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25152.pdf
-
资源ID:84009035
资源大小:312.7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5湘教版必修25152.pdf
用心 爱心 专心 1 高中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练习5 湘教版必修 2 一、选择题 1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萌芽于古埃及 B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地理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C地理环境决定论夸大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D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解析:地理环境决定论是由德国地理学家 F拉采尔提出的。认为各地区人类活动的特征取决于所在的地理环境的性质,片面地夸大了地理环境的作用。答案:A 2关于人类中心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类中心论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作人类活动的场所和任意开发利用的对象 B人类中心论一味地从人类自身需求出发,盲目追求征服自然 C人类中心论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D人类中心论追求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解析:人类中心论是片面地夸大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忽略了应该遵循人地协调。答案:D 3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解析:采猎文明时期应该是崇拜自然;工业文明时期是征服自然;农业文明时期是改造自然;现代文明时期是谋求人地协调。答案:D 4中国古人的行为或主张蕴含着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是 ()A以人为本,人定胜天 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C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解析: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协调。答案:C 5人类认识环境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主要围绕着()进行。A生产力的发展 B人类文明发展 C知识的积累 D工业的推进,科技进步 解析:人类认识环境的过程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进行的。答案:A 6关于人类和环境的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自然的范围在不断扩大 B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程度在不断加深 C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量在不断扩大 D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在逐渐减小 解析: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作用逐渐增强,反过来,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作用也在逐渐增强。答案:D 用心 爱心 专心 2 7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C.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解析:原始的采猎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在人地关系中是被动的,受地的制约比较大,对地的影响比较小。故 A 错。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使农业种植范围扩大。由于不合理的耕作、灌溉和放牧等方式,使局部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故 B 错。18 世纪产业革命以来,工业生产排泄的“三废”物质和农业施用化肥、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可以说,这一阶段人地系统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不是地区的、局部的,而是全球的。故 C 错。到了近代,尤其是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人类逐渐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这种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答案:D 8.下列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进入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已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首次被提出来的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联系,互为因果 A.B.C.D.解析:在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水、气候等资源,但还不能正确认识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人类真正认识人地关系还是在近代(20 世纪 70 年代以后),故不对。1980 年,世界自然保护同盟,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作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故不对。答案:D 二、综合题 9读下列知识结构图,分析回答有关人类与环境的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 3 (1)将下列选项序号填入与结构图中的方框相应的字母后面(每个选项只能选用一次)。改善环境质量 人类与环境统一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对立 物质资料生产 统一 A、B、C、D、E、F、(2)从以上材料判断下面关于人类的环境观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对自然界处于一种依附或顺应的关系 B、自然环境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 C人们不能等待大自然的恩赐,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是人们的任务 D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天共存”,“人地归一”解析:从图中分析人类主观要求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客观 属性、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故 A 填对立,人既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塑造者,人类同它周围的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转化的,说明人类与环境是统一的,故 B 填统一。人类的生产既有自身生产,也有物质资料生产人类自身生产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故 C 填物质资料生产,D 填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最后 E 填改善环境质量,F 填人类与环境统一。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 求人地协调四个阶段,从上图可以看出人地关系思想是谋求人地协调;答案:(1)A、B C D E F;(2)D 应用创新 一、选择题 1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B采猎文明时期 C农业文明时期 D工业文明时期 解析:工业文明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迅速提高,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积累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答案:D 2工业文明时期的环境问题表现为 ()A生物资源破坏,引起物种灭绝 B地理环境趋于恶化,生态系统脆弱 C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演变成社会公害,全球范围的大气保温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危及人类生存 D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突出 解析:该题考查学生关于对人地关系不同历史时期的认识。用心 爱心 专心 4 答案:C 3关于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阶段划分正确的是 ()A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 B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人定胜天地理环境决定论天人相关论和因地制宜 C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可能论适应论、生态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论 D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经历了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谐论适应论、生态论可能论可持续发展论 答案:AC 4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B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C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 D人类社会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 解析: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使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答案:AB 5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人类对地理环境影响的不同表现是 ()A农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小、强度小,出现的环境问题若干年后还能恢复 B农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强度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C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作用范围小、强度小,出现的环境问题若干年后还能恢复 D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破坏范围大、强度大,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 解析:工业社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方式、范围和强度上都远远超过了农业社会,原因是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落后,工业社会的生产方式是集约化的大规模生产。答案:AD 6北魏贾思勰在其齐民要术种谷第三中提出:“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表达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人定胜天 B地理环境决定论 C天人相关论 D因地制宜 解析:这段古文的意思是说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答案:CD 二、综合题 7仔细阅读下面两幅漫画,回答下列问题:用心 爱心 专心 5 (1)在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人口、资源、能源、粮食、环境五大问题中,漫画“苦难的母亲”主要反映的是 问题和 问题;“大难临头”主要反映的是 问题和 问题。(2)“大难临头”画面的具体内容是:人类对 资源的 行为,导致土地 问题。(3)这两幅漫画告诉我们,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必须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为此,在资源方面要 ,在人类自身生产方面要 。答案:(1)人口 粮食 资源 环境(2)森林 破坏 荒漠化(3)合理利用和保护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8读人类社会演进和人地关系两幅示意图,回答问题。甲图所示三种社会形态中,哪些属于乙图所示人地关系原理的范畴?(2)在我国江南丘陵地区广泛修建梯田,直接造成的生态环境变化有哪些?(3)列举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并分析原因。(4)影响人地关系演变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不利于生态平衡的农业生产活动及历史原因。乙图反应的人地关系明显表现出了人地之间已经不协调,人类大力开发环境资源,环境反过来影响了人类社会,出现了明显的对抗,所以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时期。答案:(1)农业社会,工业社会。(2)森林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系统变得脆弱。(3)放火烧山,围湖造田。原因:古人对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魏晋以来,大量人口南迁,隋唐时期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开发,因过度开垦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4)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或生产工具,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人口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