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全球变暖惊天大阴谋22104.pdf

    • 资源ID:83597096       资源大小:4.04M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全球变暖惊天大阴谋22104.pdf

    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这个童话是这样的: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特别喜欢穿新衣服。有一天,京城来了两个骗子,自称能织出一件很特别的衣服:任何不称职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结果衣服做好了,而所有人却都看不到这件衣服。皇帝怕百姓说他愚蠢不配做皇帝,大臣以及一切官员们怕丢职位,老百姓怕人家嘲笑自己太愚蠢,都说自己看到了那件漂亮的衣服。皇帝就这样光着身子参加了游行大典,直到一个天真的孩子说了真话,“皇帝其实什么也没有穿”,大家这才明白这是场骗局。几乎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怎么这么简单的骗局竟然把整个国家的人都骗了?然而,在我们的现实世界里,比这个更简单更荒唐的骗局比比皆是。例如苏格兰的尼斯湖“怪兽”,二战后期兴起的百慕大“死亡三角”,大跃进时候的“放卫星”,20 世纪 80 年代,哈尔滨人王洪成的“水变油”,90 年代的“神医”胡万林;还有到现在还阴魂不散的“臭氧层空洞”,和所谓的全球变暖。全球变暖骗局 媒体上每天都在讲全球暖化和低碳。“全球变暖”成为一个最时髦的词。“科学家”、“专家”们不停地发出警报,我们的处境多么危险。人们甚至觉得我们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连判断真假的时间都没有,我们耽误 1 秒钟都会造成地球毁灭。我们被无数次地告知,全球在变暖,后果很严重。假如我们不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那么 100 年内全球气温升高 2 度,海平面会上升 6 米,全球性干旱,生态毁灭,乃至人类灭绝。这是真的吗?2008 年南方雪灾广西洪涝用全球变暖来解释,2009 年北方雪灾广西干旱还是用全球变暖来解释,一切都简单了。全球变暖成了杂货铺,一切恶劣天气都往里放。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 要讲全球气候变暖,首先要讲温室气体与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简略图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太阳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气体等。它们能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同时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减少地面的热量流向宇宙空间。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如果没有温室效应,地球的平均气温将会下降到零下 23 摄氏度。温室效应使地球平均温度维持在 5 摄氏度到23 度之间,现在地球的平均温度为 14.1 度左右。温室气体之所以具有温室效应,是由于其本身有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的能力是由其本身分子结构所决定的。在分子中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分子也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强弱可以用偶极矩 来表示。而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光谱,则拥有偶极矩的分子就是红外活性的;而=0 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振动吸收的,则是非红外活性的。非对称分子振动示意图 也就是说,温室气体是拥有偶极矩的红外活性分子,所以才拥有吸收红外线,保存红外热能的能力。在水分子中,氧原子和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差很大,外层电子强烈地偏向一方,这种性质使水蒸气在遇到地面反射回高空的长波辐射时,吸收能力比二氧化碳强。水蒸气对波长在 4.580 m 范围内的辐射几乎都能吸收,其中6 m 和 25 m 附近(但不在下述的红外大气窗范围内)吸收能力最强。二氧化碳的唯一显著的吸收频段是在 15 微米的那个峰值,其他的峰值,因为过于狭窄,吸收的能量很少。而水蒸气 0.8 到 8.5 微米的多个吸收峰,其中就有两个比二氧化碳的峰宽。也就是说,在同等浓度下,水蒸气的温室效应远远强于二氧化碳。地球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以下几种:水蒸气(H2O)、臭氧(O3)、二氧化碳(CO2)、氧化亚氮(N2O)、甲烷(CH4)、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等。京都议定书,规定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分别是: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水蒸气在哪?蹊跷的事情发生了。在主流媒体或支持全球暖化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观点论述中,对所有关于温室效应的原因,几乎都排除了水蒸气和臭氧的作用,甚至直接不提,好像温室效应根本就和水蒸气和臭氧没有关系。如果说,因为臭氧一般分布在平流层,在对流层分布极少,并且还有所谓的“臭氧层空洞”,臭氧层不纳入考虑可以让人理解的话,将水蒸气排除在外,就实在让人费解了。二氧化碳在大气浓度是 385ppm,(0.0385%)也就是说不到万分之 4,水蒸汽浓度是平均 10,000ppm(1%)。水蒸气在空气中的浓度为二氧化碳的26 倍。再来看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地球辐射的波长范围约为 4120 微米,为长波辐射。其中地球辐射的最强波长约为 9.7 微米。参考以下三幅数据,可以看出,从 4.8 微米到 12 微米这个最强的地球辐射区间,水蒸气的吸收能力,远远大于二氧化碳,17 微米以上,几乎看不到二氧化碳吸收光谱的影子。CO2和水蒸气的辐射和吸收光带 光 带 气 体 种 类 H2O CO2 波长1 1(m)波长1 1(m)第一光带 2.243.27 1.03 2.363.02 0.66 第二光带 4.88.5 3.7 4.014.8 0.79 第三光带 1225 13 12.516.5 4.0 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的的吸收光谱 地球辐射光谱 鼓吹全球变暖的“科学家”,在计算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是多么严重时,都不把水蒸气考虑在内,他们所说的二氧化碳在温室效应中所占的比例,就是二氧化碳在除了水蒸气以外的温室气体中的比例。他们的理由是:由于水蒸气在空气中的分布和浓度变化幅度较大,故将水蒸气排除在外。那么,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首先,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6)因为在大气中的比例太低,我们暂且忽略不计(考虑的越多,则二氧化碳在全球变暖中所起的作用越小)。甲烷在大气中的比例为 1.7ppm,其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 24 倍,二氧化碳为 385ppm,其中人类每年排入大气的 CO2为 280 亿吨,仅为植被和土壤呼吸及海表交换排入大气的 CO2平均自然通量(每年总量约为 5500 亿吨)的 5。水蒸气为 10,000ppm,并且其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大于二氧化碳。我们假设水蒸气吸收地面辐射的能力等于二氧化碳,则在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为 4%,其中由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为 0.02%,甲烷为 0.6%,水蒸气高达 95.4%。这还是在严重低估了水蒸气的温室效应能力的情况下的结果。事实上,水蒸气在温室效应中所起的作用在 99%以上。并且由于水蒸气是唯一在自然条件下可以进行固态、液态、气态三态转化的气体,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更加显著。把占 99%以上的因素排除在外,是不是很荒谬?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悖论 周光召院士曾指出,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在升高,而全球气温的波动却很大,这最起码说明全球变暖不仅仅是由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导致的。自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比例,逐年升高。如果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带来明显的温室效应的话,那么在这 200 多年的时间里,全球气温应该持续上升,并且随着二氧化碳排放的原来越多,升温幅度越来越大才对。但是实际上,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在 1940 年之前相当明显,但那时的二氧化碳排放却很低。格陵兰岛的冰川那时候逐渐消失,北极由于气温上升已不适合海豹栖息。1938 年,一艘破冰船自由航行至新西伯利亚岛8003N,是世界上船舶自由航行的最北记录。巴伦支海甚至出现了许多喜热性鱼类。从 1935 年到 1975 年,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而全球气温却出现持续 40 年的下降,1968 年冬,冰岛与格陵兰岛居然被冰盖连接起来,以至于当时全球变冷的观点成为主流观点。1974年时代杂志甚至预测另一个“冰川期”将到来。与全球变暖理论惊人相似的是,当时的“科学家”们也把矛头指向了石油,认为农业和燃料的使用阻挡太阳光照射地球。1860 年以来全球气温的变化。横坐标代表年份,纵坐标代表温度,单位是摄氏度。数据来自各地的温度计,没有考虑城市中的温度计受城市热岛效应而产生的误差。假如将消除因城市热岛效应造成的误差,则 1940年以来的数据都应下调,并且越往后下调越大。是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还是全球变暖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戈尔的“环保”宣传片难以忽视的真相中有这么一个图,就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波动图与温度波动图。它们令人惊奇的一致,使人们对二氧化碳引起全球变暖的观点深信无疑。然而,几乎所有人忽视了这样一个真相全球温度的变化总是在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之前。不可忽视的真相截图。蓝线为 65 万年来全球平均气温波动图,红线为 65 万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图。不可忽视的真相截图拉长后的效果 不可忽视的真相截图拉长后的效果 以上三图中,一格代表十万年。将图拉长后观察其对应关系,显然,温度上升,则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反之则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如果非要在二氧化碳与全球的气温变化之间寻找一个因果关系的话,那只能是气温的变化导致了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这是由于,气温升高导致水的温度升高,水的溶解能力就降低,CO2 在水中的溶解度也随之降低,在空气中的浓度升高。海洋里本身溶解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当温度升高时,海水内溶解的二氧化碳被释放出来。又由于水的比热远远大于岩石等其他物体,海洋的温度变化滞后于气温的变化,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浓度滞后于全球气温的变化。不可忽视的真相截图,65 万年来全球气温与二氧化碳波动图。右下角为戈尔,他正在向台下的观众洗脑,向其灌输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观点。令人好笑的是,当戈尔煽情地鼓动人们对二氧化碳产生无比的仇恨时,这位大哥自己却做着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的飞机满世界跑。环保组织田纳西州政策研究中心揭发说,根据本地电力公司的资料,戈尔在田纳西州首府纳什维尔的豪宅一个月的耗电量比普通美国家庭一年的耗电量还多。有人指出,戈尔在卸任副总统时上报的个人财产是 200 万美元,而在他为全人类的未来奔波做了几年“公益事业”之后,个人财富飙升到上亿美元。戈尔同学的行为很让人不理解。历史时期的全球气温变化 全球气温一直在变化。中国现代物候学研究的奠基者竺可桢先生在 1972年发表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驳斥了全球变冷的观点。他指出“有人仅仅根据零星片断的材料而夸大气候变化的幅度和重要性,这是不对的”。他说“由于在西方和东方国家中,在历史时期缺乏天文学、气象学和地球物理学现象的可靠记载,在这方面,只有我国的材料最丰富。”他研究了我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发现从仰韶文化时代到河南安阳殷墟时代,也就是5000年前到 3000 年前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我国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 2 左右。那时黄河流域的气候相当于现在长江流域的气候,冬季雨多雪少,水牛、大象、竹子等亚热带热带生物分布很广。而那时的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变得更为湿润,那里可以捕猎、放牧,有些地方甚至可以耕作。在这以后,年平均温度有2一 3 的摆动,寒冷时期出现在公元前一千年(商末周初)、公元四百年(六朝)、公元一千二百年(南宋)和公元一千七百年(明末清初)时代。汉唐两代则是比较温暖的时代。中国 5000 年气温变化图 竺可桢先生经过研究发现,这种气候变迁是全世界性的。气侯变冷时先从太平洋西岸开始,由日本、中国东部逐渐向西移到西欧。温度回升时则自西向东行。图中横线时间比例尺是幂数的,越往后越小 竺可桢先生明确指出“地球上气候大的变动是受太阳辐射所控制的,气候上小的变动,如年温 12 C 的变动,则受大气环流所左右”。一千七百年来世界界温度波动趋图 A 从中国物候所得结果 B 从格陵兰冰块所得结果 同位素测量(180)增加 0.69%,温度增加 1 C 竺可桢先生的这片文章是用来反驳“气候变冷论”的。从这份图表中已看出,全球气温将变暖,其论断也恰恰很好地反驳了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论调。影响地球气候的因素 几乎每一个真正的气候学家都知道,影响地球气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至于他们在做他们的全球气候模型时加入不加入,在说气候变化时讲不讲,则只能属于科学和研究之外的范畴了)。1、太阳辐射的变化 太阳辐射变化规律的趋势是一开始由弱慢慢变强,再慢慢变弱。太阳形成之初,表面温度大概只有 3000 摄氏度。在 40 亿年以前,太阳的辐射总量大概只有现在的 70%,在一亿年以前,太阳的辐射总量达到现在的 95。现在的太阳则正处于壮年期,可以比较稳定地进行热核反应。大约 50 亿年之后,太阳将变成一个红巨星,温度将下降,但体积会快速扩大。太阳变成红巨星时,其半径可超过 1 天文单位,超出地球目前的轨道,是当前太阳半径的 260 倍。太阳存在一个以平均以 1104 年为周期的由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件等组成的现象。它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强时弱。在活动剧烈期时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会向外界空间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等,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同时也对地球的气温产生影响。据观测太阳活动较强与较弱的时期能量差别能够达到 0.1。从能量的级别来看,地球每年吸收太阳能量的数量为 10 的 24 次方焦耳,地表热流每年为 10 的 21 次方焦耳,人类活动每年释放的热能为 10 的 20次方焦耳。这个太阳千分之一的差别就是 10 的 21 次方焦耳,比人类活动每年释放的热能大一个数量级,更远大于由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波动而带来的变化。目前增温的不仅仅是地球,火星也在急剧增暖。2007 年 4 月 5 日出刊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称,火星也有全球变暖的现象,且速度快地球四倍。这显然与人类活动无关。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一般认为,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温度大约为 4500 摄氏度。因为比太阳的光球层表面温度要低 1000 到 2000 摄氏度,所以看上去像一些深暗色的斑点。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常是成群出现。黑子的活动短周期为 11.2 年。100 多年以前,一位瑞士的天文学家发现,黑子多的时候地球上气候干燥,农业丰收;黑子少的时候气候潮湿,暴雨成灾。我国的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也发现太阳黑子活动与气候变化联系密切。太阳黑子 原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冯松和汤懋苍利用Schove推算出的2 500 多年太阳黑子极值出现的年份得到了 2 500 多年来的太阳黑子周期长度,将其与北半球部分地区温度对比,发现太阳黑子周期长时北半球温度低,太阳黑子周期短时北半球温度高:快周期持续时间越长暖期持续时间也越长,反之亦然。2、地球本身温度的变化。地球形成之后,由于小天体的冲击效应、地球重力的压缩效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等原因,逐渐变热。当时地球表面温度高达几千度,超过铁的熔点,原始地球中的铁、镍开始熔化,并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向中心部位,形成液态铁镍内核。而较轻的元素和物质则上升。这样,演化成了地球的分层结构,即中心为铁质的内核,表层为较轻物质组成的地壳,中间为较重物质组成的地幔。后来,随着地表不断散热变冷,地球表面温度下降到 100 摄氏度以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变成了水,降到地面形成了原始海洋,此后的地表温度在一直在水的液态区间内波动。但地球内部的激烈活动依然活跃。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重力的压缩效应、地壳板块运动等依然对气温的变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3、地球与太阳距离的变化。地球与太阳的距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体上来说,受地球离心力和太阳风的影响,地球离太阳越来越远。但这个过程很缓慢,在数以亿计的时间单位内才会有明显的变化。这也是为什么,30 亿或 3 亿年前太阳较年轻,太阳光线强度较微弱,提供给地球的热流量很少,但气温却并不比现在低的原因之一。日地距离变大抵消了由太阳辐射变强而带来的温度变化。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受木星等其他天体的影响,日地距离会产生一些波动。在过去的几百万年里,控制着 90%地球气候的冰期,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球偏离绕日轨道造成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椭圆,在木星等行星引力的影响下,这个公转轨道会发生一个以 96,000 年为周期的变化。轨道离心率越小(越接近圆形)时,四季变化相对不明显,也不易有冰期的发生。反之,离心率越接近 1(但不等于)的轨道,四季明显,也较易产生冰期。这是由塞尔维亚的天文学家米留廷米兰科维奇(18791958)发现的。这导致日地距离发生变化,使太阳辐射到达地球,在冰期时要多行 3的距离,从而降低到达地球的辐射强度。目前地球的绕日轨道接近椭圆形,地球在 1 月份近地点时所接收的太阳辐射和在 7 月份远日点时所接收的太阳辐射,两者之间约有 6%的变化。这造成相同情况下,北半球的冬季要比南半球的冬季暖和,而北半球的夏季则要比南半球凉爽。当地球轨道变得更椭圆形时,获得的能量差别可高达 20%以上。同时,他还发现,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度和空间方位各自也有几万年的周期变化。这些变化因素,使得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量总是在不停地做非常复杂的变化。这些周期性的变化综合起来,称为“米兰科维奇周期”。4、地球的岁差 因地球自转轴的进动,造成一个大约两万六千年的周期。若在近日点时是北半球的冬季,则冬天温度将会相对较高;反之则北半球的冬天较为寒冷。又因北半球陆地多,比热小,温度容易下降,故而较容易形称冰期。5、地轴倾斜角度的变化。我们知道地轴并不是垂直于黄道面的,地轴与黄道垂直面的夹角在 21.5 度到 24.5 度之间。这导致了四季的产生。地轴的倾斜角度约以 4.1 万年为一个周期在变化着。目前地轴倾斜角处在波动区间的中上部,为 2326,且有减小的趋势。地轴倾斜角度越大,高纬度地区因接受辐射的时间差异则越大,就易形成冰期。50 万年间地球轨道及旋转轴参数变化图 6、地球自转速度变化的影响。主要受月球引力的影响,地球的自传速度也是不断变化的,形成初期,地球的自转速度很快,一昼夜只要 8 小时左右。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对全球气温的变化也起了很大的影响。7、潮汐的影响。月球引力、太阳引力和离心力是引起海水涨落原动力。因月球距地球比太阳近,月球在潮汐上的作用更加明显一些。月球与太阳引潮力之比约为 11:5。潮汐通过搅动海水来对气温产生影响。当潮汐作用强时,海水搅动更剧烈,较深处寒冷的海水被搅动上来,从而使气温下降幅度变大。相反则气温下降幅度较小。潮汐有类似于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与气候现象循环的记录有很好的对应性。同时潮汐对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也有影响。潮汐活动活跃时,海水搅动更剧烈,导致海水温度降低,海水对二氧化碳的溶解度上升,同时使二氧化碳与海水的接触更充分,从而降低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反之则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8、洋流的影响。洋流是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的一种现象。引起海流运动的因素可以是风,也可以是热盐效应造成的海水密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洋流是地球表面热环境的主要调节者。洋流可以分为暖流和寒流。一般来讲,暖流通过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通过降低温度和湿度,影响气候的变化。最著名的例子是厄尔尼诺现象。9、火山的影响。火山爆发时喷出大量的火山灰和气体,会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火山灰和火山气体被喷到高空中去,甚至到达平流层,这样它们会散布到很远的地方。这些火山物质会遮住阳光,过滤掉某些波段的光线,从而导致气温下降。1991 年皮纳图博火山喷发后全球地面平均温度变化情况 10、大气的因素。主要包括大气运动和温室效应。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变化与洋流对气候的变化相似,只是它更为直接地影响着气温的变化。而一场寻常强度的飓风,也挟带着相当于约 1.5 万亿瓦电力的能量,差不多就是全世界总发电能力的一半了(人类的力量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温室效应前面已经讲过,最主要的因素是水蒸气而不是二氧化碳,不再重复。不真实的观测数据 IPCC 的观测数据严重失实。即使不去考虑其篡改原始数据等丑恶行为,也严重存在以下问题,使得他们的数据没有任何意义。1、热岛效应的影响。由于许多的温度观测点设在城市或近郊,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张,城市的热岛效应愈发明显。热岛效应可以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 2,甚至更多。“科学家”们在得出全球气温变暖的结论时,不但没有排除热岛效应的干扰所带来的误差,反而刻意隐瞒了这个事实,甚至将温度计挪到空调附近,从而得到它们想要的数据。这样的数据又有什么价值?2、惊人的误差。截止 2 月 8 日,地表测温站普查网已经实地调查了 70%的美国地面测温站。用于提供历史温度数据的 1221 个测温站中,已经有 854 个被实地调查过。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对比美国官方的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NOAA)为测温站制定了具体的气象站标准。调查发现,多数测温站都不符合NOAA 的标准。每个调查过的气象站都在地表测温站普查网上有照片,违反标准的地方一清二楚。这些气象站中,按照 NOAA 的误差准则,竟然高达 89%的测温站误差大于一摄氏度,更令人叹止的是 56%的误差居然高于 5!换句话说,二氧化碳对于温室效应的影响,比温度测量的误差都小得多。即使二氧化碳对于地球大气温度的确有微小的影响,也会被测量误差所掩盖,根本无法察觉。影响全球气温变化的因素如此之多,变化周期大不相同,这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非常复杂。将这种复杂的成因和二氧化碳的单一、微小因素划等号,显然非常不负责任。怎么得到的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理论 为了得到“全球变暖是由人类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这个观点,“科学家”们做了大量的艰苦卓绝的工作。首先,将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本身温度的变化、日地距离的变化、地轴倾角的变化、地球自转速度变化、洋流的影响、火山活动的影响、潮汐的影响等等占全球气温变化 90%以上的因素全部屏蔽掉。其次,将大气因素中的大气环流因素屏蔽掉。第三,将温室效应中起绝对性作用的水蒸气屏蔽掉。第四,将“全球变暖”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因果关系颠倒。第五,篡改数据。只是依据一百多年来的气温变化,甚至忽略掉这一百多年来气温的具体变化,而只是将首尾的温度做了对比就得出全球变暖的结论,同时将除二氧化碳以外的占气候变化 99%以上的因素都刻意屏蔽掉,得出人类排放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的结论,十分让人不解。有这么个笑话很适合他们。从上午 11 点钟到 11:10,“科学家”们测量了气温的变化,发现气温升高,得出结论“全球变暖来了!地球要灭亡了!”恰逢此时,有个穷人生炉子烧了一壶水,科学家们发表报告“穷人点炉子引发了全球变暖,为了人类的生存,穷人不能点炉子烧水,只能喝凉水。”当然,这个笑话并不确切。因为在笑话中他们还没有篡改数据等其他恶意行为。被碳排原教旨主义者奉为圣经的 IPCC 的报告,更是睁眼说瞎话。并不存在的科学共识。“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是“科学共识”?第一,“共识”并不代表正确。科学不是按人头来决定对错的。哥白尼,伽利略、爱因斯坦、魏格纳等等都告诉了我们这个道理。第二,这个“科学共识”不存在。IPCC 声称它的报告由“2500”位“顶级科学家”共同写就的。IPCC 的成员,来自法国巴斯德学院的保罗瑞特教授说:“IPCC 号称拥有 2500名全球顶尖科学家的共同支持。但是这并非事实。只要查看 IPCC 成员的简历就知道他们并不全是科学家。另外,我知道其中很多人都不同意报告中的观点,并退出了 IPCC,但是最后他们的名字还是被列在了 2500名科学家之中人为因素导致了全球变暖的警言被打扮得像科学一样,但它并不是科学,而是一种宣传攻势。”伦敦大学生物地理学教授菲利普斯考特说:“IPCC 和任何联合国的组织一样,是一个政治的组织,它得到的结论是被政治主导的。”IPCC 成员,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查德.理德森说:“为了凑够 2500人,他们把评阅人、政府官员,以及任何和他们熟悉的人都加了进来。没有人问我们是否同意(报告中的结论),事实上很多人都不同意。”他还说:“气候问题太复杂,那种声称所有人都支持一个公论的说法不现实。诚然,大多数从事气候研究的科学家认同,过去 150年中,全球气温上升了零点几度,人类活动也为气温上升作了一些贡献。但是气候从根本上就是不断变化的,不可能将气候变暖归结到人类活动。”美国科学院院士,著名气象学家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理查 林尊(Richard Lindzen)教授,在国会作证中对自己的行业自嘲道:“老实对您讲,气候学在科技领域是冷门儿,现在地球上一直在从事气候研究的科学家屈指可数,所谓的成百上千完全是媒体的误导”。他指出:当年在纽约时报刊登支持京都协议书的 70位科学家,其中大部分不是气象学家。媒体大谈特谈的所谓极地冰川融化,也是在欺负公众的科学知识不够。对气候的研究本身没有错,很多结果也是有益的。但是,这些结果被那些耸人听闻的环保人士一过滤,再经媒体放大,便形成了地球要完蛋的旋律。我们听到的不一定就是真的,声音大的并不一定就是正确的。IPCC 的报告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缺陷:1、全球变暖会导致 40%的热带雨林消失。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二氧化碳浓度增高,全球气温升高,这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而让人诧异的是,“全球变暖会导致 40%的热带雨林消失”这个结论居然是 IPCC 引用的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的报告,原报告作者声称他们的依据来自自然杂志。但是原文指的威胁是人们的滥砍滥发,而不是气候变暖,并且原文作者也只是“猜测”。2、“气候门”事件。2009 年 11 月 17 日俄罗斯的黑客入侵了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中心电脑并公布上千封研究人员内部邮件。依据泄露邮件内容,人们发现气候研究中心采取“欺骗手段”,刻意向公众隐瞒部分不支持气温升高的数据。有关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始数据、特别是不利于证明气候正在变暖的数据可能已经被销毁,现存用以证明气候变暖的数据是被人为修改的。对此,东英吉利大学已经承认,但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这个可笑的闹剧上,IPCC 主席拉金德拉帕乔里,这位在美国北卡州立大学获得以铁路工程为主的机械工程和经济学的博士却被吹嘘成世界上最顶尖的气候学家却说,所谓的“气候门”事件目的是要降低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公信力。但是他却不敢解释为什么IPCC 工作人员要隐瞒和篡改数据。郎咸平教授评价这件事时讲:“IPCC 大多数(全球变暖的)证据竟然来自英国一个我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大学(东英吉利大学)。”“一群四五流的学者讲这种话(二氧化碳导致全球变暖)全世界居然信了”3“冰川门”事件 2007 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公布了“全球气候变化第四综合报告”,在这个报告的“第二工作组报告:影响、适应和脆弱性”题下第 10 章第 6 节中写了这样一段话:“面积为 300 万公顷的喜马拉雅冰川是两极之外最大的冰雪覆盖地区,其消融为全球(冰川中)最快;以目前全球变暖的速度,喜马拉雅冰川在 2035 年或之前消失的可能性非常大,它的总面积将从目前的 50 万平方公里缩减到 2035 年的 10 万平方公里。”短短的几句话里出现了惊人的错误。(1)基础数据出现常识性错误。报告前面称喜马拉雅冰川面积为“300 万公顷”,这相当于 3 万平方公里(实际数字为 33050 平方公里),但紧接着报告的后一句却说“它的总面积将从 50 万平方公里缩减到 10 万平方公里”,明显自相矛盾。(2)引用夸大后的小道消息。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列举的“喜马拉雅冰川缩小”结论,引自“世界野生动物保护基金会”2005 年的一个报告,而后者指明的来源是英国新科学家杂志 1999 年的一篇文章。该杂志的记者皮尔斯电话采访了印度尼赫鲁大学的哈斯纳恩教授,就是此人当时提出了“喜马拉雅冰川将在 2035 年消失”的说法。而哈斯纳恩声称,所谓“2035 年消失”只是个人推断,并无相关研究作支撑,并且,他说的只是针对喜马拉雅冰川中的一条,而不是全部的喜马拉雅冰川。(3)基本的简单数学计算错误。报告中有一个表格显示品达里冰川的面积从 1845 年到 1965 年之间缩小了 2840 米,并计算出年消融率为 135.2 米。IPCC,这个“汇聚了全世界最顶级气候学家”组织,它们的“科学家”们居然连最起码的数学计算都不会。这是一个明显的数学错误,根据数据,冰川每年融化 23.5米。4、基本的地理常识错误。2010 年 2 月 3 日,联合国气候专家小组承认,它们关于荷兰有一半领土低于海平面的描述有错。IPCC 报告中说:“荷兰是个有可能既受海平面上升又受洪涝影响的国家,因为它 55%的领土低于海平面。”这一叙述和评估,不符合荷兰实际的地质地貌。事实上,荷兰只有 26%的领土低于海平面。很难想象这些“顶级科学家”们居然连基本的地理常识都没有。5、基准年的设置。为了夸大全球变暖,它们在基准年的选取上似乎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哪年让人觉得全球变暖明显就用哪一年,而没有任何客观性。例如,他们以 1961 年为全球海洋温度的基准年,以 1978 年为南北极和冰川面积的基准年。6、南极冰盖融化。目前各方的数据不同,美国的卫星数据显示西部的冰雪正以每年 152立方千米的速度在减少,而法国的卫星观测表明,南极地区每年降水超过 1 81 厘米,这意味着南极大陆每年的冰雪不仅没有减少,而且还增加了 450亿吨。中国气象科学院陆龙骅研究员说,从南极中山、长城站的观测数据看,目前南极西部地区的冰雪在融化,而东部地区的冰雪在增加。中国气科院效存德教授等的观测支持南极冰盖增长的观点,从他们架设的气象塔被冰雪埋没的情况估算,南极地区的冰雪增量应该在每年 280亿吨左右。7、全球变暖导致全球干旱。IPCC的“科学家”们声称,全球变暖会导致干旱等自然灾害增多。不知道他们又是引用的哪儿的小道消息。恰恰相反,如果全球变暖属实的话,那么自然灾害反而会减少。全球气温上升会使得降雨更加均匀,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学者钻取西昆仑山古里雅冰帽海拔 6200m高处的冰芯,进行18O 记录分析研究,得出结论:5.83.2 万年前中国处于特殊暖湿气候,温度峰值在 3.5万年前,高出现代 4;其次的峰值在 5.5 万年前,高出现代 3;中间的冷期谷值温度低于现代 5。现代柴达木盐湖年降水量只有 2550mm,极为干旱。3.3-2.7 万年前,年降水量达 150 mm。在一万年前,全球气温要高于现在2 度以上,而那时的撒哈拉地区是温暖湿润的草原。从我国历史文献中,我们发现,气候温暖期,风调雨顺的年景更多,而在气温寒冷期,则自然灾害频发。至于公众觉得自然灾害多了,似乎更多地因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可以更多的知道和了解的缘故。8、海平面上升。IPCC报告中声称海平面一直在升高,在整个 20 世纪,全世界的海平面总共上升了 17 厘米,而预计到 2100年海平面将升高 7 米。国际联盟第四纪研究会严厉地批评 IPCC这种操纵数据的行为。前海平面委员会主席瑞典地质学家指出,这完全是伪造的数据。卫星监测显示,近几十年来海平面根本就没有上升。斯德哥尔摩有全球最久的历时 1000年的海平面观测记录。数据显示,虽然近千年来全球气温一直在波动,但海平面的变化接近于 0 厘米。而通过观测发现,图瓦卢等国的国土没有收到任何“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这个贫困的偏远小国这样做似乎更是为了获取国际社会的“全球变暖赔偿金”,同时移民到澳大利亚或新西兰。图瓦卢国家环境部长承认,该国人为挖沙,从而给人们一种海平面上升的错觉。而如威尼斯、上海等沿海城市的“海平面上升”,那只是因为过高过重的建筑物和过度采用地下水而造成地面下沉的结果。9、全球变暖导致大量物种灭绝。IPCC声称,如果全球温度与 1980年-1999年相比超过 1.5摄氏度到 2.5摄氏度,全球 20%-30%的物种面临灭绝风险,如果超过 3.5度,则会导致 40%到 70%的物种灭绝。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实际上,现在造成物种灭绝的原因是我们人类的捕杀、对栖息地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作物,与气温变化无关。恰恰想反,除了小行星撞击地球等现象外,大面积物种灭绝的时期正是全球气温变冷时期,而在全球温度变暖时,则是物种大爆发、新物种涌现的时期。并且我们都知道,几乎所有的物种在地球上至少存在了 100万年的历史,也就是说经历了比我们人类多得多的冰期与间冰期变化。在这 100万年里的暖期的全球气温要高于 IPCC所预言的温度,却没有哪个物种因此灭绝,既然在之前更高的温度中没有灭绝,怎么会在这次的暖化中灭绝呢?假如这些还只是小“瑕疵”,那它屏蔽掉其他导致气候变化的因素,将气候变化与二氧化碳含量因果关系颠倒,无视温度测量的误差,忽略城市热岛效应,那就是致命的了。么撒谎 那么,IPCC和戈尔他们为什么要编一个这样的谎言呢?不敢说这些就是原因,只向读者叙述实情。1、获取资金。拉金德拉帕乔里曾经利用 IPCC 报告中对喜马拉雅冰川消融问题的说法,从纽约的卡内基基金会获得了多达 50 万美元的拨款,此外还获得了欧盟一笔 250 万英镑研究经费中的大部分。还有碳捕捉。众所周知,二氧化碳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一种气体,没有它就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光合作用就没有有机物,也就没有这地球上的除部分细菌外的绝大多数生物。而“科学家”们却把它看成是一种污染物,并要人们用每吨付出 30 美元的价格来把二氧化碳封存起来。这个碳捕捉项目获取了多少研究经费我们还不得而知,但是,由美国能源部和私人投资提供了31.8 亿美元联合拨款用于碳捕捉研究,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已经投资高达 20 亿美元进行碳捕获和储存工作。国际能源署在 2009 年 10 月 13 日表示,2050 年之前,世界各国在仅用于处理用于处理全球发电厂和工业企业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而进行的碳捕捉上,就要花费 24,000亿美元。2、低碳发家。就像一些人渣大发战争财、国难财一样,一些人用所谓的“低碳”做噱头,赚取了大量的不义之财。戈尔从来没有解释过他怎么在短短的几年内个人资产从 200万美元暴涨到上亿美元。身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公司美国碳交易系统控股公司的大股东之一,戈尔通过直接投资和参与的碳排放交易与为这个庞大市场提供顾问咨询和演讲,轻松获取了超过上亿美元的财产。2007 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注定要钉在诺贝尔奖史的耻辱柱上,就像 2009 年媚权地授予一个刚刚登基几天还没有正儿八经开始工作的奥巴马身上一样。3、商家支持。现如今,只要打上“低碳”二字,不管多烂的产品,立马涨身价;不管多贵的产品,总有环保的人们购买。低碳就如同毒品一般,暴利,却又有一个好名声。2008年,仅在中国,所谓的“低碳”经济就达到了 1050亿人民币。当然,有人会说,商家以后要交碳税的呀。商家交碳税有两个问题。一是这个成本最终都是消费者买账的;二,碳税是更大的阴谋。4、碳税阴谋。IPCC对减排开出的药方是碳交易。碳交易就是指企业通过技术节能所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经过联合国 CDM(清洁发展机制)核准后可以拿到市场上来买卖,事实上围绕碳减排的交易已经催生了数千亿美元的庞大市场尽管交易的对象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而只是抽象的减排数字。2007 年碳交易量从 2006 年的 16 亿吨跃升到 27 亿吨,上升 68.75。成交额的增长更为迅速。2007 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达 400 亿欧元,比 2006 年的 220 亿欧元上升了 81.8,2008 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总值甚至就与 2007 年全年持平。在谈及碳交易市场前景时,瑞银集团欧洲交易所交易能源衍生品部负责人保罗 古德林说:“碳市场的交易规模可能达到原油市场的交易规模。为什么不能呢?”2009年 9 月,世界银行碳基金和日本碳基金等 5 家外企与山西晋城煤业集团签订“碳减排购买协议”,购进晋城煤业集团的二氧化碳减排额度 1075万吨,涉及资金上亿美元。据测算,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碳交易可获得数十亿美元的收益。那这不是很好吗?发达国家已完成了工业化,并已经把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都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这个时候再来按“碳交易”规则办事,不是赤裸裸的掠夺吗?或许有人说现在发展中国家的减排指标小,现在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买碳税。是的,但是,10年之后呢?30年之后呢?50年之后呢?虽然由于目前中国依然作为发展中国家,不必履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规定,但是从发展趋势看,

    注意事项

    本文(全球变暖惊天大阴谋22104.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