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2129.pdf
-
资源ID:83558329
资源大小:800.14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文末附答案)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内能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22129.pdf
1 (每日一练)(文末附答案)人教版 2022 年初中物理内能知识点归纳超级精简版 单选题 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块0C的铁块,可能不具有内能 B铝块的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C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不变 D温度相同的两杯水,它们的内能可能不同 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花香四溢 B飞沙走石 C引吭高歌 D云雾缭绕 3、古时候人们常钻木取火,下列情境中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相同的是()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 2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 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 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 4、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举国上下,万众一心,进行科学防治,下列这些与抗击疫情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为 100nm,它不属于分子 B新型冠状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但飞沫传播的过程不属于扩散现象 CKN95 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能力,是因为带静电的熔喷布能吸附轻小的飞沫 D新型冠状病毒不耐热,加热的方式也能够杀死病毒。如果把水从 20oC 加热到 60oC,水的比热容变大 5、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压缩冲程中柴油机气缸里的气体内能减小 B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C搓手时感到暖和是因为产生了热量 D给手机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冠状病毒的传播是扩散现象 B即使煤炭没有完全燃烧,其热值也不会改变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了,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D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 7、五月五,是端午,吃粽子,挂艾草,划龙舟。俗语中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煮粽子是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粽子的内能 3 B煮粽子的水沸腾后,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C闻到艾草的气味,说明分子在水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划龙舟时,桨对水有作用力,水对桨没有作用力 多选题 8、小莉根据下列表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 密度/(kgm-3)(常温常压下)物质 熔 点/C(在 标 准 大 气 压下)物质 比热容 c/J(kgC)-1 煤油 0.8103 铜 1083 干泥土 0.84103 纯水 1.0103 铝 660 水 4.2103 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 铝 2.7103 锡 232 铝 0.88103 A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块温度降低的较多 B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 C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 D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 9、下列关于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0、根据“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确认,2021 年 5 月 15 日 7 时 18 分,“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与环绕器分离后进入火星大气层。经过减速,在距离火星表面 100m 高度处悬停、避障、缓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又根据遥测数据判断,5 月 22 日 10 时 40 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如图所示。红色火星上有了中国印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4 A着陆巡视器在进入火星大气层后减速下落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 100m 高度处悬停时,受到了平衡力的作用 C“祝融号”火星车的太阳能电池阵,是用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制成的 D“祝融号”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的 综合题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电热膜 电热膜是一种新型的电热器件,如图 1 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膜。电热膜是在绝缘的聚酯薄膜表面,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形成的一条条薄的导电墨线,导电墨线两端与金属导线相连,形成网状结构,其内部结构如图 2 所示。电热膜通电工作时没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所以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在制造电热膜时,会出现不同区域导电墨线厚度不均匀的现象。导电墨线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如图 3 所示,其优点是它不会因厚度不均匀而出现严重发热不均、局部过热的现象,这是电热丝所不具备的,它保证了电热膜各处的温度均匀。电热膜发展潜力巨大,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电热膜采暖方式不耗水、不占地、开关自主,节能节材,符合减排低碳的政策导向,发展前景广阔。有专家预言,该技术标准的推出不仅意味着环保经济的电热膜采暖将更快走进千家万户,而且意味着电热膜采暖产业的振兴,意味着采暖行业低碳式发展春天的来临。5 (1)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室内空气温度升高是通过_方式增加空气内能的;(2)如图 2 所示电热膜电路,导电墨线的连接方式是_联的。(3)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原因是_。(4)某根导电墨线的局部导电材料脱落,如图 4 的 C 部分,这根导电墨线的电阻将会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2、物理小常识:(1)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这个冲程是将_能转化成_能。若此汽油机则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3000r/min,每秒对外做功_次。(2)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_(大/小),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通过_的方法来增加手的内能。(3)如图所示的乙、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来。乙图产生的原因是_;丙图产生的原因是_。6 7 人教版 2022 年初中物理内能_011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A 错误;B铝块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其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 B 错误;C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但是不断吸热,其内能增加,故 C 错误;D温度相同的两杯水,质量未知,故它们的内能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故 D 正确。故选 D。2、答案:A 解析:A花香四溢,这是花香气分子不停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故 A 符合题意;B飞沙走石,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B 不符合题意;C引吭高歌,这是指声音的响度大小,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D云雾缭绕,这都是眼睛能看到的,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3、答案:B 解析:常钻木取火,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A吃饭时,金属勺放在热汤中会烫手,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A 不符合题意;8 B冬天,搓手可以使手暖和,克服摩擦力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是通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B 符合题意;C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 C 不符合题意;D夏天,喝冷饮使人感到凉爽,只涉及能量的转移,没有涉及能量的转化,故是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故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4、答案:D 解析:A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分子和 RNA 分子构成,新型冠状病毒不是分子,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B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飞沫肉眼可以看到,不属于分子,所以飞沫传播的过程不属于扩散现象,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KN95 口罩拥有很强的防护能力,是因为口罩中间层的熔喷布是一种超细静电纤维,能够有效利用静电吸附轻小的病毒粉尘、飞沫,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D把水从 20加热到 60,水的温度升高,但物质种类和状态不变,所以比热容不变,故 D 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 D。5、答案:D 解析:A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机械能转为为气缸内气体的内能,气体内能增大,故 A 错误;B物体吸收热量后,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比热水沸腾过程和晶体熔化过程,物体吸收热量,但温度 9 保持不变,故 B 错误;C搓手时感到暖和是因为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了,故 C 错误;D给手机充电,将电能转化为手机电池的化学能,故 D 正确。故选 D。6、答案:B 解析:A新冠病毒属于微生物,它通过飞沫传播是微生物所做的机械运动,不是扩散现象,故 A 错误;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其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是否燃烧无关,故 B 正确;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可能是外界对此物体做功,故 C 错误;D因为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所以相同质量的沙石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比水升温快,故 D 错误。故选 B。7、答案:C 解析:A煮粽子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粽子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 A 错误;B水沸腾后,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 B 错误;C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之所以闻到艾草的气味,就是组成它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C 正确;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划龙舟时,桨对水有作用力,同时水对桨也有作用力,故 D 错误。故选 C。8、答案:ABD 10 解析:A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铜的密度大,故铜的质量大,从比热容表可知,铜的比热容比铝小,放出相等热量,根据=吸则变化的温度为=吸 则变化的温度之比为 铜铝=放铜铜放铝铝=铝铝铜铜=铝铝铜铜=0.880.392.78.91 故铝降温的快,故 A 正确;B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水的比热容小,水升温慢,故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故 B 正确;C用来熔化铜的器皿不可以用锡制成,因为铜的熔点为 1083,而锡熔点只有 232,当铜为液体时锡绝对不是固体,故无法盛装铜水,故 C 错误;D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根据=,故纯水的体积较小,故 D 正确。故选 ABD。9、答案:ACD 解析:A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但温度不变,故 A 错误,A 符合题意;B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内能一定增加,故 B 正确,B 不符合题意;C物体温度升高,有可能是吸收了热量,也有可能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故 C 错误,C 符合题意;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故 D 错误,D 符合题意。11 故选 ACD。10、答案:ABC 解析:A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层减速,摩擦产生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 A正确;B着陆巡视器在距离火星表面 100m 高度处悬停时,处于静止状态,所受合力为 0,则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B 正确;C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太阳能电池阵,是用硅半导体材料和金属导体连接制成的,故 C 正确;D火星车发回的遥测信号和数据,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故 D 错误。故选 ABC。11、答案:热传递 并 没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 变大 解析:(1)1电热膜取暖器工作时放出热量,室内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使得室内温度升高。(2)2由图可知,各条导电墨线互不影响,故墨线是并联的。(3)3电热膜通电工作时没有发红、炽热现象产生,所以电热膜本身温度并不太高,不易氧化,使用寿命长。(4)4某根导电墨线的局部导电材料脱落,C 部分的凹形会导致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12、答案:机械 内 25 大 热传递 用电器总功率过大 短路 解析:(1)12如图甲所示是一台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某个冲程,活塞向上运动,两气门关闭,说明是压缩冲程,这 12 个冲程是将机械能能转化成内能。3汽油机做功一次时飞轮转两圈,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 3000r/min 即 50r/s,每秒对外做功 25 次。(2)45我国北方地区房间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下降相同温度时放出的热量更多;冬天用热水袋来暖手,这是因为有温度差,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来增加手的内能。(3)67如图所示的乙、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因电流过大而燃烧起来;乙图产生的原因是多个用电器同时使用,造成总功率过大;丙图产生的原因是灯泡发生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