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2一级建造师市政保过质量管理5533.pdf

    • 资源ID:83505460       资源大小:644.52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2一级建造师市政保过质量管理5533.pdf

    质量管理 一、施工前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项目负责人对质量控制负责,质量管理由每一道工序和各岗位的责任人负责;并按规定保存控制记录。(一)施工组织设计(P269)1.市政公用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是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应经现场踏勘、调研,且在施工前编制。大中型市政公用工程项目还应编制分部、分阶段的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批准方可执行,有变更时要及时办理变更审批。3.动态管理(二)施工方案的主要内容(P273)施工方案是施工组织设计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拟建工程的主要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施工机具的选择、施工顺序的确定,还应包括季节性措施、四新技术措施以及结合工程特点和由施工组织设计安排的、工程需要所应采取的相应方法与技术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三)质量计划的编制与实施(P298)1.质量保证计划应由施工项目负责人主持编制,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施工生产负责人应按企业规定和项目分工负责编制。2.质量保证计划的内容(1)明确质量目标(2)确定管理体系与组织机构:建立以项目负责人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与组织机构,实行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3)质量管理措施 确定工程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编制专项质量技术标准、保证措施及作业指导书。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编制的作业指导书,应经项目部或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对于特殊过程,应对其连续监控;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规定。(4)质量控制流程:实施班组自检、质检员检查、质量工程专业检查的“三检制”流程。明确施工项目部内、外部(监理)验收及隐蔽工程验收程序。确定分包工程的质量控制流程。确定更改和完善质量保证计划的程序。确定评估、持续改进流程。3.质量管理与控制重点(1)关键工序和特殊过程:包括质量保证计划中确定的关键工序,施工难度大、质量风险大的重要分项工程。(2)质量缺陷:针对不同专业工程的质量通病制定保证措施。(3)施工经验较差的分项工程: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和质量保证措施。(4)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制定技术操作规程和质量验收标准,并应按规定报批。(5)实行分包的分项、分部工程:应制定质量验收程序和质量保证措施。(6)隐蔽工程:实行监理的工程应严格执行分项工程验收制;未实行监理的工程应事先确定验收程序和组织方式。(四)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管理内容(P301)1.组织准备 2.技术管理的准备工作 3.技术交底与培训(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对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2)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培训,经考核后持证上岗。(3)对包括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特殊工种资格进行确认,无证或资格不符合者,严禁上岗。(4)技术交底的内容 4.物资准备(1)项耳负责人按质量计划中关于工程分包和物资采购的规定,经招标程序选择并评价分包方和供应商,保存评价记录。5.现场准备(五)质量事故预防中的因素控制(P302)1.材料的质量控制(1)材料进场必须检验,依样品及相关检测报告进行报验,报验合格的材料方能使用。(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应按搬运储存有关规定进行,并应建立台账。(3)按照有关规定,对材料、半成品、构件进行标识。(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件和工程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或拒绝验收。(5)对发包方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和验收。(6)对承包方自行采购的物资应报监理工程师进行验证。(7)在进场材料的管理上,采用限额领料制度,由施工人员签发限额领料单,库管员按单发货。3.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二、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工作主要内容 城镇道路施工质量管理(一)城镇道路路基施工 1 准备工作(1)按照交通导行方案设置围挡,导行临时交通。(2)开工前,施工项目技术负责人应依据获准的施工方案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强调工程难点、技术要点、安全措施。使作业人员掌握要点,明确责任。(3)施工控制桩放线测量,建立测量控制网,恢复中线,补钉转角桩、路两侧外边桩等。2 附属构筑物 涵洞(管)等构筑物可与路基(土方)同时进行,但新建的地下管线施工必须遵循“先地下,后地上”、“先深后浅”的原则。6.压实作业要点 试验段目的主要有:预沉量值;压实机具;压实遍数;虚铺厚度;压实方式。(二)城镇道路基层施工 1.宜在春末和气温较高季节施工,施工最低气温为 5。2 雨期施工应防止石灰、水泥和混合料淋雨;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应尽快碾压密实。3.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应由两侧向中心碾压;侧向外侧碾压。纵、横接缝(槎)均应设直槎。4控制基层材料离析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控制基层材料离析:(1)基层材料生产 a 骨料堆放要采用小料堆,避免大料堆放时大颗粒流到外侧;b 二灰的含量应严格控制,减少混合料中小于 0.075mm颗粒的含量;c混合料的总拌合时间一般在 35s 左右。(2)基层材料运输堆放 为避免运输堆放的离析现象,装料时应分次,均匀上料;卸料时要尽量使混合料整体卸落;堆放料堆应便于摊铺,避免二次倒运。(3)基层材料摊铺 尽可能连续摊铺混合料。施工场地受到限制时应尽可能减少停顿和重新启动次数;特别是调整摊铺机的速度,使摊铺机的产量和拌合机的产量相匹配等。5.基层表面会产生松散现象可能原因有:混合料运送堆放未很好覆盖,且摊铺前堆放时间长,混合料含水量未视条件适当调整使现场的混合料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三)沥青混合料面层施工技术 1.沥青混合料面层不得在雨、雪天气及环境最高温度低于 5时施工。2.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2 6 m min的范围内。当发现沥青混合料出现明显的离析、波浪、裂缝、拖痕时,应分析原因,予以及时消除。3.热拌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根据铺筑层厚度、气温、风速及下卧层表面温度 4.引起道路面出现龟裂和车辙主要成因:(1)路面基层采用的是石灰稳定类材料,属于半刚性材料,其强度增长与温度有密切关系。温度低时强度增长迟缓。为使这类基层施工后能尽快增长其强度,以适应开放交通后的承载条件,规范规定这类基层应在 5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施工,且应在出现第一次冰冻之前 1-_1.5个月以上完工。开放交通后,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基层强度不足,是整个路面结构强度不足,出现成片龟裂的质量事故。(2)沥青路面必须在冬期施工时,一应采取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并应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快压等措施,以保证沥青面层有足够的碾压温度和密实度。(3)次年 6 月以后出现车辙,主要原因是振动压路机作业时取消了振动压实,致使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密度不够,在次年气温较高时,经车轮碾压压实,形成车辙。(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应满足抗弯强度、工作性、耐久性三项指标要求。高温施工时,混凝土拌合物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 3h,低温施工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 lOh。2.开放交通: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弯拉强度 40%以后,可允许行人通过。混凝土完全达到设计弯拉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五)特殊季节道路施工技术(P309)一、雨期施工质量控制(一)雨期施工基本要求 1 加强与气象台站联系,掌握天气预报,安排在不下雨时施工。2 调整施工步序,集中力量分段施工。3做好防雨准备,在料场和搅拌站搭雨棚,或施工现场搭可移动的罩棚。4建立完善排水系统,防排结合;并加强巡视,发现积水、挡水处,及时疏通。5道路工程如有损坏,及时修复。(二)路基施工 1 对于土路基施工,要有计划地组织快速施工,分段开挖,切忌全面开挖或挖段过长。2 挖方地段要留好横坡,做好截水沟。坚持当天挖完、填完、压完,不留后患。因雨翻浆地段,要换料重做。3填方地段施工,应按2%3%的横坡整平压实,以防积水。(三)基层施工 1 对稳定类材料基层,应坚持拌多少、铺多少、压多少、完成多少。2 下雨来不及完成时,要尽快碾压,防止雨水渗透。3在多雨地区,应避免在雨期进行石灰土基层施工;施工石灰稳定中粒土和粗粒土时,应采用排除表面水的措施,防止集料过分潮湿,并应保护石灰免遭雨淋。4雨期施工水泥稳定土,特别是水泥土基层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防止水泥和混合料遭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已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路拌法施工时,应排除下承层表面的水,防止集料过湿。(四)面层施工 1 沥青面层不允许下雨时或下层潮湿时施工。雨期应缩短施工长度,加强施工现场与沥青拌合厂联系,做到及时摊铺、及时完成碾压。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时,应勤测粗细集料的含水率,适时调整加水量,保证配合比的准确性。雨期作业工序要紧密衔接,及时浇筑、振动、抹面成型、养生。二、冬期施工质量控制(四)沥青混凝土面层 1 城市快速路、主干路的沥青混合料面层在低于 5时禁止施工。次干路及其以下道路在施工温度低于 5时,应停止施工;粘层、透层、封层禁止施工。2 必须进行施工时,适当提高拌合、出厂及施工温度。运输中应覆盖保温,并应达到摊铺和碾压的温度要求。下承层表面应干燥、清洁、无冰、雪、霜等。施工中做好充分准备,采取“快卸、快铺、快平”和“及时碾压、及时成型”的方针。(五)水泥混凝土面层 1 搅拌站应搭设工棚或其他挡风设备,混凝土拌合物的浇筑温度不应低于 5。2 当昼夜平均气温在 55时,应将水加热至 60qC后搅拌;必要时还可以加热砂、石但不应高于 40,且不得加热水泥。3混凝土拌合料温度应不高于 35。拌合物中不得使用带有冰雪的砂、石料,可加防冻剂、早强剂,搅拌时间适当延长。4 混凝土板弯拉强度低于 lMPa或抗压强度低于 5MPa时,不得受冻。5混凝土板浇筑前,基层应无冰冻,不积冰雪,摊铺混凝土时气温不低于 5。6尽量缩短各工序时间,快速施工。成形后,及时覆盖保温层,减缓热量损失,使混凝土的强度在其温度降到 O前达到设计强度。7 养护时间不少于 28d。三、高温季节施工(一)水泥路面高温施工的规定 1 气温高于 30,混凝土拌合物温度在 3035、同时空气相对湿度小于 80%时,应按高温施工季节的规定进行。2 应避开高温施工季节施工水泥混凝土面板。(二)高温施工的规定 1 严控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其和易性,必要时可适当掺加缓凝剂,特高温时段混凝土拌合可掺加降温材料(刨冰,冰块等)。尽量避开气温过高的时段,可选晚间施工。2 加强拌制、运输、浇筑、做面等各工序衔接,尽量使运输和操作时间缩短。3加设临时罩棚,避免混凝土面板遭日晒,减少蒸发量。及时覆盖,加强养护,多洒水,保证正常硬化过程。城市桥梁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P313)四、钻孔垂直度不符合规范要求(一)主要原因 1 场地平整度和密实度差,钻机安装不平整或钻进过程发生不均匀沉降,导致钻孔偏斜;2 钻杆弯曲、钻杆接头间隙太大,造成钻孔偏斜;3钻头翼板磨损不一,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4 钻进中遇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时,钻压过高使钻头受力不均,造成偏离钻进方向。(二)控制钻孔垂直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1 压实、平整施工场地;2 安装钻机时应严格检查钻机的平整度和主动钻杆的垂直度,钻进过程中应定时检查主动钻杆的垂直度,发现偏差立即调整;3 定期检查钻头、钻杆、钻杆接头,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或更换;4 在软硬土层交界面或倾斜岩面处钻进,应低速低钻压钻进。发现钻孔偏斜,应及时回填黏土,冲平后再低速低钻压钻进;5在复杂地层钻进,必要时在钻杆上加设扶正器。五、塌孔与缩径(一)主要原因 塌孔与缩径产生的原因基本相同,主要是地层复杂、钻进速度过快、护壁泥浆性能差、成孔后放置时间过长没有灌注混凝土等原因所造成。(二)预防措施 钻(冲)孔灌注桩穿过较厚的砂层、砾石层时,成孔速度应控制在 2mh 以内,泥浆性能主要控制其密度为1.31.4gcm3、黏度为 20 30s、含砂率6%,若孔内自然造浆不能满足以上要求时,可采用加黏土粉、烧碱、木质素的方法,改善泥浆的性能,通过对泥浆的除砂处理,可控制泥浆的密度和含砂率。没有特殊原因,钢筋骨架安装后应立即灌注混凝土。八、水下混凝土灌注和桩身混凝土质量问题-配合比;初凝和终凝时间;缓凝剂;搅拌时间和易性及其坍落度。(二)灌注混凝土时堵管 1 灌注混凝土时发生堵管主要由灌注导管破漏、灌注导管底距孔底深度太小、完成二次清孑 L 后灌注混凝土的准备时间太长、隔水栓不规范、混凝土配制质量差、灌注过程中灌注导管埋深过大等原因引起。2灌注导管在安装前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可采用肉眼观察和敲打听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检查,检查项目主要有灌注导管是否存在孔洞和裂缝、接头是否密封、厚度是否合格。3 灌注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严禁用气压。4 灌注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应为 300 500mm,在灌浆设备的初灌量足够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取大值。隔水栓应认真细致制作,其直径和椭圆度应符合使用要求,其长度应200mm。5 完成第二次清孔后,应立即开始灌注混凝土,若因故推迟灌注混凝土,应重新进行清孔。否则,可能造成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下沉而使孔底沉渣过厚,并导致隔水栓无法正常工作而发生堵管事故。(三)灌注混凝土过程中钢筋骨架上浮 1 主要原因:(1)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使孔内 混凝土过早结块,当混凝土面上升至钢筋骨架底时,结块的混凝土托起钢筋骨架;(2)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较密实的砂层,并随孔内混凝土逐渐升高,当砂层上升至钢筋骨架底部时托起钢筋骨架;(3)混凝土灌注至钢筋骨架底部时,灌注速度太快,造成钢筋骨架上浮。2预防措施:除认真清孔外,当灌注的混凝土面距钢筋骨架底部 Im左右时,应降低灌注速度。当混凝土面上升到骨架底口 4m 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导管底口高于骨架底部 2m 以上,然后恢复正常灌注速度。(四)桩身混凝土强度低或混凝土离析 主要原因是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严、搅拌时间不够和水泥质量差。预防措施:严格把好进厂水泥的质量关,控制好施工现场混凝土配合比,掌握好搅拌时间和混凝土的和易性。(五)桩身混凝土夹渣或断桩 1 主要原因:(1)初灌混凝土量不够,造成初灌后埋管深度太小或导管根本就没有进入混凝土;(2)混凝土灌注过程拔管长度控制不准,导管拔出混凝土面;(3)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太短,或灌注时间太长,使混凝土上部结块,造成桩身混凝土夹渣;(4)清孔时孔内泥浆悬浮的砂粒太多,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砂粒回沉在混凝土面上,形成沉积砂层,阻碍混凝土的正常上升,当混凝土冲破沉积砂层时,部分砂粒及浮渣被包人混凝土内。严重时可能造成堵管事故,导致混凝土灌注中断。2预防办法:导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 26m 之间。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拔管应有专人负责指挥,并分别采用理论灌人量计算孔内混凝土面和重锤实测孑 L 内混凝土面,取两者的低值来控制拔管长度,确保导管的埋置深度2m。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宜控制在 1.5倍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六)桩顶混凝土不密实或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 主要原因是超灌高度不够、混凝土浮浆太多、孔内混凝土面测定不准。对于桩径lOOOmm 的桩,超灌高度不小于桩长的 4%;对于桩径lOOOmm 的桩,超灌高度不小干桩长的 5%。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桩,桩顶 lOm 内的混凝土应适当调整配合比,增大碎石含量,减少桩顶浮浆。在灌注最后阶段,孔内混凝土面测定应采用硬杆简-式取样法测定。九、混凝土灌注过程因故中断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断的原因较多,在采取抢救措施后仍无法恢复正常灌注的情况下,可采用如下方法进行处理:(一)若刚开灌不久,孔内混凝土较少,可拔起导管和吊起钢筋骨架,重新钻孔至原孔底,安装钢筋骨架和清孔后再开始灌注混凝土。(二)迅速拔出导管,清理导管内积存混凝土和检查导管后,重新安装导管和隔水栓,然后按初灌的方法灌注混凝土,待隔水栓完全排出导管后,立即将导管插入原混凝土内,此后便可按正常的灌注方法继续灌注混凝土。此法的处理过程必须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内 完成。(三)混凝土灌注过程因故中断后拔除钢筋骨架,待已灌混凝土强度达到 C15后,先 用同级钻头重新钻孔,并钻除原灌混凝土的浮浆,再用 lt500钻头在桩中心钻进 300 500mm深,这样就完成了接口的处理工作,然后便可按新桩的灌注程序灌注混凝土。(三)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 1、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在过程中,应保持均匀性,不产生分层、离析等现象,如出现分层、离析现象,则应对混凝土拌合物进行二次快速搅拌。2.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317)(1)材料(2)浇筑振捣(3)养护温度及时间(4)降温措施(四)模板、支架和拱架施工 1.模板、支架和拱架应结构简单、制造与装拆方便,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设计模板、支架和拱架时应按表 1K412013-2进行荷载组合。2.验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刚度时,其变形值不得超过下列规定:(1)结构表面外露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1/400(2)结构表面隐蔽的模板挠度为模板构件跨度的 1 250;(3)拱架和支架受载后挠曲的杆件,其弹性挠度为相应结构跨度的 1/400;3.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设计中应设施工预拱度。施工预拱度应考虑下列因素:(1)设计文件规定的结构预拱度;(2)支架和拱架承受全部施工荷载引起的弹性变形;(3)受载后由于杆件接头处的挤压和卸落设备压缩而产生的非弹性变形;(4)支架、拱架基础受载后的沉降。4.支架立柱必须落在有足够承载力的地基上,立柱底端必须放置垫板或混凝土垫块。支架地基严禁被水浸泡,冬期施工必须采取防止冻胀的措施。5.支架或拱架不得与施工脚手架、便桥相连。6.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满足下列条件的,还应进行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专家论证。(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8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20kNm 及以上。(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 700kg以上。7.模板、支架和拱架拆除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原则。支架和拱架应按几个循环卸落,卸落量宜由小渐大。每一循环中,在横向应同时卸落、在纵向应对称均衡卸落。8.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应在结构建立预应力后拆除。(五)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 1、材料准备(1)后张预应力筋 预应力筋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包装、标志和规格进行检验,钢丝、钢绞线、精轧螺纹钢筋检验每批重量不得大于 60t。预应力筋必须保持清洁。在存放、搬运、施工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伤和有害的锈蚀。如长时间存放,必须安排定期的外观检查。存放的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无腐蚀气体和介质。存放在室外时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须垫高、覆盖、防腐蚀、防雨露,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预应力筋下料长度应通过计算确定,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长度或台座长度、锚夹具长度、千斤顶长度、焊接接头或镦头预留量,冷拉伸长值、弹性回缩值、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长度等因素。预应力筋宜使用砂轮锯或切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切割。(2)管道 钢管抽芯、胶管抽芯或金属伸缩套管抽芯预留孔道。预留孔道用的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固定安装,使其能牢固的置于模板内的设计位置,并在浇筑混凝土时不产生位移。定位钢筋的间距,对于钢管不宜大于 Im,波纹管不宜大于 0.8m,胶管不宜大于 0.5m。曲线管道适当加密固定筋。预应力筋和金属管道在室外存放时,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3)锚具和连接器 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具有可靠的锚固性能、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锚具、夹具及连接器进场验收时,应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核查其锚固性能类别、型号、规格、数量,确认无误后进行外观检查、硬度检验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在仓库内配套保管。2、预应力混凝土配制与浇筑(1)预应力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使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混凝土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及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2)浇筑混凝土时,对预应力筋锚固区及钢筋密集部位,应加强振捣。对先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对后张构件应避免振动器碰撞预应力筋的管道。3、预应力张拉施工(1)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之差应控制在 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后,方可继续张拉。(2)先张法预应力施工 张拉台座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抗倾覆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1.5,抗滑移安全系数不得小于 1.3。张拉横梁应有足够的刚度,受力后的最大挠度不得大于 2mm。锚板受力中心应与预应力筋合力中心一致。同时张拉多根预应力筋时,各根预应力筋的初始应力应一致。张拉程序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其张拉程序应符合表 1K412014-1的规定。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的断丝、断筋数量不得超过表 1K412014-2的规定。放张预应力筋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规定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3)后张法预应力施工 管道应采用定位钢筋牢固地定位于设计位置。管道应留压浆孔与溢浆孔;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应留排气孔;在最低部位宜留排水孔。管道安装就位后应立即通孔检查,发现堵塞应及时疏通。管道经检查合格后应及时将其端面封堵,防止杂物进入;预应力筋先穿束后浇混凝土时,浇筑混凝土之前,必须检查管道并确认完好;浇筑混凝土时应定时抽动、转动预应力筋。先浇混凝土后穿束时,浇筑后应立即疏通管道,确保其畅通。混凝土采用蒸汽养护时,养护期内不得装入预应力筋。穿束后至孔道灌浆完成应控制在下列时间以内,否则应对预应力筋采取防锈措施:空气湿度大于 70%或盐分过大时7d;空气湿度 40%70%时15d;空气湿度小于 40%时,20d。在预应力筋附近进行电焊时,应对预应力筋采取保护措施。预应力筋张拉应符合下列要求: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要求时,不得低于强度设计值的 75%。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后上、下或两侧。张拉过程中预应力筋断丝、滑丝、断筋的数量不得超过表 1K412014-4的规定。孔道压浆:宜采用水泥浆。水泥浆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不得低于 30MPa。压浆过程中及压浆后 48h内,结构混凝土的温度不得低于 5,否则应采取保温措施。当白天气温高于 35时,压浆宜在夜间进行。埋设在结构内的锚具,压浆后应及时浇筑封锚混凝土。封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宜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 80%,且不低于 30MPa。孔道内的水泥浆强度达到设计规定后方可吊移预制构件;设计未要求时,应不低于砂浆设计强度的 75%。4、张拉后预应力筋与锚具的保护 后张预应力张拉作业应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预应力筋在张拉控制应力达到稳定后方可锚固。预应力筋锚固后的外露长度不宜小于 30mm,锚具应用封端混凝土保护。预应力筋张拉后,孔道应尽早压浆。城市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基坑施工技术 1.基坑失稳的表现形式 发生下列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及时采取措施后,方能继续挖土:(1)围护结构变形明显加剧。(2)支撑轴力突然增大。(3)围护结构或止水帷幕出现渗漏。(4)开挖暴露出的基底出现明显异常。包括黏性土时强度明显偏低或砂性土层时水位过高造成开挖施工困难时。(5)围护结构发生异常声响。(6)边坡出现失稳征兆时。2.基坑边坡稳定影响因素 基坑边坡坡度是直接影响基坑稳定的重要因素。当基坑边坡土体中的剪应力大于土体的抗剪强度时,边坡就会失稳坍塌。其次,施工不当也会造成边坡失稳,主要表现为:(1)没有按设计坡度进行边坡开挖(2)基坑边坡坡顶堆放材料、土方及运输机械车辆等增加了附加荷载;(3)基坑降排水措施不力,地下水未降至基底以下,而地面雨水、基坑周围地下给水排水管线漏水渗流至基坑边坡的土层中,使土体湿化,土体自重加大,增加土体中的剪应力;(4)基坑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经风化而使土体变松散;(5)基坑开挖过程中,未及时刷坡,甚至挖反坡使土体失去稳定性。3.防止基坑失稳的方法和措施(1)基坑开挖安全技术措施:1 基坑边坡和支护结构的确定方法;2 尽量减少基坑坡顶荷载;3 做好降水措施,确保基坑开挖期间的稳定;4 控制好边坡;5 严格按设计要求开挖和支护;6 及时分析监测数据,做到信息化施(2)基坑边坡稳定措施:1 根据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基坑边坡坡度,并于不同土层处做成折线形边坡或留置台阶。2 必须做好基坑降排水和防洪工作,保持基底和边坡的干燥。3 基坑边坡坡度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围护结构又不太经济时,可采用坡面土钉、挂金属网喷混凝土或抹水泥砂浆护面等措施。4 严格禁止在基坑边坡坡顶 1 2m 范围堆放材料、土方和其他重物以及停置或行驶较大的施工机械。5 基坑开挖过程中,随挖随刷边坡,不得挖反坡。6 暴露时间较长的基坑,应采取护坡措施。(3)护坡措施:1 基坑土方开挖时,应按设计要求开挖土方,不得超挖,不得在坡顶随意堆放土方、材料和设备。在整个基坑开挖和地下工程施工期间,应严密监测坡顶位移,随时分析观测数据。当边坡有失稳迹象时,应及时采取削坡、坡顶卸荷、坡脚压载或其他有效措施。2 放坡开挖时应及时作好坡脚、坡面的保护措施。常用的保护措施有:(1)叠放砂包或土袋:用草袋、纤维袋或土工织物袋装砂(或土),沿坡脚叠放一层或数层,沿坡面叠放一层;(2)水泥抹面:在人工修平坡面后,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抹面,厚度宜为 3050mm,并用水泥砂浆砌筑砖石护坡脚,同时,将坡面水引入基坑排水沟。抹面应预留泄水孔,泄水孔间距不宜大于 3 4m;(3)挂网喷浆或混凝土:在人工修平坡面后,沿坡面挂钢筋网或铁丝网,然后喷射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厚度宜为5060mm,坡脚同样需要处理;(4)其他措施:包括锚杆喷射混凝土护面、塑料膜或土工织物覆盖坡面等。(4)控制基坑变形的主要方法有:(1)增加围护结构和支撑的刚度;(2)增加围护结构的人土深度;(3)加固基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方法有抽条加固、裙边加固及二者相结合的形式;(4)减小每次开挖围护结构处土体的尺寸和开挖支撑时间,这一点在软土地区施工时尤其有效;(5)通过调整围护结构深度和降水井布置来控制降水对环境变形的影响。围护结构?支撑体系?(5)坑底稳定控制:1 保证深基坑坑底稳定的方法有加深围护结构入土深度、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2 适时施作底板结构。坑底土体加固、坑内井点降水等措施?4.抢险支护与堵漏(1)围护结构渗漏是基坑施工中常见的多发事故。在富水的砂土或粉土地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时,如果围护结构或止水帷幕存在缺陷时,渗漏就会发生。如果渗漏水主要为清水,一般及时封堵不会造成太大的环境问题;而如果渗漏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则会造成围护结构背后土体过大沉降,严重的会导致围护结构背后土体失去抗力造成基坑倾覆。(2)围护结构缺陷造成的渗漏一般采用下面方法处理:在缺陷处插入引流管引流,然后采用双快水泥封堵缺陷处,等封堵水泥形成一定强度后再关闭导流管。如果渗漏较为严重时直接封堵困难时,则应首先在坑内回填土封堵水流,然后在坑外打孔灌注聚氨酯或双液浆等封堵渗漏处,封堵后再继续向下开挖基坑,具体见图1K420151-1、(3)基坑支护结构出现变形过大或较为危险的“踢脚”变形时,可以采用坡顶卸载,适当增加内支撑或锚杆,被动土压区堆载或注浆加固等处理措施。(4)基坑出现整体或局部土体滑塌时,应在可能条件下降低土中水位,并进行坡顶卸载,加强未滑塌区段的监测和保护,严防事故继续扩大。(5)基坑坍塌或失稳征兆已经非常明显时,必须果断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然后再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以防止险情发展成事故。(二)隧道安全质量控制主要措施 1 进出工作井(1)按照设计要求,采取大管棚或者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措施;(2)根据设计给定的暗挖施工步骤,凿除进出位置的工作井支护结构;(3)在进出位置安放钢拱架并及时喷射混凝土。2,减少地面沉降措施(1)依据监测数据信息反馈,调整设计和施工参数,保证沉降值控制在允许范围。(2)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地面预注浆、隧道内小导管注浆和衬砌结构背后注浆等措施,控制地层变形在允许范围。3 监控量测与信息化施工(1)监测点和监测断面布设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力求反映工程实际状态;(2)监测数据分析处理,及时反馈设计、施工;(3)预警管理与应急抢险。(三)隧道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1 隧道防水以管片自防水为基础,接缝防水为重点,并应对特殊部位进行防水处理,形成完整的防水体系。2 接缝防水处理(1)变形缝、柔性接头等管片接缝防水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2)采用嵌缝防水材料时,槽缝应清理,并使用专用工具填塞平整、密实。3 特殊部位的防水(1)采用注浆孔进行注浆时,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孔进行密封防水处理。(2)隧道与工作井、联络通道等附属构筑物的接缝防水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迸行。给水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现浇混凝土水池施工技术 混凝土的防裂(二)装配式水池施工技术 现浇壁板缝混凝土 预制安装水池满水试验能否合格,除底板混凝土施工质量和预制混凝土壁板质量满足抗渗标准外,现浇壁板缝混凝土也是防渗漏的关键;必须控制其施工质量,具体操作要点如下:1.壁板接缝的内模宜一次安装到顶;外模应分段随浇随支。分段支模高度不宜超过 1.5m。2 浇筑前,接缝的壁板表面应洒水保持湿润,模内应洁净;接缝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要求时,应比壁板混凝土强度提高一级。3 浇筑时间应根据气温和混凝土温度选在壁板间缝宽较大时进行;混凝土如有离析现象,应进行二次拌合;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不宜超过 250mm并应采用机械振捣,配合人工捣固。4 用于接头或拼缝的混凝土或砂浆,宜采取微膨胀和快速水泥,在浇筑过程中应振捣密实并采取必要的养护措施。(三)满水试验 满水试验准备工作 1 选定好洁净、充足的水源;注水和放水系统设施及安全措施准备完毕。2 有盖池体顶部的通气孔、人孔盖已安装完毕,必要的防护设施和照明等标志已配备齐全。3 安装水位观测标尺、标定水位测针。4 准备现场测定蒸发量的设备。一般采用严密不渗,直径 500mm、高 300mm的敞口钢板水箱,并设水位测针,注水深 200mm。将水箱固定在水池中。5 对池体有观测沉降要求时,应选定观测点,并测量记录池体各观测点初始高程。(四)抗浮措施 1 雨期施工时,基坑内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或外表水大量涌人基坑,使构筑物的自重小于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施工中常采用的抗浮措施如下:(1)基坑四周设防汛墙,防止外来水进入基坑;建立防汛组织,强化防汛工作。(2)构筑物下及基坑内四周埋设排水盲管(盲沟)和抽水设备,一旦发生基坑内积水随即排除。(3)备有应急供电和排水设施并保证其可靠性。2 当构筑物的自重小于其承受的浮力时,会导致构筑物浮起;应考虑因地制宜措施:引入地下水和地表水等外来水进入构筑物,使构筑物内、外无水位差,以减小其浮力,使构筑物结构免于破坏。管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柔性管道回填施工技术 变形检测与超标处理(一)变形检测 柔性管道回填至设计高程时应在 1224h内测量并记录管道变形率。(二)变形超标的处理措施 变形率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要求时:1 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变形率超过 2%、但不超过 3%时,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 3%、但不超过 5%时:(1)挖出回填材料至露出管径 85%处,管道周围内应人工挖掘以避免损伤管壁;(2)挖出管节局部有损伤时,应进行修复或更换;(3)重新夯实管道底部的回填材料;(4)选用适合回填材料按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第 4.5.11条的规定重新回填施工,直至设计高程;(5)按本条规定重新检测管道的变形率。2 钢管或球墨铸铁管道的变形率超过 3%时,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超过 5%时,应挖出管道,并会同设计研究处理。(二)管道试验 绿化园林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一)大树的移植 预制构件吊运安装(一)构件吊装方案 预制构件吊装前必须编制吊装方案。吊装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包括施工环境、工程特点、规模、构件种类数量、最大构件自重、吊距以及设计要求、质量标准。2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吊装前环境、材料机具与人员组织等准备工作、吊装程序和方法、构件稳固措施,不同气候施工措施等。3 吊装进度计划。4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包括管理人员职责,检测监控手段,发现不合格的处理措施以及吊装作业记录表格等安全措施。5 环保、文明施工等保证措施。

    注意事项

    本文(2012一级建造师市政保过质量管理5533.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