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6123.pdf

    • 资源ID:83531542       资源大小:602.99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6123.pdf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一章 动物 的主要类群 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身体内外两层细胞内胚层和外胚层、外胚层有刺细胞在触手处较多)2、共同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与人类关系;食用、珊瑚礁、4、其他动物: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 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自由生活,其他大多是寄生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3、其他动物:华枝睾吸虫(先寄生在纹沼螺等淡水螺内再感染草鱼、鲫鱼以及虾类)、日本血吸虫(幼虫在钉螺内发育)线性动物 1、代表动物:蛔虫(寄生,有的自由生活)2、共同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3、其他动物:蛲虫、钩虫、丝虫、线虫 环节动物 1、代表动物:蚯蚓(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有相似的环状体节,前部有环带,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体壁呼吸)2、共同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3、其他动物:沙蚕、蛭 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1、代表动物:缢蛏(双壳类,贝壳由肉质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通过身体后端入水管吸入水,摄食水中食物颗粒,经出水管排出残渣,由鳃呼吸)2、共同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3、其他动物:石鳖,蜗牛,乌贼,鱿鱼,章鱼,钉螺 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目前已命名的 120 万种以上,占动物种数 80%,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无脊椎动物 中惟一会飞的动物,)1、代表动物:蝗虫(一对触角,两对翅,三对足。头部有感觉器官,胸部有运动器官,腹部有气门,体表有外骨骼,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2、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3、其他动物:蚊,蜘蛛,蝉等 鱼 1、运动器官:尾鳍 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胸鳍和腹鳍 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 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 鳍 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用 鳃 在水中呼吸。(08 中考)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6、共同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两栖动物(青蛙、娃娃鱼、蝾螈等)共同特征:幼体生活在 水 中,用 鳃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肺 呼吸,皮肤 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乌龟、蛇等)适应陆地特征:头部有颈可以灵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皮肤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保护身体和减少体内水分蒸发,肺呼吸满足对氧气需求,卵外有卵壳保护摆脱生殖发育对水环境的依赖 共同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鸟类 适于空中飞翔生活的结构 特征 (1)外型:流线型或梭型结构,体表被覆 羽毛,前肢变成 翼。(2)运动:有翅(翼):羽毛、翅膀展开利于飞行 胸肌 发达,骨轻,长骨中空,有利减轻体重 (3)消化:角质喙,无牙齿,食量大、消化快、直肠短,排便快,没有膀胱,不贮存粪便,减轻体重。(4)呼吸:用 肺 呼吸,气囊 辅助肺的呼吸,呼吸一次在 肺 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进行双重呼吸。(5)循环:心脏 4 腔,输送氧的能力增强,有利于有机物的分解。体温 恒定,42 度左右。主要特征: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哺乳动物: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如兔、大熊猫 呼吸:用肺呼吸;循环:心脏有四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体腔:有膈分为胸腔和腹腔,膈 是哺乳动物特有的特征。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的区别:(1)恒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 可通过自身的调节而维持体温的恒定,使体温不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恒温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 (2)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变化而改变的动物是变温动物,如蛇、昆虫等。第二章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1)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由 骨、关节 和 肌肉 组成,骨与骨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形成骨骼,附在骨骼上的肌肉称为骨骼肌。(2)骨胳肌结构:骨骼肌包括中间较粗的 肌腹 和 两端较细呈乳白色 的 肌腱,骨胳肌特性:骨骼肌受神经刺激后有 收缩 的特性,骨骼肌只能 收缩牵拉 骨而不能推开骨,所以与骨相连的肌肉至少有 两组 相互配合活动的。(3)运动的产生 过程: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 骨骼肌 的牵拉。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骨头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4)运动系统在 神经系统 控制和调节,以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的配合下共同完成运动。(5)关节的结构图:如右图(09 中考)(6)骨、关节、肌 肉 的协作 屈肘:肱二头肌 收缩,肱三头肌 舒张;伸肘:肱三头肌 收缩,肱二头肌 舒张。(双手自然下垂同时处于 舒张 状态,双手有重物同时处于 收缩 状态)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1、动物的行为分类:按行为表现不同可分为:取食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迁徙行为等;按获得途径不同可分为:先天性行为 和 学习行为。2、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 生来就有 的,由动物体的 遗传物质 所决定的行为。如 蜘蛛织网、蜜蜂采 蜜、母鸡孵蛋、小鸟喂鱼、幼袋鼠吃奶、鸟的迁徙。(2)学习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 生活经验 和 学习 而获得的行为,称学习行为。如鹦鹉学舌,小狗算数,猴做花样表演、蚯蚓走迷宫、大山雀喝牛奶。尝试与错误是常见的学习行为。3、动物学习行为意义:动物越 高等,学习能力越 强,适应环境 能力也就越强,对生存也就越有意义。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 1、社会行为:营群体生活的动物,群体内部 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从而具有的行为。如白蚁群体、狒狒群体,狼,蜜蜂 2、社会行为特征: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 组织 成员之间有明确的 分工有的还形成 等级 3、通讯: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行为反应的现象。分工合作需随时交流信息,交流方式有 动作、声音、和 气味 等。(09 中考)蜜蜂跳舞 动作黑长尾猴 声音蚂蚁 气味蝶蛾类昆虫 性外激素(气味)第三章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自然界中 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帮助植物 传粉、播种 2、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 数量 和所占的 比例 总是维持在 相对稳定 状态的现象。3、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的关系。其中任一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生态系统。正是由于 物质流、能量流 和 信息流 的存在,使各种 生物 与 环境 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4、生物防治就是利用 生物 来防治病虫害。如用瓢虫杀灭、控制棉蚜数量。主要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以菌治虫 第四章细菌和真菌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1、菌落: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 菌落。2、列表细菌和真菌菌落的不同 3、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配制 培养基(含营养物质的有机物)高温灭菌 接种 恒温培养(07 中考)4、接种 将少量的细菌或真菌放在培养基上的过程叫 接种。5、细菌和真菌的生存也需一定的条件:水分、适宜的温度、有机物。另外,有些 需氧,而有些则 厌氧(即有氧时生命活动受抑制)。酵母菌可有氧呼吸,也能无氧呼吸,乳酸菌制奶也不要氧气。除少数细菌外,都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只能利用 现成的有机物 作为营养(即营养方式为 异养)第二节细菌 1、细菌是由 列文虎克 发现的 2、法国的“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 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 原已存在的细菌 产生的。3、细菌特征:微小,有 杆 状、球 状、螺旋 状等形态,无 成形细胞核。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属 分解者。分裂繁殖(裂殖)。有些细菌能形成对不良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 休眠体,叫 芽孢。4、细菌 快速繁殖 和 形成芽孢 的特性,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5、细菌的结构:如下图(从外到内)(1)一个细菌也是 一个细胞。单细胞 生物。(2)它和动植物的细胞都不同,主要区别在于它虽有 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此外,细菌有 细胞壁(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有 荚膜,有些细菌生有 鞭毛),却没有 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把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它们是生态系统中的 分解 者。5、细菌生殖 细菌是靠 分裂 进行生殖的,2030 分钟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 芽孢。芽孢是细菌的 休眠体,对 不良环境 有较强的抵抗能力。6、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细胞的对比 7、营养方式(异养):腐生 和 寄生(靠现成的有机物来养活)腐生细菌和真菌:分解动物植物遗体;寄生细菌和真菌:寄生在活的动植物体内。8、作用:作为 分解 者促进自然界物质循环。第三节真菌 1、真菌的种类:(1)大型真菌:木耳、牛肝菌、香菇、灵芝(多细胞真菌)(2)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3)酵母菌(单细胞真菌)2、真菌的结构:菌体由许 多细胞 连接形成的 菌丝 构成;每个细胞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无叶绿体)、细胞核;另外还有 单细胞 的真菌,如 酵母菌;均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3、真菌的生殖:用 孢子 繁殖后代 4、酵母菌(单细胞真菌)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液泡、无叶绿体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有氧呼吸:葡萄糖二氧化碳+水+能量(多)无氧呼吸:葡萄糖酒精(多)+二氧化碳+能量(少)生殖方式:出芽 生殖,特殊情况进行 孢子 生殖 5、霉菌(青霉、曲霉)(多细胞真菌)形态:(多细胞)结构:青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扫帚 状,青绿色 曲霉:直立菌丝、营养菌丝顶端孢子囊:放射 状,黑褐色 生殖:孢子 生殖 营养方式:异养(腐生)6、蘑菇(多细胞真菌)结构:菌盖和菌柄又称 子实体,菌褶,菌丝;制作孢子印时,放射状孢子印是由菌褶上散落下来的 孢子 组成的。营养方式:异养(腐生)从 腐烂的植物体 获得营养。生殖:孢子 生殖 生活环境:生活在 温度适宜、水分 充足且 富含有机物 的地方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作用:(1)作为 分解者 参与物质循环。即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制造有机物。故对于自然界中 二氧化碳 等物质的循环起重要作用 (2)引起动植物和人患病。这类微生物多营寄生生活,从活的动植物体上吸收营养物质。如链球菌引起扁桃体炎,真菌引起癣、小麦叶锈病(注意:脚气和细、真菌没关系(是缺维生素 B 导致的 (3)与动植物 共生。2、共生 指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不能分开的现象,简言之,互利共生。(1)如 真菌 与 藻类 共生形成 地衣 (2)根瘤菌与豆科植物,(3)与动物:兔、牛、羊内有些细菌帮助分解 纤维素 与人:人的肠道中有一些细菌能制造 维生素 B12 和 维生素 K 对身体有益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作用 1、食品制作。即发酵原理的应用,发酵 就是有机物在一定温度下被酵母或其他菌类分解成某些产物的过程(08 中考)酿酒、制作馒头和面包 酵母 菌酸奶、泡菜 乳酸 菌制醋 醋酸 菌制酱 霉 菌 2、食品保存。腐败原因细菌和真菌分解食品中的有机物并在其中生长繁殖所导致;保存原理将细菌和真菌 杀死或抑制 其生长繁殖;保存方法低温保存、高温灭菌保存(如巴氏消毒)、缺氧保存等 巴斯德“消毒法、罐藏法、脱水法、腌制法、真空包装法、晒制烟熏法渗透法、冷藏冷冻法 3、疾病防治。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抗生素是 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菌的物质。胰岛素是对 大肠杆菌 转基因形成治 糖尿病 的药物。4、环境保护。无氧时一些 杆菌、甲烷菌 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这样都使污水得到净化。第六单元 第一章根据生物的特征进行分类第一节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1、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把生物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从大到小的七个等级,并对每一类群地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亲缘 关系和 进化 关系。2、分类的依据是生物在 形态结构 和 生理功能 等方面的特征。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种。3、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4、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 5、动物的主要类群: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节肢动物、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低等到高等、水生到陆生)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有:金丝猴、白鳍豚、朱鹮、扬子鳄 我国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杉、珙桐(中国鸽子树)第二节从种到界 1、科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 相似程度,把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分类单位,2、生物分成不同等级的目的是为了弄清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依据是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3、生物分类单位从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4、种 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07 中考)5、分类单位 越大,包含物种 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 越小,亲缘关系 越远;分类单位 越小,包含物种 越少,而相似特征 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6、生物命名法:瑞典人林奈提出的 双名法,即 属名种加词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内涵:它包括三个层次:生物 种类 多样性(即物种多样性),基因 多样性,生态系统 的多样性.2、我国是裸子植物最丰富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3、生物种类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者关系:(1)基因多样性决定种类多样性,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 基因 多样性。(2)生物种类多样性影响生态系统多样性。(3)生态系统发生剧烈变化时也会加速生物种类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第三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1)生态环境改变和破坏;(2)掠夺式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入侵。(如水葫芦)2、建立 自然保护区:含义:是指含有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这个区域就是自然保护区。功能:具有“天然基因库”、“天然实验室”和“活的自然博物馆”的特点。目的:(1)保护生态系统(如长白山温带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2)保护珍稀动植物(如保护斑头鸟、棕头鸥等鸟类及其生存环境的青海湖鸟岛保护区 3、建立自然保护区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4、生物多样性的保护:(1)就地保护 建立自然保护区 (2)迁地保护 迁出原地,移入植物园、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 (3)建立濒危物种 种质库(种子、精子库)(4)健全法制管理,全球合作 *各种动物的特征:(1)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如海葵、海蛰、珊瑚虫)(2)扁形动物: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如涡虫、华枝睾吸虫、日本血吸虫)(3)线性动物: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钩虫、丝虫)(4)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沙蚕、水蛭、蚯蚓等)(5)软体动物: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如 缢蛏、石鳖、蜗牛、鱿鱼、章鱼,钉螺、乌贼、扇贝、蛾螺等)(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节肢动物门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昆虫:身体可分为 头(触角 1 对),胸(翅 2 对、足 3 对),腹(气管)(7)鱼: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8)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 水 中,用 鳃 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 肺 呼吸,皮肤 辅助呼吸 (9)鸟: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10)哺乳动物: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注意事项

    本文(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6123.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