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一级建造师《经济》源点库通关知识宝典44970.pdf
-
资源ID:83674800
资源大小:4.99MB
全文页数:4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一级建造师《经济》源点库通关知识宝典44970.pdf
2020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建设工程经济源点库通关知识宝典11Z101000 工程经济1Z101010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考点一:利息的计算(一)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是时间的函数,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值,其增值的这部分资金就是原有资金的时间价值。其实质是资金作为生产经营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和流通过程中,资金随时间周转使用的结果。(二)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1)资金使用的时间;(2)资金数量的多少;(3)资金投入和回收特点;(4)资金周转速度。(三)利息与利率的概念1.利息:在借贷过程中,债务人支付给债权人超过原借贷金额的部分就是利息。IF-P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使用资金所得的补偿。2.利率:利率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所得利息额与原借贷金额之比,通常用百分数表示。即:%100PIit3.影响利率高低的因素及变动关系:社会平均利润率:(同向)利率的高低首先取决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高低,并随之变动。社会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最高界限;借贷资本的供求状况:借出资本的风险:借出资本风险越大,利率越高;通货膨胀;借出资本期限长短:(四)利息的计算1.单利(利不生利)F=P(1+ni)2.复利(利生利,利滚利)F=P(1+i)n备注:(1)工程经济分析中一般采用复利计算。(2)复利计算分为: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实际使用中,用前者)考点二:资金等值计算及应用(一)现金流量图的绘制1.现金流量的概念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可把所考察的技术方案视为一个系统。流出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出 COt,流入系统的资金称为现金流入 CIt,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之差称为净现金流量,用符号(CI-CO)t。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现金流量图绘制的四个要点:横轴表时间轴,向右延伸表示时间的延续;(0 点出发,n 点结束,每个点代表当期末下期初)垂直2110qqaSnn箭线代表不同时点的现金流量情况(对投资人而言,箭头向上表流入,向下表流出);在现金流量图绘制中,箭线长短只要能适当体现各时点现金流量数值的差异,并在各箭线上方(或下方)注明其现金流量的数值即可;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点。(当期末,下期初)。现金流量图绘制的三要素:现金流量大小;方向;作用点。(二)等值计算及应用1.资金等值的概念不同时期、不同数额但其“价值等效”的资金称为等值,又叫等效值。如果两个现金流量等值,则对任何时刻的价值必然相等。即使金额相同的资金,因其发生在不同时间,其价值就不相同。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三个:资金金额的多少、资金发生时间的长短、利率(或折现率)的大小。一次支付终值计算,已知现值 P,年利率 i,求终值 F。niPF)(1式中(1+i)n称之为一次支付终值系数,用(F/P,i,n)表示。【例 1Z101012-2】某公司希望所投资项目 5 年末有 1000 万元资金,年复利率 10%,试问现在需一次投入多少?解:万元)()(9.6206209.01000%101100015 niFP等额支付终值计算,已知等额年金 A,年利率 i,求终值 F。F=A(1+i)n-1+A(1+i)n-2+.+A(1+i)2+A(1+i)+A=),/(1)1(niAFAiiAn式中iin11)(称为等额支付系列终值系数或年金终值系数,用符号(F/A,i,n)表示。【例 1Z101012-3】某投资人若10 年内每年末存 10000 元,年利率 8%,问10 年末本利和为多少?%81%81100001110)()(iiAFn元144870487.1410000终值和现值的计算公式:公式名称已知项欲求项系数符号公式一次支付终值PF(F/P,i,n)F=P(1+i)n一次支付现值FP(P/F,i,n)P=F(1+i)-n等额支付终值AF(F/A,i,n)iiAFn1)1(年金现值AP(P/A,i,n)nniiiAP)1(1)1(3等值计算公式使用注意事项:1.P 代表0 期末;F代表n 期末;A发生在各期(1n)末;2.前两个公式中n 代表计息周期个数,i代表计息周期利率;后两个公式中n 代表A 的个数,i代表两个 A 之间时间段的有效利率;3.当问题包括A 与 F 时,系列的最后一个A 是与F 同时发生。4.当问题包括A 与 P 时,系列的第一个A 与 P 隔一期。即P 发生在系列A 的前一期期末。考点三: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计算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名义利率公布的年利率计息周期利率i 乘以一年内的计息周期数m 所得的年利率。即:rim计息周期有效利率“多长时间”计一次息(计息周期为1 年时,年名义利率和年有效利率相等;计息周期小于1 年时(半年、季度或月),年有效利率大于年名义利率)。i=r/m年有效利率有效利率=(1+计息周期利率)m-1m-所求期限(问题)内的计息次数每年计息周期越多,年有效利率和名义利率相差就越大。例 1:按月计息,月利率为1%,则名义利率和有效利率分别是多少?计息期间名义利率有效利率季度3%ieff=(1+3%/3)3-1=3.03%半年6%ieff=(1+6%/6)6-1=6.15%年12%ieff=(1+12%/12)12-1=12.68%【练习】1.某施工单位欲投资一项目,在投资总额和年数不变的情况下,四个备选方案的投资比例如下表:(投资时点均相同)则对该单位较为有利的的方案是()。备选方案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合计方案一50%40%10%100%方案二40%40%20%100%方案三30%40%30%100%方案四10%40%50%100%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答案】D【解析】影响资金时间价值的因素:(1)资金使用的时间。在单位时间的增值率一定的条件下,资金使用时间越长,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大;使用时间越短,则资金的时间价值越小。(2)资金数量的多少。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金数量越多,资金的时间价值就越多;反之,资金的时间价值则越少。(3)资金投入和回收特点(晚投,早收);(4)资金周转速度。本题考查的是第三条:晚投早收。【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2.已知年名义利率为8%,每季度复利计息一次,则年有效利率为()。A.8.8%B.8.24%C.8.16%D.8.00%【答案】B【解析】(1+8%/4)4-1=8.24%4【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2019】某企业面对金融机构给出的四种存款条件,相关数据如下表,最有利的选择是()。存款条件年计息次数年名义利率条件一15%条件二24%条件三43%条件四122%A.条件一B.条件二C.条件三D.条件四【答案】A【解析】条件一:年有效利率=名义利率=5%;条件二:年有效利率=(1+4%/2)2-1=4.04%;条件三:年有效利率=(1+3%/4)4-1=3.03%;条件四:年有效利率=(1+2%/12)12-1=2.02%;【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3.某施工企业每年年末存入银行100 万元,用于3 年后的技术改造,已知银行存款年利率为5%,按年复利计息,则到第3 年末可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总额为()。A.331.01B.330.75C.315.25D.315.00【答案】C【解析】已知年金A 求终值F,F=100(1+5%)3-1/5%=315.25万元。【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4.某企业以单利计息的方式,年初贷款1000 万元,年利率6%,每年末支付利息,第五年末偿还全部本金,则第三年末应支付的利息为()万元。A.300.00B.180.00C.71.46D.60.00【答案】D【解析】每年末支付利息,当年的利息,当年年末偿还,利息不会再下一年再生利息。因此第三年的利息=10006%=60 万元。【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1Z101020 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考点一:经济效果评价的内容一、基础性知识1.经济效果评价是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技术方案的财务可行性经济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为选择技术方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2.对于经营性项目,主要分析项目的5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对于非经营性项目,主要分析财务生存能力。3.经济效果评价方法(1)基本方法:确定性评价(不考虑未来风险);不确定性评价(考虑未来风险)。对同一技术方案必须同时进行确定性分析和不确定性分析。(2)是否考虑时间因素分为:静态分析(不考虑时间价值);动态分析(考虑时间价值,需先折现再分析)。(3)是否考虑融资:融资前分析、融资后分析。步骤:融资前分析;初步确定融资方案;融资后分析。融资前分析应以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4)评价时间:事前评价、事中评价、事后评价4.经济效果评价方案(1)独立型方案取决于技术方案自身的经济性。标准:技术方案经济指标是否达到或超过预定的评价标准或水平。(2)互斥型方案(又称排他性方案)各个技术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具有排他性。评价内容:各个技术方案自身的经济效果,即进行“绝对经济效果检验”;考察哪个技术方案相对经济效果最优,即“相对经济效果检验”。5.技术方案计算期(1)建设期:从资金正式投入开始到技术方案建成投产为止所需要的时间。(2)运营期:运营期分为投产期和达产期两个阶段。考点二:投资收益率分析一、投资收益率(一)概念:投资收益率是技术方案建成投产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后一个正常生产年份的年净收益额与技术方案投资的比率。%100IAR【意义】表明在正常生产年份中,单位投资每年所创造的年净收益额。(二)判别准则:大于或等于基准投资收益率,则方案可行;否则,方案不可行。(三)应用式(四)优劣【优点】经济意义明确、直观,计算简便,可适用于各种投资规模。【不足】1.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2.主观随意性太强,正常生产年份选取较困难;6主要适合于方案评价的早期阶段或研究阶段,且计算期较短以及工艺简单、生产情况变化不大的情况。考点三:静态投资回收期(一)概念静态投资回收期是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条件下,以技术方案的净收益回收其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二)应用式:具体计算分两种情况:(1)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相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的计算公式如下:Pt=I/A(2)当技术方案实施后各年的净收益(即净现金流量)均不同时,静态投资回收期可根据累计净现金流量求得,也就是在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零的时点。其计算公式为:TTtttCOCICOCITP)()(101Pt=(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出现正值的年份1)(第T-1 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第 T 年当年净现金流量)【例 1Z101024-2】某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的数据如表 1Z101024 所示,计算该技术方案的静态投资回收期。解:某技术方案投资现金流量表单位:万元计算期0123456781.现金流入800120012001200120012002.现金流出6009005007007007007007003.净现金流量6009003005005005005005004.累计净现金流量600150012007002003008001300年)(4.5500|200|16tP(三)判别准则:若静态投资回收期(Pt)基准投资回收期(Pc),可行。(四)优劣【优点】易理解,计算简便;反映了资本的周转速度(越快越好);资金周转速度越快,静态投资回收期越短,技术方案的抗风险能力越强。【缺点】没有全面考虑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的现金流量,只考虑了回收之前的效果,没能反映资金回收之后的情况;只能作为辅助指标。考点四:财务净现值分析(一)概念:用一个预定的基准收益率(或设定的折现率),分别把整个计算期间内各年所发生的净现金流量都折现到技术方案开始实施时的现值之和。tcnttiCOCIFNPV)1()(0(二)判别准则:财务净现值是评价技术方案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FNPV0,说明该技术方案除了满足基准收益率要求的盈利之外,还能获得超额收益,可行;FNPV0,可行;FNPV0,不可行。【例 1Z101025】已知某技术方案有如下现金流量(表1Z101025),设ic8%,试计算财务净现值(FNPV)。7(三)优劣【优点】考虑时间价值且全面考虑了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现金流量的时间分布的状况;经济意义明确直观,以货币额表示技术方案的盈利水平,判断直观。【缺点】(1)基准收益率取值困难;(2)互斥方案比选时,不同技术方案需要相同的计算期;(3)难以反映单位投资的使用效率;(4)不能直接说明技术方案在运营期内各年的经营成果;(5)不能反映投资回收的速度。考点五:财务内部收益率分析对常规技术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其实质就是使技术方案在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二)判别准则:若FIRR基准收益率(ic),可行;若FIRR基准收益率(ic),不可行。(三)优劣【优点】1.可以反映投资全过程的收益;2.大小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完全取决于技术方案投资过程净现金流量系列的情况。【缺点】1.计算麻烦;2.非常规方案会出现不存在或多个内部收益率,难以判断。考点六: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一)概念:基准收益率又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技术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二)基准收益率的测定1.政府投资项目,根据政府的政策导向进行确定;2.企业,参考行业财务基准收益率;3.境外投资技术方案,应首先考虑国家风险因素;84.自行测定:(1)资金成本:主要包括筹资费和资金的使用费。基准收益率最低限度不应小于资金成本。(2)机会成本:是指投资者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拟实施技术方案而放弃的其他投资机会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货币形式表现的机会成本,如销售收入、利润等。ici1=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3)投资风险。风险越大,风险贴补率越高。(4)通货膨胀。所谓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率越大,物价指数变化率越大,则基准收益率越大。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然后再考虑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考点七:偿债能力分析(一)偿债资金来源偿还贷款的资金来源包括可用于归还借款的利润、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费和其他还款资金来源(减免的营业中税金)。(二)利息备付率1.概念:已获利息倍数,指技术方案在借款偿还期限内,各年可用于支付利息的息税前利润(EBIT)与当期应付利息(PI)的比值。2.判别准则:利息备付率应分年计算,表示企业使用息税前利润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正常情况下应当大于 1,一般不低于 2。PIEBITICR(三)偿债备付率1.概念:在技术方案借款偿还期内,各年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EBITDATAX)与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PD)的比值。PDTEBITDADSCRAX式中 EBITDA企业息税前利润加折旧和摊销;TAX企业所得税;PD应还本付息的金额,包括当期应还贷款本金额及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全部利息。融资租赁费用可视同借款偿还;运营期内的短期借款本息也应纳入计算。2.判别准则:表示企业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偿还借款本息的保证倍率。正常情况下应当大于 1,一般不低于 1.3。【练习】1.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中的计算期包括技术方案的()。A.投资建设期B.投产期C.投资前策划期D.后评价期E.达产期【答案】ABE【解析】计算期包括技术方案的建设期和运营期(投产期和达产期)。【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及应用2.某技术方案在某年度税前利润为 1000 万元,企业所得税为 260 万元,折旧为 100 万元,摊销为 50 万元,应付利息为 150 万元,应还本付息金额为 600 万元。则该技术方案在该年度的偿债备付率为()。A.1.48B.1.73C.1.92D.6.93【答案】B【解析】偿债备付率=当期应还本付息的金额企业所得税摊销折旧息税前利润-=600260501001501000=1.73【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93.某项目建设投资为9700 万元(其中:建设期贷款利息700 万元),全部流动资金为900 万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为950 万元,则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A.10.56%B.9.79%C.9.60%D.8.96%【答案】D【解析】950/(9700+900)=8.96%【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4.某项目估计建设投资为1000 万元,全部流动资金为200 万元,建设当年即投产并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各年净收益均为270 万元。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年。A.2.13B.3.70C.3.93D.4.44【答案】D【解析】(1000+200)/270=4.44年。【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5.对某建设技术方案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当折现率为10%时,财务净现值为900 万元,当折现率为12%时,财务净现值为16 万元,则该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可能的范围是()。A.小于10%B.大于10%,小于11%C.大于11%,小于12%D.大于12%【答案】D【解析】财务净现值随着折现率的增大而减小。对常规技术方案,财务内部收益率其实质就是使技术方案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因此FIRR12%。【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6.某技术方案的净现金流量见下表。若基准收益率为6%,则该方案的财务净现值为()万元。计算期(年)0123净现金流量(万元)-1000200400800A.147.52B.204.12C.216.37D.400.00【答案】C【解析】NPV=-1000+200/(1+6%)+400/(1+6%)2+800/(1+6%)3=216.37万元。【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二节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1Zl0lO30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考点一: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一)量本利模型B=S-CB=pQ-TuQ-CF-CUQ【前提条件】1.生产量等于销售量;2.产销量变化,单位可变成本不变,总生产费用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3.产销量变化,销售单价不变,销售收入是产销量的线性函数;4.只生产单一产品(生产多种产品,但可以换算为单一产品计算)。(二)基本的量本利图固定成本是成本线的截距;可变成本是成本线的斜率。10(三)盈亏平衡点的计算:B=pQ-TuQ-CF-CUQ1.产量盈亏平衡点(降低盈亏平衡点的途径)T-C-pC=BEP(Q)uuF2.价格盈亏平衡点QQ T+Q C+C=BEP(p)uuF3.生产能力利用率盈亏平衡点100%QBEP(Q)=BEP%d【结论】1.盈亏平衡点反映了技术方案对市场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盈亏平衡点越低,达到此点的盈亏平衡产销量就越少,技术方案投产后盈利的可能性越大,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抗风险能力也越强。3.盈亏平衡分析虽然能够从市场适应性方面说明技术方案风险的大小,但并不能揭示产生技术方案风险的根源。因此,还需采用其他方法来帮助达到这个目标。考点二:不确定性分析敏感性分析(一)单因素敏感性分析步骤(5):(1)确定分析指标【评价指标的选择】(1)如果主要分析方案状态和参数变化对方案投资回收快慢的影响,选择静态投资回收期;如果主要分析产品价格波动对方案超额净收益的影响,选择财务净现值;如果主要分析投资大小对方案资金回收能力的影响,选择财务内部收益率。(2)选择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3)分析每个不确定性因素的波动程度及其对分析指标可能带来的增减变化情况。(4)确定敏感性因素:敏感性分析的目的在于寻求敏感因素,这可以通过计算敏感度系数和临界点来判断。(5)选择方案:如果进行敏感性分析的目的是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选择,一般选择敏感程度小,承受风险能力强,可靠性大的方案。1.敏感度系数:表示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计算公式为:FFAASAF/敏感度系数 SAF0,表明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敏感度系数 SAF0,表明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0盈亏平衡点产量 Q0设计生产能力 Qd11|SAF|越大,表明评价指标A 对不确定因素F 越敏感。2.临界点:是指技术方案允许不确定因素向不利方向变化的极限值。超过极限,技术方案的经济效果指标将不可行。斜率等于SAF;直线与横轴的交点代表临界点(临界点越低,斜率的绝对值越大,|SAF|越大,敏感度越高,表示抗风险能力越弱)。【练习】1.某技术方案年设计生产能力为10 万台,单台产品销售价格(含税)为2000 元,单台产品可变成本(含税)为 1000 元,单台产品税金及附加为150 元,若盈亏平衡点年产量为5 万台,则该方案的年固定成本为()万元。A.5000B.4250C.5750D.9250【答案】B【解析】本题考的是盈亏平衡分析的方法。P36-37,盈亏平衡时:PQ-TuQ=CF+CuQ;即 20005-1505=CF+10005,CF=4250万元【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三节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2.关于敏感度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敏感度系数可以用于对敏感因素敏感性程度的排序B.敏感系数大于零,表明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反方向变化C.利用敏感度系数判别敏感因素的方法是绝对测定法D.敏感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于不确定因素越不敏感【答案】A【解析】B错误:敏感系数大于零,表明评价指标与不确定因素同方向变化;C 错误:利用敏感度系数判别敏感因素的方法是相对测定法;D 错误:敏感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评价指标对于不确定因素越敏感。【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三节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1Zl0lO40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编制考点一: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由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和净现金流量构成,其具体内容随技术方案经济效果评价的角度、范围和方法不同而不同,其中主要有投资现金流量表、资本金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和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12考点二:技术方案现金流量表的构成要素(一)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流动资金的估算基础是营业收入、经营成本和商业信用等。(二)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1Zl0lO50设备更新分析考点一:设备磨损与补偿(一)设备磨损的类型1.有形磨损(又称物质磨损)种类概念结果第一种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实体产生的磨损、变形和损坏。这种磨损的程度与使用强度和使用时间长短有关。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效率低下,反映了设备使用价值的降低。第二种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这种磨损与闲置的时间长度和所处环境有关。如金属件生锈、腐蚀。2.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类型概念结果无形磨损第一种由于技术进步,同类设备的再生产价值降低,设备的市场价格降低了,致使原设备相对贬值。设备本身的技术特性和功能即使用价值并未发生变化。不会影响现有设备的使用,不产生提前更换现有设备的问题。第二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出现更先进的新型设备,使原有设备相对陈旧落后。不仅是使原有设备价值降低,而且由于技术上更先进的新设备的发明和应用会使原有设备的使用价值局部或全部丧失,产生了是否用新设备代替现有陈旧落后设备的问题。综 合 磨损同时存在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的综合情况。(二)设备磨损补偿方式补偿分局部补偿和完全补偿。考点二: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原则:1.站在客观的立场分析132.不考虑沉没成本沉没成本是既有企业过去投资决策发生的、非现在决策能改变(或不受现在决策影响)、已经计入过去投资.费用回收计划的费用。原设备的价值应按目前实际价值计算。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或:沉没成本=(设备原值-历年折旧费)-当前市场价值3.逐年滚动比较:每年作一次比较,每年进行一次决策,直到更新设备。考点三: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方法(一)设备寿命形式1.自然寿命;2.技术寿命;3.经济寿命: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由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决定。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年平均使用成本最小(或年盈利最高)的使用年限N0 为设备的经济寿命。(二)设备经济寿命的估算1.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原则:1)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平均每年净收益(纯利润)达到最大;2)使设备在经济寿命内一次性投资和各种经营费总和达到最小。2.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静态)使设备年平均使用成本CN 为最小的N0,就是设备的经济寿命。NttNNCNNLPC11【例1Z101053-1】某设备目前实际价值为30000 元,有关统计资料见表1Z101053-1,求其经济寿命。设备有关统计资料单位:元继续使用年限t1234567年运行成本(元)5000600070009000115001400017000年末残值(元)15000750037501875100010001000解析:使用年限N资产消耗成本(PLN)平均年资产消耗成本(3)(2)/(1)年度运行成本Ct运行成本累计Ct平均年度运行成本(6)(5)/(1)年平均使用成本(7)(3)(6)(1)(2)(3)(4)(5)(6)(7)11500015000500050005000200002225001125060001100055001675032625087507000180006000147504281257031900027000675013781529000580011500385007700135006290004833140005250087501358372900041431700069500992914072【低劣化数值法】每年设备的维护费用逐年递增,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如果每年设备的维护费用逐年递增量是均等的,即每年劣化呈线性增长。可以简化计算设备的经济寿命。14)(20NLPN式中N0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低劣化值。【例 1Z101053-2】设有一台设备,目前实际价值P8000 元,预计残值 LN800 元,第一年的设备运行成本Q600 元,每年设备的劣化增量是均等的,年劣化值300 元,求该设备的经济寿命。解:设备的经济寿命年7300)8008000(20N考点四:设备租赁与购买方案的比选分析一、设备租赁的概念【设备租赁】是设备使用者(承租人)按照合同规定,按期向设备所有者(出租人)支付一定费用而取得设备使用权的一种经济活动。【融资租赁】租赁双方承担确定时期的租让和付费义务,而不得任意中止和取消租约,贵重的设备(如重型机械设备等)宜采用这种方法。【经营租赁】租赁双方的任何一方可以随时以一定方式在通知对方后的规定期限内取消或中止租约,临时使用的设备(如车辆、仪器等)通常采用这种方式。二、设备租赁的优点(对于承租人而言)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既可用较少资金获得生产急需的设备,也可以引进先进设备,加速技术进步的步伐;可获得良好的技术服务;可以保持资金的流动状态,防止呆滞,也不会使企业资产负债状况恶化;可避免通货膨胀和利率波动的冲击,减少投资风险;经营租赁设备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能享受税费上的利益。三、设备租赁的缺点(对于承租人而言)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对租用设备无所有权,只有使用权,故承租人无权随意对设备进行改造,不能处置设备,也不能用于担保、抵押贷款;承租人在租赁期间所交的租金总额一般比直接购置设备的费用要高;长年支付租金,形成长期负债;融资租赁合同规定严格,毁约要赔偿损失,罚款较多等。三、设备方案的比选类型适用于设备租赁(经营租赁)技术过时风险大、保养维护复杂、使用时间短的设备设备购买或融资租赁技术过时风险小、使用时间长的大型专用设备1.设备租赁费用的组成:【租赁保证金】合同金额的一定比例或某一基期数的金额(如一个月的租金)。【担保费】承租人付给担保人一定数目的担保费。【租金】出租人从租金中获得补偿和收益;承租人比照租金核算成本。类型适用于设备租赁(经营租赁)技术过时风险大、保养维护复杂、使用时间短的设备设备购买或融资租赁技术过时风险小、使用时间长的大型专用设备2.租金的计算(1)附加率法rPiPNPR【例 12101062-1】租赁公司拟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设备的价格为 68 万元,租期为 5 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 10%,附加率为 4%,问每年租金为多少?15解:68/5+6810%+684%=23.12万元(2)年金法将一项租赁资产价值按动态等额分摊到未来各租赁期间内的租金计算方法。年金法计算有期末支付和期初支付租金之分。已知:租赁公司拟出租给某企业一台设备,设备的价格为68 万元,租期为 5 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为 12%。111NNaiiiPR)()(niFP)1(【练习】1.可以采用大修理方式进行补偿的设备磨损是()。A.不可消除性有形磨损B.第一种无形磨损C.可消除性有形磨损D.第二种无形磨损【答案】C【解析】可以采用大修理方式进行补偿的设备磨损是可消除性有形磨损。【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五节设备更新分析2.某设备在 5 年内购买时原始成本为 10 万元,目前账面价值为 5 万元,现在市场同样功能的二手设备售价为2 万元。新设备售价为 15 万元。则对该设备进行更新分析时,其沉没成本为()。A.5B.8C.13D.3【答案】D【解析】沉没成本=设备账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5-2=3万元。【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五节设备更新分析3.某设备在不同使用年限(1 至 7)时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和平均年度运行成本如下表所示,则该设备在静态模式下的经济寿命为()年。A.3B.4C.5D.6使用年限(年)1234567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万元)140 11090 756560 58平均年度运行成本(万元)1520 30 405570 85【答案】B【解析】140+15=155;110+20=130;90+30=120;75+40=115;65+55=120;60+70=130;58+85=143。【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五节设备更新分析1Zl0lO60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考点一:提高价值的途径一、价值工程的特点涉及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16(一)价值工程的目标:是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使产品具备它所必须具备的功能。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C)=生产成本(C1)+产品使用维护成本(C2)(二)价值工程的核心,是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三)价值工程将产品价值、功能和成本作为一个整体同时来考虑(四)价值工程强调不断改革和创新(五)价值工程要求将功能定量化(六)价值工程是以集体的智慧开展的有计划、有组织有领导的管理活动考点二:提高价值的途径)成本()功能()价值(CFV在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应用价值工程,但重点是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因为这两个阶段是提高技术方案经济效果的关键环节。考点三: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应用中的实施步骤一、价值工程的工作程序二、价值工程分析阶段17主要工作是功能定义、功能整理与功能评价。(一)功能定义1、功能分类可以说价值工程是以功能为中心,在可靠地实现必要的功能基础上来考虑降低产品成本的。重要程度基本功能、辅助功能性质使用功能、美学功能用户需求必要功能(使用功能、美学功能、基本功能、辅助功能)、不必要功能(多余功能、重复功能、过剩功能)量化标准过剩功能、不足功能总体局部总体功能、局部功能逻辑关系并列功能、上下位功能2、功能定义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资料,透过对象产品或构配件的物理特征(或现象),找出其效用或功用的本质东西,并逐项加以区分和规定,以简洁的语言描述出来。如采光、隔热。目的:(1)明确功能,弄清产品特性;(2)便于进行功能评价;(3)有利于构思改进方案。(二)功能整理用系统的观点将已经定义了的功能加以系统化,找出各局部功能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用图表形式表达。(三)功能评价(评定功能的价值)方法:功能成本法和功能指数法。【功能成本法】价值工程的成本有两种:一是现实成本(C),一是目标成本(F量化后的)(实现必要功能的最低费用)【功能的价值系数V 的含义】V1,需具体分析。(1)可能是功能与成本的分配比较理想;(2)可能存在不必要的功能;(3)或者是应该提高成本。【价值工程对象的改进范围】(1)V值低的功能;(2)成本降低期望值Ci=(Ci-Fi)大的功能;(3)复杂的功能;(4)问题多的功能。【练习】1.价值工程分析中,将功能按用户的需求分类,有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下列功能中,属于不必要的功能有()。A.美学功能B.辅助功能C.多余功能D.重复功能E.过剩功能【答案】CDE【解析】不必要的功能:多余功能、重复功能、过剩功能。【考点来源】第一章第六节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2.价值工程功能评价的程序如下图,图中“*”位置应进行的工作是()。A.整理功能之间的逻辑关系B.确定功能评价值C.确定实际成本D.确定基本功能【答案】B【解析】【考点来源】第一章第六节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3.人防工程设计时,在考虑战时能发挥其隐蔽功能的基础上平时利用为地下停车场。这种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是()。A.改进型B.双向型C.节约型D.牺牲型【答案】A【解析】人防工程设计时,在考虑战时能发挥其隐蔽功能的基础上平时利用为地下停车场。这种提高产品价值的途径是改进型。【考点来源】第一章第六节价值工程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1Z101070 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考点一: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选择原则191.技术上先进、可靠、安全、适用;2.综合效益上合理选择方案的主要原则。考点5: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经济分析不同方案只能选择一个来实施,方案之间具有互斥性。(1)常用的静态分析方法:增量投资分析法、年折算费用法及综合总费用法。(2)常用的动态分析方法:财务净现值(费用现值)法、财务净年值(年成本)法。一、增量投资收益率法即增量投资所带来的经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上的节约与增量投资之比。增量投资收益率R(2-1)=R(2-1)基准投资收益率,表明新方案可行,反之不可行。二、年折算费用法1.有用成果相同情况下,比较费用大小(1)采用新方案需要增加投资Zj=Cj+PjRc式中Zj第j 方案的折算费用;Cj第j 方案的生产成本;Pj用于第j 方案的投资额(包括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Rc基准投资收益率。选择年折算费用最小的方案,与增量投资收益率法结论一致。(2)采用方案不增加投资Zj=Cj=CFj+CujQ式中CFj第j 方案固定费用(固定成本)总额;Cuj第j 方案单位产量的可变费用(可变成本);Q生产的数量。选择生产成本最小的方案。2.当有用成果不相同时,方法如下:(1)列出对比方案的生产成本;(2)绘制生产成本与产量的关系曲线;(3)计算临界点产量;Q0=固定成本差/可变成本差(4)选择相应的适宜方案实际产量小于临界点产量,选择固定成本较低的方案;实际产量大于临界点产量,选择固定成本较高的方案;【练习】1.某施工项目有两个工艺方案:方案1 需投资2000 万元,年生产成本500 万元;方案2 与方案1 应用环境相同,需投资2800 万元,年生产成本400 万元。则两方案相比较的增量投资收益率为()。A.12.50%B.18.75%C.25.00%D.16.67%20【答案】A【解析】增量投资收益率=(500-400)/(2800-2000)100%=12.5%。【考点来源】第一章第七节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应用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2.某施工项目有甲乙两个对比工艺方案,均不需要增加投资。采用甲方案需年固定费用120 万元,单位产量可变费用为450 元;采用乙方案需年固定费用100 万元,单位产量可变费用为500 元。下列关于该对比方案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A.年产量为5000 单位时,应选择乙方案B.两方案年成本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