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附解析36060.pdf
-
资源ID:83624504
资源大小:853.39KB
全文页数:1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附解析36060.pdf
人教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试题附解析 1和 10154 结果相等的算式是()。A100541 B100541001 C5410054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乘法分配律是指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相加;据此进行判断选择即可。【详解】10154(1001)54 5410054 所以,101545410054 故答案为:C【点睛】正确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下列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等边三角形 B长方形 C梯形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据此解答。【详解】A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B长方形是轴对称图形;C只有等腰梯形才是轴对称图形,其它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及掌握情况。3A、C 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A27 千米 B35 千米 C86 千米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A272754,5854,不可以构成三角形;B273562,6258,可以构成三角形;C275885,8586,不可能构成三角形;所以,A、C 两地之间的距离可能是 35 千米。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分析中的三角形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4左图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可能是()。A B C 答案:C 解析: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是由 3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立体图形,分两层,上层 1 个靠左齐,下层2 个,结合各选项的图形,分别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再进行判断即可。【详解】A如果在下层的左边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是,不符合题意。B如果在下层左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或下层右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前面看到的图形都是,不符合题意。C如果在下层左起第一个小正方体的后面加上一个小正方体后,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和几何图形,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下列各数中去掉“0”而大小不变的是()。A7.065 B5.760 C7650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小数的性质是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依此选择即可。【详解】A7.065 中“0”不在小数的末尾,因此不满足;B根据分析可知:5.7605.76;因此满足;C7650 为整数,因此不满足;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下面的数中,计数单位最大的是()。A1 B0.1 C0.01 D0.001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析】计数单位是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位、十万、万、千、百、十、个、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整数部分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据此解答。【详解】A计数单位是个;B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C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D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整数和小数的计数单位,整数没有最大的计数单位,小数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熟练掌握并灵活应用。7明明的早餐要选一种饮品搭配一种主食,估计费用()。A最多花 5.5 元,最少花 3.7 元 B最多花 3.5 元,最少花 1.2 元 C最多花 5.5 元,最少花 3.2 元 D最多花 7.3 元,最少花 3.2 元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析】把饮品最贵的加主食最贵的,饮品最便宜的加主食最便宜的,据此即可解答。【详解】23.55.5(元),1.22.53.7(元)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小数加法计算方法的掌握。8数学知识竞赛共 10 道题,答对一题得 10 分,答错一题倒扣 4 分。炫炫做了所有的题,得了 72 分,他答对了()道题。A8 B7 C6 D5 答案:A 解析:A【解析】【分析】假设全答对,分别计算出总分数、总分数与实际得分的差、答错一题与答对一题的得分差,然后用总得分差除以答错一题与答对一题的得分差就是答错的道数,再用总题数减去答错的道数就是答对的道数。【详解】1010100(分)1007228(分)10414(分)28142(道)1028(道)【点睛】熟练掌握鸡兔同笼相关问题的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50 名同学的身高各不相同,其中最高的是 152 厘米,最矮的是 137 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可能是()厘米。A136 B145 C152 D153 答案:B 解析:B【解析】【分析】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值,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其特点是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详解】A136137,因此 136 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B137145152,因此 145 厘米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C152152,因此 152 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D153152,因此 153 厘米不可能是他们的平均身高。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平均数的特点及意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03.5 时()分 2.46 吨()吨()千克 5 平方米 5 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分米 解析:2 460 5.05 505【解析】【分析】(1)高级单位时化低级单位分,乘进率 60;(2)2.46 吨看作 2 吨与 0.46 吨之和,把 0.46 吨乘进率 1000 化成 460 千克;(3)把 5 平方米 5 平方分米化成平方米数,用 5 除以进率 100,然后再加上 5;化成平方分米数,用 5 乘进率 100,然后再加上 5。【详解】3.560210;0.461000460 51000.05;0.0555.05;5100500;5005505 3.5 时210 分 2.46 吨2 吨 460 千克 5 平方米 5 平方分米5.05 平方米505 平方分米【点睛】单位换算首先要分清楚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乘进率,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10.5 里面有()个 0.1;0.16 里面有()个 0.01。解析:16【解析】【分析】0.5 是一位小数,计数单位是 0.1,它里面有 5 个 0.1;0.16 是两位小数,计数单位是0.01,它里面有 16 个 0.01。【详解】0.5 里面有 5 个 0.1,0.16 里面有 16 个 0.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知识的掌握与灵活运用。12在2421中,余数最大是(),这时被除数是()。解析:527【解析】【分析】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即余数最大为:除数1,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最大,进而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解答即可。【详解】在2421中,余数最大为:24123 被除数:242123 50423 527 所以在2421中,余数最大是 23,这时被除数是 527。【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根据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总比除数小,得出余数最大为:除数1,然后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四个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13把 0.008 先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把()缩小到原数的11000是 4.82。解析:08 4820【解析】【分析】根据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缩小到原数的11000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把 0.008 扩大到原数的 100 倍,相当于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总的来说,就是把 0.008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所以小数点移动后是 0.08;把一个数缩小到原数的11000相当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所以把 4.82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就得到原来的数是 4820。【点睛】本题的关键是灵活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14商店开展促销活动,3 双袜子 10 元。40 元能买()双袜子,买 15 双袜子需要()元。解析:50【解析】【分析】用 40 除以 10 即等于可以买几个 3 双,再乘 3 即等于 40 元能买的袜子双数;用 15 除以 3等于有几个 3 双,再乘 10 即等于 15 双袜子的价钱。【详解】40103 43 12(双)15310 510 50(元)【点睛】熟练掌握总价、单价和数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王老师想从长度分别是 7 厘米、8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的四根木条中选三根来拼成一个三角形,他拼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厘米。解析:25【解析】【分析】四个木条中选三个木条,有四种情况分别为 7 厘米、8 厘米、10 厘米;7 厘米、8 厘米、20 厘米;7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8 厘米、10 厘米、20 厘米;根据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能够拼成三角形的木条只有 7 厘米、8 厘米、10 厘米这一种情况。【详解】7810 1510 25(厘米)所以,他拼成的三角形的周长是 25 厘米。【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掌握分析中的三角形的特性是解题的关键。16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除法算式时,将除数 6 看成了 9,结果得 36,正确的商应该是 答案:5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先用错误的除数乘错误的商求出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求出商即可 解:369=324,3246=54,答:正确的商是 54 故答案为 54 点 解析:54【解析】【详解】试题分析:先用错误的除数乘错误的商求出被除数,然后用被除数除以正确的除数,求出商即可 解:369=324,3246=54,答:正确的商是 54 故答案为 54 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理解被除数是一定的,然后根据被除数=除数商求出被除数,进而求解 17已知图中大正方形的边长 10 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是()平方厘米。答案:50【解析】【详解】添加两条辅助线,可得知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计算得 1010250(平方厘米)解析:50【解析】【详解】添加两条辅助线,可得知阴影部分和空白部分面积相等。计算得 1010250(平方厘米)18停车场停了小轿车和两轮摩托车共 32 辆,共有 76 个轮子,其中有()辆小轿车和()辆两轮摩托车。答案: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解答,可以假设都是四轮小轿车,然后根据轮子的差别,求出各种车的辆数;也可以假设都是二轮摩托车,根据轮子的差别进行计算即可,结合思路 解析:26【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解答,可以假设都是四轮小轿车,然后根据轮子的差别,求出各种车的辆数;也可以假设都是二轮摩托车,根据轮子的差别进行计算即可,结合思路完成填空,计算各种车的辆数。【详解】假设停车场里停的都是四轮小轿车:(32476)(42)(12876)2 522 26(辆)32266(辆)6 辆小轿车,26 辆两轮摩托车。【点睛】本题属于鸡兔同笼问题,利用假设法解答,也可以用方程解答。19直接写出得数。2080 079 10.35 0.62.4 1254 4204 5.33 7.20.42 答案:1600;0;0.65;3;500;105;2.3;7.62【解析】【分析】【详解】略 解析:1600;0;0.65;3;500;105;2.3;7.62【解析】【分析】【详解】略 20列竖式计算。18.427.8 10.24.26 答案:22;5.94【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详解】18 解析:22;5.94【解析】【分析】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详解】18.427.826.22 10.24.265.94 18.427.826.22 10.24.265.94 2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3.299.6716.71 57.3840.92.62 287 101 287 125 25 32 答案:67;19.1 28700;100000【解析】【分析】(1)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2)根据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4)3248,然后根据乘法 解析:67;19.1 28700;100000【解析】【分析】(1)运用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2)根据减法的性质和加法交换律进行简算;(3)根据乘法分配律简算;(4)3248,然后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算即可。【详解】3.299.6716.71 3.2916.719.67 209.67 29.67 57.38(40.92.62)57.3840.92.62 57.382.6240.9 6040.9 19.1 287101287 287(1011)287100 28700 1252532 12525(48)(1258)(254)1000100 100000 22妈妈带了 100 元钱去菜市场,买肉用去了 82.75 元,买菜用去 9.25 元,还剩多少元钱?答案:8 元【解析】【分析】用总钱数 100 元分别减去买肉用去的 82.75 元和买菜用去的 9.25 元就是还剩多少元。【详解】10082.759.25 100(82.759.25)100 解析:8 元【解析】【分析】用总钱数 100 元分别减去买肉用去的 82.75 元和买菜用去的 9.25 元就是还剩多少元。【详解】10082.759.25 100(82.759.25)10092 8(元)答:还剩 8 元钱。【点睛】本题也可以先用加法求出买肉和买菜一共用去的钱,再用总钱数减去一共用去的钱解答。23下面是某图书批发市场 3 月份的图书销售情况统计表,但是不小心被弄污了,你能算出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吗?种类 小说类 辅导类 科技类 合计 数量/万册 11.5 6.82 21.33 答案:01 万册【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销售量减去小说类和辅导类图书的小说类之和,就是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详解】21.33(11.56.82)21.3318.32 3.01 解析:01 万册【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总销售量减去小说类和辅导类图书的小说类之和,就是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详解】21.33(11.56.82)21.3318.32 3.01(万册)答:能,科技类图书的销售量是 3.01 万册。【点睛】正确地从统计表的数据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4张玲有 24 张邮票,李敏有 18 张邮票,张玲给李敏多少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答案:3 张【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人的总张数,因为后来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所以用两人总张数除以 2 即可求出后来两人的张数,进而求出张玲给李敏邮票的张数。【详解】(2418)2 422 解析:3 张【解析】【分析】先求出两人的总张数,因为后来两人邮票的张数同样多,所以用两人总张数除以 2 即可求出后来两人的张数,进而求出张玲给李敏邮票的张数。【详解】(2418)2 422 21(张)24213(张)答:张玲给李敏 3 张邮票,两人的邮票就同样多了。【点睛】求出后来两人的张数,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5星光电器 2020 年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图 (1)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星光电器 2020 年第一季度冰箱/取暖器销售情况统计表 (2)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多少台冰箱?(得数保留整数)答案:(1)见详解(2)61 台【解析】【分析】(1)在条形统计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箱的销量,阴影部分表示取暖器的销量,对照统计图计算冰箱和取暖器各月的销量,最后计算总量;(2)先计算第一季度三个月 解析:(1)见详解(2)61 台【解析】【分析】(1)在条形统计图中白色部分表示冰箱的销量,阴影部分表示取暖器的销量,对照统计图计算冰箱和取暖器各月的销量,最后计算总量;(2)先计算第一季度三个月冰箱的总销量,结果再除以月数,得数保留整数时,观察十分位上面的数字,根据四舍五入取近似值。【详解】(1)(2)182361(台)答:第一季度平均每月销售 61 台冰箱。【点睛】掌握条形统计图反映的数据信息是解答题目的关键。26下面是某学校四年级 4 个班男、女生人数情况统计表。班级人数 性别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男生 26 24 31 22 女生 22 27 19 25 (1)完成下面的统计图。(2)()班的男生最多;()班的男生最少。(3)()班的学生最多;()班的学生最少。(4)四年级平均每个班有()人。答案:(1)见详解(2)三;四(3)二;四(4)49【解析】【分析】(1)一格表示 4 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 解析:(1)见详解(2)三;四(3)二;四(4)49【解析】【分析】(1)一格表示 4 人,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对应班级上方画方条,表示出各班男女生人数。(2)根据方条的长短可以看出哪个班的男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3)分别把各班的男女生人数相加,即可判断哪个班的学生最多,哪个班的男生最少。(4)把四个班的人数相加,再除以 4 即可解答。【详解】(1)(2)三班的男生最多;四班的男生最少。(3)262248(人)242751(人)311950(人)222547(人)51504847,二班的学生最多;四班的学生最少。(4)(48515047)4 1964 49(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条形统计图制作方法的掌握。27一个四边形如何变成三角形呢?小明想到了一种方法,连接对点(如图所示),此时分成两个三角形。(1)其中一个为等边三角形,一边长为 2cm,请问其它两条边长和三个角分别为多少?(2)另一个三角形中,已知最大角的度数是最小角的 3 倍,另外一个角的度数是最小角的2 倍,你知道这个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吗?它是什么三角形?答案:(1)其它两条边长都是 2cm;三个角都是 60(2)30;60;90;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相等,因此用 180除以 3就是每个角的度数 解析:(1)其它两条边长都是 2cm;三个角都是 60(2)30;60;90;直角三角形【解析】【分析】(1)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三条边都相等,三个角也相等,因此用 180除以 3 就是每个角的度数。(2)可将最小的角看成是 1 份,因此另一个角就是 2 份,最大的角就是 3 份,那么这个三角形一共是 6 份,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180,因此用 180除以 6 就是每一份的度数,然后用每一份的度数乘相应的份数就是对应角的度数,最后根据三角形分类的标准分类即可。【详解】(1)等边三角形,一边长为 2cm,因此另外两条边都是 2cm;180360,因此三个角都是 60。答:这个等边三角形的其它两条边都是 2cm,三个角都是 60。(2)1236(份)180630 30130 30260 30390 9090,因此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 答:这个三角形最大的角是 90,最小的角是 30,另一个角是 6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点睛】熟记三角形的内角和度数与掌握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