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行政法案例分析题10327.pdf

    • 资源ID:83542713       资源大小:1.14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行政法案例分析题10327.pdf

    第一部分 行政法案例分析题行政法原则 案例 1:张某不服县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行政处罚案 一、案情简介 原告张某,系某县安桥镇经营食品的个体户。2006 年 10 月 4 日,被告某县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以下简称卫检所)所属的安桥镇食品卫生监督员李某、蒋某对原告张某经营的个体食品商店进行检查时,发现张某没有办理当年有效的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便口头宣布让张某当天到镇卫生院办理健康证和卫生许可证。后李某、蒋某准备离开时,发现张某的店内有十余瓶矿泉水超过保存期限,并有沉淀物,即口头宣布当场销毁。张某刘某见门口有数人围观,为顾其名誉,便要求自行销毁剩余的矿泉水,李某不同意,于是双方发生争执,刘某将李某往门外推。这时,刘某的父亲刘某某、哥哥刘某等赶来,与李某发生厮打,后被群众拉开。李某、蒋某二人回去后向其所在的镇卫生院负责人和被告卫检所作了汇报。被告答复让其向安桥镇政府汇报。随后,卫生院负责人向安桥镇派出所报了案,派出所同意调查处理。次日(10 月 5 日)上午,被告卫检所又派 5 名工作人员到安桥镇,首先与镇卫生院负责人进行了讨论,并决定对原告经营的商店食品进行彻底检查;当场销毁不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处以 500 元罚款;建议工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要求公安部门予以处罚。当日下午二时许,被告派来的 5 人及卫生院的有关人员携带照相机再次对原告的商店进行检查。这时,刘某赶来阻止,双方发生争执直至厮打。后被告再次向安桥镇政府和安桥派出所、工商所作了汇报,要求协助检查处理。下午 5 时许,在被告的要求下,安桥镇政府、安桥派出所、工商所派员与被告一起再次对原告的商店进行检查,被告并以原告未办证,拒绝销毁变质沉淀的矿泉水软包装饮料,殴打食品卫生检查人员为由,当即给原告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其内容为:变质食品就地销毁;限期 2 日体检办证;停业整顿等待处理;罚款 1000 元。原告不服处罚,于 2006 年10 月 13 日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问题 什么是行政合理性原则?本案中被告卫检所的行为是否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三、处理 人民法院审理认为:2006 年 10 月 4 日,被告聘请的基层食品卫生监督员依法对原告经营的商店进行食品卫生检查,限期让原告体检办证,责令原告当场销毁经营的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饮料是正确的。被告以原告妨碍公务为由,要求派出所处理,也是正当的。但被告又于次日(10 月 5 日)对原告作出处罚,属滥用职权的行为,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 54 条第(2)项第 5 目之规定,判决撤销了被告卫检所对原告的处罚决定。我国行政诉讼法第 5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 54 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其中第 4 项规定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四、评析 行政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本案中被告卫检所的行为不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的具体内容可以概括为:行政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行政行为必须具有合理的动机;行政行为必须考虑相关的因素,不能考虑无关的因素;行政行为必须符合公正准则。本案中被告卫检所的行为不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具体表现在:目的不符合法律规定;动机不纯;考虑了不相关的因素;行政处罚的内容不符合公正法则。案例 2:何某诉公安机关不履行职责案 一、案情简介 2000 年 6 月 17 日,原告何良 13 岁的女儿何秀芬(小学三年级学生)上学途中失踪。经多方寻找,原告在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后仍下落不明,经何良申请,法院公告仍无下落的情况下,于 2005 年 11 月 3 日,法院依法宣告死亡,并注销了何秀芬的户口。2006 年 4 月 17 日,原告何良收到女儿何秀芬寄来的一封信。信中讲 6 年前在上学途中被人贩子拐走,转买到河北省某县红坡乡河套村,卖给一家姓习的作养女。习家对何秀芬防范很严,多次出逃都捉回并遭毒打。几年来,习家昼夜提防,不准出屋,不准写信,上厕所都有人跟随。今年春节前,习家强迫何秀芬同习家呆傻儿子成亲。成亲后,习家认为生米已成熟饭,稍微放松了对何秀芬的防范。何利用习家人去县城办年货,家里无人之机写了封信,托好友带到县城代邮。信尾还有请父母快来相救等内容。经与女儿的笔迹比对,何良认定此信是女儿亲笔所书,遂到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认为事关重大,须请示分局。何良又找到区公安分局。分局了解情况后,答复说,何秀芬失踪长达 6 年,已经由法院宣告死亡,现发现何秀芬下落,也应先由法院撤销何秀芬的死亡宣告,否则,公安机关不予协助执行。何良不服区公安分局的答复,以拒绝履行法定职责为由向区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法院依法判决被告履行法定职责,早日解救被拐卖的女儿。法院受理此案后,经审理查明:原告何良的女儿确系 6 年前失踪。经鉴定,来信系何秀芬亲手所写。法院认为: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公安机关负有解救其被拐卖的女儿的法定职责是正当的。二、问题 1.本案中公安机关的行为是什么性质的行为?2.被告以先由法院撤销被解救人何秀芬的死亡宣告作为履行职责的先决条件,是否正确?3.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判决?4.若被告公安机关申请回避,应当在什么时候提出?5.如果在第一审程序中,被告公安机关开始着手解救被拐妇女,原告何良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应当如何处理?三、评析(1)公安机关的行为是行政不作为。(2)被告以先由法院撤销被解救人何秀芬的死亡宣告作为履行职责的先决条件是不正确的。(3)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解救被拐卖妇女的法定职责。(4)若被告公安机关申请回避,应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5)如果在第一审程序中,被告公安机关开始着手解救被拐妇女,原告何良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准许原告撤诉。本案中被告区公安分局的行为构成了拒不履行法定职责的行政不作为。首先,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工作既是法律赋予公安机关的职权,也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和义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第 5 条规定,“各级政府对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有解救职责,解救工作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执行。“但这里的会同有关部门并不意味着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首先要人民法院撤销死亡宣告才能进行。公安局提出先由人民法院撤销对被拐卖人何秀芬的死亡宣告是没有法律根据的。在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下落不明满 4 年的;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 2 年的。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他没有死亡,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宜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在无法证明是绑架或是拐卖以及无法证明被绑架人或是被拐卖人的确实所在之前,可以在法律上视为下落不明,在达到法定期限后,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宣布其失踪或死亡。宣告死亡并不等于被宣告者自然死亡,只是法律为避免民事法律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保护公民的民事权益而规定的一种民事制度。宣告死亡的法律后果是被宣告人婚姻关系的消灭、遗产的法定继承、债务的清偿等方面,而且如果被宣告死亡的公民井未自然死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所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民法通则还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重新出现或者确知其没有死亡,经本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可见,解救被拐卖妇女、公民人身权二者不能混为一谈。法律赋予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权利和人民法院宣告失踪、宣告死亡的权力同公安机关依法保护公民人身权的职责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范畴。因此,本案被告区公安分局提出须先由法院撤销死亡宣告方可履行职责不构成拒绝履行法定职责的合法依据。其次,本案被告区公安分局的行为符合了行政不作为的其他要件:行政相对方已经申请、行政机关拒不履行、行政机关存在主观故意。”本案中被告的行政不作为属于未终了型的行政不作为,即被告的公安机关仍有履行解救被拐妇女的法定职责的必要和可能,法院应当判决被告限期履行法定职责。根据行政诉讼法第 1 条第 1 款第(五)项的规定,原告何良请求公安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公安机关拒绝履行原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法院应当根据行政诉讼法第 54 条第(三项)之规定,判决被告区公安分局在判决生效后一定期间内履行法定职责。此外,如果受害人何良女儿在公安机关拒绝履行法定职责期间受到了现实的、客观的损害,并且不能从其他途径获得的话,本案被告公安机关理应负责赔偿。案例 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一、案情简介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 5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第 54 条规定:“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判决:(一)具体行政行为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的,判决维持。(二)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判决撤销或者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1.主要证据不足的;2.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的;3.违反法定程序的;4.超越职权的;5.滥用职权的;(三)被告不履行或者拖延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四)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其中第 4 项规定的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可以判决变更。二、问题 上述 2 条规定分别属于行政法基本原则中的什么原则?三、评析 前者是合法性原则,后者属于合理性原则。这说明我国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坚持以合法性审查为基本原则,合理性审查为补充。案例 4:行政合理性原则和行政合法性的原则 李某系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工商户,出售自制的蛋糕,李某蛋糕未经有关部门进行检验。这一行为被某工商所查获。根据个体饮食业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对此类违法行为,应予以警告、没收违禁区食品和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 1 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营业执照。在工商所查获前李某出售蛋糕共获利 590 元。根据上述有关规定,工商所没收了李某尚未出售的蛋糕,没收其违法所得 590 元,并且工商所认为李某曾因伤害罪而被判刑 3 年,一年前刚出狱,因此要重罚,又处以李某 1500 元的罚款。问题 工商所对李某的违法行为进行的行政处罚是否合法适当?是否符合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正确答案 工商所的行政处罚行为是合法的,但不合理,违背了行政合理性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对李某的罚款行为上。本案中,根据法定的罚款幅度的规定,工商所对李某处以 1500 元的罚款属于法定的幅度内,其行为没有超越法律,不与法律相抵触,是合法的。但工商所在法定幅度内的自由裁量权行使的不恰当,对李某进行 1500 元的罚款,除以其违法事实情节等为依据外,于一种不正当的考虑而作出的行政处罚行为,违背了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要求,属不合理的行为。考点集成 行政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行政法之中,是指导行政法的立法和实施的根本原理和基本准则。行政合法性原则与行政合理性原则是行政法的两大基本原则。合法性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设定、行使必须依据法律,符合法律,不能与法律相抵触。具体内容包括:行政职权基于法律的授予而存在,行政职权依法律行使,行政授权、行政委托有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要旨。合理性原则是指行政决定的内容要客观、适度,符合理性,即合理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原则的具体要求是行政行为的动因应符合行政目的;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合乎理性。行政主体 案例 5:行政主体资格 某市人民政府计划对本市各个农贸市场环境卫生进行整顿,决定先由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组织制订一份关于整顿农贸市场环境卫生的规范性文件。政策研究室经对各方面进行调查,征求有关工商、卫生行政职能部门的意见后,最后起草的文件经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批准,以本研究室的名义向全市进行公布,并要求有关单位和个人要贯彻落实。问题 该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公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是否正确?为什么?正确答案 该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公布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是错误的。因为,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不能对外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行政机关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行为,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市人民政府的政策研究室是市人民政府的内部机构,虽然同属行政机关系统,但它只是机关内部的协调、办事管理机构,它不能对外独立行使权力,也不能独立对外承担其行为后果的法律责任。本案中的规范性文件,应以市人民政府的名义对外公布,才能产生法律效力。考点集成 根据行政主体的理论,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能够成为行政主体的组织,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1)必须享有行政权力。(2)以自己的名义运用行政权力,进行行政管理活动。(3)能够独立地承担自己行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行政机关包括国家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以及受委托组织。行政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并不是所有的行政机关都有立法权。我国的中央立法机关是国务院和国务院各部门,地方立法机关是一定层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以及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民政府。案例 6:H 诉某高校剥夺其学籍案 一、案情简介 2003 年公民 H 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考 W 高校某系的博士研究生。W 高校在对 H 进行了资格审查后发给了 H 准考证。H 的初试、复试成绩均为第一名。但 W 高校以 H 于 2001 年受过处分为由不录取 H。经 H 多方努力,2003 年 W 高校同意 H 跟 2003 级博士生一起上课。此后,H 在 W高校按要求完成了两年的学习并参加了学位课程考试,但其博士研究生的学籍问题始终未能解决,而其户口与粮油关系也自然无法正式转入 W 高校。2006 年 12 月,H 向 W 高校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让被告 W 高校发给 H 录取通知书,让 H 补办注册手续,取得 W 高校博士研究生的学籍,同时将 H 的户口和粮油关系正式落入 W 高校。二、问题 W 高校是行政机关吗?为什么被告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三、评析 中国的高校并不是行政机关。但国家法律法规明确授权高等院校有招生录取、办理学籍注册、协助转办户口及粮油关系、发给毕业证书及授予学位等行政职权。高等院校据此而成为我国的行政主体。如果高等院校在行使上述行政职权中侵犯了公民的合法权益,利害关系人即可以依据行政诉讼的规定以该高等院校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即是一例。案例 7:市规划管理处是行政主体吗 一、案情简介 某市通讯器材厂于 2006 年 8 月 15 日向该市城市管理监察大队申请装修该厂门面。城市管理监察大队同意市通讯器材厂在距离厂房外墙 0.3 米内进行装修,但该厂超出了上述核准的装修范围。该市规划管理处发现后认为市通讯器材厂装修门面虽经城管部门审批同意,但未经城市规划部门批准,属于违章建筑,且该建筑已经超出城管部门的审核范围,影响了人行道的使用,于是在 2006 年 9 月 16 日、9 月 22 日、10 月 15 日三次向市通讯器材厂送达了违法建筑通知书,但该厂不予理睬,继续施工。2006 年 10 月 21 日,市规划管理处向市通讯器材厂送达了某规划处字(2006)第 13 号行政处罚决定书:(1)限通讯器材厂接到处罚决定书 15 日内拆除违法建筑;(2)罚款 300 元。处罚决定书上加盖城市规划管理处的印章。二、问题 市规划管理处是行政主体吗?三、评析 本案涉及到行政主体的概念。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管理职权,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的组织。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才能对外以自己的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承担法律后果。是否是行政主体是判断行政行为是否合法的前提,不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所作的行为是违法的,应予以撤销。本案中城市规划管理处是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所属的执法机构,承担主要的执法责任,但是它不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各类行政管理处理决定,而只能以市城市规划管理局的名义作出,行为的后果也由市城市规划管理局承担。因此,市城市规划管理处不是行政主体。市城市规划管理处在给市通讯器材厂送达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加盖自己的印章的行为,表明他是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处罚,因此,该处罚行为因为主体不合格而无效。凡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或者授权行使行政管理职权的组织为行政主体;接受行政机关委托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委托的行政机关为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扥诶部机构非经法律、法规授权,一律不是行政主体,只能以其所属的行政机关的名义行使职权。案例 8:超市是否有权罚款 一、案情简介 张老太太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某大超市附近,她和老伴是这家超市的常客。2007 年春节前的一天,张老太太与老伴去超市买东西。按惯例,张老太负责挑选,老伴负责推车交钱,眼看东西已经挑选得差不多了,老伴就推着满载货物的小车去交钱。这是,患有糖尿病的张老太看见了放在出口处货架上的杏干,心想:都说得糖尿病吃点杏干好,顺手拿了一包。一看老伴已经交完钱出去了,心里一着急,拿着杏干就往外走,岂料刚走出超市门口,就被保安抓了个“人赃俱获”。保安说:“我们超市有规定,5 元以下商品未交款拿走者要罚款 500 元。”张老太身上没有带那么多钱,只得将身上的 100 元钱和身份证押在那里。次日,张老太又带了 400 元钱到超市,有关人员又将 400 元扣下。回到家里,张老太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张老太连春节都没过好。后向当地工商部门投诉。经过工商人员的干预,超市负责人退还了张老太的罚款。二、问题“超市”能否成为行政主体?判断行政主体的标准是什么?三、评析 超市不能成为行政主体。因为超市不具备行政主体的资格要件。判断行政主体的标准主要是其资格条件:必须拥有行政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开展行政活动;能够独立承担法律后果或法律责任。案例 9:某粮食局服务部不服政府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处罚案 一、案情简介 2005 年 11 月,某县人民政府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简称“三查办”)对该县粮食局服务部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在检查后认定该服务部在 2004 年至 2005 年间有多项违反财经法纪的行为。2006 年 2 月,“三查办”对服务部作出了以下处罚:1.对于服务部滥发奖金、补贴、实物的行为,处以违法款额 10的罚款;2.对于服务部在他处套取乙种发票的违法行为,处以罚款;3.对于服务部擅自购买国家专控商品的违法行为,处以违法款额的 40的罚款,并加收 5的专控商品附加费。服务部对此处罚不服,向该县财政局申请行政复议。复议机关维持原处罚决定。服务部于是以“三查办”为被告,于 2006 年 5 月向该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问题“三查办”具有行政主体资格吗?三、评析 对于“三查办”的行政处罚权,国务院有明确规定:“国务院授权国务院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根据现行的财经法规,制定有关检查的具体政策和规定。各级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有权依法检查和处理各种违反财经法纪的问题。”由此可见,“三查办”同样是中国拥有行政执法权的行政机关,该机关在授权范围内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案例 10:李某诉区土地管理规划局不履行法定职责案 一、案情简介 张某与李某住在同一幢楼的上下层。张某在一层,李某在二层。2005 年 3 月在自己院内违章私自搭建一座小棚屋,屋顶与李某的阳台仅有40 厘米间隔。李某因张某的棚屋对其防盗安全构成威胁,多次到当地的某区规划土地管理局要求拆除张某的违章建筑。但该区规划土地管理局始终未采取有效措施。2006 年 12 月,李某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被告区土地管理规划局履行其法定职责,拆除张某的违章建筑。二、问题 拆除违章建筑是该区规划土地管理局的职权,它不行使这种职权行吗?三、评析 对违章建筑者作出处理,限期拆除违章建筑,是土地规划部门的法定职权,同时也是其法定职责。这种职权或职责具有不可处分性。在本案中,区土地规划部门对于张某及其违章建筑迟迟不采取措施,构成了怠于行使职权或怠于履行职责,违背了行使行政职权及履行行政职权的基本要求,理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案例 11:行政行为的性质 甲集团公司经 A 市人民政府的批准,在该市的繁华地区建商业大厦,为此在这一地区的40 户居民要拆迁。甲集团公司取得该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许可后,分别与 40 户居民就拆迁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问题进行协商并签订协议,其中因与 14 户居民就拆迁补偿金额有分歧而未能达成协议。就此甲集团公司与这14 户居民向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申请裁决。A 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根据国务院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关于“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对补偿形式和补偿金额、安置用房面积和安置地点、搬迁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经协商达不成协议的,由批准拆迁的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的规定,裁决甲集团公司一次性补偿拆迁费的数额。甲集团公司对此有异议。于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1)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行为属于何种行为?(2)甲集团公司对 A 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裁决有异议,应提起何诉讼?正确答案(1)A 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行为属于行政裁决行为。本案中,甲集团公司与 14 户居民因房屋拆迁补偿协议的纠纷属于双方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依照法律规定,这一纠纷可以由行政机关裁决,它符合行政裁决的主要特征,属于行政裁决行为。(2)甲集团公司可提起行政诉讼。甲集团公司对行政裁决不服,应当就 A 市房屋拆迁主管部门的行政裁决行为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补偿决定的合法性加以审查作出裁判,并可一并要求人民法院解决双方当事人之间就拆迁补偿问题的民事纠纷。考点集成 行政裁决是行政机关依法居间解决与行政管理事项有关的民事纠纷的行为,是一种行政司法活动。行政裁决不同于行政仲裁与行政调解,它属于一种具体行政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一旦作出,则产生法律上的效力,非经有权机关依法定程序,其他组织、个人不能自行否定其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法规或者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对某些事项可以作最终裁决,而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机关依据这些法规或者规章作出的最终裁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的,人民应予受理。”案例 12:公务行为的判断 1987 年 9 月 7 日晚 9 时许,某铁路公安局民警宋某着便服到某火车站办私事,听见一男青年(李某,20 岁,某有色金属进出口公司临时工)喊:“谁要广州的车票,即上前查问”。李某称,“喊着玩呢”,宋某即连续将李某摔倒在地,李某将宋某穿着的汗衫扯掉。围观群众见二人互相扭打,即向某火车站站前联防办公室报告。值班民警史某带领联防员赶到现场,见李某嘴部出血,宋某赤裸上身,前胸部有抓痕。宋某称:“我是民警,在抓倒票的人。”史某让宋、李二人去联防办公室,宋某不愿去,提出去车站派出所。史某坚持让宋、李二人去联防办公室解决。宋某仍不愿去,联防队员王某(本案原告)等人对宋某推搡、踢打。尔后,宋、李二人被带到联防办公室。联防办公室核实宋某民警身份后,由史某陪宋某到医院诊治并送其回去。与此同时,站前派出所查明李某不是票贩子,进行批评教育后让其回家。自 1987 年 9 月 22 日开始,某铁路公安局单方面对王某等人进行调查,并于同年 11 月 28 日发出传唤证,对王某传唤审查。12 月 9 日某铁路公安分局作出治安管理处罚裁决,以王某“殴打该局民警”为由,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 8 条和第 19 条规定,给予王某行政拘留 15 目的处罚,并赔偿经济损失。王某不服提出申诉。1987 年 12 月 17 日,某铁路公安局作出治安管理处罚申诉裁决,以王某“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为由,维持某铁路公安分局原裁决。王某仍不服,向某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1)宋某的追查倒票行为是否执行公务行为?为什么?(2)宋某的行为有无不当之处?(3)原告王某的行为是否“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为什么?”正确答案(1)宋某的追查倒票行为是执行公务行为。因为本案中宋某及其隶属的铁路公安局属于有权实施治安行政管理的人员和行政机关,追查“倒票”行为完全在其职权范围之内,宋某作为人民警察追查违法犯罪嫌疑人,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所以宋某虽然身着便服到火车站办私事,但遇到“倒票”嫌疑人也应当而且有权予以追查,所以宋某的行为是执行公务无疑。(2)宋某执行公务的行为程序和手段上不完全合法。没有遵循出示证件、表明身份、说明理由等程序,同时本案中李某并未暴力反抗,只是称“喊着玩呢”,宋某即连续将其摔倒在地,应属于违法使用行政强制措施。(3)原告王某的行为不是“阻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因为联防队员王某并不能确定宋某系执行职务,在没有确定宋某身份之前让宋某到联防办公室并没有错,这足以说明王某并没有妨碍执得职务的主观故意。因此,王某行为不构成妨碍民警依法执行职务。考点集成 判断一个行为是不是执行公务的行为有以下标准:(1)该行为实施者必须是公务员或者是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的正式工作人员,或者是行政机关依法委托的执行公务的人员;(2)该行为实施者必须出于执行公务的动机和目的;(3)该行为必须在行政职权范围内进行,不得超越职权。单纯以公务人员的行为是否在工作岗位和工作时间内进行判断是不恰当、不全面的。行政机关执行公务应当遵循法定的方式和程序,应当表明身份,可以通过着装、出示证件或佩带有关值勤标志等方式表明自己的公务身份。案例 13: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 某市原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屠宰许可证等证照齐全。1997 年国务院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该市政府根据其中确认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规定发出通告,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据此,市工商局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营业执照吊销,卫生局也将卫生许可证吊销。乙、丙、丁三家屠宰场对此不服,找到市政府,市政府称通告属于抽象行政行为,需遵守执行。三家屠宰场遂提起行政诉讼。问题(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何种类型的行政行为?理由是什么?(2)谁是此案的被告?理由何在?(3)此案乙、丙、丁是否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理由是什么?(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属于何种性质的行为,工商局、卫生局能否据此吊销乙、丙、丁的执照、许可证?正确答案(1)市政府的通告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本案中市政府发布的通告,明确确定只给甲发放定点标志牌,而该市原仅有甲、乙、丙、丁四家定点屠宰场,这就意味着剥夺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屠宰资格。可见,该通告是针对定点屠宰这一特定的事和甲、乙、丙、丁这一特定的人作出的,侵害了乙、丙、丁三家屠宰场的公平竞争权,属于典型的具体行政行为。(2)市政府、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均可成为本案的被告。依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问题的解释第 13 条第(一)项可知,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对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具体行政行为提出行政诉讼,由于市政府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且直接侵犯了乙、丙、丁的利益,故乙、丙、丁均可依据行政诉讼法第 25 条第 1 款的规定,以市政府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依行政诉讼法第 11 条第 1 款第(一)项规定,乙、丙、丁可以市工商局、市卫生局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3)乙、丙、丁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理由如上题所述。(4)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是行政许可行为,具体而言是属于资格许可行为,即赋予行政相对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的许可。既然颁发定点屠宰标志牌的行为是资格许可行为,未获得该牌的企业就不得从事生猪屠宰的经营活动,市工商局、市卫生局就有权据此吊销其执照与许可证。但本案中,由于市政府的行为违法,所以,工商局、卫生局就不得据此吊销乙、丙、丁的执照与许可证。考点集成 具体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针对特定的人或事作出具体处理决定,并对其权利义务产生实际影响。针对特定对象即特定的事和特定的人作出的行为,这点是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重要区别所在。而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针对不特定的人或事制定和发布的具有普遍适用的行为规则的行为,它一般不针对特定对象,而是规定在何种情况和条件下,行政机关和被管理一方的行为规则和权利义务关系,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我国行政诉讼法和行政复议条例是以具体行政行为为对象的,所以现实生活中区分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案例 14:对某省工业总公司(国有企业)的审计 一、案情简介 刘某,系某省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国有企业)。2006 年 4 月,国家划拨给该公司 700 万元的专用款,要求将此款专用于弥补该企业资本金。此间,兴达公司(私营企业)李经理经人介绍认识了刘某,并提出要借款搞房地产开发,并承诺按 40的年利润率提前支付利息。刘某在未对兴达公司资信等情况进行考察的情况下,未经公司领导班子集体研究讨论,擅自决定将700 万元中的 300 万元借给兴达公司,借期为 8 个月。借款后不久,兴达公司支付了工业总公司 100 万元利息。刘某安排财会人员将此款存放到公司的“小金库”后,支出其中 60 万元给工业总公司机关职工发放奖金。某省审计厅在对某省工业总公司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的这种违纪情况,并指出和纠正其中的违法违纪行为。省审计厅又将该情况反映到该省监察厅。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和省监察厅联合组成了检查组,在对该案进行了充分调查取证之后,作出了开除刘某党内外一切职务和党籍,并免去刘某公司总经理职务的行政处分。二、问题 该案中,是否存在行政监督行为?如果有,是哪一种监督行为?三、评析 本案中存在着行政监督行为。就监督的对象而言,行政监督可分为内部行政监督和外部行政监督。而我国的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属于内部行政监督的一种主要类型,是专门对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国有企业、事业等单位进行的监督,而省工业总公司属于国有企业。因此,本案中省审计厅的监督属于审计监督,省监察厅的监督属于行政监察,而且这两种监督行为都属于内部行政监督。即为经过调查作出开除刘某党内一切职务的处分决定则属于行政法制监督中的执政党的监督。案例 15:行政行为不当,致人死亡 一、案情简介 2006 年 4 月 17 日晚,彭某之子彭小某在饭店用餐时与饭店服务员发生争执,当时在警区执勤的某市公安局工作人员于某前去制止,并带彭小某到警区值班室处理。彭小某不听劝阻,于某即对其拳打脚踢,并用花盆击中彭小某的头部,致其脑部严重受伤而死亡。4 月 22 日,于某被依法逮捕。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彭某向该市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赔偿诉讼。8 月,该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于某有期徒刑,并赔偿彭某一家人民币 8000 元。10 月,省高级人民法院维持一审判决。彭某认为,于某是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致其子死亡的,就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二、问题 1.于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吗?为什么?2.本案应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为什么?3.彭某在提起民事赔偿后,是否可以再提起行政赔偿诉讼?为什么?4.法院如受理,在具体处理时,是否可以补足民事赔偿中的不足部分?5.彭某应当向法院提供哪些证据才能证明其请求人资格?三、评析(1)于某的行为是公务行为。因为于某当时是在自己的值勤时间、自己所属的警区、以警察的名义,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是以维护社会利益,保护社会秩序为目的的,其致害行为与其执行职务有内在联系,完全符合执行公务的标准。(2)于某所在的市公安局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为公务行为的侵权责任有违法执行公务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代表国家承担赔偿责任。(3)可以再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因为这不是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不违反“一事不再理”的司法原则。具体表现为:事实基础不同。其先前附带民事诉讼是针对于某的犯罪行为,而其现在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则是基于于某的致害职务行为。被告方不同.前者的被告是于某,后者的被告是于某所在的市公安局。主要理由不同。前者主要根据的是刑法、刑事诉讼法;后者主要依据的是国家赔偿法。(4)不可以补足民事赔偿中的不足部分。因为我国不实行损益相抵的原则。两次诉讼被告不同,承担责任的主体有别。国家的赔偿责任不因为受害人从其他渠道获得赔偿而减轻。(5)彭小某的死亡证明;彭某与彭小某的关系证明。案例 16:高某诉乡镇政府强制执行案 一、案情简介 农民高某以能言善辩著称,以给别人介绍对象为业,远近闻名。2006 年底的某天,40 岁的王某求高某给其介绍对象。高某称王某年岁已大,形象又不好,恐怕难找到合适的。王某则愿意以高价相求。于是,双方达成协议。若高某能给王某介绍成功,王某给付 1 万元作酬劳,在此之前,王某应先付给高某 5000 元作抵押,事成之后,再另给 5000 元,若事不成,5000元还给王某。半个月后,高某果然给王某介绍了一个对象,但经过几次来往,终因种种原因而告吹。于是,王某以对象没有搞成为由,要求高某返还预先支付的 5000 元押金,高某认为对象已介绍成功,只是由于王某自己太笨才造成失败的结果,不但不还 5000 元,反而还向王某索要另外 5000 元。双方发生争执,王某要钱不得,便告到乡人民政府,要求高某还钱。乡政府根据司法部颁布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高某与王某的财产纠纷作出处理决定,限高某在该决定送达之日起 3 天内归还王某的 5000 元人民币。后因高某拒不归还,乡人民政府便根据民间纠纷处理办法强行将高某的价值 6000 元的电视机变卖了 5000 元还给了王某。于是,高某以对乡政府强制执行措施不服为由,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问题 乡政府有无权力采取强制措施?三、评析 行政诉讼法第 53 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制定、发布的规章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制定、发布的规章。”这就是说,行政规章从总体上说对人民法院不具有绝对的约束力。但是,如果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相符合,人民法院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相反,若行政规章与法律、法规相抵触,人民法院则不能作为裁判的依据。本案中,乡人民政府依据司法部颁布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属于部委的行政规章,这个规章是依据国务院颁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制定的。但我们从人民调解委员会组织条例中并不能找到基层人民政府有行政执行权的规定。显然,司法部颁布的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与行政法规相抵触,人民法院在审判时,不应予以考虑,更不能作为审判案件的依据。同样道理,本案中的乡人民政府也没有权力在处理民间纠纷时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因此,人民法院在审理此案时,可以对乡人民政府的越权行为予以撤销。根据国家赔偿法的有关规定,既然行政机关是违法行使职权,造成了公民的损失,那么就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乡人民政府对高某的损失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实践中类似的民事纠纷可以如下处理:(1)纠纷的一方当事人请求政府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2)政府对当事人双方的纠纷作出处理,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不服,向行政复议机关(即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或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或改变政府的处理决定;(3)当事人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行政许可 案例 17:行政许可 某省地方税务局拟确定一家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专用发票印制企业。甲公司、乙公司均向该省地方税务局提出了印制发票许可的申请。省地方税务局最后决定批准甲公司的申请。甲公司的申请被批准一个月后,乙公司得知此事。乙公司认为(1)

    注意事项

    本文(行政法案例分析题10327.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