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

    • 资源ID:83624834       资源大小:1.64M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

    2022 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 1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消化系统由_和_两部分组成。(2)消化道中呈囊状、最膨大的部分是 _,它能对_进行初步消化。(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_,分泌的胆汁对_的消化起作用,其消化方式属于_消化。(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_。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_,其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这就大大增加了它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5)图中 7 是大肠,长约 1.5 米,它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_。(6)消化道中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_,在其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_。2根据消化系统模式图,分析回答:(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_,其内表面具有_和_等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相适应的结构。(2)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消化腺是 _,它所分泌的消化液是_,该消化液具有_的作用。(3)淀粉被消化的起始部位是 _,在此部位起作用的消化腺是 _。脂肪在消化道的_(器官名称)中开始被分解,蛋白质在消化道的_(器官名称)中开始被分解。3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了如表所示的实验方案,请完成下列问题: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适量馒头块 适量碎屑 适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 唾液 A 2ml 唾液 2ml 唾液 2ml 唾液 是否搅拌 搅拌 搅拌 B 搅拌 搅拌 温度 37 0 100 水浴时间 10 分钟 加入碘液 2 滴 现象 (1)为了探究“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1 号和 2 号两只试管作对照试验,在 2 号试管的 A 处应加入_。(2)为了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有消化作用,选用 1 号和 3 号两只试管进行实验,那么 B 处的处理方法是_;1 号试管中加入碘液后溶液不变蓝,原因是_。(3)如果选用 1、4、5 号试管进行实验,所探究的问题是_。(4)如果 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而呈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4下图是呼吸系统模式图和呼吸运动的模拟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_和 _两部分组成。(2)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_。(3)气体进行交换的单位是 _,它的壁由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_围绕着,适于它与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4)痰的形成是由于 _和3支气管壁内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吸附着吸入气体中的细菌、灰尘,随管壁上纤毛的摆动被送到咽部,随咳嗽排出。(5)呼吸运动模拟图中乙处于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模拟的_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_(填“高于”或“低于”)外界大气压。5下图是呼吸系统及内部结构示意图和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道中胸廓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密切,图 2 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 c 方向进入肺泡时,图 1 中_(填名称)应处于_状态。(2)人体支气管最细的分支末端膨大形成了肺泡,肺泡的数量非常多,如图 2 所示,肺泡壁很薄,由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这样的结构有利于_。(3)图 3 中曲线 BC 段表示_,其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_状态,此时肺内气压的值_大气压。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_(选项:扩张/回缩),导致肺内气压_,气体不易进入。6每个人的生存都离不开呼吸,人体的呼吸是通过呼吸系统来完成的。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呼吸系统是由 _和 _组成的,人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从大气中摄取所需的_,排出所产生的_,人体通过_完成外界气体和肺内气体的交换。(2)肺约有 7 亿个肺泡构成。每个肺泡的壁很_,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包绕着_。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_。(3)我们吃饭时不随意大声说笑,因为 _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4)我们不要用口腔代替鼻进行呼吸,因为鼻腔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温暖和湿润。7心脏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根本动力来源,小腿腓肠肌也能为血液循环提供部分动力,常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请根据图 1 和图 2 回答下列问题。(1)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肌肉组织最发达的是 _,能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入_血管中。(2)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是_(动脉血/静脉血),流入图 1 中心脏的 _中,再经 _将这些血液泵入肺动脉。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是_(动脉血/静脉血)。(3)人类直立行走后,心脏远离地面,在地球引力的影响下,腿部血液返回心脏变得更加困难。如图 2,人在行走时,腓肠肌交替_。其中腓肠肌处于图 2 中的_(填字母)状态时,能挤压血管,推送血液;同时_能防止血液倒流,两者配合不断推动腿部血液流回心脏,这个过程与心脏泵血有异曲同工之妙。8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器官应用更加广泛,人工心肺机就是其中一种,它主要由“电动泵”、“氧合器”、“热交换器”三部分构成。如图为人工心肺机救治病人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 A 为“电动泵”,相当于人的心脏,推动血液循环。人体中专门调节心跳的神经中枢位于_。(2)图中 B 为“氧合器”,相当于人的_,对血液供氧,排出二氧化碳,完成血液与外界气体的交换。(3)图中 C 为“热交换器”用于提供热量,调节体温。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_作用。(4)图中营养补充液可以提供葡萄糖。人体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主要是_。(5)图中的“流回血液”应该是_血。9下图是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心脏四个腔中壁最厚的是_。图中血管的名称是_,中流的是_。(2)血液由射出,流经、到的循环途径叫_,和之间的瓣膜是_,它控制血液只能按的方向流动。(3)图中 A 框内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氧与_结合。经此过程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4)若图中 B 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中的氧气含量_,营养物质的含量_。10如图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 A、B、D 表示系统。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中的淀粉在 A 系统的_中开始初步消化,它的最终分解产物葡萄糖经过生理过程 a 进入循环系统,则 a 表示_。(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_。(3)b、c 表示与尿液形成有关的两个生理过程,完成 c 过程的主要结构是_(填“肾小球”或“肾小管”)。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有关神经进而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反射。(4)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是依靠循环系统中_的搏动来提供动力。11下图为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肾单位是由图中_、_和_三部分构成。(2)重吸收是指原尿中的_、_和_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到中的过程。(3)中的液体是_,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尿液有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请推测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_(填写结构名称)。12下图为肾脏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其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2)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_,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_作用进入_腔中,形成_。(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_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_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13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地震造成一定伤亡及产损失。某次地震后,王某在废墟中被发现,一根木梁压在他的腰部,动弹不得,下肢有创伤,头邮、面部未见明显外伤,神志清醒,救援人员搬走他身上的木梁,然后对其进行诊断、救治和护理。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1)医生用棉棒刺激王某的足底皮肤,王某的足立即缩回,说明他的脊髓反射功能正常,根据图 1 所示,写出缩足反射的途径_(用数字和箭头表示)。(2)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要求其在闭眼状态下用食指触摸自己的鼻尖,他始终不能准确触摸,由此判断受伤部位是_。(3)医生给他静脉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这些液体最先流入心脏的_。注射 5%的葡萄糖溶液后,王某的血糖浓度出现如图 2 所示的变化,那么 BC 段变化的原因是_调节葡萄糖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等。14为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多地借助共享单车开展了绿色骑行活动。人在骑车时,需要各器官系统的协调。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骑车时看到一辆汽车由远而近驶来,能形成清晰物像的是图中的_;遇到红灯时停车等候,完成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_(2)骑行中,听见鸣笛声会避开让路,接受声音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的结构是图中的_ (3)由于骑行不稳,受到碰撞,引起膝跳反射,同时神经冲动沿着图中的传到 A,产生痛觉,说明脊髓具有_的功能。(4)为了尽快到达目的地,骑行者加快速度,呼吸、心跳随之加快,血压升高,这一系列的反应说明,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_ 15“守道路畅通,保一方平安”是交通警察的职责所在,根据下列图示分析交警执勤的行为,回答相关问题:(1)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2)_的曲度可以调节,在_上形成物像,最终在_形成视觉。(2)他迅速做出“靠边停车”的交通手势,司机看到手势后,将车停下,属于_反射。(3)“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4)_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_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_。(4)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_状态,肺内气压_外界气压(填写“高于”或“低于”)。(5)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属于_反射。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_。1消化道 消化腺 )5 胃;蛋白质 1 肝脏 脂肪 物理性 4 小肠 皱襞 维生素 4小肠 胰液 【分析】人体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等。图中 1 是肝脏,2 是胆囊,3 是十二指肠,4 是小肠,5 是胃,6 是胰腺,7 是大肠。【详解】(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肝门。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2)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是 5 胃,胃通过蠕动使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3)能够分泌胆汁的结构是 1 肝脏,其分泌的胆汁储藏在 2 胆囊中,再经 3 十二指肠流入小肠。胆汁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脂肪乳化成脂肪微粒,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物理性消化。(4)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 4 小肠。小肠长约 56m,;小肠内含肠液、胰液和胆汁,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小肠内壁有许多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小肠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5)图中 7 是大肠,大肠没有消化功能,只有吸收功能,能够吸收一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6)消化道中消化液种类最多的部位是 4 小肠,因为小肠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小肠中的消化液有肠液、胆汁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注意识记和理解。28 小肠 皱襞 小肠绒毛 4 肝脏 胆汁 乳化脂肪 2 口腔 1 唾液腺 小肠 胃 【分析】图是人的消化系统的结构图,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其中 1 唾液腺,2 口腔,3 食道,4 肝脏,5 胃,6 胰腺,7 十二指肠,8 小肠,9 大肠,10 肝门。【详解】(1)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8 小肠。这是因为小肠具有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长约 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其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2)4 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把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3)淀粉开始消化的部位是 2 口腔,口腔中有 1 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其中的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为麦芽糖。脂肪首先在小肠内被胆汁乳化成脂肪微粒,增大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然后被肠液和胰液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质在 5 胃内进行初步消化,然后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被消化成氨基酸。【点睛】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功能是考查的重点,可结合着具体的图示掌握。3B 解析:2ml 清水 不搅拌 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 温度会影响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吗 水浴时间不够长,搅拌不充分 【分析】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小组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1 号试管和 2 号试管、1 号试管与 3 号试管、1 号试管与 4、5 号试管。【详解】(1)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应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因此在 2 号试管中应加入 2ml 清水和 1 号试管形成对照。结果 1 号试管不变蓝,2 号试管变蓝。1 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了。(2)要探究“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以该条件为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即选用表中的 1 号试管和 3 号试管形成对照实验。那么 B 处的处理方法是不搅拌。1号试管不变蓝的原因是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完全分解了。(3)1、4、5 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提出的问题应该是:温度对唾液发挥作用有影响吗?(4)1 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说明试管内的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水浴时间不够长,淀粉没有被完全消化;搅拌不充分,淀粉与唾液淀粉酶的接触面积小也可能导致淀粉没有被彻底分解;唾液的量太少也可能导致淀粉的消化不充分。【点睛】淀粉遇碘变蓝色,淀粉的这个特性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中经常用到。4呼吸道 7 肺 1 鼻(腔)4 肺泡 一 毛细血管 6 气管 呼气 膈(肌)高于 【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图中 1 鼻腔,5 咽,2 喉,6 气管,3 支气管,4 肺泡,7 肺。(2)图中气管,肺,胸廓,膈肌。【详解】(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 7 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2)1 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住灰尘和细菌,鼻粘膜分泌粘液可黏住灰尘,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粘液还可使空气变得湿润;粘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所以,对吸入气体有过滤,湿润和温暖作用的结构是 1 鼻腔。(3)4 肺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单位,它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围绕着,适于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4)痰是由 6 气管 3 支气管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因此不要随地吐痰,以免传播病菌。(5)呼吸运动的过程是:平静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图中乙处于呼气状态,此时模拟的膈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点睛】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5A 解析:膈肌 收缩 一 气体交换 呼气 舒张 大于 扩张 增大 【分析】图 1 中,是鼻,是气管,是膈肌,图 2 中,a 代表二氧化碳,b 代表氧气,c 是吸气过程,d 是呼气过程,图 3 中,AB 段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BC 段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详解】(1)图 2 所示的外界气体按照 c 方向进入肺泡时,是吸气。吸气时,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胸廓容积扩张,肺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2)肺泡的数量非常多,如图 2 所示,肺泡壁很薄,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其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壁也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气体交换,使肺泡内的氧气扩散到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3)图 3 中曲线 BC 段表示呼气,其中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此时胸廓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的值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当我们刚下水游泳时,如果水漫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这是因为水的压迫使胸廓无法顺利扩张,肺不能扩大,导致肺内气压增大,气体不易进入。【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吸气和呼气时胸廓容积、肺的状态和肺内气压的变化及肺有利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注意理解。6呼吸道 肺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运动 薄 毛细血管 气体交换 咽 清洁 【分析】人体的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肺是主要的呼吸器官,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是气体进出的通道,图中是鼻,是咽,是喉,是气管,是支气管,是肺,是呼吸道,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呼吸系统包括肺和呼吸道,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不停的从大气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通过呼吸运动,完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2)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由大量肺泡构成,肺泡数目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利于血液和肺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3)是咽,它是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共有的器官,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4)呼吸道还具有温暖、清洁和湿润进入体内空气的作用:鼻腔能预热吸入的冷空气;鼻毛和鼻腔内的黏液能阻挡和粘住吸入的灰尘和细菌,鼻腔内的黏液还能杀灭一些细菌并能湿润吸入的空气,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点睛】明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是解题的关键。7C 解析:左心室 主动脉 静脉血 右心房 右心室 动脉血 收缩和舒张 C 静脉瓣 【分析】体循环的起点是左心室,终点是右心房;肺循环的起点是右心室,终点是左心房。图 1中,是右心房,是右心室,是左心房,左心室。【详解】(1)心脏共有四个腔,其中肌肉组织最发达的是左心室,左心室的收缩要把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流经途径最远。左心室能强有力地收缩,将血液泵入主动脉中,再由主动脉流入各级动脉,流向全身各处组织、器官。(2)血液由左心室泵入进入主动脉,流经各级动脉,然后流经身体各处毛细血管网,在毛细血管处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由含氧多的动脉血变为含氧少的静脉血,静脉血流入各级静脉,流向上、下腔静脉,因此上、下腔静脉中的血液是含氧少的静脉血,上、下腔静脉内的静脉血流入图 1 中心脏的右心房中,完成体循环;再经右心室将这些血液泵入肺动脉,右心室是肺循环的起点。血液由肺动脉流入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的动脉血,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因此由肺静脉流回心脏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3)人在行走时,腓肠肌交替收缩和舒张,腓肠肌的收缩为运动提供动力。其中腓肠肌处于图 2 中的 C 收缩状态时,腓肠肌绷紧鼓起,能挤压血管,推送血液;同时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静脉瓣能防止血液倒流,两者配合不断推动腿部血液回心脏。【点睛】此题注意掌握心脏的四个腔,及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情况等知识。8B 解析:脑干 肺 呼吸 胰岛素 动脉 【详解】试题分析:(1)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肺由许多肺泡构成。(2)肺循环的路线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成分的变化是: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1)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2)当重症流感患者因为肺功能严重受损,常规治疗对其无效时,人工心肺机(如图)可以辅助承担气体交换任务,其中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使其处于休息状态,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血液流经氧合器后成分的主要变化是:二氧化碳减少,氧气增多。(3)人体维持体温的能量主要来自细胞的呼吸作用,在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热量。(4)血糖平衡的调节途径有激素调节和神经调节,先是激素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5)由于 B 氧合器模拟了肺泡(肺)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吸收了氧气,排出二氧化碳,血液中的含氧量增加,变成了动脉血。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正确的识图,并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解析生活中的问题。9A 解析:左心室 肺静脉 动脉血 体循环 动脉瓣 血红蛋白 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减少 增多 【解析】【分析】图中,是右心房、是右心室、是左心房、是左心室、是肺动脉、是肺静脉、是主动脉、是上下腔静脉。【详解】(1)由于心房只是把血液从心房压入心室,而心室需要把血液压入到全身,所以,心室壁比心房壁厚;左心室是体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长,需要较大的压力,而右心室是肺循环的开始,路线比较短,压力不需太大,所以,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要厚。所以,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图中血管的名称是肺静脉,肺静脉中流的是动脉血。(2)血液循环如图:图中血液由左心室射出,流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到右心房的循环途径叫体循环,左心室和主动脉之间的瓣膜是动脉瓣,它控制血液只能按左心室主动脉的方向流动。(3)A 处进行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此处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氧与血红蛋白结合,经此过程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4)经过体循环,血液在 B 中的组织细胞内进行物质交换,由于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所以经过小肠绒毛毛细血管的血液含养料增加,血液由含氧较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所以若图中 B 框内过程是发生在小肠处的物质交换,血管中的氧气含量减少,营养物质的含量增多。【点睛】正确识图、记住血液循环的途径是解答的关键。10A 解析:口腔 吸收 氧气 肾小管 条件 心脏 【分析】图甲中的 A 表示消化系统,B 表示呼吸系统,D 表示泌尿系统,表示呼吸运动,a 表示吸收,b、c 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1)食物中的淀粉在 A 消化系统的口腔中开始初步消化成麦芽糖。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成葡萄糖,经过生理过程 a 吸收进入循环系统,则 a 表示吸收。(2)人在呼吸时,呼出的气体中比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因为氧气被组织细胞利用,并产生了二氧化碳。(3)尿的形成包括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b 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c 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膀胱中的尿液达到一定量时,会刺激膀胱内壁有关神经进而产生排尿反射。排尿反射是人生来就有的反射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完成,属于非条件反射。(4)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血液在体内不停地循环流动是依靠循环系统中心脏的搏动来提供动力。【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尿的形成过程,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循环的途径。11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所有的葡萄糖 大部分的水 部分无机盐 原尿 肾小球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组成。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因此,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是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肾小囊、肾小管。【详解】(1)构成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3)肾小囊中的液体是原尿。正常情况下,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是不能通过肾小球滤过到原尿里的,只有肾小球发生炎症时,其通透性过大,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才能滤过到原尿并进入尿液。因此,如果在检查中发现尿液有红细胞和大量蛋白质,推测可能出现病变的部位是肾小球。【点睛】此题考查肾单位的组成和尿的形成过程有关知识点。12肾脏 肾单位 滤过 肾小囊 原尿 膀胱 适时适量饮水;及时排尿 【分析】(1)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形成尿液;输尿管-输送尿液;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2)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3)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详解】(1)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它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2)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在尿液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起到重要作用,它在图中的序号是,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其中的水、无机盐等物质经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3)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但是贮存时间过长对人体是有害的,因此生活中要做到适时适量饮水;及时排尿等,利于泌尿系统的健康。【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尿液的形成,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的排出。1354321 小脑 右心房 胰岛素 【分析】图 1 中结构名称为:1 效应器、2 传出神经、3 脊髓、4 传入神经、5 感受器、6上行的神经纤维、7 大脑、8 下行的神经纤维。【详 解析:54321 小脑 右心房 胰岛素 【分析】图 1 中结构名称为:1 效应器、2 传出神经、3 脊髓、4 传入神经、5 感受器、6 上行的神经纤维、7 大脑、8 下行的神经纤维。【详解】(1)图示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在图中 5 为感受器,4 为传入神经,3 为神经中枢,2 为传出中枢,1 为效应器;所以完成该反射的途径为:5 感受器4 传入神经3 神经中枢2 传出神经1 效应器。(2)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内,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因此医生在检查其脑部是否受伤时,闭眼时手指不能准确地指正自己地鼻尖,是小脑受伤的缘故。(3)静脉注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右心房。人体内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分泌也增多,从而使血糖下降并维持在正常范围用。【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14视网膜 反射弧 耳蜗 反射、传导 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 解析:视网膜 反射弧 耳蜗 反射、传导 体液调节(或激素调节)【分析】(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产生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图中是晶状体,是角膜,是视网膜,是鼓膜,是前庭,是耳蜗,是上行传导神经纤维,是下行传导神经纤维,是效应器,是传入神经,是传出神经,是感受器,A 是脑,B 是脊髓灰质,C 是脊髓白质。【详解】(1)汽车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2)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3)脊髓为低级神经中枢,具有反射、传导的功能。(4)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促进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由神经调节,但是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点睛】掌握眼球的结构以及视觉的形成,耳的结构以及听觉的形成是本题解题关键。15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 耳蜗 听神经 听觉 舒张 高于 非条件 abfcd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 解析:晶状体 视网膜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 条件 耳蜗 听神经 听觉 舒张 高于 非条件 abfcd 【解析】【分析】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包括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图甲中 1 角膜、2 晶状体、3 玻璃体、4 视网膜、5 视神经。图乙中 1 鼓膜、2 听小骨、3 半规管、4 耳蜗。图丙反射弧包括 a 感受器、b 传入神经、f 神经中枢、c 传出神经、d 效应器五部分,e 是白质。【详解】(1)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因此,刘警官看到一辆行驶不稳的汽车由远而近驶来,主要是由于图甲中 2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最终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2)司机看见交警靠边停车的手势后,是对手势这种信号的刺激做出的一种反应,此反射过程中,有大脑皮层的参与,因此属于条件反射。(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因此,“请出示你的驾驶证,行驶证”,随着刘警官声音的响起,司机图乙中 4 耳蜗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沿着与听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形成听觉。(4)呼吸运动是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当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因此,刘警官要求司机对着酒精测试仪吹气,以检测是否酒驾或醉驾,此时司机的膈肌处于舒张状态,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5)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因此,进一步检查车辆时,刘警官不慎被车后备箱内尖锐物品刺到手指,他立即缩手,属于非条件反射。请用图丙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 abfcd。【点睛】本题考查眼球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以及呼气和吸气过程。解题关键是熟记理解眼球和耳朵的结构和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反射的类型以及呼气和吸气过程。

    注意事项

    本文(2022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末解答实验探究大题测试试卷及答案36363.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