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类专项复习生物课时练(四)含答案解析z2493.pdf
-
资源ID:83581230
资源大小:995.16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分类专项复习生物课时练(四)含答案解析z2493.pdf
生物课时练(四)解析 一、选 择 题 1、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 B.是否产生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 C.生物有氧呼吸的全过程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D.仓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 A 考查呼吸作用的类型、过程、场所及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从而考查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建构知识系统的能力。有氧呼吸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第一、二阶段只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能释放大量的能量,A 正确。在无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也可以被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有氧呼吸中葡萄糖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显然,是否产生二氧化碳不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 错误。生物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C 错误。仓库中贮藏的风干种子,含的自由水少,呼吸作用弱,减少了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种子的储存,D 错误。多对有氧呼吸、两种无氧呼吸的各阶段多角度进行比较,形成呼吸作用的路线图和知识体系是顺利解答的基础。2、在温室中栽培作物,如遇持续的阴雨天气,为了保证作物的产量,对温度的控制应当()A.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B.提高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 C.提高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D.降低温室温度,昼夜恒温 A 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外界因素,借以考查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物的产量实际是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与呼吸作用消耗后的有机物积累。阴雨天气,光照强度弱,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为了保证产量,在保证白天较弱光合作用对温度的要求外,还应适当降低夜间温度,从而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积累。因此降低温室温度,保持昼夜温差,选 A。抓住“产量”这个实际问题的生物学含义,也就是培养实际联系理论的意识和习惯是解题的关键。3、ATP 是直接给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一种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乳酸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B.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 ATP 的速率增大 C.线粒体内膜上和叶绿体基质中都能合成 ATP D.叶肉细胞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B 本题考查 ATP 合成、场所及作用,ATP 作为直接能源物质,其合成场所主要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类囊体薄膜,且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用于暗反应阶段 C3的还原,而只有呼吸作用产生的 ATP 可用于各项生命活动过程。乳酸菌为厌氧菌,其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乳酸,释放少量能量,这部分能量一部分用于合成ATP(其水解过程释放的能量用于各项生命活动),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此外,还有部分能量仍储存在乳酸中,故 A 错误;人在剧烈运动时,需要提供大量 ATP 水解用于供能,因此,ATP产生速率会增大,故 B 正确;真核细胞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为线粒体内膜,有 ATP 合成,而光反应阶段,在光照条件下,类囊体薄膜有 ATP 合成,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是发生 ATP 的水解,故 C 错误;叶肉细胞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用于暗反应 C3的还原,故 D 错误;综上所述,选 B 项。在活细胞内时刻发生着ATP 的合成和 ATP 的水解,活细胞中能产生 ATP 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但能用于各项生命活动的 ATP 是由呼吸作用过程产生,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 ATP 用于 C3的还原过程。4、向正在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悬液中分别加入 a、b、c、d 四种抑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增加 B.若 b 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 O2的消耗减少 C.若 c 能抑制 ATP 形成,则可使 ADP 的消耗增加 D.若 d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可使丙酮酸增加 B 若 a 能抑制丙酮酸分解,则可使丙酮酸的消耗减少,A 项错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和氧结合生成水,若 b 能抑制H氧化成水,则可使 O2的消耗减少,B 项正确;ADP 与磷酸在有能量提供、有酶催化的条件下可形成 ATP,若 c 能抑制 ATP 形成,则可使ADP 的消耗减少,C 项错误;葡萄糖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转变为丙酮酸,若 d 能抑制葡萄糖分解,则使丙酮酸减少,D 项错误。5、如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依次是 O2和 H20 B.叶肉细胞产生H的场所只有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 C.用18O 标记葡萄糖,则产物 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C 图示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物质、依次是 H2O 和 O2,A 项错误;叶肉细胞中类囊体薄膜上也可以产生H,B 项错误;葡萄糖中的 O 经过有氧呼吸过程转移到二氧化碳中,用18O 标记葡萄糖,则产物 CO2中会检测到放射性,C 项正确;呼吸作用不需要光,D 项错误。6、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 A.缺乏种子萌发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过少 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使水温过高 D.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 D 种子储存的有机物可以为种子的萌发提供营养物质,A 项错误;种子萌发时,幼苗出土前,不进行光合作用,B 项错误;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释放,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C项错误;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的种子,由于缺少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导致细胞死亡,D 项正确。7、下列关于生物体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 ATP C 植物在黑暗中有氧时可进行有氧呼吸,无氧时可进行无氧呼吸,A 正确;食物链上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B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 CO2和 H2O、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C 错误;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 ATP,D 正确,所以选 C。本题主要考查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有关知识。植物在有氧时进行有氧呼吸,产物是 CO2和 H2O,并释放大量能量,合成大量 ATP,在无氧时进行短时间的无氧呼吸,大部分组织无氧呼吸产物是 CO2和酒精,某些组织或器官是乳酸,并释放少量能量,合成少量 ATP;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主要反应是水的光解和合成 ATP;食物链中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有三个去向:呼吸散失、传递给下一个营养级(除了最高营养级)和被分解者分解利用。光合作用虽然暗反应消耗了 ATP,但光反应阶段利用光能合成了ATP;葡萄糖是细胞呼吸的底物,不是产物。8、细胞有氧呼吸产生的 NADH,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代谢过程没有影响,但能抑制 ATP 合成。DNP 作用于不同类型细胞的结果如下表,从结果得出的推论错误的是 选项 DNP 作用于细胞的结果 推论 A 肝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去向是热能 DNP 可使哺乳动物体温上升 B 抑制洋葱根尖对 K+的吸收 根尖对 K+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 C 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活性升高 该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会变大 D 采摘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下释 DNP 对果实有定的保鲜效果 A.A B.B C.C D.D C DNP 能抑制 ATP 合成,从而导致肝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主要去向是热能,因此会使哺乳动物体温上升,A 正确。DNP 能抑制 ATP的合成,且能抑制洋葱根尖对 K+的吸收,说明洋葱根尖对 K+的吸收需要 ATP 水解供能,则说明根尖对 K+吸收是主动运输过程,B正确。由于钠离子通道与钠离子内流有关,则与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有关,若 DNP 可使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活性升高,说明该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会变大,C 错误。加入 DNP 后,使采摘后果实的呼吸强度下释,则说明 DNP 能抑制果实的呼吸,因此对果实有定的保鲜效果,D 正确。9、下列对实验试剂及其实验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有关 B.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 NAA 浓度有关 C.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与二氧化碳的量有关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与外界蔗糖溶液浓度有关 A 由于加固定液之前,不同细胞所处的时期不一致,因此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所占的比例与固定液处理的时间无关,A 错误。NAA为生长素类似物,其低浓度会促进生长,高浓度会抑制生长,则茎段的生根数和生根长度与所使用的 NAA 浓度有关,B 正确。二氧化碳的含量越多,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越短,C 正确。当外界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且浓度差越大,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的程度就越大,D 正确。10、下列关于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细胞周期较短,以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 B.肌细胞核内含有 DNA 聚合酶和 RNA 聚合酶等 C.肌细胞无氧呼吸过程的两个阶段均能够合成 ATP D.肌细胞内肌糖原与葡萄糖之间进行单方向的转化 D 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在血糖充足的情况下,肌细胞可以利用葡萄糖合成糖原;肌糖原不能直接水解产生葡萄糖,其在人体运动时,产生乳酸并供能。肌细胞是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 错误;肌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不发生 DNA 的复制,所以细胞核中应该没有 DNA 聚合酶,B 错误;肌细胞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不能合成 ATP,C 错误;肌细胞中葡萄糖可以合成肌糖原,但是肌糖原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 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肌细胞可以进行的生命活动,明确高度分化的细胞是没有细胞周期的,且肌糖原与葡萄糖之间的转化是单方向性的。1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B.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快慢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2P 标记 D.将插条浸泡在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B 本题涉及到的是必修课本上的一些基础实验,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等,回忆和梳理相关知识点分析答题。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会出现染色体,因此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时观察不到染色体,A 错误;二氧化碳可以使得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由蓝变绿再变黄,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比无氧呼吸多,因此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的颜色变化快慢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B 正确;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细菌裂解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31P 标记,少数噬菌体有32P 标记,C 错误;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一段时间,然后取出进行扦插让其生根,不是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生根,D 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涉及到的各个实验的基本原理、过程以及注意事项,明确染色体只能出现于细胞分裂的分裂期、扦插枝条浸泡后需要扦插到土壤中生根。12、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和中均能产生H,且二者还原的物质不相同 B.过程产生的能量全部都储存在 ATP 中 C.过程产生的(CH20)中的氧来自 H20、C02 D.过程只能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只能在叶绿体中进行 A 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 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 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 ATP。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 ATP 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 C5固定形成 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葡萄糖。分析图解,图中过程表示细胞中的有氧呼吸,过程表示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H用于暗反应中三碳化合物的还原,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中还原氧气,A 正确;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 ATP 中,B 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H20 中的氧全部生成了氧气,产生的(CH20)中的氧全部来自于 C02,C 错误;图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少数原核生物也能进行有氧呼吸,但是没有线粒体;过程表示光合作用,场所一般为叶绿体,但是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D错误。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发生的场所以及各元素的去向,明确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少数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和光合作用。13、菹草是一种沉水植物,是草食性鱼类的良好天然饵料,为了能充分利用和开发菹草资源,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并建议在实际生产中应通过调节水量使菹草生长于水深 2m 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菹草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中 B.由图可知,菹草生长的最适光照强度约为 6klx C.在光照强度为 2klx 时,菹草释放氧为 0.4mgg-1L-1h-1 D.若将水深增加 3m 左右,菹草的呼吸速率将下降 C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考查对叶绿体结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影响因素的理解。解答此题时,应注意区分图中两条曲线的不同含义,根据菹草是一种沉水植物,分析在水深增加时其呼吸速率的变化。叶绿体的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具有较大的膜面积,菹草叶肉细胞中叶绿素分布在叶绿体的基粒中,可以最大限度的吸收光能,A 项正确;光照强度约为 6klx 时,净光合速率最大,最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B 项正确;在光照强度为 2klx 时,菹草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不释放氧气,C 项错误;将水深增加 3m左右,沉水植物菹草处于温度较低的深水层,呼吸速率将下降,D 项正确。植物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的判定 (1)根据坐标曲线判定:当光照强度为 0 时,若 CO2吸收值为负值,该值绝对值代表呼吸速率,该曲线代表净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 0 时,若 CO2吸收值为 0,该曲线代表真正光合速率。(2)根据关键词判定 检测指标 呼吸速率 净光合速率 真正(总)光合速率 CO2 释放量(黑暗)吸收量 利用量、固定量、消耗量 O2 吸收量(黑暗)释放量 产生量 有机物 消耗量(黑暗)积累量 制造量、产生量 14、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细胞呼吸 C.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A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A 错误;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有生命活性,也能进行细胞呼吸,B 正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C 正确;细胞呼吸离不开酶的催化作用,D 正确。15、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中,能进入线粒体并参与有氧呼吸的是 A.C6H12O6 B.ATP C.H D.O2 D C6H12O6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在有 O2存在时进入线粒体并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A 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ATP 和H在叶绿体基质中用于 C3的还原,B、C 错误;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的 O2可进入线粒体并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 正确。二、非 选 择 题 16、如图表示果酒、果醋和泡菜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过程均发生在酵母菌的 细胞质基质 中。(2)过程是醋酸菌在 缺少糖源、氧气充足 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是醋酸菌在 氧气、糖源充足 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果酒的制作离不开酵母菌,在制作葡萄酒时,菌种主要来自 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 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 ;后密封的目的 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用反应式表示出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C6H12O6+6H20+602 6C02+12H20+能量 。(5)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 乳酸(或有机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 比色 法,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玫瑰红 色化合物。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呼吸及果酒和果醋的制作,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场所及产物;识记参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微生物及代谢类型,掌握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原理及条件,能结合图解准确解答。分析题图:图示是果酒和果醋生产过程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其中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为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均为醋酸发酵,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1)过程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为酒精发酵,都发生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2)过程是醋酸菌在缺少糖源、氧气充足时,将酒精变成乙醛,再将乙醛变成醋酸;过程是醋酸菌在氧气、糖源都充足时,将葡萄糖转变成醋酸。(3)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菌种主要来自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4)制作果酒的条件是先通气后密封,先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后密封的目的是让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酒精。制酒过程刚开始时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为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发生的主要化学变化可用反应式表示为 (5)泡菜发酵过程中,会产生多种酸,其中主要是乳酸;对亚硝酸盐的定量测定可以用比色法;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化合物。17、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回答:(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 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AD)所示: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CAB(或 CBAB);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DB 。装置中 C 瓶的作用是 吸收空气中的 CO2 ,B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 溴 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代替。(2)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3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实验设计、细胞呼吸的计算等相关知识,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原理、步骤、实验结果的检测方法,以及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等。考生可根据题意梳理所学知识,对各小题进行分析作答。(1)在探究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 CO2时,检验产生的 CO2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在向装置中通入空气时,为排除空气中 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需要先通过 10%的 NaOH 溶液除去 CO2,所以实验装置的顺序为 CAB(或 CBAB);在无氧条件下,不需要通入不含 CO2的空气,所以装置只需要 DB 即可。装置中 C 瓶盛有 10%NaOH 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CO2;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所以 B 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代替。(2)假设酵母菌有氧呼吸均产生 6mol 的 CO2,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可推知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1mol。根据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推知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为 623mol。因此,如果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等量的 CO2,所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13。18、教材原文填空(1)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 筛管细胞 和哺乳动物 成熟红细胞 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2)酶的特性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 作用条件温和 (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 CO2 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4)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 溴麝香草酚蓝 由蓝变绿再变黄(5)糖类是生物的主要能源,脂肪 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6)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 类胡萝卜素 ,它们和叶绿素一起分布在 类囊体 的薄膜上(7)在生物体内,ATP 的合成是生物 放 (放/吸)能反应,ATP的水解是生物 吸 (放/吸)能反应 分析:真核细胞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酶的特性是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细胞呼吸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原因是 C、H 的比例高;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详解:(1)真核细胞一般都有细胞核,但是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没有细胞核。(2)酶是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等特性。(3)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 ATP 的过程。(4)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绿再变黄。(5)糖类是生物的主要能源,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储能物质。(6)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四种色素,分别是叶绿素 a、叶绿素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统称为类胡萝卜素。(7)在生物体内,ATP 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为生物放能反应;ATP 的水解产生 ADP、Pi,并释放能量,为生物吸能反应。点睛: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都是关于书本上的一些基础知识的填充,难度不大,但是容易被忽视,需要考生在平常学习中注意基础知识的归纳与积累。19、中山杉树干挺直,树形美观,耐淹性极强。为研究其耐淹性机理,科研人员将中山杉幼苗进行水淹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细胞中相关酶的活性、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请回答问题:(1)中山杉细胞存在如图 1 所示的代谢途径,酶 a 和酶 b 存在部位是 细胞质基质(细胞溶胶)。(2)据图 2 分析,水淹一段时间后酶 a 和酶 b 活性增加,说明根和叶的无氧呼吸速率增强,中山杉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为 酒精和 CO2 。(3)科研人员检测中山杉细胞中淀粉和可溶性糖的含量,结果如下表。组别 处理 总糖量相对值 根系中糖类物质含量(mg/g)根系 叶片 淀粉 可溶性糖 对照 不做处理,正常生长 65.4 41.1 65.1 l.8 水淹 植株幼苗浸于水中 95.7 68.7 92.8 3.7 注:总糖量=淀粉+可溶性糖 据表分析,水淹时根系总糖量 增加 ,水淹期间中山杉的根、叶间糖的转运方向为 叶片运向根系 。糖类是主要的 能源物质 ,因此根系积累淀粉和可溶性糖可帮助中山杉在退水后快速恢复生长。据图分析,图 1 表示两种无氧呼吸,其中酶 a 催化的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酶 b 催化的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图 2中,与对照组相比,水淹处理处理后两种器官的两种酶的活性都升高了,说明中山杉可以同时进行两种类型的无氧呼吸,但是酶 a是活性升高得较大,说明其主要进行的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根据表格分析,与对照组相比,根系、叶片的总糖量相对值都增加了,根系中的淀粉、可溶性糖含量也都增加了。(1)据图分析可知,酶 a 和酶 b 催化的是两种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因此两种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水淹一段时间后根和叶的酶 a 和酶 b 活性都增加了,说明根和叶的无氧呼吸速率都增强了,而酶 a 的活性升高更大,说明其主要进行的是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因此中山杉无氧呼吸生成的最主要代谢产物为酒精和二氧化碳。(3)据表分析,不做处理,正常生长时根系总糖量相对值为 65.4,而水淹时根系总糖量相对值为 95.7,说明水淹时根系总糖量增加,而糖类来自于叶片的光合作用,因此水淹期间中山杉的根、叶间糖的转运方向为叶片运向根系;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因此根系积累淀粉和可溶性糖可帮助中山杉在退水后快速恢复生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无氧呼吸的类型、过程和场所,判断两种酶存在的场所,并根据图 2 中的柱状图的变化量判断主要的呼吸作用产物。20、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如图是癌细胞在有氧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 A 代表细胞膜上的 载体蛋白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此过程一定需要 氮 元素,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脱氧核苷酸 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与正常细胞相比,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填编号)。(3)细胞在致癌因子的影响下,原癌基因和抑癌 基因的结构发生改变而被激活,进而调控 酶 的合成来改变代谢途径。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分析:1.分析题图:其中表示癌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其中A 最可能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表示葡萄糖代谢形成中间产物五碳糖;表示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产生 ATP,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产生 ATP;表示癌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有氧呼吸三个阶段都能产生 ATP,其中第三阶段产生大量 ATP。2.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只进行过程。详解:(1)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是主动运输方式,所以 A 是细胞膜上运输葡萄糖的载体蛋白。组成葡萄糖的化学元素是 C、H、O,组成氨基酸的化学元素是 C、H、O、N,所以葡萄糖经代谢转变成非必需氨基酸过程需要 N 元素。五碳糖中的脱氧核糖与磷酸和含氮碱基结合形成脱氧核苷酸,是 DNA 的复制原料。(2)由图可知,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与正常细胞相比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说明过程没有明显增强,增强的过程应该是。(3)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原癌基因的结构改变,会导致大量酶合成,而使得细胞代谢失控。过程是癌细胞和正常细胞都具有的代谢途径,异常代谢过程是,因此若研制药物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的、不宜选为作用位点。点睛:本题以癌细胞中的葡萄糖代谢过程为载体,考查癌细胞和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学生通过具体图解去分析、比较、推理和综合,作出判断,得出结论的能力。考生识记细胞呼吸的过程和细胞癌变的原因,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