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与答案(30页)11090.pdf
-
资源ID:83520196
资源大小:1.91M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与答案(30页)11090.pdf
1 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练习与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次北固山下 天净沙秋思 一、用原文填空 1曹操的观沧海中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 。诗中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虚写诗人想象之景的句子是 。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 天净沙秋思中的主旨句是 ,。二、课时达标(一)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下列题目。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二)阅读天净沙 秋思,完成下列题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天净沙 秋思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苍凉萧瑟的秋景有什么用意?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1。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时达标(一)1.初春。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 2.思念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3.“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4.(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二)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这些都是凄清、悲凉、感伤之景。(说明:“小桥流水人家”是以乐景反衬哀景,“小桥流水人家”虽好却不是自己的家乡,有家归不得,更加悲从中来,肝肠寸断。)2.极力渲染悲凉气氛,表达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3.通过秋景的描写,表现羁旅游子的孤苦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 世说新语两则 一、基础训练(一)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撒盐空中差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4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二)用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组一个成语。1元方入门不顾 2友人便怒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三)默写。1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姓名)组织编写的。2“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地点“_”、人物“_”、事件“_”等要素。3元方曰:“。,;,。”友人惭,下车引之,。(四)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对人的称谓,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称,哪些属于谦称?(填写序号即可)(1)敝人(2)卑职(3)陛下(4)令尊(5)寡人(6)足下(7)令郎(8)老朽(9)麾下(10)君 (11)公(12)臣(13)愚(14)阁下(15)不才 敬称:谦称:二、课时达标(一)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_。”兄女曰:“_。”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谢太傅“笑”前喻,而“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2“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古义:_ 今义:_ 3翻译下列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_ 4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5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6谢太傅一家可谓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用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二)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尊君在不()下车引之()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下车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君子之学必好问 、子将安之 、良愕然,欲殴之 、投诸渤海之尾 3翻译句子: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 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文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三、能力提升(一)文言文比较阅读训练 甲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注释】镒:二十两。馆:这里指家。诗:这里指诗经。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行: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归休:2翻译下列句子。(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宜尔子孙承承兮。3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二)课外文言文训练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选自世说新语)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 称:(2)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 法:2文章划线句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老 父 在 太 丘 强 行 绥 之 以 德 弱 者 抚 之 以 仁恣 其 所 安 久 而 益 敬。3袁公两次问陈元方。请你用自己的话把袁公两次问话的主要意思说出来。4指出陈元方第二次答语的巧妙之处。4 一、基础训练(一)1相比 2.不如,比不上 3.才 4.约定;丢下,舍弃(二)1.义无反顾 2.怒不可遏 3.至死不悟 信誓旦旦(三)1.南朝宋 刘义庆 2.寒雪日 内集 谢太傅与儿女 讲论文义 3.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天礼 元方入门不顾(四)敬称:(3)(4)(6)(7)(9)(10)(11)(14)谦称:(1)(2)(5)(8)(12)(13)(15)二、课时达标(一)1 2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3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融洽(或“和谐”“欢快”“轻松”等)的家庭气氛 5答案示例(言之成理即可):(1)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喻好。(2)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不直接描写雪的形态,而是用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的意象状雪,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可用来喻“飞雪”的喻体还有如:鹅毛、蒲公英子等。其他的咏雪名句如:韩愈春雪“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夏树作飞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6略(二)1通“否”;拉 2 3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4做人要重礼守信 5“君”指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相当于“您”,“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可以谈失礼,也可以谈不失礼,要说出自己的理由。失礼,友人已经认错了,就应该原谅他。不失礼,友人错在先。(言之成理即可)6略 三、能力提升(一)1相约同行。期,约定。退休回家。2(1)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2)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3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翻译:田子当宰相,三年后休假回家,得到金子两千两献给他的母亲。母亲问他说:“您怎么得到这些金子?”他回答说:“这是我当官应得的报酬。”母亲说:“当宰相三年就不吃饭么?做官像这个样子,不是我所希望的。孝顺的儿子侍奉父母应该努力做到十分诚实。不应当得到的东西,不要拿进家门。当国家的大臣不忠诚,也就是当儿子的不孝顺。你赶快拿走它。”田子很惭愧地走了出去,上朝退还金子,下朝就请求自己进监狱。君王认为他母亲很贤慧,喜欢她的义气,就赦免了田子的罪,叫他还当宰相,把金子赏给了他的母亲.(二)1(1)称赞,赞许(2)效法 2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3第一次问元方父亲在太丘为官时是如何赢得称赞的,第二次是问自己和元方父亲究竟谁效法谁。4借周公和孔子没有相互效法的例子,暗示袁公和自己父亲并不存在谁效法谁的问题,既尊重了袁公,又维护了父亲的尊严,顾全了双方的面子。翻译:陈元方十一岁时,去拜会袁公(绍)。袁公问:“你贤良的父亲在太丘做官,远近的人都称赞他,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情?”元方说:“我父亲在太丘,对强者用德行去安抚;对弱者用仁慈去安抚,让人们做心安理得的事,久而久之,大家就对他老人家更加敬重。”袁公说:“我曾经也当过邺县县令,正是做这样的事情。不知是你的父亲学我,还是我学你的父亲?”元方说:“周公、孔子生在不同时代,虽然时间相隔遥远,但他们的行为却是那么一致。周公不学孔子,孔子也不学周公。”5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复习题 一、咏雪、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二、解词。1、内集:家庭聚会 2、讲论文义:讲解诗文 3、俄而:不久、一会儿 4、骤:急速 5、欣然:高兴的样子 6、何:什么 7、似:像 8、差:大致、差不多 9、拟:相比 10、未若:不如、比不上 11、即:就是 12、因:乘着、趁着 儿女 古义:子侄辈,指家中年轻一代人 今义:专指子女(儿子、女儿)三、理解性默写 1、交代咏雪背景的句子: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2、咏雪的直接原因:俄儿雪骤。3、两个比喻句: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4、谢道韫对雪的描述是:未若柳絮因风起。5、补充点明谢道韫身份的句子(暗示谢太傅对谢道韫才气的赞赏):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四、用原文填空。时间:寒雪日 地点:內 人物:谢太傅(召集人兼主讲人)、兄子、兄女(听众)事件:咏雪 五、问答题。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以种怎样的家庭气氛?和睦、融洽、欢快、轻松 2、对于谢太傅的出题,兄子和兄女分别给出什么答案?兄子: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未若柳絮因风起)3、两个咏雪句“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一个更好?请从文中找出根据,并谈谈你的看法。“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也没有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4、谢太傅为什么跟儿女们谈论诗文时,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主讲人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大雪。这使主讲人感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5、“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6、你学过的古诗词中咏雪佳句?请写出一两句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数梨花开。(比喻)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比喻)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夸张)7、你认为谢太傅究竟满意谁的答案?为什么?对兄女的答案满意。因为文章最后一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表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8、文章最后一句有什么作用?补充点明了谢道韫的身份,暗示了谢太傅对道韫才气的赞赏。六、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4、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5、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6、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七.阅读探究 1、以“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答:第一种意见:“撒盐空中”好。它注重了形似,雪的颜色和下落状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是灰白色,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的很高很远,与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与神似。第二种意见:“柳絮因风起”一句好。好的诗句应有深刻的意蕴,“柳絮”句将物象与意蕴统一起来,形成诗句的意象,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而“撒盐空中”仅有物象而无意蕴。2、如何理解“公大笑乐”?答:两个都满意而笑乐。笑前喻,乐后喻,为“柳絮”一喻而“笑乐”。3、与本文有关的句子:红楼梦中林黛玉与薛宝钗的判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中的“咏絮才”即指谢道韫,后用来比喻有才能的女子。6 陈太丘与友期 一、词语积累 1、期行:约定同性 2、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 3、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舍,放弃;去,离开。4、乃:才 5、时年:当时的年龄。6、戏:嬉戏,玩耍。7、客:客人,指朋友。8、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9、委:丢下,舍弃。10、君:有礼貌的称呼对方。11、家君: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12、无信:不讲信用。13、引:拉。14、顾:回头看。二、阅读探究 1、陈太丘“期日中,过中不至”,陈太丘的朋友反怒责陈太丘,说明陈太丘的朋友是一个怎样的人?答:不讲信用,粗野无礼。、2、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答:聪敏机智、能言善辩、懂得维护家人尊严,懂得为人之道。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至极,无地自容,这是否失礼?说明你的理由。答:(1)不失礼。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失礼,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2)失礼。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4、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答:同意。面对元方的反驳,友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5、友人为什么能够哑口无言、赔礼道歉?答:元方的反驳有理有据。第一,从信用方面看,父亲朋友失约在先,无信;从礼貌方面,父亲的友人当元方的面骂父亲,无礼。因此,友人最后哑口无言,只得赔礼道歉。三、迁移拓展 1、面对他人无礼,你应该怎样做?答:(1)抓住对方的失礼之处,针锋相对,维护个人名誉不受侵害。(2)针对对方的失礼之处,摆事实,讲道理,使对方明白自己的过错,既维护个人名誉,又不伤害对方。自己不能像对方一样失礼。2、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个个客人,你该如何对待?答: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寻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3、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有哪些?答:望梅止渴、难兄难弟、鹤立鸡群、标新立异、一往情深等。4、古代像谢道韫、陈元方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请举出这样的两个例子?答:(1)王冕四岁作画 (2)曹植七岁作诗 (3)甘罗十二岁做宰相 (4)司马光砸缸 7 世说新语两则 一、语言积累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柳絮()差可拟()尊君在不()雪骤()2请解释下列词的含义。内集()俄而()骤()欣然()差()拟()未若()因()去()顾()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4 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二、阅读感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与友期行()(2)去后乃至()(3)相委而去()(4)下车引之()7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例句:(陈太丘与友)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待君久不至,()已去。()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用现代汉语翻译“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9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的看法。1x n fu zhu 2 家庭聚会 不久、一会儿 快速、急速 高兴地、愉快地 大致、差不多 相比 比不上、不如 凭借 不再等候就走了 回头看 3(1)一会儿,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2)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4如: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顾:古义“回头看”,今义“顾及”、“理睬”;儿女:古义为“子侄辈”,今义为“儿子女儿”;文义:古义为“诗文”,今义为“文章的意思”;委:古义为“舍弃”,今义为“委托”5融洽、欢快、轻松(可任选其一)6(1)约定(2)离开(3)丢下、舍弃(4)拉 7太丘 友家君 家君君 君 8(陈太丘与朋友)约好正午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9聪明机智的孩子。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8 世说新语两则 阅读(一)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与 儿 女 讲 论 文 义,俄 而 雪 骤,公 欣 然 曰:“白 雪 纷 纷 何 所 似?”兄 子 胡 儿 曰:“。”兄女曰:“。”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1、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_(朝代)人_ _(姓名)组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 _”、地点“_ _”人物_ _事件“_ _”等要素。2、谢太傅对于“白雪纷纷何所似”的两个答案的优劣没有作出评论,只是“大笑乐”而已。你认为谢太傅为什么这样?其理由是什么?_ 3、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 ;。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_ _ 4、“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_ _ 5、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_ (一)1、南朝 刘义庆 寒雪日 家里 谢太傅及其儿女 讲论文义 2、(1)对两个比喻都感到“笑乐”(2)“笑”前喻“乐”后喻。(3)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答出一个即可)3、“撒盐空中”这个比喻好。因为前一个比喻贴切实在,准确地表现了盐粒与雪花在颜色和形体方面的相似之处。“柳絮因风起”这个比喻好。因为它不仅写出大雪之紧,雪花之美,雪态之轻盈、迷蒙,而且给人以雪花在风中轻飞曼舞的美感,使人浮想连翩,情趣盎然。4、融洽 欢快 轻松 (二)阅读下列文篇,回答文后问题。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词。尊君()家君()2、“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_ 4、元方的思想性格有什么特点?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_ 5、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_ (二)1、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对自己父亲的尊称 2、因为陈元方对他“无信”“无礼”的指责合情合理,让“友人”羞愧,无话可说。3、陈元方以客“无礼”“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对粗俗的客人“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4、做人要守信有礼。9 论语12 章 一、黑体字解释与句子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习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有修养的人吗?”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掌握了知识而不致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又不超过规矩。”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译文】孔子说:“只读书学习,却不思考问题,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读书学习,就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害。“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8、子曰:“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了财富和地位,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译文】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译文】孔子说:“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译文】子夏说:“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事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二、理解性背诵: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生活中表示既善于从正面学习,也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我们常引用论语中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每日反省自身品德修养的句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生活中,我们要表示应当向有长处的人学习,常用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来表示。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 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或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中有谈学习态度的,也有谈学习方法的,请简要回答。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谈思想修养: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的“论”读ln,它是记录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行的书。文中告诉我们,学习必须要有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 喜迎各国嘉宾,论语中有一句话可以表达这种喜悦;“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12论语12 章中表示要虚心学习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3论语12 章中强调只要善于学习,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4 成语“择善而从”的出处是:“择其善者而从之。”15 由我国民间俗语“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你能联想到论语 12 章中的哪一句话?答:“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612 章中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人不知而不愠。”1712 章中谈知识的巩固与创新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1812 章中要求人们对先进和落后的态度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9 孔子说:“善人,不善人之师;不善人,善人之资(资:借鉴)。”用课文中的话说就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0 阐述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到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1 与“学而时习之”内容相近的句子是:“传不习乎?”,与“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2.体现了复习学过的知识的重要性是温故而知新。23.现在还使用的成语 不亦乐乎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现在常用以表示事态发展到极顶的程度,也表示“淋漓尽致”的意思。从心所欲 随自己的心意,想怎么样就怎么样。10 温故知新:温习;故;旧的。温习已学过的东西,又有新的体会。温习旧的知识,就会得到心得体会与理解。现在有时比喻吸取历史经验,给认识当前情况提供参考。学而时习之:学了知识,然后按照一定时间去复习它。学习到的东西,时常去复习、实践。而立之年:指一个人到了三十岁应该是人格自立、学识自立、事业自立的年龄。现在成为了一个人三十岁的代称。不惑之年:形容人到四十岁能明辨事理。知命之年: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 50 岁 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后人用“三人之行,必有我师”来表示应努力向别人学习好的东西。择善而从:我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的地方就作为借鉴,改掉自己的缺点。【解释】: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逝者如斯: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解释】: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匹夫不可夺志:谓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富贵浮云:【解释】: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箪食瓢饮:【解释】: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一、文学常识填空 1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孔孟”三、解释加点词 1.学而时习之(按时复习)2.有朋自远方来(从)3.人不知而不愠(了解)(生气,发怒)4.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5.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反省)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7.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8.三十而立(站立,站得住,这里指独立做事情)9.四十不惑(迷惑,疑惑)10.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11.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2.学而不思则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3.思而不学则殆(有害)14.可以为师矣(可以)(凭借)(做,当作)15.人不堪其忧(忍受)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懂得)(代词,的人)(喜欢,爱好)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以为乐趣)18.饭疏食饮水(吃饭)(粗粮)(冷水)19.曲肱而枕之(弯曲胳膊)(承接连词)20.不义而富且贵(不正当的手段)21.于我如浮云(对于)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泛指多个,几个)(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3.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方面,优点)24 子在川上曰(河流上,河边)25.逝者如斯夫(流逝)(这,指河水)26.不舍昼夜(舍弃)27.三军可夺帅也(军队的通称)28.匹夫不可夺志也(普通的人,男子汉)29.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30.切问而近思(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 说 通 悦 ,意思是 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 通 又 ,意思是 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按一定时间;今义:时间。习,古义:复习;今义:学习)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每天;今义:一日。三,古义:泛指多数,今义:数词,三)3.温故而知新(古义:旧的知识;今义:过去的,老的)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优点;今义:善良的人。从,古义:跟从(学习);今义:跟从。)5.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以 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传不习乎(动词活用为名词,老师传授的知识)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喜欢,爱好;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以为乐。)5.饭疏食饮水(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6.择其善者而从之(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优点长处)7.温故而知新(故:形容词作名词,旧知识;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知识)八、成语归类 1 不亦乐乎 2 温故知新 3 择善而从 4 三人行,必有我师 5 逝者如斯 6 匹夫不可夺志 7 富贵浮云 8 箪食瓢饮 9 三十而立 10 四十不惑 九、按要求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1 论语十二章 一、基础训练(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 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与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2孔子(公元前 551-公元前 479),名 ,字 ,时期人,是我国著名的 、,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不逾矩()不思则罔()不学则殆()一箪食()曲肱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之()2.有朋自远方来()3.人不知而不愠()()4.不亦君子乎()5.吾日三省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19.曲肱而枕之()()20.不义而富且贵()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 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不可夺志也()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四)通假字(找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不亦说乎 通 ,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通 ,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学而时习之 (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4.择其善者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5.可以为师矣(古义:;今义:)(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温故而知新()3.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温故而知新()4.乐:不亦乐乎()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七)词语活用归类 1.学而时习之()2.吾日三省吾身()3.传不习乎()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饭疏食饮水()6.择其善者而从之()7.温故而知新()()12(八)成语归类(写出文中成语,至少五个)二、课时达标(一)理解性默写: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2.求学应该谦虚,正如论语中所说:3.复习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且对学习者有重要的意义:4.当别人不了解自己、误解自己时,孔子提出不要焦虑:5.孔子赞叹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的句子是:6.孔子在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7.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4.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三)文本思考:1.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试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2.找出课文中有关道德修养的论述,就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三、能力提升(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问题:【甲文】论语十则(节选)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