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docx

    • 资源ID:8351889       资源大小:35.28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docx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6年),号易安居士,诞生于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今日我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李清照的诗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李清照的诗词1 临江仙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几许1?云窗雾阁常扃2。柳梢梅萼3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安城。 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 1几许:多少。 2扃(jing):关闭。 3萼:花瓣外的一层小托片。 幽深的庭院能有多深呢?雨雾缭绕中阁楼的门经常关闭着。柳树枝头的嫩芽以及梅花的花萼能慢慢地看清了。漂亮的春天又回到了秣陵这个地方,而客居此地的人也一每天老去。 曾经写过多少吟风弄月的诗句啊,惋惜如今年纪一大把还是一事无成。有谁会怜惜我容颜憔悴、到处飘舞呢?元宵佳节去赏灯让我觉得没意思,外出踏雪也没有这个心情。 【幽闭之美】 词中“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二句写出了一个幽深的院落,或许作者就将自己幽闭在此。作者在开头连用三个“深”字来形容庭院,可见庭院有多么深。前两个“深”字为形容词,后一个“深”字为动词,以疑问句的形式,加重了语气,再次强调了深。接下来我们看到云雾缭围着阁楼,阁楼的门窗经常紧闭,又增加了庭院的几分深度。我们猜想,这门窗“常扃”,肯定是作者本人关闭的了。她不愿外出,所以不仅要闭门,更要关窗,体现了幽闭之意。 【赏析】 词人在这首词中,上片从江南早春朝气无限的景色写起,反衬词人“云窗雾阁常扃”的幽闭生活。下片词人将自己流落异地的伤感与往昔“感月吟风多少事”的生活形成显明的对比,奇妙地寄予了作者的哀苦与忧愁。抒发了深厚的情感,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请你细致回想一下,哪些诗词中还用到了这一手法,试着比较它们。 【启示】 这首词是李清照在颠沛流离中,途径南京时所作。在这里,我们看到词人选择一处幽静之所暂住,而且在春机盎然之际,词人却紧闭门窗,不知缘由何在。假如结合作者在词中的心境,不难看出,李清照想借此来思索个人、甚至国家的命运,除了追求民族气节和政治上的坚外,还要保持个人的修养,坚韧地守住自己的做人标准,不放弃人生的志向。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李清照的诗词2 醉花陰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1,瑞脑2销金兽。佳节又重陽,玉枕纱厨,半夜 凉 初透。 东篱3把酒黄昏后,有暗香4盈袖。莫道不销魂5,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永昼:漫长的白天。 2瑞脑:一种香料,俗称冰片。 3东篱:泛指采菊之地,取自陶渊明饮酒诗:“采菊东篱下”。 4暗香:这里指菊花的清香。 5销魂:形容极度忧愁、哀痛。 心中的忧愁被满天的淡薄的雾气和浓密的云层覆盖着,持续了一成天,呆在屋里看着铜香炉里的香料一点点烧完。又到重陽佳节了,天气突然转凉 ,夜 里凉意透过纱帐让人受寒。在采菊的地方饮酒始终到黄昏以后,没想到淡淡的菊香飘满了双袖。千万不要说这样不会消损神魂,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珠帘卷起,闺中的少妇比黄花更显消瘦。 【愁思之美】 李清照因写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词,使醉花陰成为千古绝唱。这首词虽然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但却创建出一个寂寥、凄清、愁美的境界,词中“销魂”两字极喻相思之愁的深厚。“帘卷西风”即“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句中先以“销魂”点出因思念而神伤,再以“西风”渲染愁思之景,最终落笔结出一个“瘦”字。词人奇妙地将思念之愁与菊花作比较,更显消瘦,可见愁思程度。 【赏析】 在这首醉花陰里,词人同样是写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但是纵观全词却没有出现思亲的语句。词中,词人采纳了叙事的方式,表达出思亲的深厚和愁苦。比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历来以花喻人瘦的诗词许多,宋无名氏如梦令中有“人与绿杨俱瘦”,宋程垓摊破江城子中有“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秦观水龙吟中有“天还知道,和天也瘦。”等等。但是它们都不及李清照词句绝妙。试分析李清照的词句妙在哪里? 【启示】 李清照的这首词,是在一种伤感、凄清的心境下所作,所以句句沾满了作者那时那刻的心情,有一句话叫“物皆著我之色调”,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用愁苦的心情来看待四周的一切,无不涂上一层愁苦的感情色调。正因此,词人才写出如此牵人心肠的词句。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就不能跟写词那样放纵自己的心情,当你急躁的时候要懂得压制,当你狂喜的时候,要留意尺寸。一个人只有管理好自己的心情,才能受到更多人的欢迎。 李清照的诗词3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1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2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3舟,载不动很多愁。 1尘香:落花化为尘土,而芳香犹在。 2舴艋(zémng)舟:小船。 3拟:准备。 狂风停止了,花朵凋零殆尽,泥土里还残留着花香。太陽升得很高了,我却懒得装扮梳头。许多事情都结束了,只是景物照旧,人却不再。刚想要倾诉一下自己的慨叹,还未开口,眼泪先流了下来。我听说双溪的春景正是最美妙的时候,我也安排着前去划船。只是担忧双溪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我很多的忧愁。 【残败之美】 这首武陵春的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为作者所见,仅仅7字,便道出了残败的景象:一场狂风吹落了花朵,落红满地,人践马踏之后,残花混杂在尘土之中,满目凄凉。冷不防,泥土里还飘散着残留的花香,让人心寒,于是眼前更添几分残败。“风住尘香”四字,不但含蓄,而且由于含蓄,反而扩大了句中的容量,使人从中体会到作者更为丰富的感情。 【赏析】 李清照的诗词常有惊艳名句,而这些词句均是出新稀奇的结果。无不新奇、另类。比如写愁,前有李煜虞美人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方愁比水多而已。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很多愁。”比方愁是可随水流尽的东西而已。而李清照却把“愁”搬上了船,让愁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水而流,而且还可以用船来载。让人耳目一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文艺在不断继承和出新,其实作文写作也是同样的道理。 【启示】 这首词写于金人南侵,李清照在浙江金华避难时所作。当时词人处于国难当头,愁压心头的多愁境地,只是听说了双溪名胜之美,但是最终无心出游。这首词表明李清照这时的愁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家愁、情愁,而是国家民族的大愁。这种转变是民族责任感的体现,一个人只有先爱国,才能后立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李清照的诗词4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1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2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3,惊起一滩鸥鹭。 1溪亭:临水的亭台。 2兴尽:尽了兴致。 3争渡:怎么渡。争:同“怎”。 常回忆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黄昏的情景,那时沉醉在欢乐中都快忘了回家的路了。心满足足后才乘船向岸,却陰差陽错划进了荷塘深处。急着划呀划、划呀划,惊得栖息在池塘中的白鸥和鹭鸶都飞了起来。 【尽兴之美】 年轻人的欢乐不须要太多理由,李清照的如梦令就是对这个年龄段的自己的回忆。那时他们玩得多么开心,始终到天黑了才肯回家,路上误入鸥花深处,把正打算休息的鸥鹭吓得落荒而逃,青年们哈哈大笑起来。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漂亮的情景。 【赏析】 原来回忆过去可以干脆说当时的情景,但李清照用“常记”引出了全篇,这里就说明那种欢乐的时间令人回味眷念,也说明白如今的她已经无法再感受到当日的快乐,不免惋惜。回忆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的甜蜜、有的不堪回首,想一想,对于那些不情愿提起的往事,用什么来开头呢? 【启示】 几乎全部人在回忆往事的时候,总是会特殊眷念年轻的时候,因为年轻的时候最有激情和志气,也最单纯、简洁。年轻是生命中最美妙的一种状态,每个人只有一次,正值年轻的人,好好珍惜这段有哭有笑、敢爱敢恨的时间吧。 李清照的诗词5 怨王孙 李清照 湖上风来波浩渺,秋已暮、红稀香少1。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苹2花汀3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4也恨、人归早。 1红稀香少:鲜花衰萎,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 2苹:多年生水草,又名“田字草”。 3汀(tng):水边平地。 4似:应。 秋天的风一阵阵地从湖面上吹来,泛起层层的涟漪,鲜花衰萎,空气中飘散的香味也淡薄了。那些美妙的水光山色主动与人亲近,一时竟说不见这无穷的美妙。 湖中的荷叶慢慢枯萎了,可它的果实却无比饱满,苍老的荷叶和饱满的莲房,接近岸边的苹花汀草,就像经过清露泼洗过一样,显得清爽悦目。几只栖息在沙岸上的鸥鹭,对于早早归去的人们头也不回,好像以此来表示它们的不满。 【成熟之美】 词人笔下是一派金秋的景象,一句“莲子已成荷叶老,清露洗、苹花汀草”,虽然让人再也看不到柳永望海潮中,夏日湖面上那种“十里荷花”的盛景,也看不见周邦彦苏幕遮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那种情致,但是词人为我们呈现了一种成熟之美:荷叶老去了,莲房起先变得无比饱满,给人一种成熟的欢愉。这样的秋天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赏析】 李清照在这首怨王孙里描写了秋天泛舟湖上所看到的漂亮景色,一反常人的悲秋情调,表达了词人沉醉山水之情。为了理解词人的这种心境,建议你参考李白独坐敬亭山中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和辛弃疾贺新郎词中的“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等句,体会各自表现手法,领悟词人情感。 【启示】 李清照的这首词,与她众多表现愁绪的诗词相比,别具风格。这是一首记写秋天郊游的词作,在常人眼里,秋天给人们带来的经常是萧瑟冷落的感觉,自从宋玉写“悲秋”以来,文人笔下的秋景总是呈现着悲凉萧瑟。然而李清照这首怨王孙呈现的是一幅清爽广袤的画图,抒发了词人饱尝心酸之后的乐观开朗,体现了词人蔑视困难、主动进取的人生精神。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2页 共12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第 12 页 共 12 页

    注意事项

    本文(宋代女诗人李清照的诗词5篇.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