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老胡同37087.pdf
北京的老胡同 虽是盛夏,却是一个薄阴天气,行走在北京的老胡同,一点也不热。乘暑假到北京逛逛是我很早的心愿,现在终于如愿。随意坐上一路公交车,在东黄城根下了车。随意 Q 着,左顾右盼着,便在交道口一带看见点儿新奇来:街边的房屋一律灰瓦短墙,古色古香;便问自己这是北京的四合院吗?看来就是它了,既然现在闲来无事,何不寻访一番?心下这样想着时,脚下便顺着一个老街口踅进去,又踅进一条胡同,叫祥福胡同。在祥福胡同一个气派的门楼前,有几个居民在闲聊,他们热情地告诉我这是金王府,是当年替皇帝管金库的大臣的宅院,一连三座。我走进大门,绕过照壁,进了头道院子,然后顺着左边的廊子,穿过重重的门,又经过两三重院子到了后院。那廊子小巧精美,廊柱和檩椽全部髹以朱漆,数百年过去,漆色已旧,却依然平静安祥,保持着当年的优雅气度。廊柱之间有雕花板装饰,简朴而有古风。宽敞的院子里有古老的银杏、软枣和石榴,有棵石榴三根粗藤互相缠绕,柔情无限的样子,带着叶间的累累青果,直伸到屋脊之上的碧空,仿佛要带着他们的柔情蜜意乘风归去。一个婆婆告诉我这房子从来不漏雨雪,冬不冷,夏不热,住着舒服。问她原因,回答说:这屋顶厚呀,上面是瓦,下面是木板,中间填了特制沙灰,二尺多厚!另一个婆婆说宅子里有三口暗井,都在屋内;冬天,井里阴风上窜,都给盖上了石板。又说院子地下有地道。想来当年的房屋主人对世事难料、富贵易逝是怀有耽忧并做了最坏的防备的。年老的婆婆告诉我,此地是北京城的中心,往南是故宫,往西是北海,往西北是景山。她每天到北海散步,然后买菜回家。我走出院子,抬头望去,果然远远地看得见楼群之上露出一大块青天,其下是隐约的树影湖光。僧王府在豆角胡同,也是三院相连,但房屋高大雄壮,院子更开阔,有王者气象。门楼前有两三株古树,浓密的树冠越过了街道,覆盖了对面的房屋,树叶类似槐树而非槐,约数百年之物;然而无朽枝虫洞,生机盎然。想这古树亲历目睹了王府数百年的沧桑,看遍了人间的悲喜剧,它是最有资格评阅人世的。作为匆匆过客,我顿感一个人的渺小与生命的短暂,有一丝苍凉掠过心头。僧王府门前不见石狮,但有左右相对的门墩和上马石,上等汉白玉。门墩为鼓形。居民告诉我这门墩也有讲究:武将为圆,文官为方。看来这僧王是武将了。门墩上雕着二龙戏珠图案,这是皇族的标志。上马石则雕着系带如意,高三尺、长四尺许,马鞍形。上马石基本完好,但有一小块新的碰伤。院内正在装修改造,农民工抬着机械进进出出,这新痕大约就是机械碰伤的。这些上马石躲过了数百年战火兵燹,却难得躲过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现代化触须的悄然侵蚀。这些老胡同曲折回环,越走越深;深处就少了人迹少了车,偶一遇见,如在梦中。小胡同,小院子,小门楼,精巧爽洁,大门紧闭,凌霄、藤萝之类攀墙上院,有一种藤类植物开着一嘟噜一嘟噜的绛红花朵,盛开的如喇叭,未开的如石榴,而初孕者如粒粒玉珠,密叶丛中,清风生起,花叶轻摇。不知院中人是怎样的闲逸逍遥呢!这一回我才知道,北京四合院跟南方四合院大有不同,南方四合院的结构紧密逼仄,正房横屋连成一体,天井极小。而北京四合院却疏朗大方、开阔明亮。立在方正开阔的院子中四面看看,两边是小巧的横屋,上面是高大的正屋,门楼、横屋和正屋断开着相当的距离,视觉便旷然萧散。院子里植了花木,摆了养鱼缸。放开脚步随意走走,左瞟瞟,右看看,让风儿从耳边轻轻吹过,带着花木香气,带着远远的鸟音儿。内心便不禁生出一点闲散的意思。若是带廊子的,又平添出一些趣味来。北京四合院的安排也别具意味,大门之后是照壁,绕过照壁,是内院门楼;然后才是院子。大门楼、照壁、内院门楼和院子每一道都曲折迂回一下,在你眼前次第展开,造成重叠繁复、曲径通幽的印象;何况细处又用砖雕、木刻、彩绘等精心装饰过呢?真是“小院深深深几许”啊!遥想当年,雪白窗纸上贴着剪纸窗花,门窗内闪动着珠帘与罗帐的光影,则又是一番情趣了 那是一个过去了的时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衣食住行的方式与讲究。这方式,这讲究,与人的精神情趣是血脉相通的。四合院代表着曾经的生活方式,现在成了它遗留的骨骼。血肉是没有了,但意念还是留下了一点。想当年生活在其中的人,或富贵官宦,或士绅商贾;不管什么身份与职业,不管什么性格禀赋,他们对生活的想法,对待人生的态度,为人处事的方式等等,因为受到这居住方式的熏陶培植,跟今人怕是会很有些不同吧?想起鲁迅。想起老舍。鲁迅写到:“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老舍在丰富胡同的故居有一棵柿子树,他喜欢,就给院子起名“丹柿小院”。二位先生住在四合院的时候多少还能感受到前人生活的情趣,但现代的脚步那时已经踏进北京,种种的呐喊不时会传进院子来。而今,先生们远去了,那个时代也远去了。帽儿胡同是条大胡同,是进入老胡同区的枢纽,繁华而休闲,游人如织,衣香鬓影。有穿黄衣的三轮车夫专门服务于观光的游人。有一长溜车拉着年轻的外国女郎,鱼贯而行,古老胡同的沉静幽深与洋美女的靓丽活泼形成一种特殊的混合,一时间竟叫人挪不开脚步了。踱着慢步离开胡同的时候,我心里有些不舍。四合院是越来越少了。想体会一下那种优雅宁静、淡泊清闲的旧时心情,怕是相当困难了。不过,当年住四合院的人也好,今天住高楼别墅的人也罢,快乐与忧愁尽管有不同,但对人生的感受也绝不会完全没有相同之处吧?许晓冬,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