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全国自学考试00247国际法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84158810
资源大小:59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1年7月全国自学考试00247国际法试题答案.doc
全国2011年7月自学考试国际法试题课程代码:0024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多数国际法学者认为,作为国际法渊源的“一般法律原则”应解释为(D)A.国际强行法B.国际法的基本原则C.各国之间“一般法律意识”所产生的原则D.各国法律体系所共有的原则2.国际条约在缔约国国内的效力,取决于(C)A.该国际条约的规定B.国际法优于国内法的一般法律原则C.各缔约国国内宪法的规定D.各缔约国国内法院的司法解释3.关于国际习惯在中国的适用,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A.缺乏法律的明文规定B.民法规定可以适用C.宪法规定国际习惯优于国内法D.外交中提出国际习惯对国家没有严格的约束力4.国际强行法规则最突出的特征是(B)A.为国际社会整体接受B.公认为不许损抑C.唯有以后具有同样强制性质的规则才能予以更改D.与强行法相抵触的条约均属无效5.永久中立国承担永久中立义务的结果是(A)A.使其与战争有关的权利受到了一定限制B.放弃了国家主权C.让渡了国家主权权利D.不再具有国际法主体地位6.国家对于外国人在该国领域外侵害该国的国家或公民的重大利益的犯罪行为行使的管辖权,称为(C)A.属地管辖权B.属人管辖权C.保护性管辖权D.普遍性管辖权7.按照现行国际法,以下关于国籍问题的说法正确的是(D)A.各国依相关国际公约所规定的血统主义来确定国籍的取得B.各国依相关国际公约所规定的出生地主义来确定国籍的取得C.各国依国内法解决国籍冲突问题D.国籍问题原则上属于每个国家的主权管辖的范围之内8.一个国家准许外国人离境的条件,首先是该外国人必须已经(B)A.缴纳了离境税B.履行了当地的义务C.处置了所有不动产D.缴纳了所携财产的特别税9.国家之间引渡罪犯,大部分是基于(A)A.双边条约B.区域性条约C.国际公约D.多边条约10.当代国际关系中最常见的领土取得或变更的方式是(C)A.先占B.添附C.民族自决D.全民公决11.下列行为符合南极条约的是(B)A.各国可以在此进行无害的武器试验B.各国的领土要求被冻结C.沿岸国根据“扇形原则”享有周围海域的主权D.各国可以设立科考站开发利用自然资源12.全民公决作为一种变更领土的方式,其合法性取决于(D)A.是否有合法和正当的理由B.程序是否公正C.是否有联合国监督投票D.当地居民的意志能否自由地表达13.在大陆架划界方面的国际法发展的总趋势是(D)A.大陆架公约规定的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原则B.大陆架公约规定的自然延伸原则及公平原则C.“北海大陆架案”确立的中间线或等距离线原则D.“北海大陆架案”确立的自然延伸原则及公平原则14.根据国际条约和习惯有关港口制度的规则,国家的开放港口(B)A.应平等地对所有国家的所有船舶开放B.应平等地对所有国家的商船开放C.可以只对友好国家的船舶开放D.可以只允许遭遇不可抗力的船舶进入和停泊15.被誉为“调整国际民用航空关系的宪章性文件”的是(B)A.巴黎航空公约B.芝加哥公约C.国际航空运输协定D.国际航班过境协定16.下列行为符合营救协定规定的是(C)A.对于获救宇航员和寻获的空间物体,救援国应立即送还登记国B.救助国有权要求登记国支付所有救援费用C.登记国应支付应自己请求而进行搜寻和归还空间物体的费用D.登记国应支付救助宇航员的费用17.关于使馆的设立,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A.使馆的等级根据馆长的等级来确定B.使馆的等级由派遣国决定C.代办处是派往中小城市的外交机构D.根据接受国的大小分别设立大使馆或公使馆18.在领馆的等级设置上,中国实行的是(B)A.总领馆、领馆、副领馆和领事代理处四级领馆制B.总领馆、领馆和副领馆三级领馆制C.总领馆、领馆和领事代理处三级领馆制D.总领馆和领馆二级领馆制19.因程序简便而在实践中最常用的条约文书是(C)A.协定B.议定书C.换文D.宣言20.如果条约所载规则是对国际习惯法的确认或嗣后发展为国际习惯法,该规则对第三国所具有的拘束力来源于(D)A.第三国的明示同意B.缔约国的影响C.条约本身D.作为国际习惯法的该规则本身21.国家责任法的核心内容是(C)A.确定一国的国际不法行为B.制止违背国际法的行为C.对一国国际不法行为造成的损失给予赔偿D.使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国保证不重复该不法行为22.为建立完备、统一的国际法律责任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的是(B)A.1996年关于国家责任的条款草案B.2001年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条款草案C.2001年预防危险活动的跨界损害的条款草案D.2006年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23.国际法上的国际刑事责任问题(A)A.主要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和个人的刑事责任B.主要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和国际组织的刑事责任C.仅涉及国家的刑事责任D.仅涉及个人的刑事责任24.一个国际组织的缔约权(D)A.产生于该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人格B.只对非成员国或其他国际组织行使C.只对其成员国行使D.依据各自的组织约章、暗含权和嗣后的惯例来具体确定25.联合国宪章与其他国际组织基本文件的最大区别在于它(C)A.是一部缔约国最多的多边国际条约B.是一部造法性国际条约C.被认为具有国际社会宪法的地位D.具有国际条约和组织约章的双重性26.规定了非政府组织的个人来文申诉权的是联合国(A)A.有关侵犯人权及基本自由的来文的处理程序B.禁止酷刑公约C.消除一切形式种族歧视国际公约D.世界人权宣言27.瑞士取得国际法院诉讼当事国的资格是因为当时它(B)A.是联合国的会员国B.虽非联合国会员国但为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C.事先向国际法院书记处交存声明表示愿意接受国际法院的管辖D.具有永久中立国的特殊身份28.联合国维和行动与联合国执行行动的关键区别在于(C)A.在维和行动中保持中立B.除自卫外不使用武力C.部署或驻扎部队要取得东道国的同意D.采取有拘束力的非军事的制裁措施29.日内瓦公约第一附加议定书明确肯定属于合法战斗员的是(D)A.外国雇佣兵B.军队医务人员C.间谍D.公开携带武器的起义居民30.关于日内瓦公约的适用范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可以对非缔约国紧急适用B.只适用于国家间的战争C.不适用于一国内部的内战D.不适用于有非缔约国参加的战争或武装冲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一般认为,在国际法渊源中处于最重要地位的有(AB)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司法判例E.公法学家学说32.外国船舶在一国领海享有的无害通过权要求(ABCE)A.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B.通过是为了穿过领海但不进入内水C.除例外情况外,通过必须继续不停和迅速进行D.通过时做短暂停留以供检查E.潜水艇必须在水面航行并展示其国旗33.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的职责包括(CD)/208A.处理民政、商务、护侨等日常性的事务B.以一切手段调查接受国的状况,并向派遣国报告C.促进本国与接受国之间的商业、经济、文化和科学关系D.可在接受国同意的情况下,受托保护未在接受国派驻代表的第三国国民的利益E.办理护照和签证34.“国际法不加禁止的、其有形后果有造成重大跨界损害的危险的活动”应具有的要素包括(ABCE)A.这类活动未受国际法禁止B.这类活动具有引起重大损害的可能性C.这类损害必须是跨界的D.各当事国之间有共同边界E.跨界损害必须是由这类活动通过其有形后果而引起的35.欧洲人权委员会的程序包括(BC)A.对其他国际组织指控的调查、调解和报告B.对缔约国之间指控的调查、调解和报告C.对个人投诉的调查、调解和报告D.无需投诉,仅根据对情况的了解主动的调查、调解和报告E.不用依据条约而经证明确系一贯和严重侵害基本人权的情形即受理个人来文的特殊程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6、37小题各7分,第38、39小题各8分,共30分)36.简述条约缔结的一般程序。/229/230/231答:(1)谈判和约文的起草及议定。(1分)(2)签署。(2分)(3)批准。(2分)(4)交换或交存批准书。(1分)(5)登记和公布。(1分)37.简述国际法院确立管辖权的方式。/382答:国际法的管辖权包括诉讼管辖权(1分)和咨询管辖权。(1分)其中诉讼管辖中确立管辖的方式包括自愿管辖、(1分)协定管辖、(1分)任意强制管辖,(1分)实践中还有一种应诉管辖。(1分)咨询管辖是国际法院作为联合国的司法机关,应有关国际组织或机构的请求,对有关法律问题提供权威性的意见。(1分)38.区域性国际组织与联合国有什么关系?答:(1)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区域性组织和联合国的关系体现于区域性组织的两方面职能的行使中:和平解决地区争端,(2分)参加区域性组织的联合国会员国,再把地方性争端提交安理会之前,应首先通过区域性组织力求争端的和平解决;(1分)(2)协助联合国安理会实施特定的强制执行行动,(2分)但此种行动必须以安理会授权为限。(1分)(3)宪章把区域性组织纳入到了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体系,但区域性组织的有关活动不得违背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2分)39.简述反人道罪的基本特征。答:(1)是针对平民的大规模迫害行为,犯罪对象不包括军人在内;(2分)(2)被迫害的平民不仅包括敌国平民,而且还包括其本国、盟国或中立国的平民,其中尤以后者为重;(2分)(3)迫害行为不限于战争期间,也包括哉前;(2分)(4)这类罪行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谋杀、灭绝、奴役、放逐等行为,有明显的反人道特征,并且通常是基于政治、种族或宗教等方面的不宽容。(2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0.论国家的基本权利和义务。/55/56答:(1)国家的权利分为基本权利和派生权利。(2分)基本权利是指由国家主权直接派生出来的国家所固有的权利,(1分)是根本性的、不可剥夺和不可侵犯的权利,(1分)且所有国家没有差别。(1分)派生权利是从国家基本权利中引申出来的权利,(1分)是行使国家基本权利的结果,各国享有的派生权利是不同的。(1分)国家的基本权利有四项:独立权,是指国家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权利。(1分)平等权,是指各个国家在国际法上地位平等的权利。(1分)自卫权,是指国家为了保卫自己的生存和独立而具有的权利。(1分)管辖权,是指国家对特定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1分)(2)国家承担的基本义务有:不干涉他国内政、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真诚履行国际义务、尊重人权及基本自由,等等。(3分)根据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理,一国享有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负有尊重别国基本权利的义务。(1分)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15分)41.2008年7月18日,甲国军舰“和平号”在乙国附近的公海上航行时,收到丙国船舶“科波菲尔号”发出的求救信号,称在距离其12海里处遭遇悬挂乙国国旗的海盗船。“和平号”向该处加速驶去,远远的发现一艘悬挂乙国国旗的船舶“维斯号”疑似海盗船只。“和平号”拿捕“维斯号”后,发现其实际上是一艘在丁国登记的船舶,也未发现任何被掠夺或扣留的人或财物。(1)“维斯号”悬挂乙国国旗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2)“和平号”军舰可否在公海上拿捕海盗船?为什么? (3)由哪个国家对海盗船予以审判和惩罚? (4)“和平号”在“维斯号”上未发现任何被扣留或掠夺的人或财物,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答:(1)“维斯号”悬挂乙国国旗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悬挂“方便旗”。(2分)给予船舶国籍和登记的条件以及船舶悬挂某一国国旗航行的权利通常由各国通过国内法确定,(2分)国际法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国家为获取大量船舶登记费,对赋予国籍的要求不严,允许外国人或外国公司的船舶悬挂其国旗在公海上航行。(2分)(2)“和平号”军舰可否在公海上拿捕海盗船?为什么?可以。(2分)因为海盗行为自古就被认为是“人类公敌”,是一种国际罪行,所有国家应尽最大可能进行合作制止海盗行为。(1分)任何国家的军舰都可以在公海上拿捕海盗船。(2分)(3)由哪个国家对海盗船予以审判和惩罚?由拿捕国予以审批和惩罚。(2分)(4)“和平号”在“维斯号”上未发现任何被扣留或掠夺的人或财物,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拿捕国应承担赔偿责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