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考点大全笔记3586.pdf
-
资源ID:83972968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2022年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考点大全笔记3586.pdf
1 (每日一练)人教版 2022 年初中物理欧姆定律考点大全笔记 单选题 1、如图所示,是电学中常见的电路图,在A、B两点间分别接入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元件并进行以下对应实验,对滑动变阻器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描述正确的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是为了调节电阻两端电压成倍数变化 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测量对应电流 研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时是为了更换不同电阻丝,保持电流不变,测量对应电压值 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时是为了更换匝数不同电磁铁,保持电流不变 ABCD 答案:D 解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保护电路和控制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滑动变阻器是为了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测量对应电流,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研究影响电阻大小因素时滑动变阻器是是为了保护电路和更换不同电阻丝,保持电压不变,测量对应电流2 值,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关系时要控制电路电流不变,为了让匝数不同电磁铁通过的电流相等,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保持电流不变,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 S 后,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右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l示数的差变大 B电流表 A1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电流表 A1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和不变 D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比值不变 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 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R2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 测干路电流,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R1的电流不变,电流表 A1的示数不变;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 P 由中点向右移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由=可知,通过R2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电流变小,即电流表 A 的示数变小。A由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l示数的差等于电流表 A2示数,电流表 A2的示数变小,所以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l示数的差变小,故 A 错误;B由电流表 A1示数不变、电流表 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 A1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 B 正确;3 C由电流表 A1示数不变、电流表 A2示数变小可知,电流表 A1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和变小,故 C 错误;D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比值 2=1+22=12+1=12+1=21+1 R1的阻值不变,R2的阻值变大,所以 21+1 变大,电流表 A 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比值变大,故 D 错误。故选 B。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 6V,电流表量程为 00.6A电压表量程为 03V,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20 0.5A”。移动滑片 P,当电流表示数为 0.4A,电压表示数为 2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定值电阻R1为 5 B滑片 P 向右移动,电压表、电流表示数都变小 C滑片 P 移至变阻器中点时,R1和R2的功率相等 D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阻值可调节范围为 010 答案:C 解析:根据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1、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R2两端电压,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A因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所以电压表示数为 2V 时,定值电阻两端电压 4 1=2=6V 2V=4V 定值电阻的阻值 1=1=4V0.4A=10 故 A 错误;B滑片 P 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增大,电路中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由于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增大,电压表、示数都增大,故 B 错误;C滑片 P 移至变阻器中点时,R1和R2的阻值相同,定值电阻R1、滑动变阻器 R2串联,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相同,由=2可知,R1和R2的功率相等,故 C 正确;D当R1和R2的阻值相同都为 10 时,电压表两端的电压为 3V,如果再增大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电压表的示数将超过量程,因此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为 10;由于滑动变阻器R2规格为“20 0.5A”,电路中的最大电路为0.5A,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2min=max1max=6V 0.5A 100.5A=2 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阻值可调节范围为 210,故 D 错误。故选 C。4、图是某款电子测温仪及它内部的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显示仪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R0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被测者体温越高,电路中的电流越小 5 B被测者体温越高,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越大 C被测者体温越低,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大 D将R0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测相同温度时,显示仪示数变小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定值电阻R0与热敏电阻R串联,显示仪并联在定值电阻R0两端。AB因为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被测者体温越高,则R的阻值越小,则电路总电阻越小,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大,由=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越大,故 A 错误,B 正确;C因为R的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被测者体温越低,则R的阻值越大,则电路总电阻越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小,根据P=UI可知整个电路消耗的功率越小,故 C 错误;D将R0换为阻值更大的电阻,则电路总电阻变大,根据=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而测相同温度时,即热敏电阻R的电阻不变,根据=可知热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根据串联分压可知定值电阻R0两端电压越大,即显示仪示数变大,故 D 错误。故选 B。5、将阻值不同的电阻R1、R2按甲图所示电路连接,闭合开关 S 后,电流表示数为 0.6A;保持电源电压不变,再将电阻R1、R2按乙图所示电路进行改接,闭合开关 S 后,关于电流表的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小于 0.6AB一定大于 2.4A C一定大于 0.6A,但小于 1.2AD一定大于 1.2A,但小于 2.4A 6 答案:B 解析:本题采用赋值法,设电源电压U=6V,甲图中,R1、R2串联,据欧姆定律可得 R1+R2=6V0.6A=10 再设R1=4,R2=6,乙图中,R1、R2并联,干路电流 I=1+2=6V4+6V6=2.5A 故 ACD 错误,B 正确。故选 B。6、如图甲所示,两个电压表的量程都是0 15V,电流表的量程是0 0.6A,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许超过额定电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 1A;闭合开关,为了保证所有元件都安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只能在阻值最大端和a点间滑动,当滑片在这两点间滑动时,得到了图乙所示的两个电压表的示数与电路中电流关系的图象AB和B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 6VB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 0.6A C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5 55D该电路功率范围为2.4W 6W 答案:D 解析:A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V1测灯泡两端的电压,电压表V2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位于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 7 最大=0.5A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L=6V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 滑=6V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为 =L+滑=6V+6V=12V 故 A 错误;B由于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许超过额定电压,所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 0.5A,故 B 错误;C当滑片位于右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最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最大,所以,1V 为灯泡两端的电压,11V 为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由图乙可知,电路的最小电流为 最小=0.2A 则根据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 滑最大=滑最大最小=11V0.2A=55 当滑片位于a点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灯泡正常发光,则灯泡正常发光的电流为 0.5A,则由欧姆定律可得,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阻为 滑最小=滑最小最大=6V0.5A=12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取值范围为12 55,故 C 错误;D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当滑片位于右端时,电路的功率最小,最小功率为 8 最小=最小=12V 0.2A=2.4W 当滑片位于a点时,电路的功率最大,最大功率为 最大=最大=12V 0.5A=6W 所以,该电路功率范围为2.4W 6W,故 D 正确。故选 D。7、将灯泡 L 和定值电阻R以图甲方式连在 6V 的电源上,图乙是 L 和R的U-I图象,结合图中信息可知()A灯泡 L 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减小 B灯泡 L 的实际阻值为 10 C灯泡 L 的实际功率为 0.8W D定值电阻R实际功率为 6.4W 答案:C 解析:A由图像乙可知,灯泡 L 的电阻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大,故 A 错误;B从图甲中可以看出,电阻与灯泡串联。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当电阻电压为 4V 时,灯泡电压为 2V,灯泡与电阻的电压之和正好等于 6V,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0.4A,灯泡 L 的实际阻值为 =2V0.4A=5 9 故 B 错误;C灯泡 L 的实际功率为 =2V0.4A=0.8W 故 C 正确;D定值电阻R实际功率为=4V0.4A=1.6W 故 D 错误。故选 C。8、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中,小军分别画出了电阻R1和R2的I-U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 0 时,它们的电阻也为 0 B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C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1:2 答案:D 解析:A电阻是导体的属性,与他两端是否加电压无关,当R1与R2两端的电压为 0 时,仍有电阻,故 A 错误;B导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用不同的电阻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得出的10 结论应该是一样的,故 B 错误;C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是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决定了通过导体的电流大小,电压是由电源提供的,不由电流大小决定,故 C 错误;DR1与R2的阻值之比为 12=1122=3V0.6A3V0.3A=12 故 D 正确。故选 D。9、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只闭合开关 S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亮度将会变亮 B电压表 V1与电压表 V2的示数差变小 C电压表 V1与电流表 A 的示数比值变大 D再闭合 S2,调节变阻器的滑片,灯泡亮度不变 答案:B 解析:A只闭合开关 S1,由题中图可知,L与R串联,V1测R两端电压,V2测R一部分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11 右向左滑动过程中,电路中的总电阻不变,电源电压恒定,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不变,因为灯泡L的电阻不变,根据P=UI的变形公式P=I2R可知,小灯泡的亮度不变,故 A 错误;B C只闭合开关 S1,由题中图可知,L与R串联,V1测R两端电压,V2测R一部分电压,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右向左滑动过程中,V1示数不变,V2示数变大,所以电压表 V1与电压表 V2的示数差变小,电压表 V1与电流表 A 的示数比值变小,故 B 正确,C 错误;D再闭合 S2,R左侧短路一部分,连入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流变大,根据P=UI的变形公式P=I2R可知,小灯泡的亮度变亮,故 D 错误。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适当位置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C灯泡变暗,电路中总功率变小 D灯泡变亮,电路中总功率变大 答案:D 解析:AB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B 错误;CD由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因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所以由PUI 可知,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则灯泡变亮,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PUI可知,电路的总功率变大,故 C 错误,D 正确。12 故选 D。多选题 11、将标有“36V,72W”的灯泡接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右端。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绘制出这一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与两个电流表的示数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源电压为 24V 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 2.8 CR1的阻值为 2 D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的最大功率为 504W 答案:A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后再与灯泡 L 并联,电流表 A1测 L 支路的电流,电流表 A2测R1、R2支路的电流,电压表测R1两端的电压。A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所以,滑片移动时,通过 L 的电流和其两端的电压不变,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由图象可知,电源的电压 U=UL=24V 13 通过灯泡的电流 IL=2A 且左侧竖直图线表示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 A1示数的关系,右侧斜直线表示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 A2示数的关系;故 A 正确;BCD滑片位于最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零,R1的支路的电流最大,由图象可知,R1支路的电流 IA2=12A R1=A2=24V12A=2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的最大电流 I=IL+IA2=2A+12A=14A 电路的最大功率 P=UI=24V14A=336W 当滑片位于最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R1的支路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R1支路的电流 IA2=5A 则该支路的总电阻 R=A2=24V5A=4.8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2=R-R1=4.8-2=2.8 故 BC 正确,D 错误。故选 ABC。12、在图中,图像 A、B 反映的是小灯泡 L 和定值电阻R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2.5V。由此图像可知()14 A图像 A 是定值电阻R的I-U图像 B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 0.75W C将小灯泡 L 和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电源电压是 5.5V D将小灯泡 L 和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 1min,电阻R产生热量 54J 答案:BCD 解析:A图像 A 是曲线,表示电阻是变化的,灯泡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所以图像 A 是灯泡的I-U图像,故 A 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当小灯泡的额定电压是 2.5V 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0.3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P额=U额I额=2.5V0.3A=0.75W 故 B 符合题意;C将小灯泡 L 和电阻R串联接在电源两端,小灯泡 L 正常发光时,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0.3A,由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可知通过电路的电流是 0.3A,由图可知,R两端的电压是 3V,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可知电源电压 U=U额+UR=2.5V+3V=5.5V 故 C 符合题意;15 D将小灯泡 L 和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小灯泡正常工作 1min,电阻R产生热量 Q=W=URIt=3V0.3A60s=54J 故 D 符合题意。故选 BCD。13、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有两位同学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如图甲、乙所示,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1 B由甲图可知,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 C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 D由乙图及实验现象可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 答案:ABD 解析:AB由甲图可知,电流I与电压U成正比,比值是一个定值,故电阻不随其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而改变。根据欧姆定律,定值电阻的阻值为 =3V3A=1 故 AB 正确;16 C由乙图可知,电流I与电压U不成正比,即电阻不是一个定值,故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计算小灯泡的电阻,并不能减小误差。故 C 错误;D由乙图可知,电压U随电流I的增加而增长的越来越快,所以小灯泡的电阻越来越大。电阻阻值的大小受电阻的材料、横截面积、长度和温度的影响,因为小灯泡在使用时,温度越来越高。所以小灯泡的电阻随灯丝温度的增加而增大。故 D 正确。故选 ABD。14、图是小明设计的实验电路,图中R为滑动变阻器,其他器材均能满足实验要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如果R0是定值电阻,利用这个电路可以测量R0的阻值大小 B如果R0是定值电阻,利用这个电路可以探究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 C如果R0是电阻箱,利用这个电路可以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 D如果R0处发生断路故障,闭合开关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均为 0 答案:ABC 解析:A此电路图利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的电压,故可以根据伏安法测量电阻,故 A 正确;B探究导体的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的关系,一定需要控制电阻的大小不变,而此题中用的是定值电阻,再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故可以完成实验,故 B 正确;C如果R0是电阻箱,可以改变电阻的大小,探究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一定需要控17 制电阻箱两端的电压一定,可以根据滑动变阻器调节,变量是电阻,而电阻箱正好可以调节其大小,并且知道阻值的大小,故 C 正确;D如果R0处发生断路故障,电压表所在的电路是通的,有电流经过电压表,故电压表有会示数,故 D 错误。故选 ABC。15、如甲图所示为气敏电阻随有害尾气浓度 变化的曲线,某物理科技小组利用气敏电阻设计了汽车有害尾气排放检测电路,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为气敏电阻,L 为指示灯。当有害尾气浓度 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压表的示数增大 B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C指示灯亮度增大 D指示灯亮度减小 答案:BC 解析:由电路图可知,气敏电阻R与指示灯 L 串联,电压表测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由图甲可知,当有害尾气浓度 增大时,气敏电阻的阻值将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由U=IR可知,灯泡L 两端的电压变大,故指示灯亮度增大;因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所以,气敏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 AD 错误,BC 正确。故选 BC。综合题 16、在刚刚结束的中考体测中,小宗同学的中考体测项目之一的坐位体前屈获得满分。在测试中,测试者向前推动的测试仪的滑块实际上是滑动变阻器,滑块推动的距离越大,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值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如图乙是其简化原理图。18 (1)_表反映了被测者的成绩;(2)若该电路电源电压为 6V 且保持不变,电压表量程为 03V,电流表量程为 00.6A,滑块能被推的最大距离 30cm,滑动变阻器铭牌标有“15 1A”字样,定值电阻标有“10 0.6A”字样,滑片每移动 1cm,R1的电阻变化 0.5。则在保证电路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测试中推动滑块时最大距离是_cm;(3)以(1)中数据作参考,成都中考评分标准中,坐位体前屈满分为 15 分,其中男生满分成绩为 16.1cm 以上,女生满分成绩为 17.4cm 以上。此外男生推 14.016.0cm 得 13 分,推 10.113.9cm 得 12 分,6.510.0cm 得11在某次练习中,身为男生的小周完成测试后,电流表的示数为 0.4A。则小周的坐位体前屈得分为_;(4)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可以利用实验室器材对该仪器进行改进,改进后可以直接从电表的表盘上读出对应的长度值。下列四种方案中,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均匀的是_。AB CD 答案:电压表 20 11 分 A 解析:(1)1由电路图乙知,变阻器R1与定值电阻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由题意知,测试者推动滑块的距离越大,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就越大,仪器的示数就越大,而在19 这个过程中,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变阻器接入的阻值变大,则分去的电压也变大,所以通过电压表可反映被测者的成绩。(2)2要保证各元件安全,则变阻器两端的最大电压为 3V,则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2=U-U1=6V-3V=3V 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有 R1:R2=U1:U2 即 R1:10=3V:3V 此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R1=1015 电路中的电流 =22=3V10=0.3A 那么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为 10 时,各元件都安全。此时滑块被推动的距离最大,据题意有 1cm=100.5 解得,滑块的最大距离 L=20cm(3)3当电流表示数为 0.4A 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总=1=6V0.4A=15 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 R1=R-R2=15-10=5 20 那么 11cm=50.5 所以滑块的距离 L1=10cm 所以小周的得分为 11 分。(4)4设电阻丝的总长度为l,电阻丝总电阻为R,挡板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A电压表没挡板右边电阻丝的电压,那么此段电阻丝的阻值=则电压表示数 =滑+=(滑+)由此可见,U与x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是均匀的。故 A 符合题意;B图示电压表测挡板右边的电阻丝的电压,即挡板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电阻丝接入电路的阻值=电压表示数 =滑+由此可见,U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 B 不符合题意;C图示挡板左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即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则电流表示数 21 =滑+由此可见,I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 C 不符合题意;D图示中挡板右边的电阻丝接入电路,即=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图示电流表示数 =滑+由此可见,I与x不成正比,表盘上的长度刻度值不均匀,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020 年 11 月 24 日,“嫦娥五号”搭载采样剖面测温仪、岩芯钻探机和机器取样器等多种有用载荷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于 12 月 1 日成功选定着陆点后,开始避障下降和缓速垂直下降,最终平稳着陆于月球正面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并取回 2kg 月壤,这在全世界是第一次。(1)如图甲发射“嫦娥五号”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三级发动机采用液态氢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_大。“嫦娥五号”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后,表面温度急剧升高,其内能_,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2)探测车在采集月球表面月壤样本时,机械臂简化图如图乙所示,OB4OA,不计自身重力,当采集重力为1 N 的月壤时,在A点至少需要施加_N 的拉力;(3)小明想到为确保“嫦娥五号”正常工作而搭载剖面测温仪,为此他设计了一款智能测温报警器,智能测温报警器电路如图丙所示。电源电压为 12V,通过报警器(电阻不计)的电流超过 20mA 时就会报警,电阻箱最大阻值为 999,热敏电阻RT其阻值随温度T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 50时,系统报警,按照下列步骤调试电路:22 a电路接通前,应先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b端,再将电阻箱调到_;b将开关 S 向c端闭合,移动滑动变阻器直至报警器报警,此时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_;c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将开关 S 向另一端闭合,报警系统即可正常使用。用中调试好的报警电路进行测温,测得此时的环境温度为 30,此时该电路中的电流是_mA;若小明采用的电源是干电池,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将会导致报警温度_(偏高/偏低),为此,应将滑动变阻器向_(a/b)端移动才能达到预设效果。答案:热值 增大 做功 4 100 500 15 偏高 a 解析:(1)1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热值越大的燃料在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燃料时,释放出的热量越多,所以在选择火箭燃料时首先应该考虑燃料热值的大小,相同质量液氢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其他燃料多,故主要液氢的热值大。23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当物体对外界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就会减小;“嫦娥五号”返回地面进入大气层后,与大气摩擦做功,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自身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了内能的方式。(2)4由图乙知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F1l1=F2l2可知,在杠杆中的阻力、阻力臂一定的情况下,要使所用的动力最小,必须使动力臂最长。而在通常情况下,连接杠杆中支点和动力作用点这两点所得到的线段最长,由图乙知 l1=OA,l2=OB,OB=4OA 故 23 l2=4l1 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所以 1=221=2 411=42=4 1N=4N(3)5a.直接由图像丁可知,温度为 50时,RT=100;由题知,当所测温度达到或超过 50时,系统报警;所以为使报警电路可正常使用,应先让电阻箱调到热敏电阻达到设定温度时的电阻值 100。6b.由图像丙知,将开关向c端闭合(电阻箱与滑动变阻器串联),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为报警电流I=20mA=0.02A,报警器报警,R1=RT=100,此时电路的总电阻 =12V0.02A=600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为 R滑=RR1=600100=500 7由图丁知,热敏电阻RT的阻值与温度T是一次函数关系,设关系式为 RT=kT+b 将(20,400)和(50,100)带入上式得 400=20k+b 100=50k+b 综合分析得 k=-10/,b=600 所以关系式为 RT=-10/T+600 当温度为 30时,热敏电阻的阻值为 RT=-10/30+600=300 24 此时电路的电流为 =12V300=0.015A=15mA 89若小明采用的电源是干电池,随时使用时间的增长,电池电压降低,当电路中的电流为报警电流时,由欧姆定律可知报警时总电阻减小,RT的阻值减小,由图像可知,会导致报警温度偏高;为使报警温度减小为原来的温度值,则RT的阻值会增大,而报警时总电阻是减小的,根据电阻串联的规律可知,应减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即将滑片向a端移动才能达到预设效果。18、如图甲所示是某电子秤原理图。托盘与弹簧相连,滑片P固定在弹簧上并能随弹簧的伸缩上下滑动,R是一根长L010cm 的均匀电阻丝。空盘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上端,称量最大值时,滑片P位于R的最下端,R的最大阻值 Rm40,电源电压恒为 3V。请完成以下问题解答:(1)图甲中的“质量表”用什么表改装;R0在电路中的作用是什么;(2)空盘时,闭合开关 S,电路电流为 0.3A,求R0的阻值;(3)称量最大质量时,求电路消耗的总功率;(4)已知该弹簧压缩的长度L与所受压力F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开关 S 闭合后,在托盘中放入重为 20N 的物体时,求R接入电路的阻值。答案:(1)电流表,保护电路;(2)10;(3)0.18W;(4)16 解析:25 (1)电表串联在电路中为电流表;R0在电路中与R串联,防止在R为 0 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空盘时,R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零,R0的电阻为 0=3V0.3A=10(3)称量最大质量时,R与R0串联,电路的总电阻 R总=Rm+R0=40+10=50 消耗的总功率为 =2总=(3V)250=0.18W(4)由图乙可知当G=20N 时,L=4cm,此时接入电路的阻值=m=40 4cm10cm=16 答:(1)图甲中的“质量表”用电流表改装;R0起保护电路的作用。(2)R0的阻值为 10。(3)称量最大质量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 0.18W。(4)在托盘中放入重为 20N 的物体时,R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