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友利与弊辩论赛论据4879.pdf
网络交友利与弊:反方答辩论据 1、网络交友带来的人际关系障碍 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影响正常学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而且也不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发展。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网民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可以起一个甜蜜动人的女性化昵称,扮演爱情天使。正如一个老师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者。”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2、网络交友带来的人格障碍 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由于学生网民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言行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双重或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两种或多重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由于虚拟社区和聊天室普遍采用化名式的“网名”,学生网民往往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一位 l7 岁的男学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公开承认自己曾经用 18 岁女孩的身份在虚拟社区生活了近 3 年时间,结识了很多网友。最后他还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以后不能再用这个网名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的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由于网络正处于飞速发展的上升时期,存在着许多不成熟、不完善之处,加之网络管理、网络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以及网民个人心理素质因素的差异,因而网络也难免会给网民的心理健康带来一系列消极影响。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认为中学生网上交友弊大于利。案例(一):女学生网上交友,错把逃犯当大侠 哈尔滨市某大学 99 级法律自考班学生李某,去年初在网上结识了一名叫孙大权的朋友。孙不俗的谈吐很快赢得了李某的好感,两人在网上交谈甚欢,大生想见恨晚之情,12 月的一天孙大权突然出现在李某面前,自称在家仗义出手把人打坏跑了出来,现在吃住没有着落。看到孙衣着破旧、面容憔悴,与自己想象中的“白马王子”大相径庭,然而在潜意识里,她却觉得落魄的孙大权有着神雕侠侣中杨过的味道。于是回学校向同学借了学生证,在学校招待所安排孙住了 4 天。不仅帮其结算了住宿费,还拿钱助其继续逃亡。然而幼稚的李某并不知道,孙大权是一名因多次抢劫被公安机关辑拿的逃犯。事隔不久,孙大权案发被捕,交代了他与女学生李某的交往,今年 4 月 2 日李某因涉嫌窝藏罪被检察机关批准逮捕,被迫中断了学业。特殊案例:我强烈要求盛大网络公司对此事负责,包赔我的一切损失。我玩这个游戏已经半年了,这半年来,我几乎就没去过课堂,近一个月来我连家都没有回。这个游戏里的ID 就是我的命。我练到了 35 级,从家里偷出一千块钱,全都花在“传奇”上了。前天我把我们网吧里所有玩这个游戏的人物里的传奇币借齐,想买一本神兽,但今天上线的时候,我的游戏帐号居然丢了!我玩了半年的心血全白费了。盛大公司,你们一定要负责这件事,你们代理了这个游戏,就要给每位玩家一个合理、公平的环境。现在我的帐号丢了,我的 神兽没了,你们一定要赔给我,不然我就去上海找你们,我说得出做得到。据某权威调查机构统计:一个网吧的收入如果没有学生的“支持”,就会缩水 66.8%;一个网吧如果不经营游戏,那客流量就会只有现在的 19%。这是网吧?还是游戏厅?这一切都不言而喻。案例(二):2002 年 12 月 15 日下午,李小姐在某网站的不夜天聊天室上网时搭识了一位网名为“西风瘦马”的网友,两人谈得颇为投机,相约下午 5 点半在“新天地”碰头,并相互留下了手机号码。第一次见面,“西风”先生就请李小姐在“新天地”的露娜餐厅吃晚饭。“西风”先生仪表堂堂,谈吐不凡,而且出手大方,给李小姐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也使她慢慢放松了警惕。饭后,“西风”又请李小姐到时下流行的“星巴克”喝咖啡,李小姐欣然应允。尽管窗外刮着寒冷的风,但李小姐的心里春意盎然。“西风”带着李小姐到了“星巴克”,点了两杯咖啡,并抢先买了单。刚喝了几口,“西风”就提出要去洗手间,并将自己的包和手机交给李小姐看管。李小姐在“露娜”已经喝了不少饮料,待“西风”从洗手间回来后,李小姐便也起身“如厕”,并很自然地请“西风”为自己看管一下皮包。当李小姐从洗手间回来时,只见座位上已经空无一人,“西风”和自己的皮包都已不知去向,起先李小姐还以为是“西风”在和自己开玩笑,当发现自己的手机已经被关机时,才明白自己中了“西风”的圈套,皮包、数百元人民币和新买的手机全部被盗,而且,自己对“西风”的情况一无所 案例(三):今年春节期间,新疆的一名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寒假里因连续在网吧中度过 20 天,将家长给的 600 多元学费花得精光。北京市的一名初三学生,在去年至今的一年多时间里竟然四次离家出走,家人每次都是在网吧里将其找回,为他操碎了心。据孩子的父亲说,儿子出走的原因很简单,他一进网吧自己就控制不了自己,就是想玩游戏,最初不知不觉玩的时间长了,就在家门口的外边蜷缩一夜,后来,由于害怕回家受责备,干脆连家也不回了,多给老板些钱,吃住都在网吧。新疆库尔勒市一名17岁的高中男生被一位远在乌鲁木齐的28岁的女酒店员给“网”住了,随着俩人的网上感情不断升温,他的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他不仅每天和女友通电话,还两次背着父母去和女友会面。他说他的许多同学都经常出入网吧,也都在网上谈情说爱。广州的一位中学生则坦言,现在学生上网谈恋爱是一种时髦,是前卫的表现。不光是男生,许多女生也上网找情人。而更让人担忧的是,这些少男少女们热衷网恋,给一些居心不良的网友诈骗钱财和拐骗少女提供了可乘之机 案例(四):北京一少年为偷钱上网 将奶奶砍死爷爷砍成重伤 17 岁少年小新(化名)为了偷钱上网,竟然将奶奶当场砍死,将爷爷砍成重伤。事后,小新投案自首。两年前,小新开始沉浸在网络里,学习成绩陡然下降。初中还没有毕业便辍学。因担心儿子整天沉迷于网吧,小新的妈妈让他照看家里的台球桌。小新把看台球桌挣的钱拿去上网。后来家里不再提供上网的钱,小新就想到了偷。今年 6 月上旬,小新偷了爸爸 2000 多元在网吧呆了一个星期。父亲的一顿打骂对小新来说已经起不到任何作用。仅仅几天后,上网的欲望又像虫子一样噬咬着他的心。此时,爸爸月初给奶奶生活费时说的一番话浮现出来。“爸爸说爷爷那儿有 4000 多块钱,当时听了也没太注意,后来就想去偷爷爷的钱。6 月 15 日中午我就去爷爷家,晚上,看爷爷奶奶都已经睡了,就去翻,可一想怕把奶奶吵醒了,就想用菜刀把奶奶砍伤了再翻。”睡梦中的奶奶倒在了血泊中,响声惊动了爷爷。不顾一切的小新又将菜刀砍向了他。爷爷受伤后逃出家门。小新翻箱倒柜也没有找到那 4000 元钱,只在奶奶兜里找到了两元钱。事后,小新的爷爷说,那是奶奶为孙子准备的早点钱。小新捏着两元钱在村口的一个洞里躲了起来。思来想去,还是投案自首了。知。李小姐追悔莫及,恨自己怎么会如此轻易地相信一个认识不到三小时的“陌生人”。案例(五)看看发生在身边的事。在今年第三期的法制与文明杂志中曾有这样一段话:“现在中国的少年犯罪中有一种新的的趋势,那就是网络犯罪。并且网络犯罪的年龄段正在逐渐变小,据统计最小的网络罪犯只有 13 岁。大多数的网络犯罪都是在其本人并不知道的情况下构成的。当冰冷的手铐戴在他们双手上时,幼稚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犯罪了。”在我们身边很多洋洋得意的“少年电脑黑客”却是一个个的法盲,当他们为自己的恶作剧手舞足蹈时,绝对没有想到,他们已经触犯了神圣的法律。有这样一则报道:中国湖南省台县的一个中学生,受到其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哥哥的影响,学习计算机网络,并且飞快掌握了部分计算机网络的知识,使很多网站的原代码甚至 FTP 被他截取,这使他不但可以畅游各个合法的与不合法的网站,并且还可以随意更改网站的数据,于是他一次又一次与各个网站开着在他看来完全是“善意”的玩笑。结果可想而知,在他打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之后,呼啸而来的警车也打乱了他的生活秩序。警察几乎不敢相信眼前的小男孩就是一个罪犯,他自己也后悔的说:“早知道是犯罪,我也不敢这么干呀!”这就是所谓的网络高手,他们甚至严格的规定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上课认真听讲,回家完成作业,使他们所造成危害是沉迷游戏所无法相比拟的。害人害己。1 当你在课堂上学习了一天之后,去打开 QQ 聊天,可以减少你的压力。放松你的心情。但是我们作为大学生,目前最重要的是完成学业,拥有充足的精力去完成第二天的学习与知识的吸收。长时间的玩电脑,电脑发出的高频率辐射对眼睛视力有很大的害处。作为大学生,我们理应有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的保护能力,不应沉迷与网络交友 2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的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之外,我们随时随地都遨游在一个知识的海洋里。网上许多最新的新闻,有许多益智的资讯,对我们将来进入社会有很多很大的帮助。使我们及时的了解时事新闻掌握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但是沉迷与网络交友使大学生们减少了很多学习知识的机会,缺少积极的掌握最新网络信息技术的能力。3 聊天中荒废学业,浪费时间,一旦上瘾,后果不堪设想。更严重的是有不少学生因为上网走上犯罪道路,最后遗憾终身 4 如果开电脑仅仅是网络聊天,而且时间过长,那就是浪费非常宝贵的时间啊。而且经常守在电脑前,会造成孤僻的性格不合群。脱离自己身边的真实的世界,缺少与身边的人的交流,对人的身心有很大的影响。长此以往下去,迷恋网络交友足以让你迷失方向,你不知道你自己需要什么,追求什么,自己正在不知不觉的失去什么,知识沉迷在不同的境界里。成绩急剧下降,将大部分时间花在网络里。5 有些网络朋友只是网络游戏上的好友,由这些网络朋友介绍的网络游戏使某些学生即使是在上课时也身在曹营心在汉。只盼赶紧下课好打开电脑好好厮杀一番。更有甚者为了玩电脑游戏花光了零花钱,于是挺而走险,敲诈同学甚至抢劫、从此踏上不归路.电脑游戏给我们带来的惨痛教训也不在少数.,现在的电脑游戏众多,鱼龙混杂,某些电脑游戏粗制滥造,甚至含有反动,暴力、等不健康内容、而中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自身的抵抗力、分辨力都不强、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甚至沉迷于这些不健康的电脑游戏而无法自拔.6、如果现在就在网上流连忘返,荒废学业,你就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吗?我方并不认为网络其存在的合理性。网络交友的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是时下应该着重去解决的问题。看见一个人做好事,并不代表全社会的风气都在往好的方向转变,东北人并不都是活雷锋。一方面想努力证明网络的好处,另一方面则根本无法正视网吧对中学生存在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其结果只能进退维谷,自乱阵脚。对于中学生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现象,对青少年网络犯罪上的日益猖厥,既找不到一个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又找不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反驳,对于我方在这类问题上的题问只能避而不谈,不闻不问,躲在自己的空中楼阁里一味大谈“理想、未来。”实在搪塞不过,就用官方网站上的几句华而不实的标语来敷衍了事,这种做法更是不现实也是不可取的。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人生的变化期,也是一个危险期,对于外界社会充满好奇,对网络充满新鲜。但却无法像成年人一样有选择地正确的面对网络。网络中光怪陆离的世界,是陌生的,也是危险的。有可能踏错一步就后悔终生。试问在没有沉迷网络之前,哪一个是存心堕落的去上网呢?不要天真的以为自己的自制力超人一等,过分的自信就是骄傲,等到幡然醒悟,为时已晚。人生永远没有重来的机会,我们所能坚持的就是自律、自强,好好把握自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更多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证明,大多数人为网所覆,不能自拔。告别网络,只有把握现在,才能把握未来。我们要向网络说不!7、同时网络交往使虚拟社区的人们拉近了距离,而在虚拟中生存的人是否使现实中的人际距离扩大了呢,因为你让时光留在了电脑前,必然少了和现实亲朋友好友沟通的机会 8、茫茫网海善交知己网友,不是轻而易主的事情。青少年上网引起网恋大有人在,可以用不成熟让他们找一个美丽的借口。而成熟的已婚男女在上网的过程 中,产生网恋。这难道说他们不成熟的吗?不是的。而是他们交友的目的不同罢了。如果上网交流只是为了调节自己的情绪,放松心空,提高自己。用谦虚和诚意与 网友交流,也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网恋悲剧发生。9.朋友多路好走。网络的朋友也是一样。从而可以说明网络人际交往的必要和现实。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心灵交流的机会,也是人们的精神花园。人徜徉在这美丽的花园中,总避免不了园中的残花败柳“滥竽充数”,园内角落的尘埃恣肆横掠,大煞风景。如果不擦亮眼睛,不用慧眼看待网络中的朋友,就会产生一种误导和痴迷,甚至会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