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必考21532.pdf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简答题 1 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作用;2 简述新课程改革对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作了哪些调整;3 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4 简述在教学实践中应如何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5 简述班主任应如何建设和管理班集体;6 学校文化具有哪些特性 7 环境对个体发展有何影响 8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内容;9 教师应该如何给学生布置作业 10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11.简述教育的质的规定性;12.为什么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 13.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 14.社会模仿模式对我国德育发展改革有哪些启示 15.现代教育学的发展主要有哪些特征 16.教材可以概括为哪些主要的表现形式 17.何谓教学,中学教学有哪几项一般任务 18.何谓德育目标,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19.何谓班级管理,其功能是什么 20.青年期的心理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 21.简述学生文化的成因;22.简述美育的基本任务;23 简述课程设计的意义和基本要求;24 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5.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 26 学校教师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27.与原始社会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教育呈现哪些特点 28.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29.教科书编写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30.简述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31 简述世界课程改革的基本趋势;3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3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34 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35 简述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36.简述班级常规管理的基本内容 37.简述行动研究的基本特征 38 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39 试析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40 试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41.简述教学的一般任务;42 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43.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具有哪些独特的功能 44.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45.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46.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47.班集体对学生的教育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48.简述人力资本理论的主要内容;49 简述教育对人类地位提升的作用;50.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51.简述增长教学的一般任务;52.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答: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教育可以促进民主;2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4教学目的和任务的要求;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学生特点;教学时间、设备、条件;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5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包括确定发展目标,建立核心队伍,建立正常秩序,开展教育活动、形成正确舆论等;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6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7.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8转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转变学习方式;改变课程评价;改革课程管理;9.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以便发现教和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10有助力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11.答: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在于,教育是有意识地向受教育者传递社会经验以培养人的社会实践;1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2 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3 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4 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1 分 12.答:1 人才规格是对人才素质结构的要求,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人的规格,所以当我们考虑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规格时,必须深刻地把握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趋势与要求;2 教育结构通常指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教育的比例构成,如不同级别、类型学校的比例关系,不同科类之间的比例关系等,都要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13.答:1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总的规格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工作遵循的总方针;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2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教育的总要求,而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具体要求;二者的联系在于,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14.答:在探讨道德教育与行为形成方面,社会学习理论的许多成果值得借鉴,对我们加强道德知识教育和行为习惯培养有较大启迪作用;2 分社会模仿模式强调自我效能感,注重个体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努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强化等,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较大的启迪作用;3分 15.教育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16.教科书教材;图书教材;视听教材;现实教材;电子教材;17.教学是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教学一般任务有: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18.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制定德育目标的主要依据有: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19.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遵循班级教育和管理的规律,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班级管理的功能是: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20.认识能力有了深入的发展;情绪、情感不仅丰富而且复杂,意志趋于成熟;自我意识发展逐渐趋于成熟;对异性好感与爱慕;热烈追求理想,开始探索人生意义;21.1 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2 同伴群体的影响;3 师生的交互作用;4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22.1 传递审美知识,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 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和审美的情趣;3 发展学生创造美的能力;4 教育不仅仅是艺术教育,也不仅仅限于运用各种美去进行教育,更是指把一种精神渗透于整个教育教学中去,使教育的过程成为一种审美过程;23.1 产生新的课程方案;2 对现有课程进行修改和重新组织;3 合目的性;4 合科学性;5 合发展性;24.1 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2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3 学生特点;4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25.1 养成尊师爱生的风气;2 定期联系任课教师,经常互通情况;3 调节各科教学负担,妥善作出全面安排;26.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教师资格和任用;教师的培养和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教师的考核与评价;27.答:1 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2 现代教育逐步走上了大众化道路;3 现代教育内容日益科学化;4 班级授课制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5 现代教育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教育系统;28.答:1 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人力与时间,生产力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财力与物力;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29 答:1 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2 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注意贴近社会生活,并适当渗透一些先进的科学思想,为学生今后学习新知识奠定基础;3 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4 合理体现各科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受教育者学习的心理顺序;5 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30.答:中学教学方法的特点有:1 师生之间在运用教学方法时的互动和联系加强;2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法逐步增加;3 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相互配合;31.答:1 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2 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3 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32.答:1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33 答:1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 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 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34 答:1 遵纪守法的义务;2 教育教学义务;3 思想品德教育义务;4 爱护尊重学生的义务;5保护学生的义务;6 提高思想业务水平义务;35 答:1 改变过于重视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合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2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知识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解决问题和合作能力等;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现状,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36 答:1 班级组织经律管理;2 班级环境与卫生管理;3 班级文档管理;4 班级工作计划和总结;37 答:1 目的是为了改进实践;2 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学上的问题;3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进行研究;4 研究的循环性;38、现代教育特别是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以后的教育制度,呈现出一些共同发展趋势;包括: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和大众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建立有利于国际交流的教育制度;建构终身教育制度;39、信息技术对教育产生的影响包括: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包括知识的数量观念和知识的质量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教育过程在本质上成为一种选择过程,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发送信息,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接受信息;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首先,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使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自动生成相应的教学进度,确定相应的针对个人的评价标准,实现教育的个性化,使因材施教的理想真正成为现实;其次,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根据学习者的目标、选择和努力程度等给予不同的反馈,给予象征性的奖励和惩罚,这有别于传统教育;第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信息技术将使面对面的教学成为偶尔的情况,知识与长者和德者完全分离,教育中无法避免的师生尊卑差异将完全可以避免,这将极大地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有利于学生积极人格的养成;40、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科教兴国的战略的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包括:1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2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协调发展;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要把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结合起来,既充分重视学生共性的发展,又重视学生个性的多样性,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要求、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评价方案,从而把学生的差别性显示出来并加以发展,使每一个学生成为具有高度自主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人;4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这是因为: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成,面对多样的、多变的世界,任何一个人、一种职业、一个社会都缺少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41、教学任务是由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所决定的,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教学的一般任务如下: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为教学的其他任务都只有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所以,只有扎扎实实完成这个教学任务,才能有条件完成其他教学任务,确保培养的人才的质量规格;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不仅是顺利地、高质量地进行教学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要求,因而这是现代教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世界观是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的形成,必须建立在科学知识的基础之上;青少年的品德、审美情趣和世界观正处在急速发展和逐步形成的重要时期,教学在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原因在于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现代教学论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不仅使学生有现代科技文化知识,而且有自觉能动性、独立性和开拓创新个性,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平等观念和合作精神;42、班集体的形成,实际是一个教育培养与类化的过程;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有以下几条路径: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使班级成员在认识上和行动上保持统一,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班集体的发展目标一般分为近期、中期和远期三种;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一个良好的班集体都会有一批团结在教师周围的积极分子,他们是带动全班同学实现集体发展目标的核心;因此,建立一支核心队伍是培养班集体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班集体的正常秩序是维持和控制学生在校生活的基本条件,是教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班集体的正常秩序包括必要的规章制度、共同的生活准则以及一定的活动节律;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班集体是在全班同学参加各种教育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而各种教育活动又可使每个人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并显示自己的才能;设计并开展班级教育活动是教师的经常性工作之一;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正确的班集体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集体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和激励的作用,是形成、巩固班集体和教育集体成员的重要手段;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精神状态;良好的班风一旦形成,就会无形地支配着集体成员的行为,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43.要点 1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2 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3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4 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44.1 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2 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3 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45.1 导向性原则;2 疏导原则;3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 因材施教原则;46.1 针对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良好 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2 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3 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47.要点 1 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 有利于训练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48.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1 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的重要因素,甚至是首要因素;2 这些因素归结为知识的进步,技术改进和劳动力质量的提高;31960 年,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所做“人力资本投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宪章;4 人力资本理论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指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它是资本形态,因为它是未来的薪金或未来的偿付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的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49.教育使得人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充分的体现,人的个性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之作用包括:1 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即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2 教育充分发掘了人的潜能;人的潜能很少能自动表现出来,必须通过教育、通过学习才能实现;3 教育对人的力量发挥的作用;教育是人的身体力量发展的途径之一,教育不仅需要分别培养和发展人的身体之力和精神之力,而且要力图使人的身心发展得到和谐,尽可能得到充分的发展;50.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 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个体对环境持积极态度,就会发掘环境中有利于自己发展的因素,克服消极的阻力,从而扩大发展的天地;2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3 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因为人是有主观能动性,人能改造环境,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51.教育的一般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 发展学生的能力、体力和创造才能;3 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52.课程实施的结构包括:1 安排课程表;课程表的安排,要遵循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2 分析教学任务;包括学生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所要形成和发展的智力、能力和体力;学生所要养成的情感、态度、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3 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其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4 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5 规划教学单元和课;6 组织教学活动;7 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