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二使安西评课稿16211.pdf
送元二使安西的评课稿 红星小学:赵玲霞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篇课文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古诗;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叙事,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远赴阳关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在这一节课上,苟老师通过学生课前诵读古诗引入课题、了解诗题、初读古诗、深研古诗、拓展链接其他送别诗,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以下几个亮点让我感受颇深:一、通过直观画面,想象诗意 新课标明确指出“读诗句,想画面,是古诗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在学习一二两句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欣赏着这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觉呢”让学让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引导学生走入诗中,走入画中,提高了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二、注重朗读,方法多样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著名诗人,哲学家朱熹也曾说过:“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可见,朗读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这一堂课,苟老师通过自由读,指名读,划节奏读,引读,出示辅助画面感受着读等多种阅读方式,指导学生在读中学习古诗,理解古诗;三、抓住重点,入境入情 抓住重点景物“柳”来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心情,然后以抓住环境“雨后”感悟“伤心”,抓住“更”体会依依不舍;补充“安西”和“渭城”的图片资料,体会作者的担心;这让学生真正走进了诗中,走进了作者的心理;让学生在潜心涵咏中真切地体悟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情谊,以及好朋友此去安西的无奈;教无定法,教学,是我们一边教,一边学,没有最好的课堂,只有不断探究的课堂;除了收获以外,我个人有以下几点不成熟的认识:1、教师的语言应该精简准确,有些口头禅要引起注意;如“是不是呀”“是这样的吗”这些语言没有针对性,显得有些啰嗦;2、注意学生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不能因为赶时间而忽略了这一点;如:一学生说“友谊的情感”这个短语,这样的表达是不对的,教师应及时纠正;3、生字教学在中年级段也是不能忽视的,如果分析字词时适当地对课文中的两个生字的书写进行指导,让学生简单的书空,这样,我们语文课的书写训练也得到了落实;20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