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8450.pdf
-
资源ID:83609559
资源大小:419.65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七上《论语》十二章教学设计教案8450.pdf
1 论语十二章【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孔子及论语的有关知识。2 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解读各则语录。能力目标 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2 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情感目标 1.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蕴,感受孔子的人格魅力。2.能联系自身学习经历,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结合本文的学习认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 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二、孔子及论语的简介(学生简介,教师再投影展示)孔子(前 55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 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编纂的意思。属语录体散文,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十二章,是其精华部分,主要谈求知和修养,学习之后用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人不知而不愠(y n)学而不思则罔(w ng)思而不学则殆(d i)不亦说(yu)乎 三省(xng)吾身 逾矩(y j )箪(dn)肱骨(gng)笃(d)2.师生共读,读出节奏。教师泛范读课文一到四章,几位学生朗读五到十二章。【交流点拨】提示:(1)读时要字正腔圆。“字正”就是字音准确,“腔圆”就是发音饱满。(2)处理好停顿,控制节奏。(3)把握重读和轻读。(4)注意语速语调,做到声韵和谐,抑扬顿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四、自主探究,疏通文意。学生课前做好预习,课上以学生翻译为主,有疑问之处教师点拨。(附文言文对照翻译)1、子曰:“学而 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孔子说:“学习(知识、技能)之后按时去温习它,不也是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一起探讨问题),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吗?”实词子:先生,指孔子。学:主要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的典籍。时习:按一定的时间复习。时,按时。习,复习或温习。说:通“悦”,愉快。朋:古代以同师为朋,同志为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人:人家,别人。知:知道,了解。愠:生气,发怒。君子:这里指品德高尚的人。虚词而:连词,表示承接关系,这里是“然后”“之后”的意思。乎: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吗”。自:介词,从。而:连词,表转折关系。之:代词,指学过的知识技能。句式不亦乎?:不也是吗?固定句式。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 不习乎?”(学而)是不是复习过呢?”实词曾子:即曾参(前 505-前 436),姓曾(Z),名参(),字子舆,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今山东嘉祥,一说山东平邑)人。孔子的学生。日:每天。三:泛指多次。省:自我检查,反省。谋:谋事,办事。交:交往,往来。信:真诚,诚实。传:老师传授的知识。虚词吾:代词,我。为:介词,替。而:连词,均表转折关系,却。与:介词,跟,和。乎:句尾语气词,表疑问。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独立做事情;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不能为人力所支配 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的事情;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过规矩。”实词有:通“又”。古人在两位数的整数和零数之间常常加“有”字。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惑:迷惑,疑惑。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同意见。从:顺从。逾:越过,超过。矩:规矩,规范。虚词而:承接连词。4、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实词温:温习。故:学过的知识。新:新的发现,新的知识。虚词而:表承接的连词,就。可以:可,可以,表示可能和能够;以,3 介词,表凭借。为:这里用做动词,做,成为。矣:语气助词,相当于“了”。5、子曰:“学 而 不 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一味地)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实词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殆:有害。虚词而:连词,表转折。则:连词,表示结果,相当于“就”。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带来的忧愁,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实词贤:有道德。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巷:此处指颜回的住处。乐:乐于学。堪:忍受。虚词其:代词,代“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种困境。代词,代“颜回的”。哉:语气词。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ho)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实词好:喜欢,爱好。乐:以为乐趣。虚词之:代词,它。这里指学问和事业。者:代词,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如浮云。”(述而)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实词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疏食:粗粮。曲肱:弯着胳膊。肱,胳膊。虚词而:承接连词。之:代词,代弯着的胳膊。于:对,对于。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选取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发现)他们的缺点就 者而改之。”(述而)(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实词行:走路。择:选择。善者:好的方面,优点。从:跟从,学习。改:改正。虚词焉:兼词“于是(这)”,在这之中。者:助词,的地方。而:表承接的连词,就。其:代词,他们的。之:代词,代“善者”;代词,代“不善者”。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实词川:河,河流。逝:流逝,消逝。斯:这,指河水。舍:舍弃,放弃。虚词夫:句末语气词。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孔子说:“一国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4 实词三军:军队的通称。古制,12 500人为一军。匹夫:普通的人,男子汉。12、子夏曰:“博学而笃(d)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子夏说:“博览群书广泛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能恳切地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德就在这里面了。”实词笃:忠实,坚守。切问而近思:恳切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仁:仁德。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论语不仅作为一种行为导向,更作为一种精神,融入了世代中国人的血脉,随着时代跳动的脉搏,不息地流淌。现在,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一起来诵读经典吧!齐读论语十二章。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的字词,疏通了文意,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课文内容,探讨论语给我们讲述的为人处世的道理。二、合作与探究 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交流点拨】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2)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传不习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3)品德修养: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交流点拨】“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5 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交流点拨】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4.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怎么看待“箪食瓢饮”?【交流点拨】我从颜回身上看到了他的那种高洁的学者风范。他不会因为物质条件的简陋,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不会转而投身于追名逐利的大潮中,最终也不会迷失自我。我不十分赞同二位的意见。我觉得没有必要完全摒弃优厚的物质条件,利用好它为我们的学习创造更好的条件,不也很好吗?5.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谈感想。6.与课文自相对照,谈谈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三、积累拓展延伸 通过积累本课的词语,丰富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在学生交流后对本文出现的常用成语做归结并板书【交流点拨】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择善而从:采纳正确的建议或选择好的方法或好的制度加以实行。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四、课堂小结 论语的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我国古代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我们学的这一部分主要谈的是求知和修养问题。大家不仅要懂得它的意思,更重要的是联系实际,指导自己的言行。今后我们要多接触一点文言文,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继承祖国文化,陶冶自己情操。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2、1988年初,75 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有人说:“人类要在21 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请你积累五则课本之外的论语名言,和大家分享。板书设计 学习 勤于复习 方法 学思结合 学习 以学为乐 是为 论语十二章 学习态度 诚实谦虚 了更 珍惜时间 好地 修身 宽厚仁义 做人 做人 坚贞守节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