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河南省九师商周联盟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5955.pdf
-
资源ID:83620044
资源大小:1.17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学年河南省九师商周联盟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解析)35955.pdf
2023 学年高一下化学期末模拟测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测试卷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 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已知镓和铝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纵行,氮化镓可把手机信号扩大 10 倍,让电脑的速度提高 l 万倍。将 CD 缩减到 l英寸。下列有关氮化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氮化镓是由主族元素与副族元素形成的化合物 B镓元素比铝元素金属性强 C氮化镓中氮元素显3 价 D氮原子最外层比镓原子最外层多 3 个电子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丙烯与氯化氢加成的产物有 2 种 B联二苯的二氯取代物有 15 种 C立方烷的六氯取代物有 3 种 D分子式为 CCl2F2的物质只有一种空间结构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23 g Na 与氧气充分燃烧,生成 Na2O 和 Na2O2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为大于NA小于 2NA B1 mol 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5NA C标准状况下 22.4L C6H6充分燃烧消耗氧气 7.5 NA D0.2mol/L 的 Na2SO4溶液中含 Na+数为 0.4NA 4、某化学实验室产生的废液中含有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案对废液进行处理,以回收金属,保护环境。据此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沉淀 A 中含有 2 种金属单质 B可用 KSCN 溶液来检验溶液 B 中所含的金属离子 C溶液 A 若只经过操作最终将无法得到沉淀 C D操作中都需要用到玻璃棒、漏斗 5、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所用下列装置、药品等正确的是 A是氨气发生装置 B是氨气发生装置 C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 D是氨气吸收装置 6、在一定温度下将 1molCO 和 1molH2O(g)通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反应:CO(g)+H2O(g)CO2(g)+H2(g),达到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为 0.67mol,再通入 4molH2O(g)达到平衡后 C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等于 0.6mol B等于 lmol C大于 lmol D等于 0.94mol 7、下列物质能与斐林试剂(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的是 A酒精 B葡萄糖 C淀粉 D纤维素 8、下列变化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氢氟酸刻蚀玻璃 B海水的蒸馏 C煤的干馏 D黏土烧结制陶瓷 9、某烯烃与2H加成后的产物如图所示,则该烯烃的结构式可能有()A1 种 B2 种 C3 种 D4 种 10、下列关于维生素 C()的说法错误的是()A维生素 C 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B维生素 C 可以与金属 Na 发生置换反应 C维生素 C 具有还原性,只能发生氧化反应 D维生素 C 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取代反应.11、某有机物的结构为 CH2=CHCOOH,该有机物不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银镜反应 B加聚反应 C加成反应 D酯化反应 12、将 W1g 光亮铜丝在空气中加热一段时间后,迅速插入下列物质中,取出干燥,如此反复几次,最后取出铜丝,洗涤、干燥后称其质量为 W2g。下列所插入的物质与铜丝质量关系不正确的是()A石灰水 WlW2 D乙醇 W1 C B B非金属性:BCA C最高正化合价:D C B 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CD 21、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均正确的是 选项 待提纯的物质 除杂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酸乙酯(乙酸)氢氧化钠溶液 分液 B 乙醇(水)新制生石灰 蒸馏 C CH4(C2H4)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洗气 D SiO2(CaCO3)稀硫酸 过滤 AA BB CC DD 22、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 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n,最外层电子数为 2n+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 M X Y Z AR、Y、Z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BX 和 Z 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CR、M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 2 种以上 DRY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 二、非选择题(共 84 分)23、(14 分)A、B、C、D、E、F 是六种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的短周期元素,它们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B 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C 和 E 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 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D 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E 和 F 相邻。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 B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2)写出 A、C、F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弱电解质的结构式_;(3)能说明非金属性 F 比 E 强的两个实例_、_;(4)化合物 DA 遇水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变化,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金属镁在 BC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4、(12 分)A、B、C、D 均为短周期元素,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 B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约占 80。A B C D (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C_,D_。(2)画出 B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C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3)B、C 两种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写出 A 的最简单氢化物的电子式:_。25、(12 分)下图是实验室干馏煤的装置图,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指出图中仪器名称:a_;b_;c_;d_。(2)装置 c 的作用是_,d 中的液体有_和_。有机物可以通过_的方法使其中的重要成分分离出来。(3)e 处点燃的气体是_,火焰的颜色是_色。(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A煤发生了化学变化 Bd 中液体显碱性 Cd 中液体不分层 De 处的气体可以还原氧化铜,也可以使溴水褪色 26、(10 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实验装置探究 SO2的性质。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利用装置 C 可以证明 SO2具有漂白性,C 中盛放的溶液是_。(3)通过观察 D 中现象,即可证明 SO2具有氧化性,D 中盛放的溶液可以是_。ANaCl 溶液 B酸性 KMnO4 CFeCl3 DNa2S 溶液 (4)研究小组发现 B 中有白色沉淀 BaSO4生成,为进一步验证 B 中产生沉淀的原因,研究小组进行如下两次实验:实验 i:另取 BaCl2溶液,加热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苯(起液封作用),然后再按照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结果发现 B中沉淀量减少,但仍有轻微浑浊 实验 ii:用如上图 2 的 F 装置代替上述实验中的 A 装置(其他装置不变),连接后往装置 F 中通入气体 X 一段时间,再加入 70%H2SO4溶液,结果 B 中没有出现浑浊 “实验 i”中煮沸 BaCl2溶液的目的是_;气体 X 可以是_(填序号)。ACO2 BC12 CN2 DNO2 B 中形成沉淀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7、(12 分)右图是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2)实验室用该硫酸配制 240mL0.46mol/L 的稀硫酸,则 需要该硫酸的体积为 mL;有以下仪器:A烧杯 B100mL 量筒 C250mL 容量瓶 D500mL 容量瓶 E.玻璃棒 F.托盘天平(带砝码)G.10mL量筒 H.胶头滴管,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 (填代号);配制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步骤和操作如下图所示:将上述实验步骤 AF 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 0.45mol/L,可能的原因是 A量取浓 H2SO4时仰视刻度 B容量瓶洗净后未经干燥处理 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D定容时仰视刻度 28、(14 分)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钠、溴化钠、碘化钠的混合物平均分成五等份,分别加水配成溶液并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再分别向各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氯气,将反应后所得溶液蒸干,灼烧固体。通入氯气的量与最终所得固体质量记录如下:编号 甲 乙 丙 丁 戊 固体组成 NaI、NaBr、NaCl NaBr、NaCl NaCl 氯气的体积/ml V 2V 3V 4V 5V 固体质量/g 54.62 43.64 35.48 30.14 29.25 求:(1)请填写表中空白_、_;(2)标准状况下氯气的体积 V为_,原混合物中溴化钠的物质的量为_。29、(10 分)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氨气是可逆反应,研究发现降低温度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气的方向移动,但是实际生产中,这个反应是在较高温度下进行的,主要原因是_ 2023 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共包括 22 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B【答案解析】A氮化镓中 N 元素为A 族,Ga 元素为A 元素,都是主族元素,故 A 错误;B同主族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则镓元素比铝元素金属性强,故 B 正确;C氮化镓中 Ga 为+3 价,则氮元素显-3 价,故 C 错误;DN元素为A 族,Ga 元素为A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 5、3,则氮原子最外层比镓原子最外层多 2 个电子,故 D错误;故选 B。2、B【答案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同分异构体的判断,根据结构是否对称分析。详解:A.丙烯和氯化氢加成的产物可以为 1-氯丙烷或 2-氯丙烷 2 种结构,故正确;B.根据位置异构体进行推断,1、5、6、10 位置的碳原子等价,2、4、7、9 位置的碳原子等价,3、8 位置的碳原子等价,因此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中,氯原子可位于1、2;1、3;1、4;1、5;1、6;1、7;1、8;2、3;2、4;2、7;2、8;3、8,共 12 种同分异构体,故错误;C.立方烷的六氯代物和二氯代物的数目相同,二氯代物有 3 种,故正确;D.分子式为 CCl2F2的物质没有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空间结构,故正确。故选 B。3、B【答案解析】A 项、Na2O和 Na2O2中都含有钠离子,23gNa 物质的量为 1mol,与 O2完全反应,生成 Na2O和 Na2O2的混合物,共生成 1mol 钠离子,转移的电子数为 NA,故 A 错误;B 项、甲醇的结构简式为 CH3OH,含有 5 个共价键,则 1 mol 甲醇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5NA,故 B 正确;C 项、标准状况下 C6H6为液态,无法计算标准状况下 22.4LC6H6的物质的量,故 C 错误;D 项、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 D 错误;故选 B。【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注意掌握有关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阿伏伽德罗常数等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答关键。4、B【答案解析】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和过量的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和单质铜,通过过滤得到固体 A 和溶液 A,因为铁过量,沉淀 A 为铁和铜的混合物,溶液 A 含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剂氧化,故加入过氧化氢能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故溶液 B 中含铁离子;铁离子和碱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故沉淀 C 为氢氧化铁沉淀,废水通过处理不含 Fe3+、Cu2+,可以排放,以此解答该题。【题目详解】A.废液中含有 Fe3+、Cu2+、Ag+三种金属离子,加入过量的铁粉后,铁离子被还原为亚铁离子,铜离子被还原成金属铜,银离子被还原生成银,所以在第得到的沉淀中含有金属铜、银和过量的铁,故 A 错误;B.溶液 B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为 Fe3+,因为 Fe3+遇 SCN-离子,发生反应:Fe3+3SCN-=Fe(SCN)3,溶液呈血红色,所以溶液中滴入 KSCN 溶液后变红,说明该溶液中含有 Fe3+,检验溶液 B 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常用的试剂是 KSCN 溶液,故 B 正确;C.溶液 A 含亚铁离子,加入碱生成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故 C 错误;D.操作加入过氧化氢,为亚铁离子的氧化过程,不需要漏斗,故 D 错误。答案选 B。5、B【答案解析】A.氨气发生装置采用固固加热型装置,应使用 NH4Cl和 Ca(OH)2,A 项错误;B.是氨气发生装置采用固液不加热型装置,生石灰遇浓氨水,首先会生成 Ca(OH)2抑制氨水的电离,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降低氨气的溶解度,B 项正确;C.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氨气比空气密度小且不与空气发生反应,故采用向下排气法,导气管应伸入试管底部,试管口放置一团棉花,防止与空气对流,用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验满,C项错误;D.是氨气吸收装置,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非常大,吸收氨气需要有防倒吸装置,倒置的漏斗完全伸入水中,相当于导气管,没有防倒吸作用,D 项错误;答案选 B。6、D【答案解析】解:根据题意:CO+H2O(g)CO2+H2,初始物质的量:1 1 0 0 变化物质的量:0.67 0.67 0.67 0.67 平衡物质的量:0.33 0.33 0.67 0.67 此时二氧化碳是 0.67mol,再通入 4mol 水蒸气,化学平衡会向着正反应方向进行,假设一氧化碳全部转化完毕,则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各 1mol,此时 CO2的物质的量 1mol,但是一氧化碳不会全部转化,所以达到新的平衡后,CO2的物质的量介于 0.67mol-1mol 之间,故选 D。7、B【答案解析】分析:含有醛基的有机物能与斐林试剂(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据此解答。详解:A.酒精是乙醇,含有羟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A 错误;B.葡萄糖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B 正确;C.淀粉是多糖,不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C 错误;D.纤维素是多糖,不含有醛基,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不反应,D 错误;答案选 B。8、B【答案解析】A、玻璃中含有 SiO2,发生 SiO24HF=SiF42H2O,故 A 错误;B、海水蒸馏是利用加热使水蒸发,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C、煤的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煤发生分解反应,故 C 错误;D、黏土烧结制陶瓷,发生化学变化,故 D 错误。9、D【答案解析】该烃的碳链结构为:,7 号和 8 号碳原子关于 3 号碳原子对称,3 号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所以 3 号碳和 4 号、7 号、8 号碳原子不能形成双键,相邻碳原子上各去掉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所以能形成双键的有:1、2 之间;4、5 之间;5、6 之间;4、9 之间,共用 4 种;答案选 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是解本题的关键,先判断该烃结构是否对称,如果对称,只考虑该分子一边的结构和对称线两边相邻碳原子即可;如果不对称,要全部考虑,然后各去掉相邻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形成双键。注意不能重写、漏写。10、C【答案解析】A.维生素 C 中含有碳碳双键,可以发生加成反应,故 A 正确;B.维生素 C 中含有羟基,可以与金属Na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故 B 正确;C.维生素 C 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具有还原性,可以发生氧化反应,也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 C 错误;D.维生素 C 含有酯基,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故 D 正确;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性质。本题中维生素 C 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含有羟基,能够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含有酯基,能够发生水解反应。11、A【答案解析】分析: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羧基,结合乙烯和乙酸的性质解答。详解:A.分子中不含有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A 正确;B.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B 错误;C.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C 错误;D.分子中含有羧基,能发生酯化反应,D 错误。答案选 A。12、D【答案解析】A氧化铜和石灰水不反应,所以 W2g 为氧化铜的质量,W1g 为铜丝的质量,所以 W1W2,故 A 正确;B氧化铜和 CO 反应生成固体铜,所以 W2g 为铜的质量,W1g 为铜的质量,所以 W1=W2,故 B 正确;C稀 H2SO4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所以有部分铜元素以离子方式进入溶液,W2g 为未参加反应的铜质量,所以 W1W2,故 C 正确;DCH3CH2OH+CuOCH3CHO+Cu+H2O,固体氧化铜又生成铜,所以 W2g 为铜的质量,W1g 为铜的质量,所以 W1=W2,故 D错误;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了铜和乙醇的化学性质,明确铜在乙醇催化氧化过程中的作用是解题关键。解答本题,铜丝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再根据氧化铜与所给物质是否反应判断 W2g 为哪种物质的质量即可判断。13、C【答案解析】A碳单质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热多于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的热,反应的焓变是负值,故H1H2,故 A错误;B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气态水变为液态水的过程是放热的,故H1H2,故 B 错误;C醋酸是弱酸,电离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则反应中生成 1mol 水放出的热量偏低,即H1H2,故 C 正确;D物质的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所以焓变是负值,固体硫变为气态硫需要吸收热量,所以H2H1,故 D 错误;答案为 C。14、C【答案解析】熟记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若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若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结合能量变化图,据此回答本题。【题目详解】A.酸碱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 A 错误;B.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 B 错误;C.NH4Cl 晶体与 Ba(OH)28H2O晶体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符合图示,故 C 正确;D.CaO 溶于水生成 Ca(OH)2为放热反应,生成物总能量应该低于反应物总能量,故 D 错误;故答案为:C。15、A【答案解析】ACl-的核外电子总数为 18,最外层达到 8 电子稳定结构,其离子结构示意图为:,故 A 正确;BHCl是共价化合物,H原子和 Cl原子之间存在一个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 B 错误;CCO2是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有 2 对电子,其电子式为,故 C 错误;D氯元素的质子数为17,质量数为 37 的氯原子可以表示为1737Cl,故 D 错误;故答案为 A。16、C【答案解析】A二氧化硫是形成硫酸型酸雨,氮的氧化物会形成硝酸型酸雨,因此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故 A 正确;B 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往往含有二氧化硫、CO等,是产生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气体,故 B 正确;C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不是对环境进行无毒无害的治理,故 C 错误;D含氮、磷的生活污水任意排放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形成水华、赤潮等水体污染现象,故 D正确;故选 C。17、C【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所以属于化石燃料的是煤,答案选 C。考点:考查化石燃料的判断 18、D【答案解析】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属于不饱和芳香烃,能表现芳香烃和烯烃的性质。【题目详解】A 项、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 A 错误;B 项、2苯基丙烯属于不饱和芳香烃,难溶于水,易溶于甲苯,故 B 错误;C 项、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 C 错误;D 项、2苯基丙烯含有碳碳双键,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 2苯基丙烯,故 D 正确。故选 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熟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是解答关键。19、A【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说明两种物质互不相溶。苯不溶于水,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A 正确;其余选项中都是易溶或互溶的,不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答案选 A。考点:考查能通过分液漏斗分离的有关判断 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和主要的考点,侧重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明确通过分液漏斗分离物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是答题的关键。该类测试卷还需要明确的是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思路是根据分离提纯物的性质和状态来定的。具体如下:分离提纯物是固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加热(灼烧、升华、热分解),溶解,过滤(洗涤沉淀),蒸发,结晶(重结晶);分离提纯物是液体(从简单到复杂方法):分液,萃取,蒸馏;分离提纯物是胶体:盐析或渗析;分离提纯物是气体:洗气。20、C【答案解析】A.同周期自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原子半径:DCB,A错误;B.非金属性:BCA,B 错误;C.氧元素没有最高价,最高正化合价:DCB,C错误;D.同周期自左向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BCD,D 错误,答案选 C。点睛:从元素周期表归纳元素化合价规律: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且等于主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O除外),其中氟无正价。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为 8,绝对值之差为 0、2、4、6 的主族元素分别位于A、A、A、A 族。21、B【答案解析】A乙酸乙酯能在碱性条件下水解,故用氢氧化钠溶液能将乙酸除去,也将乙酸乙酯消耗,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A 错误;B水能够与新制生石灰反应生成熔沸点较高的氢氧化钙,乙醇易挥发,然后通过蒸馏分离,故 B正确;CC2H4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引入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C 错误;D碳酸钙能够与稀硫酸反应,但生成的硫酸钙为微溶于水的物质,覆盖在固体表面使反应很快停止,不能保证碳酸钙完全除去,而且可能引入新杂质,故 D 错误;故选 B。【答案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 C,要注意乙烯被高锰酸钾氧化的产物对实验的影响,应该选用溴水洗气。22、B【答案解析】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 n,最外层电子数为 2n+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可知 Z位于第三周期,因此 n3,则Z是 Cl,所以 Y 是 S,X是 F,M 是 O,R 是 C,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题目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X是 F,Y 是 S,Z是 Cl,M 是 O,R 是 C,则:A.R、Y、Z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A 正确;B.非金属性 OS,因此 X 和 Z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逐渐减弱,但还原性逐渐增强,B 错误;C.R、M 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 2 种以上,例如碳酸氢根、醋酸根、草酸氢根离子等,C 正确;D.CS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D 正确;答案选 B。二、非选择题(共 84 分)23、第二周期A 族 HOCl 氯化氢比硫化氢稳定 氢气和氯气反应的条件比氢气和硫反应的条件简单,硫离子还原性比氢气强,高氯酸酸性比硫酸强,硫化氢和氯气反应生成硫和氯化氢,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而铁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铁等 NaH+H2O=H2+NaOH 2Mg+CO22MgO+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B 的原子的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三倍,因为是短周期元素,因此 B 为 C,短周期指的是 1、2、3 周期,它们分别位于三个不同的周期,即 A 为 H,C 和 E 位于同一主族且它们可形成 EC2、EC3两种常见化合物,则 C 为 O,E 为 S,F 为 Cl,D 的最髙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碱,D 为 Na,(1)C 位于第二周期 IVA族;(2)H、O、Cl组成的弱电解质为 HClO,结构式为 HOCl;(3)比较非金属性,可以通过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即 H2S 溶液中通入氯气,有淡黄色沉淀析出,也可以是与变价金属反应,看变价金属的化合价,化合价越高,说明非金属性越强等等;(4)DA的化合物是 NaH,与水反应剧烈,NaH中 H为1 价,H2O中 H显1 价,有中间价态 0 价,因此反应方程式为 NaHH2O=NaOHH2;(5)金属镁在 CO2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2Mg+CO22MgO+C。点睛:本题易错点是次氯酸结构式的书写,学生经常会写成 HClO。24、氟 镁 第二周期A 族 HFNH3 【答案解析】由 B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约占 80可知 B 为 N 元素;由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可知,A 为 C 元素、C为 F 元素、D 为 Mg元素。【题目详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C为 F 元素,名称为氟,D为 Mg 元素,名称为镁,故答案为:氟;镁;(2)B 为 N 元素,原子核外有 7 个电子,2 个电子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C 为 F 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A 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A 族;(3)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氟元素的非金属性比氧元素强,则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HFNH3;A 为 C元素,最简单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CH4,电子式为,故答案为:HFNH3;。【答案点睛】由 B 的单质在空气中含量约占 80确定 B 为 N 元素是推断的突破口。25、酒精喷灯 硬质玻璃管 水槽 U 形管 将干馏生成的气体进行降温和冷凝 粗氨水 煤焦油 分馏 焦炉气 蓝 C【答案解析】本题是关于煤干馏的实验,根据煤干馏的主要产品,b 中得到的应是焦炭,d中得到的应是粗氨水和煤焦油,e 处点燃的应是焦炉气。其中粗氨水中溶有氨,呈碱性,可用酚酞溶液等检验;煤焦油主要是苯、甲苯、二甲苯的混合物,应用分馏的方法分离;焦炉气的主要成分有 CH4、CO、H2、CH2=CH2,燃烧时呈淡蓝色火焰。【题目详解】(1)a 为酒精喷灯,b 为硬质玻璃管,c 为水槽,d为 U 形管;(2)c 装置将干馏生成的气体进行降温和冷凝,粗氨水和煤焦油变为液体在 d 中聚集,煤焦油是有机物的液态混合物,应采用分馏的方法分离;(3)e 处点燃的应是焦炉气,焦炉气的主要成分有 CH4、CO、H2、CH2=CH2燃烧产生蓝色火焰;(4)A、干馏煤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B、粗氨水和煤焦油在 d 中聚集,因此液体显碱性,正确;C、d 中的液体为粗氨水和煤焦油,煤焦油密度大,故可以分层,C错误;D、氢气、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以还原氧化铜;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故选 C。26、H2SO4+Na2SO3=Na2SO4+SO2+H2O 品红溶液 D 除去 BaCl2溶液中的 O2 AC 2SO2+2H2O+O2+2BaCl2=2BaSO4+4HCl或 2SO2+2H2O+O2=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答案解析】分析:该探究实验为: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与-2 价的硫作用体现氧化性,二氧化硫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吸收 图中装置 B 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装置 E 进行探究,可排除氧气的干扰。(1)装置 A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2)SO2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 SO2具有漂白性;(3)NaCl 溶液与二氧化硫不作用,酸性 KMnO4能氧化二氧化硫,FeCl3能氧化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硫化钠反应生成硫单质,证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4)煮沸 BaCl2溶液排除溶液中的氧气;连接后往装置 F 中通入气体 X一段时间,排除装置中的氧气,通入的气体不能氧化二氧化硫,干扰验证实验;B 中形成沉淀是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详解:该探究实验为:亚硫酸钠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氯化钡溶液不反应,二氧化硫与品红作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二氧化硫与-2 价的硫作用体现氧化性,二氧化硫有毒需进行尾气处理,用氢氧化钠吸收图中装置 B 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装置 E 进行探究,可排除氧气的干扰。(1)装置A中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Na2SO3=Na2SO4+SO2+H2O;(2)SO2通入品红溶液中,红色褪去,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体现二氧化硫的漂白性;(3)二氧化硫表现氧化性需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a2S 与二氧化硫作用,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从+4 价变为 0 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SO2+2S2-=3S+2H2O,表现了氧化性,NaCl溶液与二氧化硫不作用,酸性 KMnO4能氧化二氧化硫,FeCl3能氧化二氧化硫,故选 D;(4)图中装置 B 出现白色沉淀,可能溶液中含有氧气氧化二氧化硫生成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所以需排除氧气的干扰,“实验 i”中煮沸 BaCl2溶液的目的是除去 BaCl2溶液中的 O2;O3和 N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二氧化硫,所以不可以通入气体这两种气体驱赶装置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不与氧气反应,可以用来驱赶装置中的氧气,故答案为:AC;B 中形成沉淀是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可能发生的反应为:2SO2+2H2O+O2+2BaCl2=2BaSO4+4HCl 或 2SO2+2H2O+O2=2H2SO4、H2SO4+BaCl2=BaSO4+2HCl。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制备及性质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检验方法,明确物质性质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时解答关键,测试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27、(1)14mol/L(2)23A C E G H(多选错选不给分,少写 1 或 2 个给 1 分)C B D F A EC D【答案解析】测试卷分析:(1)由硫酸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可知,该浓硫酸密度为 1.84g/ml,质量分数为 98%所以浓 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c=1.4mol/L 故答案为 1.4mol/L(2)容量瓶没有 240ml 规格,选择体积相近的容量瓶,故应用 250ml 的容量瓶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来计算浓硫酸的体积,设浓硫酸的体积为 xmL,所以 xmL1.4mol/L=250mL0.42mol/L,解得:x2.3故答案为 2.3(3)操作步骤有计算、量取、稀释、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 10mL 量筒量取(用到胶头滴管),在烧杯中稀释,用玻璃棒搅拌,冷却后转移到 250mL 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 2-3 次,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 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必须用的仪器为:烧杯、250mL容量瓶、玻璃棒、10mL 量筒、胶头滴管故答案为 A C E G H;(3)由(2)中操作步骤可知,实验过程先后次序排列 CBDFAE故答案为 CBDFAE(4)该同学实际配制得到的浓度为 0.45mol/L,所配溶液浓度偏低A量取浓H2SO4时仰视刻度,量取的浓硫酸的体积增大,所配溶液浓度偏高;B最后需要定容,容量瓶不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对溶液浓度无影响;C没有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转移到容量瓶中溶质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所配溶液浓度偏低;D定容时仰视刻度,使溶液的体积偏大,所配溶液浓度偏低;故选 CD 考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28、乙:NaI、NaBr、NaCl 丁:NaBr、NaCl 1344 1mol【答案解析】戊中固体 NaCl质量 29.25g,根据钠离子守恒得 n(NaBr)+n(NaI)+n(NaCl)=0.5mol,由钠离子守恒可知反应后蒸干灼烧得到的固体的物质的量不变为 0.5mol,将反应甲至戊视作每次增加 vml氯气计算,因还原性 I-Br-Cl-,故先有 2NaI+Cl2=2NaCl+I2,反应完后再有2NaBr+Cl2=2NaCl+Br2;(1)对于乙视作甲增加 vml 氯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为 54.62g-43.64g=10.98g,因还原性 I-Br-Cl-,故先有2NaI+Cl2=2NaCl+I2,反应完后再有 2NaBr+Cl2=2NaCl+Br2。vmL 氯气与 NaI 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最多 2NaI+Cl2=2NaCl+I2 固体减少 1mol 254g-71g=183g 0.06mol a 所以 a=10.98g,等于甲通入 vml氯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所以乙最后通入 vml 氯气只与 NaI 反应,对于丙视作乙增加vmL 氯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为 43.64g-35.48=8.16g,vmL 氯气与 NaBr 反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最少为35.48g-30.14g=5.34g,小于 8.16g,故丙中最后 vmL 氯气,既与 NaI 反应又与 NaBr 反应。由上述分析可得:固体乙的组成为 NaI、NaBr、NaCl;对于戊视作丁增加 vmL 氯气,蒸干灼烧得到固体的质量还在减少,结合丙固体的组成为NaBr、NaCl,说明丁固体的组成为 NaBr、NaCl;(2)丁中最后 vmL 氯气与 NaBr 反应,vmL 氯气完全反应,且有NaBr 剩余,令 vmL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n,则 Cl2+2NaBr=2NaCl+Br2 固体减少 1mol 160g-71g=89g n 35.48g-30.14g=5.34g 所以 n=0.06mol,即 vml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0.06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 0.06mol22.4L/mol=1.344L=1344mL;由于乙最后通入 vmL 氯气只与 NaI 反应,甲通入 vmL 氯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等于乙最后通入 vmL 氯气导致固体质量减少,所以原溶液中 NaI 与 NaBr 的总质量为 54.62g+10.98g=65.6g,令原溶液中 NaI 的物质的量为 xmol,NaBr 的物质的量为 ymol,则,解得 x=0.3,y=0.2,则原来混合物中溴化钠的物质的量=0.2mol5=1mol。29、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以提高生产效率【答案解析】分析:要从反应速率、反应限度以及工业效益三方面综合考虑。详解:温度高,反应速率快,单位时间内生成物的量大,工业效益好。故答案为:为了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以提高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