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工程主体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5017.pdf

    • 资源ID:83580698       资源大小:1.37MB        全文页数:2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工程主体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5017.pdf

    1 工程主体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 1.1 土方工程施工 1.1.1 施工准备(1)在对本工程施工前,要结合甲方与规划等有关部门联系,摸清地下管线的走向、埋置深度等情况,在现场用灰线和木桩标识,施工时,对操作人员进行交底,挖出管线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能加深的加深,能改道的改道,尽量迁出建筑物以外。地上设施,如:树木、围墙、等,应根据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及时采取措施,以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2)基坑开挖前应做好技术交底,使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对施工要求和步骤都心中有数。(3)在土方开挖前,应提前办好车辆通行证等有关事宜,并对所有司机进行安全行车教育。以保证施工顺利进行。(4)提前办理市容、环卫的一切相应手续。1.1.2 基坑排水措施(1)本工程基坑总体采用明排水法,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开挖排水沟、集水井,基坑内若有积水可经排水沟流向集水井,然后用水泵抽走。(2)槽内拐角处设内径 1000 砖集水井,槽周挖明排水沟 300300 至 600深将水引入集水井。1.1.3 基坑设计 机械大开挖,放坡比例 10.5;工作面宽度 0.5m;明沟集水井排水,集水井 3 口。1.1.4 土方开挖(1)本工程基坑采用机械式大开挖,由挖掘机挖至设计标高附近,人工进行局部修整。(2)挖槽作业时由土建工长跟槽,严格控制挖土标高,基槽开挖至桩顶标高以上 10cm 地基土必须由人工开挖。(3)工程桩 0.5m 范围内的土体由人工剥离。(4)当挖土遇到地下构筑物或管线时,应通报技术负责人,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可行处理方案。1.1.5 土方回填(1)填土前,应将基坑的松散土及垃圾、杂物等清理干净,并把基层整平。(2)在摊铺土料前,做好水平标高的控制标志。(3)回填土施工应连续进行并应夯实,采用机械碾压时,每层铺土厚度2535cm,并应及时夯(压)实。(4)基坑回填应分层铺摊,每层虚铺厚度为 250mm,用蛙式打夯机从坑边按回形路线夯向中间,夯打 34 遍。夯打时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不得漏夯。振动冲击夯及蛙式打夯机(5)当整个土方回填完成,应进行资料整理。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设计要求的土干密度,试验日期,试验结论和试验人员签字归档。(6)基坑和室内填土,每层 100500m2取样一组,但每层均不少一组;基础回填每 20m350m3取样一组,每层均不少一组,取样部位在每层压实后的下半部。(7)回填土压实后测试土的干密度应 100%达到要求。1.1.6 临边防护措施(1)槽边设 1200mm 高钢管防护栏,夜间悬挂安全标志灯,防护栏立柱根部固定牢固,并挂密眼安全网一道与钢管绑扎牢固。(2)施工人员上下处,设置钢管斜梯,上下两端固定牢,中间与坑壁附着一点。斜梯两侧均带扶手,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1.2 基础钢筋绑扎模板支设 1.2.1 一般规定(1)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材料代用手续。(2)浇筑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隐蔽工程验收,其内容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位置等;钢筋的连接方式、接头位置、接头数量、接头面积面分率等;箍筋、横向钢筋的品种、规格、数量、间距等;预埋件的规格、数量、位置等;避雷网线的布设与焊接等。1.2.2 施工准备 1.2.2.1 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钢筋下料完成。(2)在垫层上弹出钢筋位置线。(3)做好技术交底。1.2.2.2 材料要求(1)工程所用钢筋种类、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2)钢筋半成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3)钢筋绑扎用的钢丝(镀锌钢丝)可采用 2022 号钢丝,其中 22 号钢丝只用于绑扎直径 12mm 以下的钢筋。(4)钢筋绑扎铁丝长度参考表(mm)钢筋直径(mm)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 32 6-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320 10-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340 14-16 250 270 290 310 340 360 18-20 290 310 330 350 380 22 330 350 370 400 1.2.2.3 主要机具 钢筋钩子、钢筋运输车、石笔、墨斗、尺子等。1.2.2.4 作业条件(1)基础垫层完成,并符合设计要求。垫层上钢筋位置线已弹好。(2)检查钢筋的出厂合格证,按规定进行复试,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钢筋无老锈及油污,成型钢筋经现场检验合格。(3)钢筋应按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中指定位置堆放,钢筋外表面如有铁锈时,应在绑扎前清除干净,锈蚀严重的钢筋不得使用。(4)绑扎钢筋地点已清理干净。1.2.3 材料和质量要点 1.2.3.1 材料的关键要求 施工现场所用材料的材质、规格应和设计图纸相一致,材料代用应征得设计、监理、甲方的同意。1.2.3.2 技术关键要求 基础钢筋的绑扎一定要牢固,脱扣松扣数量一定要符合本标准要求;钢筋绑扎前要先弹出钢筋位置线,确保钢筋位置准确。1.2.3.3 质量关键要求 施工中应注意下列质量问题,妥善解决,达到质量要求:(1)施工中要保证钢筋保护层厚度准确,若采用双排筋时要保证上下两排筋的距离。(2)钢筋的接头位置及接头面积百分率要符合设计及施工验收规范要求。(3)钢筋的布放位置要准确,绑扎要牢固。1.2.4 施工工艺 1.2.4.1 工艺流程 基础垫层完弹基础钢筋位置线钢筋半成品运输到位按线布放钢筑绑扎 1.2.4.2 操作工艺(1)将基础垫层清扫干净,用石笔和墨斗在上面弹放钢筋位置线。(2)按钢筋位置线布放基础钢筋。(3)绑扎钢筋。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绑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但必须保证受力钢筋不位移。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需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钢线扣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4)钢筋的弯钩应朝上,不要倒向一边;双层钢筋网的上层钢筋弯钩应朝下。(5)独立柱基础为双向弯曲,其底面积短向的钢筋应放在长向钢筋的上面。(6)现浇柱与基础连用的插筋,其箍筋应比柱的箍筋小一个柱筋直径,以便连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绑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轴线偏移。(7)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 70mm。(8)钢筋的连接:受力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 倍;若采用绑扎搭接头,则接头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接头应相互错开。钢筋绑扎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 倍搭接长度,搭接接头中点位于该区段的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为25%;当钢筋的直径 d16mm 时,不宜采用绑扎接头;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d 为纵向受力钢筋的较大值)且不小于 500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规定,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A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B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基础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 50%。(9)基础钢筋的若干规定:当条形基础的宽度 B1600mm 时,横向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交错布置;当单独基础的边长B3000mm(除基础支承桩上外时,受力钢筋的长度可减至 0.9B 交错布置。(10)基础浇筑完毕后,把基础上预留墙柱插筋扶正理顺,保证插筋位置准确。1.2.5 基础模板支设 阶梯形独立基础:根据图纸尺寸制作每一阶梯模板,支模顺序由下至上逐层向上安装,先安装底层阶梯模板,用斜撑和水平撑钉牢撑稳;核对模板墨线及标高,配合绑扎钢筋及垫块,再进行上一阶模板安装,重新核对墨线各部位尺寸,并把斜撑、水平支撑以及拉杆加以钉紧、撑牢,最后检查拉杆是否稳固,校核基础模板几何尺寸及轴线位置。1.3 地面工程 1.3.1 灰土垫层施工 1.3.1.1 基本规定(1)垫层材料应按设计要求和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规定选用,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使用前,应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2)垫层工程所采用拌合料的配合比应按设计要求确定。(3)垫层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每个施工段(或变形缝)作为检验批。(4)垫层工程完工前、后,检验批及分项工程应由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1.3.1.2 施工准备 1.3.1.2.1 技术准备(1)进行技术复核,基(土)层标高、管道敷设符合设计要求,并经验收合格。(2)施工前应有详细的技术交底,并交至施工操作人员。(3)各种进场原材料规格、品种、材质等符合设计要求,进场后进行相应验收,并有相应施工配比通知单。(4)通过压实试验确定垫层每层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1.3.1.2.2 材料准备(1)垫层下的沟槽、暗管等工程完工后,经检验合格并做隐蔽记录,方可进行灰土垫层工程的施工。(2)垫层的铺设,应待其下一层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上一层。铺设前与相关专业的分部(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以及设备管道安装工程之间,应进行交接检验。1.3.1.2.3 主要机具 蛙式打夯机、机动翻斗车、手扶式振动压路机、筛子(孔径 610mm 和 1620mm 两种)、标准斗、靠尺、铁耙、铁锹、水桶、喷壶、手推胶轮车等。1.3.1.2.4 作业条件(1)基土表面干净、无积水,已检验合格并办理隐检手续。(2)施工机具设备已备齐,经维修试用,可满足施工要求,水、电已接通。1.3.1.3 材料和质量要点 1.3.1.3.1 材料的关键要求 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 610mm 的筛子过筛。土料要用 1620mm 的筛子过筛,确保粒径要求。熟化石灰可采用磨细生石灰。1.3.1.3.2 技术关键要求(1)各种材料的材质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2)灰土拌合料的体积比符合设计要求。(3)每层灰土的夯打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密度在现场试验确定。1.3.1.3.3 质量关键要求(1)生石灰块熟化不良,没有认真过筛,颗粒过大,造成颗粒遇水熟化体积膨胀,会将上层构造层拱裂,务必认真对待熟石灰的过筛要求。(2)灰土拌合料应严格控制含水量,认真作好计量工作。(3)管道下部应注意按要求分层填土夯实,避免漏夯或夯填不密实,造成管道下方空虚,垫层破坏,管道折断,引起渗漏塌陷事故。(4)施工温度不应低于5,铺设厚度不应小于100mm。1.3.1.3.4 职业健康安全关键要求(5)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风镜、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6)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1.3.1.3.5 环境关键要求(1)垫层工程施工采用掺有水泥、石灰的拌合料铺设时,各层环境温度的控制不应低于 5;当低于所规定的温度施工时,应采取相应的冬期措施。(2)对扬尘的控制:配备洒水车,对干土、石灰粉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3)对机械的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有关规定 1.3.1.4 操作工艺(1)清理基土:铺设灰土前先检验基土土质,清除松散土、积水、污泥、杂质,并打底夯两遍,使表土密实。(2)弹线、设标志:在墙面弹线,在地面设标桩,找好标高、挂线,作控制铺填灰土厚度的标准。(3)灰土拌合:灰土垫层应采用熟化石灰与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的拌合料铺设,其厚度不应小于100mm。黏土含水率应符合规定。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石灰:黏土2:8 或 3:7。通过标准斗,控制配合比。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灰土拌合料应拌合均匀,颜色一致,并保持一定的湿度,加水量宜为拌合料总重量的 16。工地检验方法是: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湿润。(4)分层铺灰土与夯实 灰土垫层应铺设在不受地下水浸泡的基土上。施工后应有防止水浸泡的措施。灰土垫层应分层夯实,经湿润养护、晾干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灰土摊铺虚铺厚度一般为 150250mm(夯实后约 100150mm 厚),垫层厚度超过 150mm 应由一端向另一端分段分层铺设,分层夯实。各层厚度钉标桩控制,夯实采用蛙式打夯机,大面积宜采用小型手扶振动压路机,夯打遍数一般不少于三遍,碾压遍数不少于六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错。灰土最小于密度(g/cm3):对黏土为 1.45;粉质黏土 1.50;粉土 1.55。灰土夯实后,质量标准可按压实系数(c)进行鉴定,一般为 0.930.95。每层夯实厚度应符合设计,在现场试验确定。质量控制:灰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根据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也可用贯入度仪检查灰土质量,但应先进行现场试验确定贯入度的具体要求,以达到控制压实系数所对应的贯入度。环刀取样检验灰土干密度的检验点数,对大面积每50100m2 应不少于 1个。(5)垫层接缝:灰土分段施工时,上下两层灰土的接槎距离不得小于 500mm。当灰土垫层标高不同时,应作成阶梯形。(6)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7)雨期施工:灰土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有防雨排水措施,刚打完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受雨淋浸泡,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补填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晾干后再夯打密实。(8)冬期施工:灰土垫层不宜冬期施工,当施工时必须采取措施,并不得在基土受冻的状态下铺设灰土,土料不得含有冻块,应覆盖保温,当日拌合灰土,应当日铺完夯完,夯完的灰土表面应用塑料薄膜和草袋覆盖保温。1.3.1.5 质量标准 1.3.1.5.1 主控项目 灰土体积比应符合设计要求,通过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配合比通知单记录。1.3.1.5.2 一般项目 熟化石灰颗粒粒径不得大于 5mm;黏土(或粉质黏土、粉土)内不得含有有机物质,颗粒粒径不得大于 15mm。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材质合格记录。1.3.1.6 成品保护(1)垫层铺设完毕,应尽快进行面层施工,防止长期曝晒。(2)搞好垫层周围排水措施,刚施工完的垫层,雨天应作临时覆盖,3d 内不得受雨水浸泡。(3)冬期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受冻。(4)已铺好的垫层不得随意挖掘,不得在其上行驶车辆或堆放重物。1.3.1.7 安全环保措施(1)灰土铺设、粉化石灰和石灰过筛,操作人员应戴口罩、手套、套袖等劳动保护用品,并站在上风头作业。(2)施工机械用电必须采用三级配电两级保护,使用三相五线制,严禁乱拉乱接。(3)夯填灰土前,应先检查打夯机电线绝缘是否完好,接地线、开关是否符合要求;使用打夯机应由两人操作,其中一人负责移动打夯机胶皮电线。(4)打夯机操作人员,必须戴绝缘手套和穿绝缘鞋,防止漏电伤人。两台打夯机在同一作业面夯实时,前后距离不得小于5m,夯打时严禁夯打电线,以防触电。(5)配备洒水车,对干土、石灰粉等洒水或覆盖,防止扬尘。(6)车辆运输应加以覆盖,防止遗洒。(7)开挖出的污泥等应排放至垃圾堆放点。1.3.2 混凝土地面 混凝土抹平机(1)将搅拌好的混凝土铺抹到地面基层上(水泥浆结合层要随刷随铺),紧接着用 2m 长刮杠顺着标筋刮平,然后用滚筒(常用的为直径20cm,长度60cm 的混凝土或铁制滚筒,厚度较厚时应用平板振动器)往返、纵横滚压,如有凹处用同配合比混凝土填平,直到面层出现泌水现象,撒一层干拌水泥砂(11=水泥砂)拌合料,要撒匀(砂要过 3mm 筛),再用2m 长刮杠刮平。(2)抹面层:当面层灰面吸水后,用机械抹光机抹平,将干水泥砂拌合料与混凝土的浆混合,使面层达到结合紧密。(3)养护:面层抹压完 24h 后(有条件时可覆盖塑料薄膜养护)进行浇水养护,每天不少于2 次,养护时间一般至少不少于7d。1.4 门窗安装 1.4.1 施工准备(1)塑钢窗: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应有出厂合格证。(2)塑钢窗所用的五金配件应与门窗型号相匹配。所用的零附件及固定件最好采用不锈钢件,若用其他材质,必须进行防腐处理。(3)防腐材料及保温材料均应符合图纸要求,且应用产品的出厂合格证。(4)与结构固定的连接铁脚、连接铁板,应按图纸要求的规格备好。并做防腐处理。(5)焊条的规格、型号应与所焊的焊件相符,且应有出厂合格证。(6)嵌缝材料、密封膏的品种、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7)防锈漆、铁纱(或铝纱)、压纱条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有产口的出厂合格证。(8)密封条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胶粘剂应与密封条的材质相匹配,且具有产品的出厂合格证。1.4.2 作业条件:(1)结构质量经验收后达到合格标准,工种之间办理了交接手续。(2)按图示尺寸弹好窗中线,并弹好+50cm 水平线,校正门窗洞口位置尺寸及标高是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如有问题应提前剔凿处理。(3)检查塑钢窗两侧连接铁脚位置与墙体预留孔洞位置是否吻合,若有总是应提前处理,并将预留孔洞内的杂物清理干净。(4)塑钢窗的拆包检查,将窗框周围的包扎布拆去按图纸要求梳对型号,检查外观质量和表面的平整度,如发现有劈棱、窜角和翘曲不平、严重超标、严重损伤、外观色差大等缺陷时,应找有关人员协商解决,经修整鉴定合格后才可安装。(5)认真检查塑钢窗的保护膜的完整,如有破损的,应补粘后再安装。1.4.3 操作工艺(1)弹线找规矩门窗洞口处理门窗洞口内埋设连接铁件塑钢窗拆包检查按图纸编号运至安装地点检查塑钢保护膜塑钢窗安装门窗口四周嵌缝、填保温材料清理安装五金配件安装门窗密封条质量检验纱扇安装(2)门窗口的水平位置应以楼层+50cm 水平线为准,往上反,量出窗下皮标高,弹线找直,每层窗下皮)(若标高相同)则应在同一水平线上。(3)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根据外墙大样图及窗台板的宽度,确定塑钢窗在墙厚方向的安装位置;如外墙厚度有偏差时,原则上应以同一房间窗台板外露尺寸一致为准,窗台板应伸入塑钢窗的窗下5mm 为宜。(4)安装塑钢窗披水:按设计要求将披水条固定在塑钢窗上,应保证安装位置正确、牢固。(5)防腐处理:门窗框两侧的防腐处理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涂刷防腐材料,如橡胶型防腐涂料或聚丙烯树脂保护装饰膜,也可粘贴塑料薄膜进行保护,避免填缝水泥砂浆直接与塑钢窗表面接触,产生电化学反应,腐蚀塑钢窗。塑钢窗安装时若采用连接铁件固定,铁件应进行防腐处理,连接件最好选用不锈钢件。(6)就位和临时固定:根据已放好的安装位置线安装,并将其吊正找直,可用木楔临时固定。(7)与墙体固定:塑钢窗与墙体固定有三种方法:沿窗框外墙用电锤打6孔(深60mm),并用型 6钢筋(40mm60mm)打入孔中,待水泥浆终凝后,再将铁脚与预埋钢筋焊牢。连接铁件与预埋钢板或剔出的结构箍筋焊牢。混凝土墙体可用射钉枪将铁脚与墙体固定。(8)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固定,铁脚至窗角的距离不应大于180mm,铁脚间距应小于 600mm。(9)处理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塑钢窗固定好后,应及时处理门窗框与墙体缝隙。如设计未规定填塞材料品种时,应采用矿棉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塞缝隙,外表面留 58mm 深槽口填嵌嵌缝膏,严禁用水泥砂浆填塞。在门窗框两侧进行防腐处理后,可填嵌设计指定的保温材料和密封材料。待塑钢窗和窗台板安装后,将窗框四周的缝隙同时填嵌,填嵌时用力不应过大,防止窗框受力后变形。(10)塑钢门框安装:将预留门洞按塑钢门框尺寸提前修理好。在门框的侧边固定好连接铁件 门框按位置立好,找好垂直度及几何尺寸后,用射钉或自攻螺丝将其门框与墙体预埋件固定。用保温材料填嵌门框与砖墙(或混凝土墙)的缝隙。用密封膏填嵌墙体与门窗框边的缝隙。(11)塑钢门扇安装:门框扇的连接是用铝角码的固定方法,具体作法与门框安装相同。(12)安装五金配件:待浆活修理完,交活油刷完后方可安装门窗的五金配件,安装工艺要求详见产品说明,要求安装牢固,使用灵活。(13)安装塑钢纱门窗:绷铁砂(或钢纱、铝纱)、裁纱、压条固定,其施工方法同钢纱门窗的绷砂。挂纱扇。装五金件。1.4.4 成品保护(1)塑钢窗应入库存存放,下边应垫起、垫平,码放整齐。对已装好披水的窗,注意存放时支垫好,防止损坏披水,(2)门窗保护膜应检查完整无损后再进行安装,安装后应及时将门框两侧用木板条捆绑好,并禁止从窗口运送任何材料,防止碰撞损坏。(3)塑钢窗在堵缝前,对与水泥砂浆接触面应涂刷防腐剂进行防腐处理。(4)抹灰前应将塑钢窗用塑料薄膜保护好,在室外内湿作业未完成前,任何工种不得损坏其保护膜。防止砂浆对其面层的侵蚀。(5)塑钢窗的保护膜应在交工前撕去,要轻撕,且不可用刀铲,防止将表面划伤,影响美观。(6)塑钢窗表面如有胶状物时,应使用棉丝沾专用溶剂擦试干净,如发现局部划痕,可用小毛刷沾染色液进行涂染。(7)架子搭拆、室内外抹灰、钢龙骨安装,管道安装及建材运输等过程,严禁擦、砸、碰和损坏塑钢窗樘料。(8)建立严格的成品保护制度。1.5 墙面抹灰 1.5.1 施工准备及作业条件 1.结构工程全部完成,并经有关部门验收,达到合格标准。2.基体表面的灰尘、污染和油渍等,应清理干净,并洒水湿润。3.外墙抹水泥砂浆,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经鉴定合格,并确定施工方法后,再组织大面积施工。4.施工时使用的外架子应提前准备好,横竖杆要离开墙面及墙角 200250mm,以利操作。5.严禁采用单排外架子。6.抹灰前应检查基体表面的平整,以决定其抹灰厚度。抹灰前应在大角的两面、窗口两侧弹出抹灰层的控制线并用铅丝挂通线固定,以作为打底的依据。1.5.2 操作工艺 1.基层处理:将墙面上残存的砂浆、污垢、灰尘等清理干净,用水浇墙将砖缝中的尘土冲掉,将墙面湿润。2.吊垂直、套方找规矩,抹灰饼:分别在门窗口角、垛、墙面大角等处吊垂直,并用铅丝挂通线固定。套方抹灰饼,并按灰饼冲筋后,在墙面上弹出抹灰层控制线。3.冲筋,抹底层砂浆:底灰的配合比为 12.5 水泥砂浆,应分层与所冲筋抹平,大杠横竖刮平,木抹子搓毛,终凝后浇水养护 23d 以上。1.6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6.1 总则 1.以满足工程施工技术标准和建设单位的要求为目标进行质量控制。2.坚持“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3.项目质量控制实行样板制。施工过程均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隐蔽工程、指定部位和分项工程未经检验或已经检验定为不合格的,严禁转入下道工序。4.分项工程完成后,须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和认可。5.质量控制按下列程序实施:确定项目质量目标编制项目质量计划实施项目质量计划。1.6.2 编制质量计划 1.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2.质量计划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全过程控制。3.质量计划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4.质量计划包括下列内容:4.1.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 4.2.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 4.3.检验和试验程序 4.4.对重复出现不合格质量问题的责任人的处罚办法。1.6.3 建筑结构材料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6.3.1 一般要求(1)建筑材料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材料的质量标准,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取样、检验试验方法,材料的适用范围和施工要求等。(2)材料进场时,应提供材质证明,并根据供料计划和有关标准进行现场质量验证和记录。质量验证包括材料品种、型号、规格、数量、外观检查和见证抽样,进行物理、化学性能试验。验证结果报监理工程师审批。(3)现场验证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或按有关标准规定降级使用。(4)对于项目采购的物资,业主的验证不能代替项目对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而业主采购的物资,项目的验证不能取代业主对其采购物资的质量责任。(5)物资进场验证不齐或对其质量有怀疑时,要单独堆放该部分物资,待资料齐全和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6)严禁以劣充好,偷工减料。(7)要严格按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进行现场堆料,不得乱堆乱放。检验与未检验物资应标明分开码放,防止非预期使用。(8)应做好各类物资的保管、保养工作,定期检查,做好记录,确保其质量完好。1.6.3.2 钢材的质量管理要求(1)生产厂家必须是具有国家批准生产的资质证明。(2)每批供应的钢材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炉号、每个炉号的生产数量、供应数量、主要化学成分和物理机械性能等,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3)凡是进口的钢材必须有商检报告。(4)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钢材,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每一批量不超过60t 进行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检测钢材的物理机械性能(有时还需做化学性能分析)是否满足标准要求。进口的钢材还必须做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进入施工现场每一批钢材,应标识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应码放整齐。1.6.3.3 水泥的质量管理要求(1)生产厂家必须是具有国家批准生产的资质证明。(2)每批供应的水泥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合格证上内容应齐全清楚,具有材料名称、品种、规格、型号、出厂日期、批量、主要化学成分和强度值,并加盖生产厂家公章。合格证分为3d 和 28d 的强度报告。(3)进入施工现场的每一批水泥,应在建设单位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的见证下,按袋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 200t(散装水泥每一批量不超过 500t)进行见证取样,封样送检复试,主要是检测水泥安定性、强度和凝结时间等是否满足规范规定。进口的水泥还必须做化学成分分析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4)进入施工现场每一批水泥,应标识品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和日期、检验状态和使用部位。并应码放整齐。1.6.3.4 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程序 凡本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等物资进场(使用)前须填报津监理 A6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审。(包括建筑、水、电等各专业),报验程序如下:(1)对进场工程物资的名称、规格、数量、进场时间、使用部位、产品质量证明(合格)文件等资料进行详细检查验收,当工程物资采用进口产品时,还应对商检证明文件进行审查验收。(2)填报津监理 A6 表,须经项目经理签字;并填写“原材料(构配件)进场验收记录”津资 K-J3-1(通用)。附产品质量证明(合格)文件、检验报告等。报项目监理部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进场验收。(3)对工程物资的资料审查和外观检验合格后,对有复试要求的工程物资,依据见证取样的批量要求,在监理人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抽样人员抽取样品送交实验室检验,并应及时将见证检测报告上报现场项目监理部复核,再次填报津监理 A6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现场项目监理部验收。(4)实物检验不合格,或见证取样检验不合格,按监理单位审查意见落实。(5)工程物资进场报验申请表报送监理留存一份,退回一份,以上工作在当日内完成并将资料整理齐全。1.6.4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1.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管理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2.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3.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图纸审核,并形成会审记录。1.6.5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1.技术交底符合下列规定:1.1.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1.2.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2.工程测量符合下列规定:2.1.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归档保存。2.2.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3.材料的质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3.1.项目经理部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3.2.材料的搬运和贮存按搬运储存规定进行,并建立台帐。3.3.项目经理部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3.4.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投入使用。3.5.对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进行检验和验收。4.由专职计量人员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5.工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5.1.施工作业人员经考核后持证上岗。5.2.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5.3.对后续工序质量有决定作用的测量与放线、模板、翻样、预制构件吊装、设备基础、各种基层、预留孔、预埋件、施工缝等进行施工预验并做好记录。5.4.对各类隐蔽工程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办理隐检手续,由参与各方责任人确认、签字。5.5.由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6.对特殊过程的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7.工程变更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8.建筑产品或半成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1.6.6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 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2.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做好工程移交记录。3.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1.6.7 质量持续改进 1.项目经理部对不合格的控制符合下列规定:1.1.按公司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置转入下道工序。1.2.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按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的程序处理。1.3.不合格处置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受、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1.4.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保存记录。1.5.进行不合格让步接受时,项目经理部向发包人提出书面让步申请,记录不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受标准。1.6.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邀请发包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2.纠正措施符合下列规定:2.1.对监理、设计及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2.2.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2.3.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由项目质量负责人验收或记录。2.4.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验证,并报公司管理层。3.预防措施符合下列规定:3.1.项目经理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的潜在原因,采取预防措施。3.2.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3.3.对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1.7 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 1.7.1 编制质量计划(1)由项目经理主持编制项目质量计划。(2)质量计划体现从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到单位工程的全过程控制。(3)质量计划为对外质量保证和对内质量控制的依据。(4)质量计划包括下列内容:编制依据、项目概况、质量目标、组织机构 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措施及管理组织协调系统 检验和试验程序 对重复出现不合格质量问题的责任人的处罚办法。1.7.2 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1)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管理设计图纸和技术资料并公布有效文件清单。(2)项目经理部依据设计文件和设计技术交底的工程控制点进行复测。当发现问题时,与设计人协商处理,并形成记录。(3)项目技术负责人主持图纸审核,并形成会审记录。1.7.3 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1)技术交底符合下列规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和分项工程开工前,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分包人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在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对发包人或监理工程师提出的有关施工方案、技术措施及设计变更的要求,在执行前向执行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2)工程测量符合下列规定:在项目开工前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实施,测量记录归档保存。在施工过程中对测量点线妥善保护,严禁擅自移动。(3)材料的质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项目经理部在质量计划确定的合格材料供应人名录中招标采购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材料的搬运和贮存按搬运储存规定进行,并建立台帐。项目经理部对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进行标识。未经检验和已经检验为不合格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等,不得投入使用。对发包人提供的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工程设备和检验设备等,进行检验和验收。(4)由专职计量人员控制计量器具的使用、保管维修和检验。(5)工序控制符合下列规定:施工作业人员经考核后持证上岗。施工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按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文件进行施工。对后续工序质量有决定作用的测量与放线、模板、翻样、预制构件吊装、设备基础、各种基层、预留孔、预埋件、施工缝等进行施工预验并做好记录。对各类隐蔽工程进行隐检、做好隐检记录、办理隐检手续,由参与各方责任人确认、签字。由施工管理人员记录工序施工情况。(6)对特殊过程的控制,由专业技术人员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审批后执行。(7)工程变更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程序,经有关单位批准后方可实施。(8)建筑产品或半成品采取有效措施妥善保护。1.7.4 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1)单位工程竣工后,必须进行最终检验和试验。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编制竣工资料的要求收集、整理质量记录。(2)项目经理部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按合同要求编制工程竣工文件,并做好工程移交记录。(3)在最终检验和试验合格后,对建筑产品采取防护措施。1.7.5 质量持续改进(1)项目经理部对不合格的控制符合下列规定:按公司的不合格控制程序,控制不合格物资进入项目施工现场,严禁不合格工序未经处置转入下道工序。对验证中发现的不合格项,按鉴别标识记录评价隔离处置的程序处理。不合格处置根据不合格严重程度,按返工、返修或让步接受、降级使用、拒收或报废四种情况进行处理。对返修或返工后的产品,重新进行检验和试验,并保存记录。进行不合格让步接受时,项目经理部向发包人提出书面让步申请,记录不合格程度和返修的情况,双方签字确认让步接收协议和接受标准。对影响建筑主体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的不合格,邀请发包人代表或监理工程师、设计人,共同确定处理方案,报建设主管部门批准。(2)纠正措施符合下列规定:对监理、设计及质量监督部门提出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对检查发现的工程质量问题或不合格报告提及的问题,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判定不合格程度,制定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的结果由项目质量负责人验收或记录。对严重不合格或等级质量事故的纠正措施和实施效果验证,并报公司管理层。(3)预防措施符合下列规定:项目经理部定期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影响工程质量原因,采取预防措施。对可能出现的不合格,制定防止再发生的措施并组织实施。对质量通病采取预防措施。1.8 冬雨季施工措施 1.8.1 雨季施工措施 1.8.1.1 雨季施工准备措施(1)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材料、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外架防护等项工作。(2)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3)现场道路两旁设排水沟,保证不滑、不陷、不积水。清理现场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4)脚手架立杆底脚必须设置垫木或混凝土垫块,并设扫地杆,同时保证排水良好,避免积水浸泡。所有马道、斜梯均应钉防滑条。(5)施工现场、生活基地的工棚、仓库、食堂、搅拌站、临时住房等应在雨季施工前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保证道路不塌陷,房间不漏雨,场区不积水。(6)在雨季到来前,作好脚手架的防雷装置。安全检查部门在雨季施工前要对避雷装置作一次全面检查,确保防雷的有效性。(7)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草袋、塑料布、苫布等材料由器材、机械部门提前准备,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8)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及时加固,零配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1.8.1.2 雨季施工质量措施(1)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水泥全部存入仓库,保证不漏、不潮,下面应架空通风,四周设排水沟,避免积水。砂、石料要有足够的储备,以

    注意事项

    本文(工程主体及关键工序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质量保证的措施5017.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