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浙江专版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语境把握18805.pdf
对点聚焦练 1 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语境把握 一、(2018浙江“超级全能生”高三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 5 题。(20分)门山县吏隐堂记 王若虚 门山之公署,旧有三老堂。盖正寝之西,故厅之东,连甍而稍庳,今以之馆宾者也。予到半年,葺而新之。意所谓“三老”者,必有主名。然求其图志而无得,访诸父老而不知。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吏隐”之说,始于谁乎?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小山林而大朝市。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盖古今恬不 之怪。嗟乎!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吏则吏,隐则隐,二者判然其不可乱。吏而曰隐,此何理也!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而顾隐于是乎?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然则名堂之意安在?曰:“非是之谓也,谓其为吏而犹隐耳。孤城斗大,眇乎在穷山之巅,烟火萧然,强名曰县。四际荒险,惨目而伤心。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予固戚然以忧,至则事简俗淳,使于疏懒,颇有以自慰乎其心。及四陲多警,羽檄交驰。使者旁午于道路,而县以僻阻独若不闻者。邻邑疲于奔命,曾不得一日休。而吾常日高而起,申申自如,冠带鞍马,几成长物,由是处之益安,惟恐其去也。或时与客幽寻而旷望,荫长林,藉丰草,酒酣一笑,身世两忘,不知我之属乎官也。此其与隐者果何以异?”吾闻江西筠州,以民无嚚讼,任其刺使者,号为“守道院”。夫郡守之居,而得以道院称之,则吾堂之榜虽曰“隐”焉,其谁曰不可哉?(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注】门山:地名。庳:低矮。首阳为拙,柱下为工:前一句指隐居在首阳山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饿死,是为拙;后一句老子曾为周柱下史,隐于朝廷而终身无患,是为工。嚚(yn)讼:奸诈而好争讼。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处进退,君子之大致 处:隐退 B.亲友失色,吊而不贺 吊:忧虑 C.申申自如,冠带鞍马 申申:安详舒适的样子 D.荫长林,藉丰草 藉:垫着,枕着 解析:B“亲友失色,吊而不贺”,“吊”可以联系成语“形影相吊”,也可以依据语境来分析。从语境来看,作者刚来这个地方为官时,这是过往的客人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是读书人所鄙视的,不是迫不得已不愿来的地方,故“始予得之,亲友失色,吊而不贺”,从“贺”来看,前面的“吊”,应解释为“慰问”。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B.C.D.解析:A A 项,两个“因”都为“趁机”之意。B 项,第一个“以”,连词,表修饰;第二个“以”,连词,表目的,来,用来。C 项,第一个“于”,介词,至;第二个“于”,介词,对于。D 项,第一个“其”,语气副词,表反问;第二个“其”,代词,那些。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吏隐”一说古已有之,时人以大隐于市为美,作者也欲效仿老子,故将县衙内的“三老堂”改名为“吏隐堂”。B.作者身处偏远之地,那里民风淳朴,政事稀少,每日与友登高旷望,寻幽觅胜,自认为是一个真正的隐者。C.作者在门山县如隐士般悠然,又批评那些身居高位而沽名钓誉的人,表明他志不在隐,而想寻求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D.与筠州刺史号其居处为“守道院”一样,作者命名“吏隐堂”是表明自己科学治理使百姓各安其分的政治理想。解析:A“作者也欲效仿老子”有误,由文章第二段“好奇之士,往往举为美谈,而尸位苟禄者,遂因以藉口”和文章第三段“此奸人欺世之言,吾无取焉”可知,作者对“吏隐”的做法是持否定意见的。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 解析:理解大意,先依据疑问词“何”断开一处,即“何所不可隐”,然后依据对称的句式断开“岩穴之下/畎亩之中”,依据虚词“则”断开一处,依据句式的完整性断开“则忧人之忧”。答案:夫任人之事/则忧人之忧/抱关击柝之职/必思自效而求其称/岩穴之下/畎亩之中/医卜释道/何所不可隐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1)客或问焉,每患其无以对也,既乃易之为“吏隐”。(4 分)译文:(2)过客之所顾瞻而咨嗟,仕子之所鄙薄而弃置,非迫于不得已者不至也。(4 分)译文:解析:翻译句子,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1)句中,“或”,有的;“每”,常常;“其”,自己;“无以”,没有办法来;“对”,回答;“易”,更改。第(2)句中,“所顾瞻而咨嗟”,所字结构,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所鄙薄而弃置”,轻视而舍弃的地方;“至”,到。答案:(1)有的客人问(我)取名的原因,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回答,于是就更名为“吏隐堂”。(2)这是过往的客人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是读书人所轻视的(地方),不是迫不得已的人不会来到(这里)。参考译文:门山县的官署,过去有一个“三老堂”。大概在正寝室的西面,旧厅的东面,(与官署)屋脊相连,只是稍稍低矮些,现在用它来安顿客人。我到这里半年,重新修葺了它。心想,这堂名叫“三老”,一定是有主人而命名的。然而搜求图册和记载的文字,却无法找到,询问当地父老,他们也不知道。有的客人问(我)取名的原因,常常担心自己无法回答,于是就更名为“吏隐堂”。“吏隐”这一说法,始于谁呢?(汉书 中说)隐于首阳山的伯夷、叔齐是笨拙的,而隐于朝廷的老子才是聪明的,(所以世人)认为隐于山林者是小隐,隐于朝市者是大隐。喜欢奇谈怪论的人,常常将隐于朝市者列为美谈,而那些尸位素餐的人,于是以此为借口(一边做官一边隐居)。大概是因为自古以来人们都已习惯了,不认为这是怪事。唉!出仕和隐退,是君子最重要的节操。做官就做官,归隐就归隐,两者的区别清清楚楚的,是不可以混淆的。明明是做官却又说归隐,这是什么道理呢!担当别人的职事,那就应该为别人的忧虑而担忧。担任守门打更这样的职事,一定要想着为主人效力,求得称职。岩穴之下,田野之中,行医、占卜、寺庙、道观,哪一个地方不可以隐居?难道(非得)隐居在这里?这是奸诈之人欺骗世人的言论,我不相信它。既然这样,那么我取“吏隐”为堂名的用意在哪里呢?我说:“我所指的不是这个意思,意指自己做官如同隐居罢了。门山县城是一座小小的孤城,高高地坐落在偏僻的山顶,人烟稀少,勉强叫做县。这里四面荒芜险峻,令人不忍目睹,黯然神伤。这是过往的客人看到了都会叹息的(地方),是读书人所轻视的(地方),不是迫不得已的人不会来到(这里)。起初我得到这个官职,亲朋好友都惨然失色,都来安慰我,没有人为我庆贺。我本来也很忧愁,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事务简单,民风淳朴,以至于疏懒,所以自己心里深感安慰。等到国家边境警报四起的时候,军事文书驰马传递。出使的人日夜兼程,这个小县城却因为偏远而好像没有听到一样。邻县官吏疲于奔命,连一天休息都得不到。而我常常太阳升起很高才起床,四肢舒展,冠带马鞍,差不多都成了多余的东西,因此呆在这里更加安逸,只担心自己会离开这里。有时我与客人们寻找幽深的景致,眺望空旷的山野,荫庇于高高的树木下,枕着丰美的野草,酒到尽兴时开怀大笑,自己和世人全都忘却了,不知道我身属于官府。这难道与隐者果真有什么不同吗?”我听说江西筠州,因为百姓没有奸诈的诉讼,担任当地刺史的人,称为“守道院”。那些州郡太守的居所,因而得以被称为“道院”,那么我这个厅堂的匾额虽然题为“隐”,谁说不行呢?二、(2016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 9 题。(16分)琅嬛福地记 明 张岱 晋太康中,张茂先为建安从事,游于洞山。缘溪深入,有老人枕书石上卧,茂先坐与论说。视其所枕书,皆蝌蚪文,莫能辨,茂先异之。老人问茂先曰:“君读书几何?”茂先曰:“华之未读者,二十年内书,若二十年外书,则华固已读尽之矣。”老人微笑,把茂先臂走石壁下,忽有门入,途径甚宽,至一精舍,藏书万卷。问老人曰:“何书?”曰:“世史也。”又至一室,藏书愈富。又问:“何书?”老人曰:“万国志也。”后至一密室,扃钥甚固,有二黑犬守之,上有署篆,曰“琅嬛福地”。问老人曰:“何地?”曰:“此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指二犬曰:“此痴龙也,守此二千年矣。”开门肃茂先入,见所藏书,皆秦汉以前及海外诸国事,多所未闻,如三坟 九丘 连山 归藏梼杌春秋诸书,亦皆在焉。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茂先为停信宿而出,谓老人曰:“异日裹粮再访,纵观群书。”老人笑不答,送茂先出。甫出,门石忽然自闭。茂先回视之,但见杂草藤萝,绕石而生,石上苔藓亦合,初无缝隙。茂先痴伫视,望石再拜而去。嬴氏焚书史,咸阳火正炽。此中有全书,并不遗只字。上溯书契前,结绳亦有记。繇前视伏羲,已是其叔季。海外多名邦,九州一黑痣。读书三十乘,千万中一二。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石彭与凫毛,所见同儿稚。欲入问老人,路迷不得至。回首绝壁间,荒蔓惟薜荔。懊恨一出门,可望不可企。坐卧十年许,此中或开示。【注】张茂先:名华,字茂先。西晋文学家。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门肃茂先入 肃:恭敬的样子。B.茂先为停信宿而出 信宿:两三天。C.异日裹粮再访 裹粮:携带粮食。D.读书三十乘 乘:车。解析:A A 项,“肃”虽然有“恭敬”的意思,但结合语境看,这里应该是“揖拜”的意思。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3 分)A.B.C.D.解析:B B 项,“若”,第一个作连词,相当于“假如、如果”;第二个作副词,“好像”之意。A 项,“与”都作介词,相当于“同”。C 项,“所”都作助词,同后面的动词组成名词性“所”字短语。D 项,“而”都作连词,连接两个动词或动词性短语,表顺承。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张茂先的自矜面前,老人“微笑”;当张茂先提出“裹粮再访”的请求时,老人又笑而不答。两“笑”之下,老人宽容、神秘的形象呼之欲出。B.本文借一个充满神异色彩的故事,揭示了山外有山、不可妄自尊大的道理;桃花源记则借虚构桃源仙境寄托社会理想: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C.本文叙事简练,描写细腻,结尾议及“嬴氏焚书史”,旨在批评秦王嬴政焚书坑儒,导致典籍损毁的行为,体现了“记”叙议结合的特征。D.张岱行文善于渲染,笔墨传神:说老人,则有“枕书石上卧”;写福地,则有痴龙“守此二千年矣”。结尾用韵文的形式点明主旨,发人深思。解析:C 文章之所以议及秦始皇焚书之事,是为了说明洞中所藏之书保存得完整,没有只字遗漏,并无批评秦王之意。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 分)(1)茂先爽然自失。老人乃出酒果饷之,鲜洁非人世所有。(3 分)译文:(2)方知余见小,春秋问蛄蟪。(4 分)译文:解析:(1)“爽然”“鲜洁”的含义,“饷”的用法是关键;(2)前后句之间的隐喻关系不可忽略。答案:(1)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2)(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参考译文:晋太康年间,张茂先担任建安从事,在洞山游览。顺着小溪进入深山,有一个老人枕着书躺在石头上,张茂先坐下来同他交谈。(张茂先)看他头枕着的书,上面写的都是蝌蚪文,张茂先不能辨识,对此感到很诧异。老人问张茂先说:“您读了多少书?”张茂先说:“我没有读过的书都是二十年以来的新书,如果是二十年以前的书,我早就全部读完了。”老人微笑着,拉着张茂先的手走到石壁下,忽然出现一道门,可以走进石壁,路径比较宽,到了一个精雅的屋舍,里边装了上万卷书。张茂先问老人说:“这是些什么书?”老人说:“这是各朝代的史书。”又到了一个房间,里面收藏的书籍更加丰富。张茂先又问:“这里藏的什么书?”老人回答:“这是记载各国的书。”后又到了一个密室,(房间)用坚固的锁锁着,有两只黑狗守在门前,上面有篆书写的名字,叫“琅嬛福地”。张茂先问老人道:“这是什么地方?”老人说:“这里藏有玉京、紫微、金真、七瑛、丹书、秘籍。”老人指着两只狗说:“这就是痴龙,在这里守了两千年了。”开门揖拜后张茂先走了进去,看见这里收藏的书,全都是秦汉以前以及海外诸国的事,很多都闻所未闻,比如三坟九丘连山归藏梼杌春秋等书籍,也全都在这里。张茂先感到茫然、失落。老人于是拿出酒菜果品给他吃,食物的鲜美洁净不是人间能拥有的。张茂先因此在这里停留了两三天才出来,对老人说:“以后我带着粮食再来拜访,(将尽情地)博览这些书。”老人笑而不答,送张茂先出来。(张茂先)刚走出来,石门忽然自己关闭了。张茂先回头一看,只见杂草藤萝,缠绕着石头生长,石头上的苔藓也是密合的,一点缝隙都没有。张茂先呆呆地站在那里看,朝着石头拜了两拜才离开。秦始皇烧掉了诸子百家的书籍,咸阳城中烈火正熊熊燃烧。这里却有保存完整的书籍,连一个字都没遗漏。上溯到有文字记载以前,结绳记下的事也有记载。在繇前看伏羲,不过像他小时候。海外有很多有名的国家,中国不过像其中的一颗黑痣。(我)读书即使读了三十车,也只能是千万分之一二。(经过此事)才知道我见识浅陋,就像夏生秋死(或“春生夏死”)的蝉不知道四季的转换。石彭和凫毛相比,见识就如同小孩一样。(我)想进去问问老人,可是却迷了路不能到达。回头看悬崖绝壁之间,只有疯长的藤蔓和薜荔。我懊悔遗憾,刚一出门就已经是可望而不可即了。我在这里等上十多年,也许这中间会开门。10.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3 分)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选自贾谊治安策)解析:“曰”“矣”“也”“者”都是断句的标志性词语;动词“寝”的处所是“其上”,其后应断句;动词“燃”和“安”之后都既无宾语也无补语,后面应断句;“方今之势”是“何以异此”的主语,主谓之间可以断开。答案:进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独以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则谀/皆非事实知治乱之体者也/夫抱火厝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方今之势/何以异此(按照浙江省高考的评分标准:计算断对处给分,后计算断错处扣分,扣完为止。断对 1 处不给分,断对 2 或 3 处给 1 分,断对 4 或 5 处给 2 分,断对 6 处给 3 分;断错 1 处不扣分,断错2 或3 处扣1 分,断错4 或5 处扣2 分,断错6 处扣 3 分。)参考译文:向陛下进言的人都说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却认为还不是那么回事。说天下已经安定已经大治的人,不是愚昧无知,就是阿谀奉承,都不是真正了解什么是治乱大体的人。有人把火种放在堆积的木柴之下,自己睡在这堆木柴之上,火还没有燃烧起来的时候,他便认为这是安宁的地方,现在国家的局势,与此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