种植、深加工、销售体系。(2)战略目标 产业规模:到2010年,南药和黎药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含药材种植)。南药和黎药成药工业总产值12亿元,药材种植等产值1812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85亿元。重点培育5家中成药年销售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以海南地产南药为原料的中成药企业及南药种植企业。培育海口市、五指山市的中成药生产集聚区;培育位于五指山周边较平坦的地区如琼海、万宁、陵水、屯昌等的中药材种植集聚区;引导其它县市开展本地特色的南药种植。 产业水平:龙头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现信息化管理,大型企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中心。企业研究开发投入达到其销售收入的5%以上。重点培育12个以海南地产南药为原料的中成药新药产品,35个符合GAP规模化种植的药材。3发展重点(1)中药材生产加强基础研究和基础工作。对海南省现有的药用动植物资源进行一次深入和全面的调查,彻底摸清海南目前野生及种植的药用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分布以及利用现状。为海南省今后科学地保护和利用动植物资源、企业制定发展目标提供全面科学的依据。对我省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等进行品种收集和整理工作,建立主产中药材的种质资源库;开展其它大宗药材的品种研究,选育优良品种。加强海南地产中药材的质量标准研究,规范中药材的人工种植,保证商品药材的质量,提升海南道地药材的品牌。对我省主要的四大南药槟榔、益智、砂仁、巴戟以及已成规模使用的长春花、穿心莲、胆木、广藿香、裸花紫珠、沉香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为二次开发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公司+基地+科技+农户”、“订单农业”等模式,选取种植规模大、产量高,且销售量和质量在全国处于优势地位的道地中药材以及濒危野生药材,对其进行规范化种植研究,使其尽快取得GAP国家认证,发挥其在药源基地建设中的辐射带动作用,例如海南的道地药材海南广藿香等的规范化生产、以及海南粗榧的组织培养和家种。在药材的主产区,建立规范化、规模化的药材产地处理工厂,从采收、加工到炮制处理,保证药材质量外,以统一的品牌对外销售,提高药材的附加值,可抵御市场风险。(2)中药加工工艺与装备目前海南中药企业的中药前处理工艺及设备都比较落后,表现在工艺粗糙,设备能耗高、效率低,应大力发展有利于资源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加工工艺。推广中成药生产的关键技术,促进超临界萃取技术,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技术,膜分离和浓缩技术,喷雾和冷冻干燥技术,微波辐射诱导萃取技术,炮制全浸润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动态逆流自动控制提取技术等在企业生产中的推广和应用。对现有前处理,提取,过滤,浓缩,纯化,干燥,包装等装备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使生产过程实现现代化。(3)现有中成药产品培育和二次开发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加大我省现有疗效确切,市场需求量大的中成药品种的培育力度。重点培育枫蓼肠胃康系列、胆木系列、裸花紫珠系列、贯黄感冒系列、荔花鼻窦炎片、复方木麻黄片等产品,实现单产品销售额1亿元以上。充分利用我省“四大南药”等著名药材的优势,重点开发相关新产品;运用先进的提取分离技术,活性物质筛选技术进行中药产品的二次开发,特别是对现有重点产品的深度开发。鼓励以海南地产南药为原料的产品二次开发和新产品开发,以形成以中成药制剂生产为龙头,带动南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的南药产业化发展之格局。4产业布局(1)琼北地区:以海口市为主,发展中成药制剂研发、生产基地。以屯昌为主,带动定安、文昌等发展沉香、青蒿等的规范化及规模化种植和饮片加工。(2)琼东地区:以万宁市为主,带动琼海、陵水、保亭,发展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广藿香、豆蔻等的规范化及规模化种植和饮片加工。(3)琼南地区:以五指山市为主,带动乐东、琼中、白沙发展胆木、裸花紫珠、牛耳枫等的规范化及规模化种植和饮片加工。(4)琼西地区:以东方市为主,带动临高、澄迈发展长春花、穿心莲等的规范化及规模化种植和饮片加工。5重点项目南药产业发展的重点项目有:海南益尔药业有限公司药厂合作项目,生产日本引进的治疗用于肝炎的新药复方甘草甜素,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的扩建项目和海南制药厂有限公司扩建项目等。(五)海南省黎药发展规划党的十六届六次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发展”;国务院通过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就实施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发展计划进行了详细描述;在海南省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也首次把黎药的开发纳入其中,黎族医药是海南省独具特色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医药产业之一。1资源利用条件黎药常用药材约100余种,主要分布在海南岛的中部山区,用药以野外采集为主,少量种植作为治疗用药的补充;以海南医学院热带药用植物研究开发省级重点实验室等为骨干研发单位,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重点和海口市重点科技计划项目的支持下,开展黎医黎药的调研、采集常用黎药标本建立黎药标本室、对于重点黎药进行标准、毒性、药效和成分等研究。2发展思路和目标建立面积在5000亩以上的黎药材GAP规范化种植基地12个;搭建一家黎药发掘和创新平台;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黎药成品12个;整理完成100种常用黎药材的资源分布、用法用量和功能主治等;制定2030种黎药常用药材的质量标准;重点研究12味黎药的药效物质基础等。3产业布局在五指山、琼中和乐东等民族地区建立黎药GAP种植基地;在海口、五指山和琼中等地扩大生产基地;利用海口人才相对集中和科技基础较为扎实的优势,搭建黎药技术创新平台。4重点项目获得100种黎药常用药材标本,编写中国黎药志;制定2030种常用药材的质量标准、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的研究,出版海南黎药材标准;筛选12种针对肿瘤、肝炎或者骨折等黎医优势病种的最常用黎药材,进行药理作用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为开发成为上市产品奠定科学基础。(六)海南省海洋药物发展规划海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药物资源,发展海洋药物具有自身的特色、优势,势在必行。1资源利用条件海南省是我国海洋大省,蕴藏着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近海有多达1万多种海洋生物,其中3000多种含有生物活性物质。除了民间具有药用背景的海洋生物如海马、海蛇及海参等资源外,近年来对于以下海洋生物的研究成了新的热点:(1)海绵。海绵作为新发现的抗癌药物药源,有近2500种分布于中国各个地区,其中大部分分布在海南,已经做过化学和活性研究的不下百种。(2)海藻。海南省有藻类700多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162种。(3)海洋微生物。越来越多的实验证明,来自海洋动植物的活性物质的真正生物来源是微生物。可以预测,人们过去较少触及、尚未充分研究、或尚未有条件和相应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海洋微生物资源将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4)红树林植物。红树林植物含萜类、甾体、多糖和生物碱等化合物,具有抗艾滋病、抗肿瘤、抑菌和抗氧化等活性。从红树林植物中发现新的活性成分已经成了国内外研究的又一热点。海南省分布的红树林植物种类在全国最多,1998年的初步调查,海南现有红树半红树物种为16科44种。(5)其他的海洋动植物。如软珊瑚、柳珊瑚和海草等。对上述可利用的海洋生物结合其民间药用背景和活性筛选结果,利用现代提取、分离和分析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揭示其中的生理活性成分,在此基础上发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导化合物。同时以最快的速度开发新的产品,如抗肿瘤中成药的开发,各种保健品的开发,并以此带动我省海洋药物、海产养殖业和海洋生物技术的蓬勃发展。2发展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海南省在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起步虽较晚,应结合当前海洋药物研究领域的国内外发展趋势,根据我省海洋科技人才资源、专业知识结构和自然资源特征及相匹配的基础条件,充分开发利用我省的海洋生物资源,强化海洋药物及生物功能制品研究,开发具有显著生物活性结构新颖的海洋天然产物,进而发展成为具有我国独立知识产权及国际竞争力的一类海洋新药,将海南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得我省在海洋生物高技术领域的激烈竞争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切实有效地推动我省海洋制药规模产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形成与发展。(2)海洋药物发展目标 以海南省从事海洋药物研究、开发、生产的主要研究机构和企业为载体,加大支持力度,强化科技队伍的建设。 组织科研力量,探明我省近海、岛礁、珊瑚礁等特殊生态环境药用资源。 构建微量、复杂的海洋天然产物的筛选、分离、鉴定技术平台。系统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海洋生物样品,分析测定活性化合物,分离海洋天然产物,发现先导化合物。重点发展抗肿瘤药物和抗艾滋病药物,力争在海洋创新药物研制方面取得突破。 以海洋生物活性物质提取为突破口,加强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加强医用海洋动植物的养殖和栽培,开发新型海洋药物,重点发展海马系列产品、EPA、DHA纯品及微囊、深海鱼油等产品。3发展重点鉴于海南省海洋药物的发展现状和海南省的经济实力,在未来五年内,应结合海南特色和国家的“十一五”发展规划,选择一些有较好研究基础的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开发。(1)海洋抗癌药物研究。海洋抗癌药物研究在海洋药物研究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现已发现海洋生物提取物中至少有10具有抗肿瘤活性。扩大海洋生物的活性筛选,继续寻找高效的抗癌化合物,直接用于临床或作为先导物进行结构改造,开发新的高效低毒的抗癌成分,将成为海洋抗癌药物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经过数年的研究,已经从海南省的优势资源红树林和海洋微生物中分离鉴定了一系列具有强抗肿瘤活性的先导化合物。如从红树林植物瓶花木中发现的新的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Scyphiphin A-G和从海洋放线菌0616208中发现的新的降倍半萜类化合物均显示了较强的抗肝癌活性,这些活性单体化合物的发现对于开发上述海洋药物资源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海洋抗艾滋病药物的研究。海南省在这方面的研究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如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所合作开展了针对海南热带生物的抗HIV-1活性的筛选,从中发现了一种半红树植物的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HIV-1活性。如能得到切实有效的支持,有可能为研发出海南第一个抗艾滋病药物打下坚实的基础。(七)海南省化学制药产业发展规划化学药品长期以来是国际药品市场的主流,化学制药也是我省医药产业的主要组成部份。海南建省以来,化学制药产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备一定科研开发能力、一定现代化生产规模和具有全国较为知名品牌的产业。“十一五”期间我省应努力做大做强化学制药产业,提高化学制药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增强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带动全省医药产业的发展。1资源利用条件我省是典型的岛屿经济,化学制药企业的原材料与产品销售基本都在岛外。省内缺少制药化学工业,绝大多数制药原料只能从内地购买;省内产品销售市场狭窄,大量的产品必须销往岛外。通过严格实施GMP认证,进一步增强了药品生产的质量意识,淘汰了一批不合格企业。制剂生产装备、生产规模和管理水平普遍提升,冻干粉针和粉针抗生素制剂生产能力已排在全国前列。2发展思路和目标(1)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化学制药循环经济,在生态药业模式下,瞄准国内外医药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承接国内外研发和生产加工。以化学药物制剂、药物新剂型等为重点发展导向,做精、做强化学制药工业,争取逐步发展成为区域性的制剂生产加工中心。积极创立化学制药品牌,打造产业特色,增强市场竞争力。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建设海口药谷等产业园区。通过培育10强企业,形成全省化学制药产业的重要支撑和骨干,带动全省化学制药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2)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省化学制药工业总产值达到60亿元,力争实现销售收入55亿元。3发展重点重点发展化学药物制剂和药物新剂型。培育12个工业产值10亿元以上的效益突出的"专、精、特、新"大型龙头骨干企业;35个工业总产值5亿元以上的大型医药企业,带动化学制药的生产、流通和研发的发展。重点发展的化学药物制剂和药物新剂型,主要为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老年病类药物。(1)利用优势资源,发展外向型化学制药工业充分发挥海南现有化学制药的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化学药物制剂。在坚持自主研发的同时,引进国内外新药品、新技术、新项目落户海南。支持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争取成为国际化学制药产业链的重要生产环节和全球大型医药企业的区域生产车间。重点培育海口药谷等园区的58个外向型化学制药企业,使它们具备较强的科研创新和国际合作的环境和实力,企业信息化管理和自动化生产以及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符合欧盟或美国药品cGMP的要求,并通过欧盟或美国GMP认证,以较强的综合实力具备承接国际大制药集团研发和生产加工的能力。产品积极向东南亚市场出口,并努力向欧美市场延伸,通过这些企业对全省制药行业起到示范作用。(2)加快药物新剂型的研制创新和新工艺的应用以提高药效、减低副作用、改善病人用药顺应性等为目标,大力开发和生产药物制剂新剂型。目前我省药物制剂以口服固体和注射剂等剂型为主,“十一五”期间将充分运用现代技术,加强作用机制新、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创新药物制剂的研制。重点开发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系统药物、抗病毒感染药物、神经精神系统药物、降血糖药物、老年病药物等,将一些作用强、半衰期很短或很长的药物开发为缓释制剂,以适应特殊医疗应用,发展一天给药一次的控释和缓释品种、复方制剂及控释制剂和靶向、液体胶囊等各种先进剂型。为提高药物制剂的质量,在制剂工程中应充分应用超滤、纳米技术和一步制粒等各种新工艺,开发质量上乘的新制剂、新剂型。加强新型药物制剂及给药系统研究,整体提升药物制剂水平,将药物制成纳滤、微囊等释药系统以及临床使用方便、安全的新型产品粉液(即配型输液)复合包装产品。4产业布局目前,我省已经形成海口药谷、金盘工业区、永桂开发区、桂林洋开发区、定安塔岭开发区为主的制药生产区域。“十一五”期间将因势利导,把海口建设成为医药工业集中区域,重点推进“海口药谷”工程建设:目前一期已有国内许多著名制药企业相继入住,生产抗肿瘤、抗感染等创新的化学药物制剂和基因工程等生物制品;二期工程将引进30多家企业,按照生态药业发展要求规划建设,注重形成资源可循环利用的产业链。5重点项目积极引进大型医药企业兼并重组,重点培育海口药谷及已形成经济规模、效益突出的骨干企业,充分发挥这些企业的特色优势。例如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的抗生素产品等都具有较强优势和竞争力。“十一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主要有: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药厂项目、海南万全科技药业有限公司药厂项目、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