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治疗课件.ppt
关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关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诊断治疗的诊断治疗第1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是什么样的膀胱癌是什么样的第2页,此课件共40页哦我国膀胱癌发病/死亡率死亡率发病率第3页,此课件共40页哦我国膀胱癌发病/死亡率对比发病率死亡率(1/10万)(1/10万)癌症进展,癌症进展,2013,1第4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的危险因素v吸烟吸烟 30%-50%30%-50%vv职业因素职业因素 20%20%vv其他因素其他因素l l慢性感染慢性感染l l环磷酰胺、非那西丁环磷酰胺、非那西丁l l放疗暴露放疗暴露l l不良饮食、遗传因素不良饮食、遗传因素第5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的组织学类型90%3%-7%2%其他: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癌等膀胱癌包括尿路上皮(移行)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和腺细胞癌,其次还有较少见的小细胞癌、混合型癌、癌肉瘤及转移性癌等。其中,膀胱尿路上皮癌最为常见,占膀胱癌的90%以上膀胱鳞状细胞癌比较少见,约占膀胱癌的3%7%。膀胱腺癌更为少见,占膀胱癌的比例2%,膀胱腺癌是膀胱外翻最常见的癌。第6页,此课件共40页哦组织病理学分级组织病理学分级 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3 3级,分化不良级,分化不良级,分化不良级,分化不良 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低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乳头状尿路上皮癌 低级别低级别低级别低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乳头状尿路上皮癌,高级别 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 2 2级,中度分化级,中度分化级,中度分化级,中度分化 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低度恶性潜能尿路上皮乳头状瘤 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尿路上皮癌 1 1级,分化良好级,分化良好级,分化良好级,分化良好 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 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乳头状瘤 WHO/WHO/ISUPISUP 1998,WHO 2004 1998,WHO 2004 WHO 1973 WHO 1973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与膀胱癌的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与膀胱癌的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与膀胱癌的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膀胱癌的组织分级与膀胱癌的复发和侵袭行为密切相关,第7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的分期膀胱癌的分期 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膀胱癌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T(Tis,Ta a,T,T1 1)和肌层浸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润性膀胱癌(T(T2 2以上以上)。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原位癌虽然也属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膀胱癌,但一般分化差,属于高度恶性的肿瘤,向肌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因此,应将原位癌与层浸润性进展的几率要高得多。因此,应将原位癌与TaTa、T T1 1期膀胱癌加以区别。期膀胱癌加以区别。T(T(原发肿瘤原发肿瘤)TTx 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T0 0 无原发肿瘤证据无原发肿瘤证据 TTa a 非浸润性乳头状癌非浸润性乳头状癌 TisTis原位癌原位癌 TT1 1 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肿瘤侵及上皮下结缔组织 TT22 肿瘤侵犯肌层肿瘤侵犯肌层 TT2a2a 肿瘤侵犯浅肌层肿瘤侵犯浅肌层(内侧半内侧半)TT2b2b 肿瘤侵犯深肌层肿瘤侵犯深肌层(外侧半外侧半)TT3 3 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T3a3a 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显微镜下发现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 TT3b3b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肉眼可见肿瘤侵犯膀胱周围组织(膀胱外肿块膀胱外肿块)TT4 4 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肿瘤侵犯以下任一器官或组织,如前列腺、子宫、阴道、盆壁和腹壁道、盆壁和腹壁 TT4a4a 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肿瘤侵犯前列腺、子宫或阴道 TT4b4b 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肿瘤侵犯盆壁或腹壁第8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的分期膀胱癌的分期 N(N(区域淋巴结区域淋巴结)N Nx 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 N0 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 N1 1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结转移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单个淋巴结转移 N N2 2 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结转移真骨盆区(髂内、闭孔、髂外,或骶前)多个淋巴结转移 N N3 3 髂总淋巴结转移髂总淋巴结转移 M(M(远处转移远处转移)MMx x 远处转移无法评估远处转移无法评估 MM0 0 无远处转移无远处转移 MM1 1 远处转移远处转移第9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的临床表现膀胱癌的临床表现血尿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是膀胱癌最常见的症状,尤其是间歇全程无痛性间歇全程无痛性血尿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血尿出现时间及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出血量与肿瘤恶性程度、分期、大小、数目、形态并不一致。一致。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盆腔疼痛为膀胱癌患者亦有以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和盆腔疼痛为首发表现,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首发表现,为膀胱癌另一类常见的症状,常与弥漫性原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位癌或浸润性膀胱癌有关,而T Ta a、T T1 1期肿瘤无此类症期肿瘤无此类症状。状。其他症状还包括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其他症状还包括输尿管梗阻所致腰胁部疼痛、下肢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水肿、盆腔包块、尿潴留。有的患者就诊时即表现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为体重减轻、肾功能不全、腹痛或骨痛,均为晚期症状。症状。第10页,此课件共40页哦体格检查膀胱癌患者触及盆腔包块多是局部进展性肿瘤的证据。体检还包括经直肠、经阴道指检和双合诊等,但体检在Ta、T1期膀胱癌中的诊断价值有限。第11页,此课件共40页哦影像学检查 1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超声检查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超声检查可通过三种途径(经腹、经直肠、经尿径(经腹、经直肠、经尿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道)进行,可同时检查肾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脏、输尿管、前列腺和其他脏器(如肝脏等)。他脏器(如肝脏等)。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超声检查不仅可以发现膀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胱癌,还有助于膀胱癌分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期,了解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尤转移及周围脏器侵犯,尤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其适用于造影剂过敏者。第12页,此课件共40页哦2 2、KUB+IVPKUB+IVP不建议作为常规检查但如果怀疑T1期高级别肿瘤、浸润性膀胱癌或膀胱肿瘤并发肾盂、输尿管肿瘤及肾积水时仍有价值。可了解肿瘤是否浸润输尿管口及有无上尿路肿瘤第13页,此课件共40页哦传统传统CTCT(平扫(平扫+增强扫描)对诊断膀胱肿瘤有一定价增强扫描)对诊断膀胱肿瘤有一定价值,可发现较小肿瘤,还可与血块鉴别。但是原位癌值,可发现较小肿瘤,还可与血块鉴别。但是原位癌仍不易被发现,不能了解输尿管情况,不能准确区分仍不易被发现,不能了解输尿管情况,不能准确区分非肌肉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肉层浸润性膀胱癌(TaTa、T1T1)和)和T2T2期膀胱癌,不期膀胱癌,不能区分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是转移还是炎症,而且既能区分肿大淋巴结不能区分是转移还是炎症,而且既往有肿瘤切除史者可因局部炎症反应所致的假象而造往有肿瘤切除史者可因局部炎症反应所致的假象而造成分期过高。因此,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实质性成分期过高。因此,如果膀胱镜发现肿瘤为实质性(无蒂)、有浸润到肌层的可能或了解肝脏有无病变(无蒂)、有浸润到肌层的可能或了解肝脏有无病变时可进行时可进行CTCT检查。检查。患者若存在尿道狭窄或膀胱有活动性出血不能进行膀胱镜检患者若存在尿道狭窄或膀胱有活动性出血不能进行膀胱镜检查,查,CTCT仍有其优越性仍有其优越性1414。能评估膀胱外肿瘤浸润范围。能评估膀胱外肿瘤浸润范围3.3.CT检查第14页,此课件共40页哦CT第15页,此课件共40页哦4、MRI 传统传统MRIMRI对膀胱癌检查并无明显优越之处。对膀胱癌检查并无明显优越之处。MRIMRI检查膀胱,检查膀胱,T1T1加权像尿呈极低信号,膀胱壁为低至中度信号,而膀胱加权像尿呈极低信号,膀胱壁为低至中度信号,而膀胱周围脂肪为高信号。周围脂肪为高信号。T1T1加权像有助于检查扩散至邻近脂肪加权像有助于检查扩散至邻近脂肪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情况,甚至可评价除前列的肿瘤、淋巴结转移以及骨转移情况,甚至可评价除前列腺以外的邻近器官受侵犯情况。腺以外的邻近器官受侵犯情况。T2T2加权像尿液呈高信号,加权像尿液呈高信号,正常逼尿肌呈低信号,而大多数膀胱癌为中等信号。低信正常逼尿肌呈低信号,而大多数膀胱癌为中等信号。低信号的逼尿肌下方的肿瘤出现中断现象提示肌层浸润。因此,号的逼尿肌下方的肿瘤出现中断现象提示肌层浸润。因此,MRIMRI有助于肿瘤分期有助于肿瘤分期。动态。动态MRIMRI在显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显示是否有尿路上皮癌存在以及肌层侵犯程在以及肌层侵犯程 在分期方面,应用增强剂行在分期方面,应用增强剂行MRIMRI检查进行分期,可区分非肌层浸检查进行分期,可区分非肌层浸润性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以及浸润深度润性肿瘤与肌层浸润性肿瘤以及浸润深度,也可发现正常大,也可发现正常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征象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征象。在检测有无骨转移时在检测有无骨转移时MRIMRI敏感性远高于敏感性远高于CTCT,甚至高于核素,甚至高于核素骨扫描。骨扫描。第16页,此课件共40页哦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胸部检查胸部检查胸部胸部X X线片、胸部线片、胸部CTCT:术前应术前应常规拍胸部常规拍胸部X X线片线片,了解有,了解有无肺部转移。对肺部转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是胸部无肺部转移。对肺部转移最敏感的检查方法是胸部CTCT。骨扫描患者出现骨痛,怀疑有骨转移时使用。患者出现骨痛,怀疑有骨转移时使用。PET-CT一般不用于诊断一般不用于诊断,主要应用于肌层浸润性膀主要应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前分期。胱癌术前分期。第17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镜检查和活检诊断膀胱癌最可靠的方法第18页,此课件共40页哦 诊断性电切诊断性电切 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有非肌层浸润的肿瘤占位病如果影像学检查发现膀胱内有非肌层浸润的肿瘤占位病变,可以省略膀胱镜检查,直接行变,可以省略膀胱镜检查,直接行TURTUR,这样可以达到,这样可以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肿瘤,二是明确肿瘤的病理诊断和两个目的,一是切除肿瘤,二是明确肿瘤的病理诊断和分级、分期,为进一步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分级、分期,为进一步治疗以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TURTUR方法:如果肿瘤较小(小于方法:如果肿瘤较小(小于1cm1cm),可以将肿瘤与),可以将肿瘤与其基底的部分膀胱壁一起切除送病理检查;如果肿瘤较其基底的部分膀胱壁一起切除送病理检查;如果肿瘤较大,则行分步骤切除,先将肿瘤的突起部分切除,然后大,则行分步骤切除,先将肿瘤的突起部分切除,然后切除肿瘤的基底部分,基底部分应包含膀胱壁肌层,最切除肿瘤的基底部分,基底部分应包含膀胱壁肌层,最后切除肿瘤的周边区域,将这三部分标本分别送病理检后切除肿瘤的周边区域,将这三部分标本分别送病理检查查。TURTUR时尽量避免烧灼,以减少对标本组织的时尽量避免烧灼,以减少对标本组织的破坏。破坏。第19页,此课件共40页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危险分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危险分级1.低危低危NMIBC原发、原发、原发、原发、单发、单发、单发、单发、T Ta aGG1 1(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直径3cm3cm的的TaG1G2(或低级别尿路上皮癌(或低级别尿路上皮癌)中危中危NMIBC所有不包含在低危和高危分类中的NMIBC第20页,此课件共40页哦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既是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既是诊断方法,也是治疗手段;建议进行基底部组织活检建议进行基底部组织活检第21页,此课件共40页哦不同部位膀胱肿瘤电切的方法和技巧1 1、三角区肿瘤;三角区肿瘤;2 2、膀胱前壁:手在耻骨联合上方、膀胱前壁:手在耻骨联合上方下压下压膀胱、改变手术台的高低和倾膀胱、改变手术台的高低和倾斜度、及时排气。斜度、及时排气。3 3、输尿管口周围:可以切除管口、输尿管口周围:可以切除管口、不应超过壁内段的不应超过壁内段的1/31/3,避免,避免电凝。电凝。4 4、膀胱顶壁:将电切环由直、膀胱顶壁:将电切环由直角改成钝角、然后侧向或角改成钝角、然后侧向或上下移动切除。上下移动切除。第22页,此课件共40页哦电切方案电切方案第23页,此课件共40页哦第24页,此课件共40页哦TUR术中意外情况的处理1、出血:创面出血、电凝止血;如因闭孔神经发射导致盆腔血管出血,立即开放;2、穿孔(腹膜内):穿孔小、未伤及肠管、立即终止手术、置尿管引流;如穿孔较大、立即开放手术。3、闭孔神经反射:A:静脉应用琥珀酰胆碱B:术前闭孔神经阻滞C:改用全身麻醉第25页,此课件共40页哦二次经尿道电切术二次经尿道电切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相当多的肿瘤复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电切术后,相当多的肿瘤复发是由于肿瘤残余造成的,特别是中、高分级的是由于肿瘤残余造成的,特别是中、高分级的T T1 1期膀胱癌,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率可以达到期膀胱癌,首次电切术后肿瘤残余率可以达到33.8%33.8%36%36%,指针:指针:对于肿瘤切除不完全、标本内无肌层、高级对于肿瘤切除不完全、标本内无肌层、高级别肿瘤和别肿瘤和T1T1期肿瘤,期肿瘤,建议术后建议术后2626周再次行周再次行TUR-BTTUR-BT。第26页,此课件共40页哦其他治疗方法其他治疗方法 经尿道激光手术经尿道激光手术光动力学治疗光动力学治疗原理:原理:肿瘤细胞摄取光敏剂后,在激光作用下产生单态氧,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肿瘤细胞摄取光敏剂后,在激光作用下产生单态氧,使肿瘤细胞变性坏死。指征:膀胱原位癌、指征:膀胱原位癌、控制膀胱肿瘤出血控制膀胱肿瘤出血、肿瘤多次复发、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情况、肿瘤多次复发、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等情况。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膀胱憩室内肿瘤膀胱憩室内肿瘤;能增加肿瘤复发率和高级别肿瘤进展率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多发复发高级别肿瘤,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多发复发高级别肿瘤,高级别高级别T1期肿瘤,高级别肿瘤合并期肿瘤,高级别肿瘤合并CIS第27页,此课件共40页哦 术后辅助治疗术后辅助治疗膀胱灌注化疗免疫治疗第28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癌灌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膀胱癌灌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适应症: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Tis Ta T1)禁忌症:禁忌症:膀胱内活动性出血,合并膀胱穿孔,合并急性膀胱内活动性出血,合并膀胱穿孔,合并急性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感染。第29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灌注化疗目的膀胱灌注化疗目的去除肉眼可见的肿瘤,消除术后残余肿瘤防治肿瘤复发防止肿瘤向深层浸润肌层或发生局部淋巴结转移第30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灌注方案的选择膀胱灌注方案的选择即刻膀胱灌注化疗:适用于所有NIMBC方案:应在术后24小时完成。早期灌注:适用于中危、高危NIMBC方案:术后1周开始,每周1次,共4-8周维持灌注:适用于中危、高危NIMBC方案:早期灌注结束后,每月1次,共6-12月。第31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膀胱灌注药物的选择第32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灌注效果与尿液pH、化疗药物的浓度有关,其中化疗药物浓度与药物剂量更其中化疗药物浓度与药物剂量更重要。重要。膀胱灌注的副作用:膀胱灌注的副作用:膀胱灌注的副作用:膀胱灌注的副作用:化学性膀胱炎和血尿,严重程度和灌注剂量和频率有关,多数化学性膀胱炎和血尿,严重程度和灌注剂量和频率有关,多数化学性膀胱炎和血尿,严重程度和灌注剂量和频率有关,多数化学性膀胱炎和血尿,严重程度和灌注剂量和频率有关,多数在停止灌注后自行改善。在停止灌注后自行改善。在停止灌注后自行改善。在停止灌注后自行改善。第33页,此课件共40页哦免疫治疗免疫治疗通过膀胱内灌注免疫抑制剂,诱导机体局部免疫反应,使膀胱壁内和尿液中细胞因子表达增加、粒细胞和单核细胞聚集,以预防肿瘤复发、控制肿瘤进展。适应症: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膀胱原位癌,相对适应症:中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低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不推荐BCG灌注治疗第34页,此课件共40页哦BCG灌注灌注禁止即刻灌注一般术后2周开始,BCG治疗一般采用6周灌注诱导免疫应答,再加3周的灌注强化以维持良好的免疫应答。BCG需要维持灌注1年以上方得到临床获益。第35页,此课件共40页哦膀胱原位癌的治疗膀胱原位癌的治疗膀胱原位癌(CIS)虽然属于NIMBC,但通常分差,属于高度恶性肿瘤,发生基层浸润的概率高于Ta、T1期膀胱癌治疗方案:TURBT+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或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推荐BCG,治疗期间每3-4月复查膀胱镜,若治疗9月肿瘤未完全缓解,或发生肿瘤复发、进展推荐膀胱根治性切除术第36页,此课件共40页哦随访随访推荐所用NMIBC在术后3月内进行第一次膀胱镜检查,但如果存在手术切除不完全、肿瘤发展迅速可适当提前,以后随访根据膀胱癌的复发和进展的危险程度决定。高危患者推荐前2年每3个月行一次膀胱镜检查,第3年开始每6个月1次,第5年开始每年1次直至终身。第37页,此课件共40页哦随访随访低危患者如果第一次膀胱镜检查阴性,建议1年后行第二次膀胱镜检查,之后每年1次,直至第5年。中危患者随访方案介于两者之间依患者个体第38页,此课件共40页哦 小结小结1、注重膀胱癌组织和危险度分级在治疗中的作用2、膀胱灌注方案根据患者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危险度分级制定相应得灌注方案。3、重视二次电切在膀胱癌治疗中的作用。4、对不同分级、分期制定相应的随访方案。第39页,此课件共40页哦感谢大家观看第40页,此课件共40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