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84158549
资源大小:79.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2010年10月自学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题答案.doc
201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生物体受到强的伤害性刺激作用后,使弱刺激引起的反应明显加强,这是一种(A)A、敏感化学习B、条件反射学习C、操作条件反射学习D、习惯化学习2、与大脑皮层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运动,调节姿势和身体平衡的脑部结构是(D)A、中脑B、间脑C、边缘系统D、小脑3、大脑皮层的言语运动中枢是(B)A、维尔尼克区B、布洛卡区C、角回D、颓下回4、小王一家出去度假,晚上每人分别睡在各自的卧室,第二天早上起来,大家发现小王睡在客厅,将小王叫醒后,他说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跑到客厅里来了。请问小王可能患有哪种睡眠障碍?(C)A、入睡前幻觉B、夜惊症C、睡行症D、睡眠麻痹5、脑科学的研究发现,变态人格与下列哪个脑结构的损伤有关?(C)A、颞叶皮层B、海马C、额叶皮层D、脑岛6、大部分初级视皮层接受的信息输入到v2区,然后分成几条通路?(B)A、1B、2C、3D、47、调节和控制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最高中枢是(B)A、丘脑B、下丘脑C、边缘系统D、大脑皮层8、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B)A、反射弧B、神经元C、突触D、神经回路9、生理心理学研究的传统方法是以啮齿类或低等哺乳动物为对象,通过实验性切除,观察动物随后的行为反应。实验性切除的方法有(B)A、记录特定脑区的事件相关电位B、在皮层下区域插入电极,通电使神经元内物质电解C、给动物注射经过加速器处理的能放射正电子的葡萄糖D、测量流向活跃脑区血液中的氧浓度变化10、在声源空间定位编码中,高频声波编码的基础是(A)A、两耳强度差效应B、声波时差效应C、两耳强度差效应和声波时差效应的综合D、行波理论11、身体发育和骨骼成熟所必须的激素是(D)A、肾上腺素B、胰岛素C、性激素D、甲状腺素12、陈述性记忆的特点是(B)A、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B、可通过语言传授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C、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需要意识参与D、通过反复尝试逐渐获得,提取不需要意识参与13、言语阅读中枢位于(C)/102A、左半球额叶B、右半球额叶C、左半球颞顶枕叶D、右半球颞顶枕叶14、当客观事物满足人的需要时,不会使人(C)A、快乐B、满意C、愤怒D、激动15、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病因不涉及(C) A、遗传缺陷B、胚胎发育不良C、感知觉系统障碍D、大脑发育迟缓16、一位失语症病人能够流畅地说话,听觉正常,但完全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这位病人所患的是(A)A、感觉性失语症B、运动性失语症C、传导性失语症D、命名性失语症17、多道生理记录仪不能记录人在产生情绪反应时的(A)A、肾上腺素分泌量B、肌电C、心率D、皮肤电阻18、有快速眼动现象的睡眠是(D)A、慢波1期和2期B、慢波3期C、慢波4期D、异相睡眠19、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可使(A)A、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B、心率加快,把血液转入消化道C、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大脑和肌肉D、心率降低,把血液转入消化道20、电突触的主要特点是(A)A、神经冲动无特异性方向、快速传导B、神经冲动有特异性方向、快速传导C、神经冲动无特异性方向、缓慢扩散D、神经冲动有特异性方向、缓慢扩散上21、以下腺体不是腺垂体的靶腺的是(C)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性腺22、随意注意发生时,大脑中兴奋水平选择性下降的神经结构是(B)A、额叶丘脑系统B、丘脑网状核C、中脑网状结构D、丘脑感觉接替核23、中枢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具有多样性,所有这些联系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其中一个神经元的兴奋可以同时引起多个神经元活动的是(C)A、单线式联系B、聚合式联系C、辐散式联系D、环式联系24、被认为参与情绪活动但不包括在帕帕兹环路中的边缘系统重要结构是(B)A、海马B、杏仁核C、扣带回D、乳头体25、现代睡眠机制认为,在觉醒和慢波睡眠中比较活跃,进入异相睡眠时活动减弱的脑区是(A)A、蓝斑B、延髓网状结构C、脑桥大脑胞区D、外侧膝状体二、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26、我们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众多味道,但这些味道主要是由四种基本味觉组合而成的,它们是甜、酸、_和_。答:苦;咸27、人体内有许多内分泌细胞,它们分泌各种激素,通过_到达全身组织细胞或某些特殊的组织细胞,改变细胞的活动,实现人体内环境的稳定。这种方式称为_。答:血液循环;体液调节28、幼年时,甲状腺功能低下婴幼儿可表现出_;生长素分泌不足的孩子则表现为_。答:呆小症;侏儒症29、詹姆斯兰格情绪理论和坎农巴德情绪理论分别强调情绪的_和_神经基础。答:外周;中枢30、情绪与机体的_满足与否相联系,而情感则与人的_密切相关。答:生理(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或精神需要和社会需要)31、不依赖于意志努力的注意属于_,又被称为_。答:不随意注意;朝向反射32、一项学习任务结束后,如果立即从事另一项紧张的脑力任务,会干扰学习后仍在脑中持续的_,从而影响记忆痕迹的_。答:电活动;巩固33、听觉言语中枢和视觉语言中枢分别位于大脑皮层的_和_。答:维尔尼克区;角回(区)34、除了大脑皮层的言语中枢外,皮层下的一些神经结构也具有一定的言语功能例如丘脑、下丘脑以及_和_。答:小脑;基底神经节35、莫尼斯提出的“切除白色物质”手术,用来治疗疑难病例的方法,指的是切除连接_和其他脑区之间的_。答:额叶;神经纤维三、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3分,共15分)36、感觉神经元答:躯体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之一,与感受器相连,功能是把外部刺激引发的神经冲动传送到中枢。37、慢波睡眠答:人们刚刚入睡后的睡眠大都属于慢波睡眠,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分为1、2、3期和4期,分别对应于入睡期、浅睡期、中睡期和深睡期。从入睡期到深睡期,脑电活动逐渐变慢,肌张力逐渐减弱,呼吸节律和心律逐渐变慢等。38、全身性适应综合症答:由赛耶提出的关于应激的一个动态过程,是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变化为特点的全身性适应反应,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警觉期,此时机体受应激源刺激而被呼醒,整个身体机能被动员起来而准备应对应激源,或是准备争斗,或是逃走。肌体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上升,脉搏和呼吸加快,骨骼肌、心肺与脑的血流量增加,血糖水平升高;第二阶段为抵抗期,此时机体对应激源的抵抗程度增加。如果机体不能有效抵御应激源,就进入第三阶段,称为衰竭期,此时机体可能丧失抵抗能力;如果机体能够有效应对应激源,或使应激源消除,则其能进入恢复期。39、知觉答: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40、韦达技术/104答:由韦达提出并以其姓名命名的一种研究方法,用于研究大脑两半球言语功能一侧化的问题;该方法给被试劲动脉注射麻醉剂,从而使注射一侧的脑功能暂时缺失;采用该方法的研究发现,大多数人的言语优势半球是大脑左半球。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41、简述感受器的四个生理特征。答:(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感受器对某种形式的能量有其最高的敏感性,即某一种感受器对某一形式的能量刺激作用,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就能引起特异的感觉,这种形式的刺激就是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2)对刺激的感受阈值。引起某种感觉所需要的最小刺激强度就是对刺激的感受阈。(3)感受器的适应。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最初产生清晰的感觉,然而随着刺激持续作用,感觉逐渐变弱,有时甚至消失。(4)感受器的换能作用。感受器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的能量最后转换为传入神经的电活动。在换能过程中,感受器一般不能直接把刺激的能量转变为神经冲动,而是在感受器细胞引起相应的电位变化,称为感受器电位。42、简述说明脑干网状与机体觉醒状态的关系。答:脑干网状结构是在脑干的背腹侧之间,大量纵横交错的神经纤维和散布在纤维丛中许多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神经元胞体组成的结构,分上行系统和下行系统两部分。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激活系统的神经传导具有非特异性,各种感觉冲动传入网状结构后,都可广泛影响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上行激活系统受到破坏,动物将陷入持续的昏迷状态,不能对刺激做出反应。所以说,脑干网状结构控制着机体的觉醒状态。43、简述人一生当中睡眠时间的变化规律。/71答:不同年龄的人对睡眠的日需要量是不同的。从新生儿一直到整个青春期睡眠时间都呈现稳定下降的趋势,至中年期维持一定水平,老年期再进一步减少。从儿童期到老年期,异相睡眠与慢波睡眠的睡眠(慢波睡眠4期)时间逐渐减少。与此同时,慢波睡眠3、4期也从童年期到老年期也逐渐减少,慢波睡眠1、2期却逐渐增多。44、请举例说是有激素的一般作用。答:(1)控制代谢过程,如胰岛素、胰高血糖以及糖皮质激素等能根据机体的需要控制物质的代谢过程。(2)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如糖皮质激素、甲状旁腺激素等能对体液内的离子成分、水盐代谢以及血容量等进行调节,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3)促进生长发育和保证生殖,如生长素、甲状腺素等激素,能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控制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4)适应环境,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能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及时调整机体状态,使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适应和对疾病侵袭产生抵抗力。五、论述题(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45、请论述神经信息是如何在脑内实现传递的。答:神经信息在脑内的传递是通过化学性突触的“全或无”传递和突触后电位的“级量反应”变化不断交替的过程实现的。(1)化学性突触的神经传递过程为:当神经冲动沿轴突传导到终扣时,突触前膜的一些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并解体,把原来包裹的神经递增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这些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类。(2)突触后电位遵循级量反应规律,也就是说其幅值随着刺激强度的强大而变高,而反应频率不变,它可以与其他部分传来的冲动引发的变化发生时间和空间叠加,当达到足够强度(超过阈限)就可以引发一个动作电位。突触后神经元的反应性质由与之相接触的各种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效应的总代数和决定。46、试从环境对大脑发育的影响的角度,谈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重要性。/95答:中枢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复杂性是由遗传和发育过程中的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分枝结构差异的动物实验发现,具有相同中遗传基因的大白鼠,给予相同的食物饲养。一段时间后,脑解剖结果提示,它们的皮层厚度、树突分枝、树突棘的数量、突触的大小与成长环境刺激的丰富性呈现正相关。研究发现,神经系统的发展在出生后仍然继续进行,主要是突触数量增加,建立和改组神经元线路,因此增强了个体学习和记忆能力。这种出生以后大脑的发育从幼年到成年逐渐减慢。个体出生后经验和脑发育的关系可从学习的“敏感期”现象得到体现。发育过程中的敏感期指细胞间通讯能改变细胞命运的一段时间,说明早期感觉经验可使脑中神经元和神经环路发生永久的、不可逆的改变。由于人类婴儿的敏感期可从第18个月延续到3岁,所以早期教育对于脑的发育和以后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