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4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解析)图文36648.pdf

    • 资源ID:83995927       资源大小:2.10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4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解析)图文36648.pdf

    2024 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解析)图文 1“露西”化石的髋骨较宽阔,下肢骨更粗壮,此化石证明了()A她能直立行走 B她能制造工具 C她会用火 D她产生了语言 2“血肉相连,血脉相通”是用来形容母子关系的赞美之词,这是因为,胎儿在母体内发育所需营养物质是由母体提供的他们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A胎盘 B子宫 C输卵管 D与子宫相连的血管 3某同学在“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探究活动中,三次重复实验的数据分别是 1234 千 焦、1239 千焦、1238 千焦,则该花生种子中含有的能量为 A1247 千焦 B1234 千焦 C1238 千焦 D1237 千焦 4人体缺乏维生素 A 时,会患什么病()A夜盲症 B脚气病 C坏血病 D佝偻病 5如图是人体消化管示意图,其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是()A B C D 6为了探究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有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其结果是 1 号试管不变色,2 号试管变蓝。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甲、乙可知,该实验的变量是淀粉糊和唾液 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 70的热水中保温 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D该实验的结论是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 7下列有关消化系统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 B所有的消化液都含有消化酶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D所有的消化腺都分泌消化液 8如图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下列关于呼吸系统说法错误的是()A组成呼吸道 B中的鼻黏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气体 C为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 D内的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9如图是某同学做模拟实验,并绘制的肺内气压变化曲线图。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收缩 B乙图表示吸气状态,膈肌舒张 C在丙图中曲线的 AB 段时,胸腔容积在扩大 D乙图与丙图中曲线的 BC 段都表示吸气状态 10呼吸道不仅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还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下列对呼吸道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咽是气体与食物的共同通道 B呼吸道以“O”形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畅通 C进餐时,不要大声说笑,以免食物误入气管 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 11体育课上老师经常会建议同学们在跑步时尽可能用鼻呼吸,下列关于其原因的叙述错误的 A鼻腔内有鼻毛可以过滤空气 B鼻黏膜可以分泌私液,湿润吸入的空气 C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空气 D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可以进行气体交换 12现代临床医学常根据病人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输入病人体内。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 A全血、红细胞、血浆、血小板 B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 C血小板、血浆、红细胞、全血 D红细胞、全血、血浆、血小板 13如图是血液循环示意图,1、2、3、4 表示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甲、乙表示不同部位的毛细血管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毛细血管乙3右心房 B当血液流经甲时,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C血管 2 比血管 1 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 D当血液流经乙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 14如图是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其中箭头处血管表示静脉的是()A B C D 15一位同学得了急性胃肠炎,一夜多次上吐下泻。第二天到医院输液,打针的护士说:“出现脱水现象,血管有点瘪了。”如果从血浆的成分考虑,分析该同学主要丢失了什么成分()A血细胞 B无机盐 C血浆中的水分 D葡萄糖 16如图是尿液形成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结构4和结构5构成肾小体 B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可能病变的部位是结构4 C结构5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从结构3流出的液体是尿液 D血液透析治疗模拟的是人体内的 A 生理活动 17下图为人体的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液中的尿素等代谢废物可在甲处滤过并形成尿液 B乙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结构 C尿素是在丙处形成的 D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丁处被重吸收 18如图为循环系统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a、c 代表血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 b 依次为左心房和左心室,则 c 代表肺动脉 B若 b 处为肺部毛细血管,则 a 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C若 b 是下肢内毛细血管,则 c 内流动的是动脉血 D若 b 处代表的是肾小球,则 a 代表入球小动脉 19尿从形成到排出体外,经过的器官依次是 A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B肾脏、膀胱、尿道、输尿管 C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D膀胱、肾脏、输尿管、尿道 20图甲是人体内分泌系统部分器官示意图,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激素分泌异常患者。患者的病因是 A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B分泌的生长激素过多 C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D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过多 2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中枢神经系统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 C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一个神经元就是一个神经细胞 22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图中表示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自然状态下,膝跳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B和分别为传出神经和传入神经 C膝跳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膝盖下缘的韧带 D即使受到损伤,该反射活动也能正常进行 23如图是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图中表示树突的是 A B C D 24如图为耳的结构模式图,作为听觉感受器的是()A B C D 25下列的措施中,哪一种对保持生态环境最有利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家田 B在菜地中喷洒药以杀死菜青虫 C在田间施放射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D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那些有毒藻类死亡 26考场上的你,信心满满,大脑如陀螺般飞速运转,笔尖轻快地写下答案。这些生命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能量来自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这个过程是怎样的呢?(1)吃饭时越嚼越甜,是图 1 中_ _ 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将饭粒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麦芽糖的缘故。分泌的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结构是_ _。(2)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_,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3)在图 2 中 X、Y、Z 三条曲线代表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图中 C字母代表的器官是_,曲线 X、Y、Z 分别代表_、_和_的消化过程。脂肪最终被消化为_才能够被吸收。27下图是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的序号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食物在 A 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_,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2)B 系统的主要器官是_,在过程中进入 B 系统的气体是_。(3)C 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正常情况下,在该器官中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中的 _ 和微量蛋白质含量都减为零。(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_用于生命活动。28人的正常生活需要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下图为人体血液循环部分示意图,请思考作答:()内填字母或序号,_上填文字)(1)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心脏四个腔室中(_)_的壁最厚。(2)血液由 B 出发,流经血管 1,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 4 送回 C,这一循环途径称为_。(3)血液只能由 A 流到 B、C 流到 D,是因为有_防止血液倒流。(4)血液由 D 出发,经血管 3 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网,进行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5)考场上,大脑飞速运转,需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需要经过心脏_次。29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的基本功能是形成尿液。左图为尿液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右表中的液体 A、B、C 分别取自于左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请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成分 液体 A(克/100 毫升)液体 B(克/100毫升)液体 C(克/100 毫升)蛋白质 7.2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40 尿素 0.03 0.03 1.80 (1)尿的形成和肾单位有关,每个肾单位由_、_、_等部分组成(填名称)。(2)根据表内数据分析,原尿是_(填“液体 A”或“液体 B”或“液体 C”)取自于图中的 _中,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_作用形成的。(3)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 180 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主要是因为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的_,大部分的_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_。(4)若尿液中出现血细胞,病变的部位可能是_(填名称)。(5)人体排尿,不仅起到排出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水和_的平衡也具有重要作用。302022 年 2 月,北京和张家口将联合举办第 24 届冬奥会。冰球是冬奥会上一种在冰上进行的比赛项目,我们国家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从事此运动。请回答下列问题:(1)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属于_反射。(2)图 1 为完成此过程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1_的曲度可以调节;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2_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3_形成视觉;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4_,共同完成击球动作。(3)图 2 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_、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_。a.5 舒张,6 收缩 b.5 收缩,6 舒张 c.5 和 6 同时收缩 d.5 和 6 同时舒张(4)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_(填结构名称)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1A 解析:A【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使用工具制造工具学会用火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详解】露西是一具 40%完整的骨架,生前是一个 20 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 400 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故选 A。【点睛】正确识记并理解“露西”化石的结构特点和价值是解题的关键。2A 解析:A【详解】受精卵在输卵管内发育成胚泡,胚泡移入子宫,埋入子宫内膜继续发育成胚胎,8 周左右发育成胎儿,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各种养料和氧气:母体胎盘脐带胎儿;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胎儿脐带胎盘母体。胎盘是胎儿和母体物质交换的场所。3D 解析:D【分析】实验中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表明有测量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应该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详解】在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实验中,每次测得的数据都不相同,表明有测量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提高可信度,应该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即(1234 千焦+1239 千焦+1238 千焦)3 1237 千焦。故选:D。【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取各次数据的平均值的目的。4A 解析:A【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详解】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如图:故选 A【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维生素的缺乏症。5D 解析:D【分析】分析图可知:图中是咽,是食管,是胃,是小肠。【详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小肠的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长约56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故选 D。【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消化系统的组成。6D 解析:D【分析】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实验探究的是暴饮暴食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因此以暴饮暴食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详解】A该小组同学在实验中设置了甲和乙两支试管的目的为了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淀粉糊的量,A 错误。B步骤丙中的两支试管应放入 37的热水中保温,B 错误。C该实验原理是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C 错误。D由实验现象可见:食物数量过多会引起消化不良,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题的关键点是探究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只能存在单一变量。7B 解析:B【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详解】A、在消化道内,小肠在消化道内最长,长约 6 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的吸收;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可以对多种物质进行消化。所以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A 不符合题意。B、胆汁是由肝脏分泌的,里面不含消化酶,只是对脂肪起乳化作用,将大的脂肪颗粒乳化成比较小的脂肪微粒,对脂肪进行物理性消化,B 符合题意。C、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C 不符合题意。D、消化腺分为大消化腺和小腺体,大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和唾液腺,肝脏分泌胆汁,胰腺分泌胰液,唾液腺分泌唾液;小腺体有肠腺和胃腺,肠腺能分泌肠液,胃腺能分泌胃液,D 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对于消化系统的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的特点,可结合着消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掌握。8C 解析:C【分析】组成呼吸系统的器官如图所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详解】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呼吸道,A 正确。B鼻腔中的鼻粘膜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温暖吸入的空气,B 正确。C咽既是空气经过的地方,也是食物经过的地方,C 错误。D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D 正确。故选 C。9D 解析:D【分析】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图丙表示的是一次呼吸过程,曲线AB 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曲线 BC 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详解】A图甲气球变小,表示呼气,膈肌舒张,故 A 错误。B图乙气球变大,表示吸气,膈肌收缩,故 B 错误。C曲线 AB 段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肺内气体排出,胸腔容积在缩小,故C 错误。D曲线 BC 段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此时外界气体进入肺内,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增大,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10B 解析:B【分析】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其内表面覆盖着黏膜,黏膜内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这些特点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又能对吸入的空气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详解】A.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器官,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因此咽是气体与食物的共同通道,正确。B.呼吸道都有骨或“C”形软骨作支架,把气管支撑起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能顺畅通过,错误。C.当吃饭时说笑,若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会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正确。D.鼻腔黏膜中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温暖,正确。【点睛】要明确呼吸道的作用,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11D 解析:D【分析】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鼻腔内鼻粘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鼻腔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鼻腔中有鼻毛可以阻挡灰尘,黏液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这些都是为了减少吸入的气体对呼吸道和肺的不良刺激,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腔呼吸好。所以,选项 ABC 不符合题意,而鼻黏膜内的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但是不能进行气体交换,D 正确。故选 D。12B 解析:B【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输血的原则。解答时可以从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缺少的血液成分方面来分析。【详解】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成分输入病人体内。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主要是缺乏血小板,贫血主要原因是红细胞数量过少,大面积烧伤皮肤受损导致血浆过少,创伤性失血主要是血液总量过少。因此对于血小板功能低下、贫血、大面积烧伤、创伤性失血的患者,应分别给他们输入的血液成分是血小板、红细胞、血浆、全血。故选 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贫血、创伤性失血、大面积烧伤、血小板功能低下的患者的主要成因。13D 解析:D【分析】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观图可知:1 是肺静脉、2 是肺动脉、3 是上下腔静脉、4 是主动脉,解答即可。【详解】A.体循环的路径是:左心室4 主动脉全身的毛细血管网乙3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A正确。B.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 正确。C.血管 2 是动脉、血管 1 是静脉,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C 正确。D.当血液流经甲肺部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暗红色变成鲜红色;当血液流经乙组织里的毛细血管后,血液由鲜红色变成暗红色,D 错误。故选:D。【点睛】掌握血液循环途径是解题的关键。14B 解析:B【分析】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静脉的功能是把全身各处的血液送回心脏,毛细血管的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管壁 管腔 血流速度 动脉 最厚,弹性大 较小 最快 静脉 较厚,弹性小 较大 较慢 毛细血管 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非常细,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非常慢【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可见图中 A 表示动脉,B 表示静脉,C 表示毛细血管。【点睛】15C 解析:C【详解】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水,人吸收的水分减少,人体需要的水分就要从血液中获取。【分析】发生了肠炎,小肠的吸收功能出现障碍,人吸收的水分减少,组织细胞需要的水分从血液中获取,使血液的总量减少,所以血管就瘪了。故选 C。【点睛】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牢记小肠的吸收功能。16B 解析:B【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1 入球小动脉、2 肾静脉、3 肾小管、4 肾小球、5 肾小囊,A、B 过程分别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详解】A4 肾小球、5 肾小囊构成肾小体,与肾小管共同构成肾单位,A 正确。B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若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出现问题,原尿中大部分水不能重吸收回血液,尿液大大增加,故若某人的尿量是正常人的数倍,可能病变的部位是结构 3肾小管,B 错误。C当血液流经 4 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 5 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因此 5 中收集的液体是原尿,3 流出的液体是尿液,C 正确。D通过血液透析,达到了排出代谢废物的目的。由此可以看出透析相当于人体内生理活动中的 A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D 正确。故选 B。17A 解析:A【分析】人体的泌尿系统主要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图中甲是肾脏,乙是输尿管,丙是膀胱,丁是尿道,结合尿的形成分析作答。【详解】甲为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中最主要的器官,每个肾脏由 100 多万个肾单位组成,血液在流经肾单位时,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与肾小管的重吸收等过程,将血液中多余的水分、尿素等物质形成尿排出体外,故 A 符合题意;乙是输尿管,将甲形成的尿液排到膀胱内,故 B不符合题意;甲为肾脏,尿素是人体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时产生的,并不是在甲处形成的,故 C 不符合题意;丁是尿道,排出尿液的通道,而尿液中的大部分水分,会在甲肾脏的肾小管内重吸收,回到血液内,故 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18D 解析:D【分析】一般情况下,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方向是:动脉毛细血管静脉,据此可知:图示中的 a是小动脉,b 是毛细血管,c 是小静脉。【详解】若 b 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则 a 是肺静脉,c 是主动脉,A 错误;若 b 是肺部毛细血管网,则 a 是肺动脉,内流静脉血,经过肺部的气体交换后,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流入 c 肺静脉,B错误;若 b 是下肢内毛细血管网,则 c 是下腔静脉,内流动的是静脉血,C 错误;若 b 处代表的是肾小球,肾小球的两端一端是入球小动脉,另一端是出球小动脉,所以 a 代表入球小动脉,c 代表出球小动脉,D 正确。【点睛】血液流经人体某一器官时,要在该器官的毛细血管处与组成该器官的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因此从该器官流出的血液的成分会发生变化。19A 解析:A【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尿的排出,首先明确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详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图如下:如图,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共同组成了人体的泌尿系统。肾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液排出体外的顺序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故选 A。【点睛】尿的排出可结合着泌尿系统的组成图示掌握。20A 解析:A【详解】图甲中,是垂体,可以分泌生长激素;是甲状腺,可以分泌甲状腺激素;是胸腺,可以分泌胸腺激素;是胰腺,可以分泌胰岛素。图乙中右侧的男性是巨人症,是由于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故选 A 21A 解析:A【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树突。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作神经末梢。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构成一条神经。【详解】A.由分析可知,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A 错误。B.在正常情况下,脊髓里的神经中枢受大脑控制,例如,正常的成年人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和排便等生理活动,B 正确。C.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C 正确。D.一个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一个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D 正确。故选 A。【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知道神经系统的组成。22C 解析:C【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称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详解】A膝跳反射是比较低级的反射活动,是由脊髓控制的,属于非条件反射,A 错误。B图中和分别为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B 错误。C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叩击膝盖下韧带,使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冲动,因为感受器位于膝盖下韧带处,C 正确。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D 错误。故选 C。【点睛】解答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23A 解析:A【分析】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详解】由图:树突,细胞体,轴突,轴突末梢,A 正确。故选 A。【点睛】学会识图并掌握神经元的结构是解题关键。24C 解析:C【详解】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就形成了听觉。内耳耳蜗含有听觉感受器。而是咽鼓管。故选 C。25C 解析:C【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它是降低杂草和害虫等有害生物种群密度的一种方法,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详解】A、沼泽地具有蓄洪抗旱、净化污水等重要作用,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会破坏环境,使生物种类减少,A 不符合题意。B、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农药会污染环境,还会形成农药残留,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B 不符合题意。C、在田间施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属于生物防治,不会污染环境,还能降低生产成本,C 符合题意。D、工业废水含有重金属,或有毒物质,会使海洋受到严重污染,还会引起“赤潮”现象,同时还会引起其他生物的死亡如鱼类,D 不符合题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会作用表现。26A 解析:唾液腺 2 肝脏 胃液、肠液、胰液(答不全不得分)小肠 胃 淀粉 脂肪 蛋白质 甘油和脂肪酸 【分析】图 1 中 1 唾液腺、2 肝脏、3 十二指肠、4 小肠、5 口腔、6 食道、7 胃、8 胰腺、9 大肠、10 肛门。图 2 中 A、B、C、D、E 表示消化道,因为 A 是口腔,E 是大肠,所以 B 是咽和食道,C 是胃,D 是小肠。因为 X 在口腔就开始消化,所以 X 为淀粉;Z 在胃开始被消化,所以 Z 是蛋白质;Y 的消化是在小肠,所以是 Y 是脂肪。【详解】(1)吃饭时越嚼越甜,这是由于口腔内 1 唾液腺分泌的唾液淀粉酶将饭粒中的淀粉初步消化成唾液淀粉酶的缘故;2 肝脏分泌的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够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消化。(2)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在没蛋白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分解成多肽,然后进入小肠,在小肠内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分彻底分解成氨基酸,所以参与蛋白质消化的消化液有胃液、肠液和胰液。人体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因为小肠长 56 米左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的面积;小肠中有肠腺,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能够消化多种食物。(3)图 2 中 C 代表的器官是胃。淀粉在 A 口腔内就开始消化,蛋白质在 C 胃内开始消化,脂肪只能在 D 小肠内消化。从图中可以看出,物质 X 最先被消化,然后是物质 Z 被消化,最后是 Y 被消化,可以判断 X 是淀粉,Z 代表蛋白质,Y 代表脂肪,脂肪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才能被人体吸收。【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以及正确识图。27A 解析:(1)小肠 吸收(2)肺 二氧化碳(3)肾脏(肾)葡萄糖(4)营养物质和氧【详解】(1)食物在 A 系统中被消化的主要场所是小肠,表示的生理过程是吸收。(2)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肺,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发生了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3)肾脏(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再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4)经过过程后,组织细胞获得了营养物质和氧用于生命活动。【学科网考点定位】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人的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等生理活动。28B 解析:B 左心室 体循环 房室瓣 静动脉血变成动脉血(或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2 【分析】观图可知: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1 主动脉,2 肺静脉,3 肺动脉,4上下腔静脉。【详解】(1)心脏由心肌构成,如图所示心脏的结构中:A 左心房,B 左心室,C 右心房,D 右心室。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或肺部的毛细血管,而心房收缩只需把血液送入到心室。与各自的功能相适应,心室的壁比心房的壁厚。同样的道理,左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而右心室的收缩把血液输送到肺,二者相比,左心室输送血液的距离长,与功能上的差别相适应,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即 B 左心室的壁最厚。(2)血液循环如图所示:由循环图可知,血液由 B 左心室出发,流经血管 1 主动脉,在组织细胞处完成物质交换,由血管 4 上下腔静脉送回 C 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体循环。(3)在心脏的四个腔中:由于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使血液只能从心房流向心室;在心室和动脉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动脉瓣,使血液只能从心室流向动脉。即血液只能由 A 左心房流到 B 左心室、C 右心房流到 D 右心室。(4)肺循环的路线是:D 右心室3 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2 肺静脉A 左心房,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5)由上图的血液循环途径可知,小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进入血液循环后,经下腔静脉进入右心房,需要通过肺循环再回到心脏的左心房、左心室,最后进入主动脉。具体路线是: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上肢的毛细血管网大脑细胞处。可见,肠吸收的一个葡萄糖分子,由血液循环运送到脑细胞,至少需要 2 次流经心脏。【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心脏的结构、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变化以及正确认识图中各结构的名称。29B 解析: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液体 B 肾小囊 过滤 葡萄糖 水 重吸收 肾小球 体内废物 无机盐 【分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囊腔与肾小管相通。(2)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两个连续的过程。(3)图中,肾小球、肾小囊外壁、肾小囊内壁、肾小囊、肾小管、尿液,表格中液体 A 血浆、液体 B 原尿、液体 C 尿液。【详解】(1)人体内形成尿液的基本结构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2)根据表内数据可知,液体 B 含有葡萄糖,但是不含有蛋白质,因此液体 B 应是原尿,取自于图中的肾小囊部位,是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形成的。(3)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因此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 180 升,而排出的尿液约为 1.5 升。(4)正常情况下肾小球不能过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若肾小球病变,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原本不能过滤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进入了原尿,而肾小管又不重吸收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因此尿液中会出现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5)尿的成分包括水分、无机盐以及尿素尿酸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人体内积聚多了对人体会造成危害,因此必须排尿。可见排尿对于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体排尿,不仅可以排出体内废物,而且还可以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肾单位的结构和尿的形成过程以及正确识图。30条件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大脑皮层 肌肉/效应器 骨 b 小脑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 解析:条件 晶状体 视网膜 视觉中枢/大脑皮层 肌肉/效应器 骨 b 小脑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象,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象刺激,将物象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反射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脑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图中 1 晶状体,2 是视网膜,3 是大脑,4 是效应器,5 是肱二头肌,6 是肱三头肌。【详解】(1)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简单的,不学就会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条件反射是出生后通过学习获得的,复杂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因此,冰球运动员经过反复训练后能准确判断球的方向并将球打出,这一过程由大脑皮层参与,属于条件反射;(2)人体能看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通过睫状体调节晶状体的曲度完成的。人视近物时,睫状体收缩,晶状体曲度变大;视远物时,正好相反。因此,动员可以看清快速移动的冰球,其原因主要是 1 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的折射,最终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的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为神经冲动,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从而形成视觉。因此,光线经调节和折射后在 2 视网膜上成像并产生兴奋,经视神经传导至 3 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抠、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图中 4 效应器接受到神经冲动,产生反应。大脑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最终传至机体各处相应的 4 效应器,共同完成击球动作。(3)人体的任何一个动作,都是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由于骨骼肌收缩,并且牵引了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而完成的。图中运动员的左臂处于屈肘状态,屈肘时,肱三头肌舒张,肱二头肌收缩。因此,图 2 表示运动员的击球动作,此动作依赖于骨、骨骼肌和关节等结构共同完成。此时,左臂所示的肌肉状态为 5 肱二头肌收缩,6 肱三头肌舒张。故选b。(4)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在进行冰球比赛时,运动员依靠小脑维持身体平衡,完成各种动作的快速转换。【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神经系统的而组成和功能,反射的类型及特点,视觉的形成过程,躯体运动的形成,反射弧的组成。

    注意事项

    本文(2024年人教版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试题(附解析)图文36648.pdf)为本站会员(得****3)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