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二)13075.pdf
-
资源ID:83500555
资源大小:2.07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二)13075.pdf
2020 年中考语文试题精编 诗词鉴赏(二)三十六、(2020 年江苏淮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请体会“潮平两岸阔”一句中“阔”字的妙处。2.宋代洪迈容斋随笔中有“语少意足”之说,请结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说说你的理解。三十七、(2020 年辽宁本溪)选出下对杜甫望岳赏析有误的一项()(2 分)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来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诗的一二句采用问答形式引入泰山,泰山横跨齐鲁,郁郁葱葱。这两句写出泰山的高大和历史悠久。B中间四句由动景转为静景,不仅写出了泰山参天矗立的雄姿,还将诗人的神态描写得活灵活现。C“会当”“凌”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表现了他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精神。D全诗无“望”字,但“望”贯穿全篇。诗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诗中洋溢着青年杜甫蓬勃的朝气。三十八、(2020 年四川达州)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 9-10 题。(5 分)【甲】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推,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乙】从军行(其五)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注释】(to)河:水名,在今甘肃,流入黄河。1.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说过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结合雁门太守行全诗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3 分)_ 2.【甲】【乙】两首诗歌都运用了侧面描写,请任选其中一首作简要分析。(2 分)_ 三十九、(2020 年随州)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 1011 题。春思二首(其一)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注释】贾至:洛阳人,此诗是诗人被贬时所作。历乱:烂漫。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前两句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生意盎然的春景图。B第三句不直言愁重难遣,反怪“东风”无情,不肯吹走他的愁绪。C“惹”字写“春日”将诗人的“愁恨”拉长,赋予“春日”以人的情感。D此诗巧用反衬手法,以深愁苦恨衬良辰美景,构思新奇。四十、(2020 年四川内江)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8 分)月夜忆舍弟(杜甫)成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从,_、_的角度写边塞凄凉景象,渲染气氛。我们学过的杜甫的 _、_两句诗与“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有异曲同工之妙。(4 分)2.“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历来为人们称道,请从打情手法的角度加以赏析。(4分)四十一、(2020 年湖北孝感)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词,完成题。【甲】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A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B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1.甲词中加点的“婵娟”在词中指的是 。(1 分)2.甲乙两词共同体现了苏轼哪种可贵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中划波浪线的 A、B 两句具体阐述。(3 分)_ 四十二、(2020 年四川甘孜州)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2 题。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见下渝州。1“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两句诗描绘出一幅怎样的画面?(2 分)2诗人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五个地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四十三、(2020 年湖北咸宁)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6 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给志同道合的朋友陈同甫的,“壮词”即豪放之词。B.这首词上下两片共十句,节奏紧凑,写声绘色,形象生动。C.上片实写军旅生活。看宝剑,听号角,分麾下炙,听塞外声,沙场点兵都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D.下片一、二句写马快弦急,战斗激烈,从侧面衬托了人的意气风发、英勇无畏,从气氛上向人们预示着战事的胜利。(2)诗多偶句,词则有奇句。以奇句作结往往能起到一种突出点化的作用。请赏析这首词的最后一句。(3 分)四十四、(2020 年湖北黄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 25-27 题。(8 分)【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释】此诗是长庆三年(公元 823 年)诗人到杭州任刺吏第二年早春所作。觉:醒。思想:烦恼。1.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甲诗首联第一句点题,交代了游踪;第二句从大处落笔写春水初涨,云脚低垂,云与湖面相接,勾画出了西湖早春的轮廓。B.乙诗通过对小狗、小鸟这两个对春天极为敏感的动物的传神刻画来写早春气息:冬天过去,天气转暖,大地变得潮湿,小狗对此敏感而“上阶眠”;一向活泼的小鸟也不放过这可 爱的时光,正在窗前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C.乙诗“半销宿酒头仍重”说明诗人昨日饮酒甚多。春宵佐以美酒,本是人生一大乐事,但作者因思念家乡而开怀大饮,以致大醉,到次日早晨仍有头重脚轻之感。D.乙诗中,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如“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了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抒发了诗人感受到春天到来的喜悦 之情。2.赏析甲诗颔联,说说它是怎样写早春的。(4 分)_ 3.赏析甲、乙两诗的尾联,分析它们的抒情方式和所表达的情感。(2 分)_ 四十五、(2020 年四川泸州)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题。(8 分)宿翠微寺 唐 马戴 处处松阴满,樵开一径通。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积翠含微月,遥泉韵细风。经行心不厌,忆在故山中。1.“鸟归云壑静,僧语石楼空”一联在写景上颇有特色,请简要分析。(4 分)2.诗歌尾联采用了什么打情方式?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4 分)四十六、(2020 年山东青岛)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千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表达了诗人对边塞奇异壮美风光的喜爱之情。B“湿罗幕”“锦衾薄”“角弓不得控”“铁衣冷难着”,写出了天气的寒冷和军营将士的艰苦生活。C“纷纷暮雪下辕门,风犁红旗冻不翻”,大雪纷纷、天寒地冻,表现诗人身处恶劣环境的痛苦与悲伤。D“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峰回路转,武判官的身影已消失不见,诗人依然深情目送。2.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诗人盼望眼前出现千万间广厦来庇护天下寒,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人以“沉舟”和“病树”自比,虽流露出惆怅之情,但依然乐观进取。C“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夜雨寄北),写诗人出行在外,思归而不得归,只能独自剪烛西窗,在巴山的夜雨中思念家乡。D“会挽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勾勒出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表达了词人希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四十七、(2020 年湖南长沙)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共 6 分)感遇(其一)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释】此请为张九龄遭谗被故后所作。葳蕤:茂盛,皎洁:皎明洁净,自尔 为佳节:指兰、桂各自适应季节的特性。林栖者;指隐居者。闻风:借用典故。福林 栖者由于间闻到了兰、桂的芬奇,因而对兰、桂产生了爱慕之情。1.对本诗的理解与贫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 分)A.本诗实写了“兰叶”“桂华”等意象,虚写了“春”“秋”“林栖者”“风”等意象。B.本诗所描写的几个意象的共同特点是不畏强暴,生机勃勃。C.本诗物人合一,情由物生,物为情困,共同表达了诗人遭贬之后的郁闷与超脱。D.本诗借物寓意,诗人将人生志趣寄寓在对“兰叶”“桂华”等草木的赞美中。2.诗人借“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表达了怎样的志趣?(4 分)四十八、(2020 年湖南株洲)碎砚诗(清)张锦芳 已坠同遗甑;深耕愧寸田。试当初洗日;摔碎未焚前。正有文章劫;甘辞翰墨缘。谁能并投笔;抱璞保天全。注释:遗甑:东汉孟敏扛着瓦甑走路,不慎打破,他头也不回继续前行,说:“也已经破了,看又有什么用呢?”文章劫:指乾隆时期的文字犹。她:保持本色。璞,包含看五的石失。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第一句说砚台已打碎了,无论是顾惜它,还是为它伤感,都没有意义了。B.第二句说“我”过去用这方砚写文章,努力取得成就,对它有不舍之情。C.领联说得到现就洗净用来试笔,现在幸好碎掉了,免得与作者同遭厄运。D.颈联说写文章已经成了很危险的事,文人们因不用再写文章而非常高兴。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请简要分析。(4 分)四十九、(2020 年山东潍坊)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5 分)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注武威,今甘肃武威。碛西,沙漠以西,这里指安西都护府。太白,指金星。古人认为太白星主管西方,在某种情况下能预示敌人的败亡。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行人少”写出了火山的炎热,而那正是赴军必经之地,征程的艰难显而易见。B.第二句意在表现马之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以鸟御马,表现出马之迅疾及地之辽阔。C.第三句运用夸张,给人以更加庄严威风的感觉。“太白西”出了都护行营的遥远。D.这首诗没有直接表达依依惜别之情,而是对征程进行了想象和描写,不落窠臼。2.请简要赏析诗歌最后一句的意愿。五十、(2020 年湖北荆门)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5 分)谒金门春半 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注释朱淑真,南宋著名女词人,与李清照齐名,有断肠集断肠词传世。生于仕宦之家,相传因对婚姻不满抑郁而终。阑干:栏杆。输与:比不上,还不如。芳草:喻指词人思念之人。(1)请结合上片,谈谈你对“十二阑干闲倚遍”中“闲”字的理解。(2 分)(2)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词人“愁”的原因。(3 分)五十一、(2020 年辽宁营口)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4 分)社 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1.从诗的前两句可以看出当地农村生活的哪些特点?(2 分)2.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叫“社日”,整首诗没有一字描写社日祭祀的情景,但我们却能感受到祭祀的气氛,这是运用了_写法。“家家扶得醉人归”中“醉”是表象,_才是村民的真正心境。(2 分)五十二、(2020 年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5 分)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 分)(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 分)五十三、(2020 年湖北襄阳)古诗赏析(4 分)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本诗题为“望岳”,诗文中没有一个“望”字,但每一句都围绕“望”展开。B.诗的开篇两句采用问答的形式,主要是从远望的角度写泰山的高大与历史悠久。C.诗的三、四句写望中所见,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之美。D.诗的五、六句通过描写“云”的涌动和“鸟”的翱翔,突出了泰山的雄伟壮丽,令人震撼。2.杜甫写诗“语不惊人死不休”,请从炼字角度简析“会当凌绝顶”中“凌”的妙处。(2 分)_ 五十四、(2020 年贵州遵义)古诗阅读(7 分)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直“圆”的妙处。(4 分)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 分)A首联点题,交代地点和事由,表现了关塞迢迢,山高路远,烘托了孤寂心境。B颔联“征蓬”“归雁”的意象,或是实写所见景物,更是即景生情,以景物自比。C整首诗采用“起承转合”的结构,布局精巧;领联采用对仗的手法,韵律和谐。D“候骑”是等候在此的土兵,表现了边塞将士对诗人的欢迎,让人倍感温暖。五十五、(2020 年海南)古诗词阅读(5 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1.诗的前两句中“”和“”两样景物点明事情发生的时节,富有象征意义,给人以画面感。(2 分)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请简要赏析。(3 分)五十六、(2020 年云南)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4 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题目“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怀”包含哪些内容?(2 分)2.“何处望神州”在全词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2 分)五十七、(2020 年江苏徐州)阅读古诗,完成题,(5 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沉 舟 侧 畔 千 帆 过,病 树 前 头 万 木 春”两 句 诗,表 达 了 诗人 的人生态度,后人常用来揭示 的哲理。(2 分)2.请简要赏析“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诗。(3 分)五十八、(2020 年新疆阿克苏)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共计 6 分)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3 分)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一句如何理解?(3 分)五十九、(2020 年四川巴中)阅读天净沙秋思这首词,完成(1)(2)题。(6 分)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借助景物来抒发情感的?(3 分)(2)“马”在古代诗歌中有丰富的内涵。诗人借“马”或表达积极性上的情感,或传达悲伤凄凉的情感,或对于平庸无能的慨叹 下列诗句中借“马”传达悲伤凄凉情感的一项是()(3 分)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B.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C.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六十、(2020 年辽宁铁岭)选出下列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赏析有误的一项()(2 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昭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A这首词是作者任密州太守时与同僚出城打猎所作,粗犷豪放,“狂”字贯穿全篇。B词的上片记叙了打猎的壮观场面,一个“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C词的下片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延重用,为国御敌立功,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D词中多用典故表情达意,“亲射虎,看孙郎”表示作者要亲自挽弓射虎,探望孙郎,豪情溢于言表。六十一、(2020 年辽宁辽阳)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3 分)雁门太守行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楼兰:汉代西域国名,此指楼兰国王。据汉书傅介子传记载,西汉昭帝时,楼兰国王屡次截杀通西域的汉使,大将军霍光派平乐监傅介子前往楼兰,用计刺杀了楼兰国王。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雁门太守行中“角声满天秋色里”从听觉角度表现战争的规模,“塞上燕脂凝夜紫”从视觉角度表现战争的惨烈。B.塞下曲首联写五月的天山有“雪”无“花”,寒气逼人,极力渲染边塞的严寒景象,突出环境的艰苦。C.两首诗均用字考究,雁门太守行中“卷”字写出乘夜奔袭之状;塞下曲中“抱”字描绘将士们夜间休息时悠闲之态。D.两首诗都运用典故,雁门太守行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塞下曲表现了将士们甘愿身赴疆场、为国立功的慷慨豪情。六十二、(2020 年湘西)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 1-2 题。(6 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 分)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 分)六十三、(2020 年山东菏泽)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题。长安听百舌 韦 鼎 万里风烟异,一鸟忽相惊。那能对远客,还作故乡声。【注】百舌:鸟名。这种鸟黑羽黄嘴,能反复模仿百鸟之音。那:即“哪”。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2.请简要赏析“惊”字的妙处。六十四、(2020 年内蒙古通辽)阅读古诗词,回答问题。【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乙】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对这两首词曲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甲】词中“不尽长江滚滚流”一句,借用杜甫的“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意境,不但写出了江水奔腾而去的雄壮气势,还把由此而产生的空间感、历史感都形象地表达出来。B【乙】曲“聚”“怒”二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从听觉、视觉描写了潼关之险,暗示它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C【甲】词“年少万兜鍪”一句中“兜鍪”的意思是战甲,作者用战甲指代士兵,意指孙权年轻时就统率千军万马。D【乙】曲中“意踌躇”一词表达了作者看到长安衰败的景象而内心犹豫不决的状态。六十五、(2020 年湖北鄂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列各项中对本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写望中所见,国都在沦陷后已变得残破不堪,然而山河依旧是原来的样子;春天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却是乱草丛生。虽是写景,却也痛切地表达了诗人念家悲己的感情。B颔联将人的情感赋予花和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诗人面对国都破败的无奈感慨和绵绵愁绪。C颔联“三月”表明丧乱之久,“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D全诗所写意象甚多,从“远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残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飞鸟。一直到“自身”的白发,步步推进,“镜头”越来越小,将宏大的家国之悲,渐渐渗透凝缩在诗人自己身上。2.诗的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六十六、(2020 年内蒙古呼和浩特)(1)吟咏朗诵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准备朗诵过零丁洋。请你从颈联中选出一句,标出停顿(停顿用“V”标示。你可以参照示例,了解标示符号)。(2 分)示例:潮平 V 两岸 V 阔 吟咏之后,你认为这首诗的感情基调 ,因而朗诵时采用的语调是 (2分)(2)赏析领悟 绝句 吴嘉纪 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炎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注释:灶户,指旧时以煮盐(煎盐)为业的人(即盐民)。请你分析诗人写“低草房”与“六月”,有哪几个作用?(2 分)这首诗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你体会其表达效果。(2 分)六十七、(2020 年湖北武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答人【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选自千家诗)下列对本诗内容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第一句的“偶来”可以看出诗人的随心随性。B.从第二句的“高枕”可以体会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C.从三、四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并不在意生活的窘迫。D.从整首诗来看,隐者形象是无拘无束、超凡脱俗的。六十八、(2020 年广西贵港)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 1-2 题。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这两句诗。2.两诗画线句都流露出忠贞报国的意愿,诗人抒情方式与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六十九、(2020 年广西贺州)古诗词鉴赏,按要求回答问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所展现的画面描绘出来。(2)“一切景语皆情语。”请你结合小令内容说说诗人运用了哪些“景语”,表达了怎样的“情语”。七十、(2020 年湖北恩施)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题(6 分,每小题 2 分)行香子 秦 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选自统编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注释】行香子,词牌名。陂(bi)塘:池塘。徜徉(chng yng):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几许:多少,这里表示园子不大。飏(yng):飞扬,飘扬。青旗:酒店门口挂的青色酒幌。1.请描述上阕画线句子所展现的画面。(不超过 50 字)2.这首词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请你列举两种。3.整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田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词中能直接体现这种情感的句子是:“”。七十一、(2020 年宁夏)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4 分)绝句二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注释:此诗为杜甫入蜀后所作;逾:更加的意思;欲:好像;归年:回去的时候。1.下面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全诗第一、二句写景,三、四句抒情,以乐景写哀情。B诗歌描绘了一幅水雾迷蒙的春光图。C诗中的“江”“鸟”“山”“花”被涂上了碧绿、莹白、青翠、绯红的色泽。D景物虽好,但春归人未归,流露出浓浓的乡愁。2.请赏析“山青花欲燃”中“燃”字的表达效果。七十二、(2020 年青海)阅读下面的这首词,完成下列 1-2 题。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画线句表达了作者 2.同样是写塞外风光,这首词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写的塞外风光有何不同?试简要分析。2020 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 诗词鉴赏(二)答案:三十六、1.“阔”是“宽广”的意思。传神地表现了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广阔浩淼。营造了一种恢弘阔大的境界。2.作者由江上观日出起兴,引发出无限感慨。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使海日江春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形象的描写了一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时光荏苒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见美景而思乡的感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描写时序交替中的景物,蕴含了自然理趣: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三十七、B 三十八、1.示例: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1 分)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1 分)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寒气所逼,郁闷低沉。(1 分)(共 3 分)2.示例一:【甲】诗没有直接描写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只对双方收兵后战场上的景象作了粗略的然而极富表现力的点染,(1 分)这种黯然凝重的氛围,衬托出战地的悲壮场面,暗示攻守双方都有大量伤亡,守城将士依然处于不利的地位,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1 分)(共 2 分)示例二:【乙】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1 分)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意近即可,1 分)(共 2 分)三十九、D 四十、1.(4 分)视觉、听觉;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空 1 分)2.(4 分)这两句诗运用融情于景(寄情于景、移情于景、间接抒情)的手法(1 分),国人阳全既写景,也点明时令,更融人了感情(1 分)。在苦苦思念胞弟的诗人眼中,今晚(白露)以后霜更白了;本来到处一样明亮的月亮,可偏是故乡最为明亮(1 分)。在自然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浓厚的主观感受,是诗人深切思念家乡和亲人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景随情变,让人动容,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1 分)。(意近即可)四十一、1.(1 分)月亮 2(3 分)两词都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1 分)。A 句体现出词人感悟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自古皆然。表现了词人达观超然的生活态度(1 分)。B 句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然、乐观旷达的心态(1 分)。四十二、1 描绘了一幅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的美丽画面。2.连用五个地名,不着痕迹地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构思巧妙。四十三、(1)C(3 分)(“实写”不准确。)(2)(3 分)结语只有五个字“可怜白发生”,一方面表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现在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感慨自己年事已高,壮志未遂。(1 分)现实与上文的梦境形成鲜明对照,(1 分)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不遂的抑郁、愤慨。(1 分)四十四、1.(2 分)C 2.(4 分)甲诗颔联通过对莺、燕两种对春天敏感的、有代表性的鸟来描写早春:“几处”,说明莺尚不多;“争暖树”,说明天气尚冷;“谁家”,说明燕刚到且少;“啄春泥”,说明燕刚 开始建巢,春来尚早。这些和“早”(早到)、“新”(刚来)一起,无不透露着早春气息。3.(2 分)抒情方式:两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的情感: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或:都抒发了春天来临时人的喜悦之情。四十五、1.(4 分)用了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反衬、视听结合)的手法来写景;“归鸟”“僧语”是动景,“云壑”“楼”是静景;以“归鸟”和“僧语”衬托出“云壑”和“楼”的静;突出夜晚翠微寺的清幽、宁静。(手法 1 分,分析 1分,作用 2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即可。)2.(4 分)直抒胸臆,或直接抒情;(2 分)抒发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2 分)四十六、1C 2C 四十七、1、D 2、解析: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运用反问和借物喻人的手法,淋漓尽致地写出了兰逢春而葳蕤,桂遇秋而皎洁,这是它们的本性,而并非为了博得美人的折取欣赏。诗人以此来比喻贤人君子的洁身自好,进德修业,也只是尽他作为一个人的本份,而并非借此来博得外界的称誉提拔,以求富贵利达。表现了诗人不肯廉价赢得美名的清高志趣。译文:春天里的幽兰翠叶纷披,秋天里的桂花皎洁清新。世间的草木勃勃的生机,自然顺应了美好的季节。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草木散发香气源于天性,怎么会求观赏者攀折呢!四十八、1.D 2.尾联说要是真正通达的高人,就该连笔也丢弃掉。像玉理一样,不雕不厚,保持本色,默默无闻,而得以全身避害。(4 分)(参考说明:乾隆中叶文字绒酷烈,作者处在无形无影而又无处不在的政治高压之下,他不由自主地通过这样婉曲的方式,正话反说,来表达内心的愤渴不平。正如清代诗人赵翼所说的,“国家不幸诗家幸”,可以说,是严峻冷酷的乾隆时代成就了这首杰作。主观题意思对即可,有一定道理,酌情给分,)四十九、1.(2 分)B(表现刘判官的神勇和一往无前的气概。)2.(3 分)字面意思:一声号角响起,军营的天就亮了、(1 分)蕴含的深意:只要唐军一声号令,便可决胜敌军,(1 分)使西域重见光明、边地安定。(1 分)五十、(1)“闲”,“悠闲”之意,暮春时节,词人悠闲地倚栏赏景,看似是轻松之态,实际上表现了词人精神得不到寄托、愁怀难遣、百无聊赖的心境。(2)暮春时节,见满院落花而惜春伤怀、叹年华易逝;“莺莺燕燕”成双成对而自己形单影只,触发孤寂之愁;因所思之人在远方,而引发对离人的思念之愁。五十一、1.(2 分)富足(或丰衣足食、物阜民丰等)(1 分);太平安宁(或民风淳厚等)(1 分)。2.(2 分)侧面描写(1 分);乐(1 分)五十二、(1)“衡阳雁去”“霜满地”(2)饮一杯浊酒遥寄万里思乡之情,功名未立,没有理由盘算还乡日期。此句用典,表达词人的思乡,却因未建功立业不甘还乡的矛盾之情。五十三、1.(2 分)C 2.(2 分)示例:“凌”有升、登之意,表现出诗人登临的决心和豪迈的气概,贴切传神。五十四、1直字写出了孤烟直冲云霄的劲拔,圆 字写出了落日在地平线的衬托下又大又圆的视觉感受,直的是烟,圆的是落日,和地平线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几何图案;一直一圆描绘出在苍茫大漠背景下,塞外壮丽独特的景象。2D 五十五、1.(2 分)杨花 子规【评分标准:每空 1 分】2.(3 分)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心和怀念之情,使诗歌更有韵味。【评分标准:指明特点给 1 分,解说作用给 2 分。意思相近即可,有欠缺酌情扣分】五十六、1.(2 分)感叹历史兴亡之事:表达对英雄的仰幕之情:对屈辱求和的南宋朝廷表示失望和愤概;抒发壮志难酬的感概。(答出两点即可满分)2.(2 分)以问句开头,引发怀古之情思(1 分);奠定全词悲壮深沉的感情基调(1 分)。五十七、1.(2 分)乐观(旷达)进取、积极向上;新陈代谢(或者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意思对即可)一点 1 分。2.(3 分)运用“闻笛赋”“烂柯人”两个典故:向秀闻笛声思嵇康作思旧赋,王质观棋,棋局终了,斧柄朽烂,已过百年(1 分)。写出自己孤身归来,友人多已离世的境况(1 分),表达物是人非、无限悲痛怅惘之情(1 分)。(意思对即可)提到典故,理解典故,说出情感各得 1 分,计 3 分。赏析一处典故,后面意思对的给 2 分;赏析二处典故,后面意思不恰当的给 2 分。提到典故手法,未解说含义,有情感的,给 2 分,五十八、1、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2、(1)“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大业。“生前身后名”,意谓生前死后都留下为祖国、民族建立不朽功勋国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躇满志,从而发出愉快的欢呼声,连调子也是轻松而又大气磅礴的,使词的感情上升到最高点;(2)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抒发了报国有心,请缨无路的悲愤,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3)这一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叙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报国有志志不伸的悲愤。(回答两点且合情合理即可,3 分)五十九、(6 分)(1)表达了思乡(孤寂、愁苦)之情。(1 分)作者选取了十个景物,以夕阳为大背景,形成不同的画面。用“小桥流水人家”这一温暖的画面,来反衬(对比)“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这些景物所描绘的凄凉、萧瑟的画面,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凄凉、孤寂、思乡之情。方法 1 分(对比、反衬或景物的直接组合);点出景物的特点 1 分。(2)D(3 分)六十、D 六十一、C 六十二、1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 分)2示例: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任答一点给 3 分)六十三、1.表达了作者强烈的乡恋之情,故国之思。2.“惊”字,紧承上句“异”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思念江南风光时的凝神状态,同时也使诗人感到在此异乡滞留的时间已久。六十四、A 六十五、1.A 2.诗歌在尾联中“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对诗人的形象有一个具体的刻画。“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连月,家信不至,国愁家忧齐上心头,内忧外患纠缠难解。眼前一片惨戚景象,内心焦虑至极,不觉于极无聊赖之时刻,搔首徘徊,意志踌躇,青丝变成白发。自离家以来一直在战乱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长安数月,头发更为稀疏,用手搔发,白发又稀疏到不胜簪的地步,可见其苍老之态,他因忧国伤时而过早衰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忧愁苍老的诗人形象。六十六、(1)(2 分)惶恐滩头 V 说 V 惶恐(或零丁洋里 V 叹 V 零丁)(2 分)悲壮 先“低沉”后“激昂”(2)(2 分)“低草房”写出盐民劳动的地点,“六月”写出盐民劳动的时间。这样写,揭示了盐民劳动的艰苦环境。(2 分)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盐民的劳动更为艰苦,也表现了诗人对盐民的同情。六十七、C 六十八、1.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