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施方案15171.pdf
-
资源ID:83633513
资源大小:181.33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实施方案15171.pdf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的 实施方案 龚晓娟 一、本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取得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和以后素质的育成和发展;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命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反映了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亦是教师的生命价值在职业上最直接的体现。然而现在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一、形式单调,多师生间互动,少生生间互动。二、内容偏颇,多认知互动,少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深度不够,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四、互动作用失衡,多“控制一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成员型互动等。针对这些偏差,本课题组认为:加强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并实现其互动,是提高素质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构建有九华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支撑。1、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推动教学改革。本课题通过师生互动研究,逐步形成融洽的、诚意的、开放的、相互支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上带着相互关心和理解的心理,共同完成他们自己的学习计划,探寻自己的学习兴趣。师生互动过程中,我们将遵循“自主合作发展”的规律,使师生之间能朋友式的讨论争辩、探索真理。通过研究逐步形成教学模式,使学生有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可以自由的呼吸,自由的发展。以此来提高教学质量,也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2、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彼此配合、相互协作所产生的互动,可以改变师生自身的某些认识、态度、价值观和行为习惯,还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使课堂教学的认识功能和情景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促使学生的思维向更高的层次发展,为将来能适应科技的高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师生互动教学有利于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师生关系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具有主导地位,教师通过师生互动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有意识的改变传统教育中专制型的师生关系,建立互相尊重、彼此信任的平等、合作、民主的师生关系。从师权向学权转化,使学生主体精神得以发挥,主体人格得到丰富完善。新型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挑战和改造,是勇敢的实践。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树立师生关系新观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二、本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国际上现代的教学理念以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皮亚杰的、“认识论”赞可夫的五大教育原则为代表,他们都主张对人格的尊重、开放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引导探究,利用现代教育设施扩大孩子知识面。目前流行于西欧北美的建构主义教学论和德国的批判交往教学论也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认为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因为学习者需要同其他人联系,以便对客观世界如何建构的方式、方法取得共识。因此应当把学习活动置于一个社会环境中,使学生自主地从情境中和互动中形成知识和能力。华东师大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叶澜教授在她撰写的“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里详细阐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理念,其中的核心一条即“师生全方位的有效互动”。她认为:“师生互动的多种方式的形成,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提高、师生在课堂上承担角色多元化相关,其本质是课堂教学中新型师生关系的形成,是师生人格上的平等和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的交往”。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十条中,对“师生互动”问题有这样的论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互动、富有个性地学习”。三、本课题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1、研究的目标:以素质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指导,科学定位师生角色,探索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并实现其互动的途径和方法,从而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的境界,构建有九华特色的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素质教育质量,2、研究的内容:1 调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影响师生互动有效性的主要因素,并作出客观的评价与分析。2 寻求改变现状的对策。主要从四方面进行研究:A、建立现代的教学观:建立师生交往、共同对话的教学本质观;建立失序、变通、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观。B、进行增强互动的“弹性”教学设计:设计“大问题”和发散性问题,扩大互动空间;设计多向合作的学习活动,拓宽互动途径;设计生活化、情境化、信息化的教学环境,丰富互动内容。C、提高教师的教学“敏感性”: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反馈,彰显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善于捕捉现状信息,灵活驾驭课堂,积极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D、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认真倾听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不懂就问的习惯等;发现、提出问题的能力;课堂交往、表达的能力;主动反思、探索的能力等。3 构建多层次、多通道、多方位、多形式的课堂互动网络,并探求形成一定的互动教学模式。四、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同伴合作和师生互动 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2、教学实践法: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交流课逐级反馈,及时调整,逐步完善。3、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五、本课题预期研究成果 1、课题研究报告;2、课题研究论文。六、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1、准备阶段(2006 年 9 月-2006 年 10 月):1 调查、搜集相关资料,深入学习有关理论。2 深入调查,确定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制定总课题研究计划和实施方案,选定参与研究的教师及实验班级。3 明确课题研究成员实验任务。建立课题资料档案,随时积累和分析材料。2、实施阶段(2006 年 11 月-2007 年 1 月)12006 年 11 月课题开题,做好课题方案的完善工作,落实课题研究计划,搜集和研究资料。2 进行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进行典型案例的分析,根据在实践操作中的得失,及时作出调整,使方案得到更好的实施。3 撰写阶段性实验研究报告和论文,分期召开课题研讨会。3、总结阶段(2007 年 2 月-2007 年 3 月)1 进行实验总结,形成报告;2 形成具有特色的经验和成果。七、本课题研究组织安排组长:龚晓娟成员:乔海霞 李本红 花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