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人教部编版(含答案)34054.pdf
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练卷 姓名:_ (一)失去的一天 妈妈清晨去上班,她把九岁的佩佳叫醒,对他说:“你已经放假。你今天的任务是在农舍旁边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妈妈走后,佩佳又睡了一会儿。当他醒来时,太阳已经当空,他想马上开始干活,可又一想,还来得及呢!佩佳坐在一棵绿荫如伞的桑树下,他想:我在这里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然后他走到果园里,吃了一些鲜果,又跟蝴蝶嬉戏。傍晚,妈妈回来了,她笑眯眯地问儿子:“说说看,孩子,你都干了些什么?”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可你要知道,我的孩子,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读过远处的青山这本书的人。也许你不了解,你丢失的这一天都丢失了什么。走吧,我会告诉你,人们在你失去的这一天当中做了些什么事。”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块刚犁过的田地上,用手指着说:“昨天这里还是一片收割后的麦茬地,今天已全部翻耕了一遍。这是拖拉机手干的活。”妈妈把儿子领到用砖砌成的墙跟前,说:“这里早晨还只有基脚,可现在已经是一堵用砖砌好的墙啦。瞧!砌工干得多么出色!”妈妈把儿子领到一座白色的大楼跟前,这里散发着面包的芳香。“这是面包房。早晨,这些面包还是面粉,可现在令人垂涎欲滴这是面包师一天的工作。”最后,母子俩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指着一个大书架说:“这些书是今天大家看完后还回来的,而且又借走了同样这么多的新书。”“可我却游手好闲”佩佳想了想,低下了头。现在,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1.文中“”这个词语最能概括佩佳这一天的表现。2.在这一天,人们做了();同样是这一天,而佩佳却在(),没有完成妈妈交给他的()的任务。(填序号)A.栽树、读书 B.耕地、砌墙、做面包、看书 C.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 3.你觉得佩佳“失去的一天”,失去的都是些什么呢?_ 4.请用上一两句劝人惜时的诗句、名言,劝说身边的同学珍惜时间。_(二)我的第一次作文 小学三年级,多了一门作文课。教这门课的是新班主任老师。我记得很清楚,他叫张文彬,40 多岁的样子,有着浓厚的、我听不出来究竟是哪里的外地口音。他很严厉,又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站在讲台桌前,挺直的腰板,梳着一头黑黑的头发他那头发虽然乌亮,却是蓬松着,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总使我想起他给我们讲解的“怒发冲冠”这个成语一我们学生都有些怕他。第一次上作文课,他没有让我们写作文,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是到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看的。我到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看的是 上甘岭。那时,儿童电影院刚刚建好,内外一新。我的票的位子在楼上,一层层椅子由低而高,像布在梯田上的小苗苗。电影一开演,身后放映室的小方泂射出一道白光,从我的肩头射过,像一道银色无声的瀑布。我真想伸手抓一把,也想调皮地站起来,在银幕上能露出个怪样的影子来。尤其让我感到新鲜的是,在每一排座椅下面都安着一个小灯,散发着柔和而有些幽暗的光。可以使迟到的小观众不必担心找不到位子 张老师让我们第一次写的作文就是写这次看电影。他说:“你们看到了什么,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我把我所感受到的一切都写了下来。没有想到,第二周作文课讲评时,张老师给全班同学朗读了我的这篇作文。他那浓重的外地口音,我听起来觉得那么亲切。那作文所写的一切,我自己听起来也觉得那么亲切。童年的一颗幼稚而骄傲的心,使我第一次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啊,原来自己写的文章还有着这样的魅力!张老师对这篇作文提出表扬,也提出意见。这些,我统统忘记了。但我记得从这以后,我迷上了作文。作文课成了我最盼望上的一门课。而作文讲评时,张老师常常要念我的作文。张老师对我格外器重起来,他常在课下对我说:“多读些课外书!”我觉得他那一头硬发也不再“怒发冲冠”了,变得柔和了许多。1.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怒发冲冠”的意思是什么?在短文的开头和结尾都用到了这个成一语,说一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_ _ 2.读短文完成填空。(1)短文从 、和 这几个方面来描写了“我”的新班主任张老师。(2)张老师给我们上的第一次作文课,并没有 ,而是 ,地点是在 。3.说一说“我”对张老师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写在括号里。()()一()4.张老师对“我”产生了什么影响?想一想“我”会对张老师说些什么?_(三)小扇轻摇的时光 放暑假了,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她知道我打小就喜欢吃些瓜呀果的,所以每年都少不了要在地里种一些。待我放暑假的时候,那些瓜呀果的正当时,一个个在地里静静地躺着,十分诱人,专等我回家来吃。天气炎热,我赖在空调间里怕出来,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眼看着假期已过一半了,我还没有回家的意思。母亲沉不住气了,打来电话说:“你再不回来,那些瓜果都要熟得烂掉了。”再没有赖下去的理由了。于是带着儿子,顶着烈日,坐了几个小时的车,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小村庄。村里的人是看着我长大的,看见我,亲切得如同自家的孩子,远远地就递过话来:“梅,又回来看妈了?”我笑着答应,就听到他们在背后说:“这孩子真孝顺,一点不忘本。”我心里涌满羞愧。我其实什么也没做啊,只是偶尔把自己送回来给想念我的母亲看看,就被村里人夸成孝顺了。母亲知道我回来,早早地把瓜摘下来,放在井里面冰着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梨瓜和香瓜。母亲又把家里唯一的一台大电扇搬到我儿子身边,给他吹风。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母亲兴奋地说:“地里面结得多着呢,你多待些日子,保证你天天有瓜吃。”我笑笑,有些口是心非地说:“好。”儿子却在一旁大叫起来:“不行不行。外婆,你家太热了!”母亲诧异地问:“有大电扇吹着还热?”儿子不屑了,说:“大电扇算什么?我家有空调。你看你家连卫生间都没有呢。”我立即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儿子,对母亲笑笑:“妈,别听他的,有电扇吹着,不热的。”母亲没再说什么,走进厨房,去给我们忙好吃的了。晚饭后,母亲把那台大电扇搬到我屋里,有些内疚地说:“让你们热着了,明天你就带孩子回去吧,别让孩子在这里热坏了。”我笑笑,执意要坐在外面纳凉。母亲先是一愣,继而脸上写满笑意。她忙不迭地搬了躺椅到外面。我仰面躺下,望着天空,手上拿一把母亲递过来的蒲扇,慢慢摇着。虫鸣在四周此起彼伏地响起,南瓜花在夜里静静地开放。月亮升起来了,皎洁的月光洒满寂静的小院。恍惚间,月下有个小女孩儿,手拿小扇儿,追扑流萤。依稀的,都是儿时的光景啊。母亲在一旁开心地说着话,唠唠叨叨的,都是些让她怀恋的旧时光。母亲在那些旧时光里沉醉。月色如水,我放松的心似水中的一根柔柔的水草,迷迷糊糊地就睡过去了。母亲的话突然喃喃地在耳边响起:“冬英你还记得不?就是那个跟男人打赌,一顿能吃二十个包子的冬英。”“记得,长得粗眉大眼的,干起活儿来,大男人也赶不上她。”“她死了。”母亲语调忧伤地说,“早上还好好的,还吃两大碗粥呢。准备去地里锄草的,还没走到地里呢,突然倒下,就没气了。”“人啊!”母亲叹一声。“人啊!”我也叹一声。心里面突然警醒:这样小扇轻摇,与母亲相守的时光,一生中能有几回呢?暗地里打算好了:明天,是决计不回去的了,我要在这儿多住几天,好好把握这小扇轻摇的时光。1母亲一直盼望“我”回乡下住几天的根本原因是()A.“我”放暑假了 B城里天气炎热 C等“我”回来吃瓜果 D母亲想念“我”2“我心里涌满羞愧。”“我”羞愧的原因是()。A回家的行程一拖再拖 B很少回家看望母亲 C回家吃母亲种的瓜果 D村里人对“我”很亲切 3“人啊!母亲叹一声。”表现了“母亲”的情绪是()。A.欣喜 B惭愧 C忧伤 D内疚 4.文章中画横线的部分是环境描写,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A.丰富了文章内容 B交代了人物活动的场景 C.烘托了“我”轻松闲适的心情 D写出了农村夏夜的美丽景色 5.对“我很贪婪地捧着瓜果啃,母亲在一旁心满意足地看”一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贪婪”写出了“我”见到爱吃的瓜果时迫不及待的丑态。B.“贪婪”写出了“我”吃瓜时的情态以及对家乡瓜果的喜爱。C.“心满意足”突出了母亲内心的满足和喜悦。6.对短文题目“小扇轻摇的时光”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扇轻摇的时光”指充满天真快乐的童年时光。B.“小扇轻摇的时光”指晚饭后风扇给了儿子,“我”只好用蒲扇。C.“小扇轻摇的时光”指“我”与母亲相守的美好时光。参考答案:(一)1.游手好闲 2.B C A 3.佩佳“失去的一天”,失去的是学习的快乐;失去的是劳动的收获;失去的是成功的喜悦。4.示例:同学们,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在时间的长河中虽然只是一瞬间,但历史就是由众多的一天积累而成的,所以我们要过好人生,就必须把握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每一个瞬间。我们要从小珍惜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二)1.“怒发冲冠”的意思是头发一根根直戳戳地立着,形容极端愤怒。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前后文联系更加紧密。2.(1)姓名 年龄 口音 外貌(2)让我们写作文 带我们看了一场电影 长安街上的儿童电影院 3.害怕 亲切 柔和 4.张老师让“我”对作文产生了浑厚的兴趣,迷上了作文。“我”会对张老师说:“张老师,谢谢您!我一定会刻苦学习,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三)1.D 2.B 3.C 4.C 5.A 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