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除杂总结37149.pdf
化学除杂 一:除杂的原则 1不引入新的杂质 2不能让被净化的的物质大量流失 如某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物的物质混有杂质需要洗涤就可以用酒精洗涤。so 有时候就会这样问,使用酒精洗涤的目的是什么,完整答案一般是:答:洗去杂质(这个是洗涤的目的)防止产品流失(这个是用酒精的目 的)这个答案也体现化学大题要求完整,如果只答防止产品流失可能扣一半 的分。3加入的试剂一定是过量,不能想着可以恰好加多少。二:化学除杂 两类问题 1.使用什么药品 2.如何操作(一般选择题会出一道,下列操作错误的题,大题会让你填一些加热浓缩冷却结晶什么的,)(一)药品。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除杂质的方法 1 N 2 O 2 灼热的铜丝网 洗气 2 CO H 2S 硫酸铜溶液 洗气 2 再制取乙烯的时候也会用到这个方法出去硫化氢 3 CO CO 2 石灰水或烧碱液 洗气 4 CO HCl 饱和小苏打溶液 洗气 2 5 H S HCl 饱和 NaHS 溶液 洗气 2 6 SO2 HCl 饱和 NaHSO3溶液 洗气 7 Cl 2 HCl 饱和 NaCl 溶液 洗气 8 CO SO 2 饱和小苏打溶液 洗气 2 这几个是一个套路,就是 饱和的盐溶液,一定是饱和啊 9 碳粉 MnO 2 浓盐酸 加热后过滤 10 MnO 碳粉-加热灼烧 2 11 碳粉 CuO 盐酸或硫酸 过滤 12 Al 2O3 Fe 2O3 NaOH 溶液(过量),再通 CO2 过滤、加热固体 13 Fe O Al 2 O NaOH 溶液 过滤 2 3 3 14 Al 2O3 SiO 2 盐酸 NH 3?H2O 过滤、加热固体 15 SiO 2 ZnO 盐酸 过滤 16 CuO ZnO NaOH 溶液 过滤 17 BaSO4 BaCO 3 稀硫酸 过滤 18 NaOH Na 2CO3 Ba(OH)2 溶液(适量)过滤 19 NaHCO3 Na 2CO3 通入过量 CO2 -20 Na 2CO3 NaHCO 3 -加热 21 NaCl NaHCO3 盐酸 蒸发结晶 22 NH4Cl(NH 4)2SO4 Ba Cl 2 溶液(适量)过滤 23 FeCl 3 FeCl 2 通入过量 Cl 2-24 FeCl 3 CuCl 2 铁粉、Cl 2 过滤 25 FeCl 2 FeCl 3 铁粉 过滤 26 Fe(OH)3 胶体 FeCl 3 (半透膜)渗析 27 CuS FeS 稀盐酸或稀硫酸 过滤 (原理:CuS 不溶于酸,FeS 溶于酸,扩展:CuCl2 与硫化氢反应生成沉淀但 FeCl2 与 硫化氢反应就不生成沉淀)28 I 2 NaCl-升华(利用物理性质)29 NaCl NH Cl-加热 4 30 KNO NaCl 蒸馏水 重结晶 3 31 乙烯 SO 2、H2O 碱石灰 洗气 32 乙烷 乙烯 溴水 洗气 33 溴苯 溴 稀 NaOH 溶液 分液 34 硝基苯 NO 2 稀 NaOH 溶液 分液 35 甲苯 苯酚 NaOH 溶液 分液 36 乙醛 乙酸 饱和 Na CO 溶液 蒸馏 2 3 37 乙醇 水 新制生石灰 蒸馏 38 苯酚 苯 NaOH 溶液、CO 分液 2 39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 Na CO 溶液 分液 2 3 40 溴乙烷 乙醇 蒸馏水 分液 41 肥皂 甘油 食盐 过滤 42 葡萄糖 淀粉 (半透膜)渗析 这个实在是太多了,红色的重点看看 (二)操作 过滤:一贴,滤纸要贴紧漏斗 二低,滤纸顶低于漏斗口,水面低于滤纸顶部.三靠,玻璃棒贴紧烧杯,漏斗的三层滤纸出,漏斗低端靠着烧杯壁 蒸馏 (1)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 (2)需要垫石棉网(底面积大的玻璃仪器都要加石棉网,因为底面积大,受热 面积不均匀,所以底面的冷热不均容易爆炸或炸裂,而试管等底面积小的仪器就不用,但是加热前需要预热)(3)需要加入沸石或碎瓷片(不光是蒸馏,只要是加热纯液体时候都要加入沸石或者碎瓷片纺织爆沸)(4)冷却水要下进上出 ,逆着气流的方向.(5)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要的蒸馏烧瓶的支管口.扩展!水银球的位置 *蒸馏分馏时:支管口 *水浴加热时:烧杯的水里 *测反应温度如测量中和热:反应溶液里(感觉这个扩展并没什么卵用)分液,萃取(这两个操作并没有什么好说的。)重结晶(这个可有的说)(1)原理: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或在同一溶剂中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不同而使它们相互分离。(2)适用条件:利用不同物质在某温度下同一溶剂内溶解性的差异来分离混合物。(这个好抽象,举个例子就知道了)(3)一般过程(还有不同的,这个我真的有点想不起来了,一定要问问老师)选择溶剂 溶解固体 趁热过滤去除杂质 晶体的析出晶体的收集与洗涤 晶体的干燥(4)举列子 1.操作步骤 *将混合晶体溶于水,加热至沸,当蒸发至有微量晶体析出且再加热也不再溶解时,加少许水使晶体重新溶解(目的:使得溶液接近饱和),*冷却溶液,析出硝酸钾晶体,*过滤并洗涤硝酸钾晶体 ,将滤液蒸干,即得到氯化钠晶体.2.讲解,WHY?*先看下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这排版有点尴尬,直接看下一页吧。)*再来说说 WHY A.硝酸钾的溶解度特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非常明显,温度高的时候比温度低的时候大很多 氯化钠的溶解度特点: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温度高和温度低几乎一样 B.加热蒸发是两物质处于饱和状态,此时溶液温度是高温度 这时候硝酸钾 的溶解度很大,C.冷却的过程中,溶液温度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急剧降低,因为温度高 时就是饱和状态所以冷却后处于过饱和状态,所以硝酸钾固体析出,而氯化钠溶解度几乎没有变,所以一直处于饱和状态不会过饱和,这样一来,硝酸钾析出成为晶体,氯化钠留在水中,把硝酸钾晶体过滤掉,再把滤液蒸发,这样就把硝酸钾和氯化钠分开喽 (就是这个套路如果不能理解再问问我)洗涤 (1)洗涤的目的 1.除去杂质:除去晶体表面可溶性杂质 2.提高产率:如过滤之后,残渣上有残留的目标产物,用洗涤可以将目标产物带走,减少目标产物在残渣上的残留量 3.防止污染环境:这什么鬼 (2)洗涤的步骤:1.装好实验器材,在过滤器(普通漏斗)中放上滤纸 .2.将需要洗涤的沉淀放在滤纸上.沿玻璃棒缓缓加入蒸馏水(清水),使液体没过沉淀.重复操作 23 次.3.取出洗涤完的沉淀,用吸水纸吸去表面水分 .(有下划线的就是填空题挖的空)(1)加热浓缩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干燥(“浓缩”针对的溶质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如硝酸钾)(2)加热蒸发 冷却结晶 过滤洗涤 干燥(“蒸发”针对的溶质是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如氯化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