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
资源ID:83463647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pdf
2020 年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现代文阅读 I(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孔子开始,儒学便十分注重修身,而修身过程又与“学”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儒学的重要人物,荀子延续了将修身与“学”相联系的传统。众所周知,论语首篇学而开宗明义便突出了“学”,荀子首篇劝学首先提到的也是“学”。这一篇章结构上的相近性,或有其历史缘由;但从思想的衍化看,无疑展示了对“学”的注重。概要而言,荀子论“学”的内在之旨,是“学”以成人、“积”以成“圣”。从具体修身过程看,问题首先涉及性与情的关系。对人之情而言,荀子着重从自然层面考察人的存在:“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荀子荣辱)希望吃得好一点,穿得华丽一些,出行有车,财富有余,这是人之常情。以上均属感性、物质的追求,在这一层面上,人的本性有相近之处。这里的“人之情”,同时表现为人的自然之性。人之情趋同,意味着人的自然之性具有普遍性。然而,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多人不敢仅仅顺乎本然的欲望。在荀子看来,这是因为人能够对自身欲望加以抑制:“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荀子荣辱)这里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意义上的情和欲本身可以抑制,二是人具有抑制这种情和欲的能力。自然意义上的欲望和前思后量意义上的理性思虑在人身上兼而有之。正是理性的思虑,使人超越了单纯的感性欲求,趋向于更为合理的取舍。一般而言,正面的人格会得到肯定的价值评价,负面的人格则相反。然而,为什么人们往往未能致力于前者?荀子对此进行了分析:“为尧、禹则常安荣,为桀、跖则常危辱;为尧、禹则常愉佚,为工匠农贾则常烦劳。然而人力为此而寡为彼,何也?曰:陋也。”(荀子荣辱)何为“陋”?在修身篇中,荀子对此有一扼要的解释:“少见曰陋”。“少见”即孤陋寡闻,是在把握自己和把握世界这两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在解蔽篇中,荀子分析了各种片面性(蔽)产生的根源。“陋”和“蔽”有相通之处,都属于人在认识过程中的限定。与“陋”相对的是个体自身的努力,既包括前面提及的理性思虑,也表现为个体自身的习行。前者意味着通过对世界和人自身认识的深化以克服“陋”,后者则意味着通过习行过程的展开以积善而成圣,二者的共同指向则是人格的完美。人究竟成为何种人,并不仅仅取决于人的本然规定,而是关乎“注错习俗之所积”(荀子荣辱)。“注错”即习行,它与广义的“学”相联系,事实上,儒家所说的“学”,即以习行为具体的内容;“习俗”则涉及广义上的环境。个体成为什么样的人,既与自身的习行无法分离,也受到所处环境的制约;不同的习行与习俗交互作用,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通过习行与习俗的互动而修身以成就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多重因素。就外部条件而言,既有必然的规定,也有偶然的因素;从个体的作用看,其方式也具有多样性。荀子一方面将自我本身的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通过“人与我”“人与天”或“人与命”的比照,突显了这一过程所涉及的多重因素,而超越自然之性、走向圣人之境的过程,也由此呈现了其具体性。(摘编自杨国荣荀子论修身和成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社会层面看,人的本性有相近之处,普遍具有追求感性、物质的自然之性。B.“注错”即习行,学习者通过个体自身的努力展开习行过程得以积善、成圣。C.很多人能抑制自身欲望,是因为在把握自己和世界方面缺乏必要的广度深度。D.在修身成人的过程中,荀子认识到自我本身力量的决定性,也关注环境因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以从孔子开始的儒学传统自然引出荀子对于“学”与修身的关系的认识。B.文章阐述了荀子关于人有追求物欲的普遍性又有理性控制的特殊性的看法。C.文章大量引用荀子中的精辟言论,并对其进行诠释或阐发,说理明晰透彻。D.文章以阐发荀子对修身成人的意义的分析为旨归,论证环环相扣,层层推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继承了儒学注重修身与“学”并将两者相联系的传统,认为“学”的目的在于成人、成“圣”。B.荀子认为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超越本然的欲望,趋于更为合理的取舍,是因为能够进行前思后量意义上的理性的思虑。C.韩非子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逸”,与荀子“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的看法相通。D.荀子认为人通过自身理性思虑和个人习行两方面的努力,扩大和深化对世界和自身的认识,即可实现人格的完美。(二)现代文阅读 II(12 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新诗的“汉语性”陈爱中 一般来说,只有诗歌这种文学形式才特别强调其语言属性,这取决于诗歌处于一个民族语言的先锋性地位,其创造性经验是丰富语言词汇和表现力的重要源泉。“五四”时期的胡适之所以急切而匆忙地用白话写诗,原因就在于他认为白话只有在诗歌创作领域取得成功,白话取代文言的革命也才算大功告成。相对于小说和散文等趋向于说明性、逻辑叙述性的文体,人们常说诗歌是不可翻译的,否则会丢掉原文具有的独特“韵味”,而这个韵味也就是“新批评”理论中的“肌质”,比如声音、节奏和原型意象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元素,等等。或者也可以说,什么时候有了只有汉语才能呈现的这种“肌质”,汉语新诗就拥有了与其他民族诗歌对话的前提和资格,进而涌现出可以和西方经典诗歌相媲美的经典文本。汉语文化的近现代化是被动的,这种被动性既体现在现代汉语的生成模式上,亦是现代汉语新诗长时间不得已的选择,发展到后来则成为一种无意识行为,甚至成为汉语新诗开放性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诗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提供的实践经验来看,有些批评者用“翻译体”来形容汉语新诗的语言样式,自有其深厚的历史依据与现实支撑。他们在指出汉语新诗的历史局限性的同时,也忽视了现代汉语作为语言媒介在语言表现张力上的薄弱处,以及百年中西方历史现实的同质性所带来的诗学经验的同质性,由此而形成的汉语新诗的先天弱势和由之而来对异域诗歌的倾轧之势。自然,无论是现代汉语还是汉语新诗,这种萌生期的孱弱和“别求新声于异邦”的历史轨迹,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常态,需要足够的时间积累和足以孕育出新质的文化土壤。随着新时代文化语境的到来,诗人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元,具有民族文化自信和语言自信的时代氛围中,必然能够在创作中敏锐地将富有创造性的个体经验在愈发成熟和复杂的现代汉语中表现出来,从而创造出足以和西方经典诗歌相对话的汉语新诗“肌质”来。首先,继续坚持扮演汉语新诗在语言变革过程中的先锋角色,映现并介入现代汉语的发展进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一般来说,将“精神方面的旨趣”作为表现对象(黑格尔语)的诗歌,其对语言的使用是不同于一般大众的,而是加诸创造性的个体经验的。现代诗人、诗歌理论家袁可嘉先生在诗与意义中说:“我们必须牢记,每个单字在诗中都代表复杂符号,而非日常应用时的单一符号;而诗的意义也就存在于全体的结构所最终获致的效果里。”正是在这种“最终获致的效果里”,日常语言在背离大众的“词典意义”,获得“另一个”表达的同时,相应的语言系统也产生了新质,这就是新诗对汉语应该起到的作用。其次,尽管有些学者如布尔迪厄将文化场或者诗歌场视为经济场的反面,被不少学者视作汉语新诗远离经济高速发展的社会文化中心的合理性。但新诗的现实恰恰证明了这种理论虚妄的一面。新世纪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语境下,开拓出多种创作和接受渠道。打工诗歌、底层诗歌、地震诗歌等各种来自语言底层和特殊社会现象的诗歌文本,各种诗歌方言写作的尝试,等等,都让构建诗歌的“汉语故事”成为可能。可以说无论是诗人群的数量还是研究者的从业人群,都让汉语新诗有足够的自信来重新审视域外诗歌资源与传统汉语诗歌资源,甚至是自身的历史资源。对汉语新诗来说,在原有的基础上,寻找并建构出新诗的“汉语性”,正当其时。(选自光明日报2020 年 4 月 5 日,有删改)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般而言,因为诗歌处于一个民族语言的先锋性地位,所以特别强调其语言属性,其创造性经验也显得尤为重要。B.具备了汉语呈现的独特“韵味”,汉语新诗才拥有了与其他民族诗歌对话的前提和资格,可以产生媲美西方的经典诗歌。C.根据新诗历史发展的轨迹及其提供的实践经验,有人批评汉语新诗的语言样式属于“翻译体”,这种批评不无道理。D.文化场或者诗歌场作为经济场的反面而存在,因而汉语新诗应该远离经济发展的社会文化中心,这一论断是合理的。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列举“五四”时期胡适用白话写诗进行语言革命的例子,论证诗歌对于一个民族语言的重要意义。B.作者把诗歌与小说、散文等文体进行对比,强调诗歌具有独特的“韵味”,具有承载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C.针对汉语新诗的历史局限性和先天弱势等常态化问题,作者主张可通过时间积累和孕育新的文化土壤解决。D.文章末尾部分引用黑格尔等人的言论阐述汉语诗歌应有的角色定位,并对建构新诗的汉语性充满自信。6.如何建构新诗的“汉语性”?请简要概括。(三)现代文阅读 III(15 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书匠(节选)葛亮 入秋的时候,父亲接到了金陵大学古藏部龙主任的电话。龙主任说:“这个老董,差点没把我气死。父亲问他怎么回事。他说:“馆里昨天开了一个古藉修复研讨会,请了业界许多有声望的学者。我好心让老董列席,介绍业务经验。结果,他竟然和那些权威叫起了板。说起来,还是因为省里来了本清雍正国子监刊本论语,很稀见。可是书皮被烧毁了一多半。那书皮用的是清宫内府蓝绢,给修复带来很大难度。本来想染上一块颜色相近的,用镶拼织补的法子。也不知怎的,那蓝色怎么都调不出来,把我们急得团团转。省外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还是修旧如旧那套陈词滥调,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其中一个当时就站起身要走,愤愤地说,我倒要看看,到哪里找这么个良工。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你说说看,这个老董,明明肉眼凡胎,却要跟自己过不去,还立了军令状,再想保他,我怕是有心无力了。”父亲找到老董,说:“董哥,你怎么应承我的?”老董闷着头,不吱声。父亲说:“你能回来不容易,为了一本书,值得吗?”老董攥着一把乌里发亮的竹起子,用一块绒布擦了擦,说:“值得。”我曾亲眼见过老董修书。他用一支毛笔,蘸上糨糊,将一个虫眼儿润湿,然后覆上了同样焦黄的宣纸。再用毛笔蘸水沿着虫眼边缘画水纹,将多余的毛大纸捻断。对于大点的虫眼儿,浆糊润湿后,他边修补,边用镊子或针锥小心地挑干净毛边儿,然后用个小木槌轻轻地把虫眼儿捶平整,我迎着光看看,竟然一点都看不出补过的痕迹。老董说,这一行不只靠眼力,还要有坐定了板凳不挪窝的耐力。后来,父亲托了丝绸研究所的朋友,在库房里搜寻,找到了一块绢。这块绢的质地和经纬,都很接近内府绢。只可惜,绢是米色的。老董摸一摸说:“你帮了我大忙。剩下的交给我,我把这蓝绢染出来。”父亲说:“谈何容易,这染蓝的工艺已经失传了。”老董淡然一笑,说:“凡蓝五种,皆可为靛。本草纲目里写着呢,无非是菘、蓼、马、木、苋。这造靛的老法子,是师父教会的,我能将它试出来。”此后很久我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白天和夜里他几乎都待在图书馆里。傍晚时也跑染厂,听说是在和工人请教定色的工艺。听父亲说,染出来看还行,可是一氧化,颜色全都变了。老董家里的沙发套、桌布和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老董说:“今天放个假,我带你赏秋去。”老董就踩着一辆二八自行车,把我放在前面大杠上坐着,穿过了整个金陵大学的校园。这时候的南京很美,沿着大街两边,是遮天的梧桐。阳光洒到梧桐叶子上,穿透下来,在人们身上跳动着星星点点的光斑。隔了一条街区,是整条街的银杏,黄蝴蝶般的叶子在风中飘舞,在地上堆积,自行车辗过,发出沙沙的声响。也不知骑了多久,我们在东郊一处颓败的城墙边停下来。这里是我所不熟悉的南京:萧瑟、空阔,人烟稀少,但是似乎充满了野趣。我听到了不知名的鸟在鸣唱,从远处的山那边传来。山脚一棵红得像血一样的枫树,簌簌响了一阵,就见鸟群扑啦啦地飞了出来,在空中盘旋,将蓝色的天空裁切成不同的形状。老董长满皱纹的脸上,有了一丝笑意。我们渐渐走近一个水塘,清冽腐败的气息来自浮上水面经年积累的落叶。这是一处死水,水是山上落雨时流下来的,积成了水塘。沿着水塘,长着许多高大的树。树干在很低处,已经开始分杈;枝叶生长蔓延,彼此相接;树冠像伞一样张开来。我问:“这是什么树?”老董抬着头,静静地看着,说:“橡树。”他接着说:“这是寿数长的树。我刚到南京的时候,修书的老师傅们就带我到这里来。后来,我每年都来,有时候自己来,有时和人结伴。”老董的目光,渐渐变得肃穆。我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看到密匝匝的叶子。那叶子的边缘,像锯齿一样,一片片小巴掌似的,层层地堆栈在一起。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收橡碗啊。”老董俯下身,从地上捡起一个东西,放在我手里。那东西浑身毛刺刺的,像个海胆。老董用大拇指揉捏一下,说,“你瞧,橡树结的橡子熟透了,就掉到地上、亮也爆开了,这壳子就是橡碗。这橡树,树干呢,能盖房子、打家具;橡子能吃,还能入药”我问:“那橡碗有什么用呢?”老董说:“橡碗对我们修书人,可派得上大用场。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无论是宣纸还是皮纸,用刷子染了,晾干。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我们这些人啊,一年也盼中秋,不求分月饼吃螃蟹,就盼橡碗熟呢。”我听了恍然大悟,忙蹲下身来说:“那咱们赶快捡吧。”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近乎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选自小说月报2020 年第 3 期,有删改)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情节曲折、富有波澜,前半部分叙述了老董毛遂自荐,在染蓝工艺上遇到挫折,后半部分叙述了老董执意按照传统工艺,成功染出蓝绢。B.小说运用插叙手法,细致描写了老董修书补虫眼的过程。用词丰富,其中“随”“润”“覆”“画”“捻”“补”“挑”“捶”等动词传神生动。C.文中“修旧如旧”“近乎完美”等词,虽然可以表现出老董坚守传统、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但是也暴露出其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D.小说描写了郊外的落叶、水塘和橡树等景物,渲染了静谧清幽的氛围,与南京城内的景色形成对比,为下文老董捡拾橡碗、染好蓝绢作了铺垫。8.小说中的“我”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9.当今社会呼唤“工匠精神”,你从老董身上读到了这种精神的哪些内涵?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0.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数罟不入洿池 洿:深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食:吃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穿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树:种植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王道之始也”中的“之”字相同的一句是()A.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12.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孟子认为,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用不尽,就能让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意的。B.孟子认为,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不滥捕乱伐,使老百姓对“养生丧死”无憾,国君就能够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C.孟子用“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说明梁惠王对国家治理还没有尽心。D.选文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道理和措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二)古代诗歌阅读(9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村行 杜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半”交代了村行的时间是春色烂漫的季节,“南阳西”交代了村行的地点。B.遍村柔桑,欣欣向荣。“过”写出柔桑生长的姿态和鲜嫩的形状,活灵活现。C.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诗歌充满了乡野情味。D.主人摆出丰盛的饭菜招待客人,给人以味觉上的美感,表现了农村的人情美。15.诗歌的颔联极其精妙,请简要赏析,并说明其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古人写文章常使用借古讽今的手法。杜牧阿房宫赋中就以“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覆辙。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一词中,王安石化用杜牧的“台城曲”,再现陈后主亡国悲剧,而其后统治者不以此为鉴,相继覆亡的诗句是:_,_。苏洵在 六国论 结尾指出“_,_,_”,以此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历史教训。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9 分)17.下面是张华写给王老师的一份留言条,其中有五处用语不恰当,请找出并作修改。尊敬的王老师:您好!时光如梭,转眼高中毕业已一年有余。今天,我登门造访。一则受家父嘱托,前来聊表感恩之情;二则您敬赠给我的佳作,已经拜读完毕,前来切磋。不想老师您不在家中,特留下此便条,望知悉。学生:张华 9 月 19 日 (二)语言文字运用(11 分)18.梨花风起正清明,又是一年祭扫时。缅怀先辈、慎终追远,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了深入推进文明祭扫,巩固疫情防控成果,孝感高级中学向广大学生发出了“争做文明使者,播撒时代新风”的倡议,也制作了相关宣传图片。请结合宣传图片拟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不超过 15 个字,前后对称,必须凸显“文明祭扫”的主题。四、写作(60 分)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议论文。朋友圈流传着一个“稻草定律”:路边的一根稻草如果没人理会,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但如果卖白莱的人用它捆绑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卖螃蟹的人拿它去掴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非人生宝典,稻草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具有的。稻草不应通过攀附他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体,而它孕育的稻米的价值也是螃蟹所不具备的。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范围立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套作和抄袭。参考答案【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 项,“从社会层面看”错,据原文第二段内容可知,“在这一层面上”指前文所说的“自然层面”。C 项,强加因果关系,由原文“少见即孤陋寡闻,是在把握自己和把握世界这两个方面都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可知,“在把握自己和世界方面缺乏必要的广度深度”解释的是“少见”,与“抑制自身欲望”无因果关系。D 项,“荀子认识到自我本身力量的决定性”错。原文最后一段说“荀子一方面将自我本身的力量放在重要位置,另一方面通过”,应是“荀子认识到自我本身力量的重要性”。故选 B。【2 题详解】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 项,概括失当,“文章以阐发荀子对修身成人的意义的分析为旨归”错,从最后两段看,文章以阐发荀子对修身成人的途径的分析为旨归。故选 D。【3 题详解】此题考查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D 项,条件丢失,以偏概全。该选项忽了“习俗”即“所处环境的制约”的外部条件,且原文说“二者的共同指向则是人格的完美”,与选项“实现人格的完美”意思不同。故选 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4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D 项,“这一论断是合理”错误,倒数第二段“新诗的现实恰恰证明了这种理论虚妄的一面”。故选 D。【5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时,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C 项,“常态化问题”说法错误,文章第五段说这些问题“并不也不可能是常态”。故选 C。【6 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其次确定答题区间,第三要勾画出相关语句,第四进行整合。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题干意思在文中找到建构新诗的“汉语性”相关内容,关键句主要有:由“现代汉语作为语言媒介在语言表现张力上的薄弱处,以及百年中西方历史现实的同质性所带来的诗学经验的同质性,由此而形成的汉语新诗的先天弱势和由之而来对异域诗歌的倾轧之势”概括出第 1 点;由“继续坚持扮演汉语新诗在语言变革过程中的先锋角色,映现并介入现代汉语的发展进程中,形成良好的互动”“新世纪尤其是新时代以来,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语境下,开拓出多种创作和接受渠道”“无论是诗人群的数量还是研究者的从业人群,都让汉语新诗有足够的自信来重新审视域外诗歌资源与传统汉语诗歌资源,甚至是自身的历史资源”概括出 2、3 点。【点睛】信息筛选概括题,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条作答。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7 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分析鉴赏文章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要通读全文,了解重要句子在文中结构、内容、人物、主题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注意理解其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同时注意作品中表现手法和语言特点。C 项,“但是也暴露出其因循守旧、拘泥一格的匠气”错误,“因循守旧、拘泥一格”是贬义词,用来形容老董错误。故选 C。【8 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次要人物形象的能力。从“自身作用”考虑,次要人物不只是一个线索或情节上的关联人物,有的自身还具有鲜明的性格特点,其具有的作用首先是自身的作用;衬托主要人物是次要人物的主要作用;从“情节作用”考虑,考虑是否起线索作用,是否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从“主题作用”考虑主题,次要人物与主要人物一起丰富、深化了主题。题目要求分析小说中的“我”的作用,实际是考查小说情节手法中叙述人称的作用。(1)“我”是第一人称,参与故事之中,是事件的亲历者,以此来叙述更真实,读来更亲切自然。(2)由原文“我曾亲眼见过老董修书。我迎着光看看,竟然一点都看不出补过的痕迹”“此后很久我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白天和夜里他几乎都待在图书馆里。傍晚时也跑染厂,听说是在和工人请教定色的工艺。听父亲说,染出来看还行,可是一氧化,颜色全都变了”“中秋后,我照旧去老董家练书法。老董说:今天放个假,我带你赏秋去。我问:伯伯,我们来做什么呢?收橡碗啊。我问:那橡碗有什么用呢?老董说:橡碗对我们修书人,可派得上大用场。捡回去洗洗干净,在锅里煮到咕嘟响,那汤就是好染料啊。无论是宣纸还是皮纸,用刷子染了,晾干。哪朝哪代的旧书,可都补得赢喽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可知,借“我”的见闻推动情节发展,使老董的形象更真实、意蕴更丰富。【9 题详解】本题考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文学作品的意蕴是指文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等各种内容,是指读者从作品中领悟到的意义。文章所表现出来的意蕴,有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意义,有现实的、历史的意义,有民族心理的、人文精神的意义。可以对作品进行不同角度的发掘。注意把握探究的原则,要做到立足文本、讲究深度、有理有据。由原文“省外专家都主张将整页书皮换掉,没承想老董跟人家轴上了,说什么不遇良工,宁存故物,还是修旧如旧那套陈词滥调,弄得几个专家都下不了台。老董也站起来说,好,给我一个月,我把这书皮补上。不然,我就从馆里走人,永远离开修书行”可知,老董坚持原则,甚至不惜立下军令状,表现他热爱的职业、敬业的精神。由原文“此后很久我没见着老董,听说这蓝染得并不顺利。白天和夜里他几乎都待在图书馆里。傍晚时也跑染厂,听说是在和工人请教定色的工艺老董家里的沙发套、桌布和窗帘,都变成了靛蓝色。这是让老董拿去当了实验品”“老董到底把那块蓝绢染出来了,据说送去做光谱检测,色温、光泽度与成分配比率,和古书的原书皮相似度接近百分之九十,近乎完美地将雍正年间的官刻品复制了出来”可知,老董为完美地修复论语珍本,反复试验,体现他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由原文“我曾亲眼见过老董修书。他用一支毛笔,蘸上糨糊,将一个虫眼儿润湿,然后覆上了同样焦黄的宣纸。再用毛笔蘸水沿着虫眼边缘画水纹,将多余的毛大纸捻断。对于大点的虫眼儿,浆糊润湿后,他边修补,边用镊子或针锥小心地挑干净毛边儿,然后用个小木槌轻轻地把虫眼儿捶平整,我迎着光看看,竟然一点都看不出补过的痕迹。老董说,这一行不只靠眼力,还要有坐定了板凳不挪窝的耐力”可知,修补虫眼等细节,展现他的耐心、执著和专注的职业精神。【点睛】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作答这类试题,需要从这样几个角度入手:1整体阅读、科学分析,从宏观上进行艺术感受与把握。2了解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内涵。3注意标题和体裁。要分析文章的标题,因为标题是对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同时注意文体的特征。4抓关键性的语句。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语言、行动以及作者评述、诠释的一些关键语句最能说明问题,帮助考生把握探究的方向。其中最主要的是抓“文眼”,文章中一些内涵丰富的语句,如意蕴丰富的哲理句、韵味深长的语义双关句、生动可感的修辞句、观点鲜明的议论抒情句以及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句子都值得关注。5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及作家的相关情况。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的产生总要受到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家的写作动机、人生态度、秉性气质、写作经验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所以知人论世可认为我们找出许多重要的信息。6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解读文本。当因个人的生活经验不足无法准确把握文本时,可以通过已学过的文章、间接掌握的人生经验,通过联想和想象帮助准确探究。【10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B.“食”,名词,指食物。故选 B。【11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能力。王道之始也:之,助词,的。A.之,助词,的。B.树之以桑:状语后置句,以桑树之,之,代词,代五亩大的宅地。C.之,代词,代那个人。D.之,代词,代这种情况。故选 A。【12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能力。B.“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不滥捕乱伐,使老百姓对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也”的条件,不是“国君就能够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的条件。故选 B。【13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1)谨:谨慎,这里指认真从事。教:教化。申:反复陈述。孝悌:敬爱父母和兄长。义:道理。颁白:头发花白。颁,通“斑”。负戴:负,背负着东西。戴,头顶着东西。(2)食人食:前一个“食”,动词,吃;后一个“食”,名词,指食物。检:检点,制止、约束。涂:通“途”,道路。饿莩:饿死的人。莩,同“殍”,饿死的人。发:指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岁:年岁、年成。【点睛】参考译文:“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鸡、猪、狗的畜养,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它的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14 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 项,“诗人戴着蓑笠唱着牧歌,看见篱边穿裙子的农家少女”错误,“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的意思是:披着蓑衣的牧童正在唱歌,穿着红裙的少女隔着篱笆偷偷张望。所以应是戴蓑笠的牧童歌唱、穿裙子的农家少女窥视行人。故选 C。【15 题详解】本颢考查赏析诗歌诗句和分析结构技巧的能力。赏析诗句时要注意从手法、情感等方面进行,写景的诗句一般从景与情的关系着手,本诗句运用了叠词的手法,可以从音韵等角度分析。分析结构上的作用时要注意相关诗句在整首诗中所处的位置。诗人笔下之柳,不是呈一种动势,而是呈多种动势。它不仅下垂,而且随风摇动,仿佛少女娉娉的腰肢一样,左右摆动。“娉娉”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扶风垂柳的柔媚之态,情趣盎然。此外,作者所写的雨,不是大雨,而是点点细雨。“点点”,还呈现出落雨的动势。雨落水塘,溅起圆圆的水花,“回”字,与前面的“垂”字对照,“点点”与前面的“娉娉”对照,更加强了风景的动态美。“娉娉”“点点”巧用叠词,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形式优美。如果说,前面两联是写风景动态美的话,那么,后面两联就是写风情动态美了。诗句“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照应首联“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中的“春半”,并为下文的“蓑”“半湿”做铺垫。【16 题详解】【详解】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情境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鉴”“苟”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还要注意虚词“也”“之”等不要漏掉。【17 题详解】“登门造访”改为“前来看望您”;“聊表”改为“深表”或“表达”;“敬赠”改为“惠赠”;“切磋”改为“请教”;删除“望知悉”。【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语言得体的题目,语言得体要注意文体的得体和语体的得体,文体的得体要符合文体的特殊要求、注意书面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区分;语体得体要注意说话人的身份、场合、对象,以及尊卑的关系。本题是学生给老师的留言条,其中“登门造访”“登门”指到对方家里,“造访”指“到别人那里去拜访”,是从访问者的角度说的,而且多用于不熟悉的人故错,可改为“前来看望您”;“聊表”指微表示之意,是谦辞,可改为“深表”;“敬赠”指为赠送礼物表示尊重敬意钟爱或钦慕,不能用于老师对学生,可改为“惠赠”,而且惠赠是个敬辞,用于称对方;“切磋”比喻互相商量研究,取长补短。根据语境不能和老师互相商量研究,可改为“请教”;“望知悉”多余,前面已经把事情交代清楚,无需赘言。【18 题详解】【详解】本题考查的考生语言表达和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遵循以下答题思路:仔细观察画面;看画中的语言文字;运用恰当的语言。组织答案时应做到:抓住内容要点;确定结构顺序;选择恰当的说明方法。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注意:1.看清题目要求。2.注意整体把握,切忌以偏概全,把握规律性内容。3.注意图表细节和数据变化,这些往往是解题的关键。本题中是疫情防控期间,宣传文明祭祀的“宣传图”,可以帮助考生完成此题。要求结合宣传图片拟写一则宣传语。不超过 15 个字,前后对称,必须凸显“文明祭扫”的主题。拟写宣传语首先要注意把握主题,必须凸显“文明祭扫”的主题;其次要注意字数适中,此题中注意不要超过 15 字;另外还要注意内容要积极,本图片核心是清明祭祀在心,不在形式,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句式要求整齐,可以采用对偶的形式,力求通俗易懂,鲜明准确即可。【19 题详解】例文 人不独以群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此常言也。夫稻弃于地也,固稻矣;缚于蔬也,其价与蔬同;缚于蟹也,其价与蟹同。嘻!物个有别,人各有分,既有分者,吾不以蟹蔬之价而论稻之价也,不以群分之论至道也。出淤泥而不染者,虽近墨而不黑。夫东晋之纷乱,有五柳远庙堂而锄豆,不苟折腰,不效穷途;李唐之浮华,有青莲不事权贵之人,云衣花容,脱靴捧砚;赵宋之偏安,有放翁铁马冰河入梦,不任戎狄,北望中原。此三子者,猥以稻比之,未缚“权贵”之蟹也,而今吾等以其德而视之高于权贵者。虽然,世之亲权贵而随波逐流者远多矣。先贤虽处污流,不为之染,是不以群分也。攀附而逐流者,虽近朱而不赤。古之贪官污吏,佞臣小人,未尝不与芝兰玉树同堂也,然少有善终,故曰:“处芝兰之室而不觉其芳,由史观今,鉴明镜也,可以知兴替。今日之政治清明,经济蓬勃,不言而喻之;今日之社会进步,人心向善,不言而喻之。虽然,欺民税以贮己财,居高位而不称禄,依权利之“蟹”“蔬,层层而深之,终事发而陷囹圄者,未尝不有之也。清明之世,人本各有其值,强依攀附,终随波而逐流者,则不识己之价,自误于污流也,虽使近朱,犹为朱中之墨,故不以群分也。自识而善其值者,不近朱墨而自成。夫稻之价,在育其米,蟹之价,在味之鲜,二者本无可比之处也。使稻善其值,充籴谷之粮仓;使蟹善其值,成美味之佳肴;稻不可成珍馐,蟹不可贮仓粮。稻有稻之功,蟹有蟹之妙,胡为乎糅之而迫其相纠?于人而视之,亦若此矣。人之自视,人之视人,不可以“近朱”“近墨”专断之,自视尤其贵也。每卧于榻思己不如人,日即与人攀交,汲汲而戚戚然者,庸人也。智者知己之长,许不在文史,当在数理;不在书本,可在音乐;不适彬彬之文质,盘马弯弓未可知。人生在世,惟识己之值,方自悦自成。当今太平之时代,无戎马之倥偬,少风云之变幻,而人事亦杂。安于群为是,出于众多非,世人视此,常信而不疑,各自惶惶然恐异于群,实谬矣。群聚于网络,傍势而论,唇枪舌剑,常非实质之批驳,独为论之而论之,其意安在也?吾辗转不能知。况因人之论而施己之行,生于旁人之目,现世之悲也。今人于其身也,知之渐薄,皆“群分”之恐然。嗟乎!人不独以群分,实分于自身也。事之理亦奇趣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