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11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84159048       资源大小:61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0.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

    全国2011年4月自学考试法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567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研究法、法的现象以及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被称之为(B)A.法理学B.法学C.法哲学D.综合法学2.构成法学体系的是(A)A.法学的分支学科B.法学的研究对象C.法律的调整对象D.法律现象的性质3.立法者将生活中已存在的某些零散的社会规范加以改造制作,使其条文化和系统化,整合为规范化的法律文本,这是指(C)A.法的制定B.法的修改C.法的认可D.法的补充4.关于法律规则逻辑结构的正确表述是(D)A.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必须体现在同一法律条文之中B.法律规则可以只包含行为模式,不包括法律后果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只能体现在不同的法律条文中D.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可以体现在不同的法中5.法这种客体对于社会主体的关系和在这种关系中所具有的可以满足社会主体需要的属性和潜能是指(A)A.法的价值B.法的作用C.法的功能D.法的精神6.将“不同的空间条件下,法律文化和法律制度的相互吸纳和融合”称之为(B)A.法的继承B.法的移植C.法的运行D.法的创新7.“法在本质上是含有一定道德因素的,只有具有道德上的善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法,而恶法是不能算作法的。”持该观点的学派是(C)A.分析法学派B.社会法学派C.自然法学派D.历史法学派8.从法的本质上看,法最终决定于(A)A.社会物质生活条件B.国家意志C.掌握政权的阶级的意志D.人类理性9.断言存在着永恒的、普遍有效的法的价值的学派是(B)A.社会法学派B.自然法学派C.分析法学派D.历史法学派10.1516世纪在英国出现的,因得不到普通法法院公平处理,由王室顾问、大法官根据公平原则加以处理而形成的法称为(D)A.判例法B.制定法C.程序法D.衡平法11.下列关于法和宗教的正确理解是(C)A.宗教对立法活动往往起到了阻碍作用B.宗教信仰不利于法的遵守C.宗教在历史上对司法程序有重要影响D.宗教精神和世俗法律往往是对立的12.立法体制是由不同要素组成的体系和制度,其核心是(A)A.立法权限B.立法权运行C.立法权载体D.组织原则13.在中国,坚持立法的民主原则,首先是需要实现(D)A.公共利益B.人民意志C.公共意志D.人民主权14.在我国现阶段,不能成为法的渊源的是(C)A.司法经验B.判例C.判例法D.法律解释15.就“成文法”法的形式而言,基本的区分标准是(C)A.立法的效力等级B.立法的效力范围C.立法形式D.立法技术16.以法的创制和适用范围为标准,法可以分为(D)A.根本法和普通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成文法和不成文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17.在各种法学流派和思潮中,对法的体系问题研究较多是(A)A.分析法学B.自然法学C.社会法学D.历史法学18.积极意义的守法是指(B)A.不违法B.行使权利(力)C.超越权力D.履行生效判决19.下列属于法律关系的是(B)A.张某和姜某按照民间习俗订婚所形成的关系B.陈某聘请律师李某为诉讼代理人所形成的关系C.某法院党组成员赵某与该院党员孙某所形成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D.钱某与吴某赌博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20.形而上法学家认为法律权利是一种自由,其主要代表是(D)A.萨尔蒙德和耶林B.格老秀斯C.哈特和拉兹D.康德和普赫塔21.作为一种资源,权力同其他资源相区别的最明显的特质是(C)A.资源性B.有用性C.支配性D.可交换性22.某交通管理部门规定“严禁摩托车搭载12岁以下未成年人”,在执法时执法人员将其解释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搭载12岁以下未成年人”。从法律解释的角度来看,这种解释属于(C)A.扩充解释B.字面解释C.限制解释D.逻辑解释23.同法律推理相比,法律论证最大的特点是(D)A.不考虑法律规定本身的正当性问题B.方法上采用“三段论”的逻辑形式C.强调判决的形式逻辑性D.不回避价值判断24.在法律职业主体中,被称为“自由职业者”的是(C)A.法官B.检察官C.律师D.公证人25.提出“德主刑辅”主张的是(B)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26.认为民权和政治权利应当优于经济、社会文化和集体权利,这种法治观属于(D)A.形式性的法治B.古代法制理论C.近代法治观D.自由民主派27.没有民主的法制是一种“异化”的法制,所以(B)A.民主是法制的保障B.民主是法制的前提C.民主是法制的后盾D.民主是法制实现的方法28.在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权力的行使进行监察和督导的一种专门活动,被称为(D)A.行政监督B.检察监督C.专门监督D.立法监督29.归根到底,决定法律意识内容的是(B)A.传统法律文化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个人法律意识D.掌权者的意志30.中国最早提出法治主张的是强调建法立制、富国强兵,以法治国的(A)A.先秦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法学除了其专业研究方法外,还有必要采用和借用的方法包括(BCDE)A.规范分析方法B.社会调查方法C.历史考察方法D.比较分析方法E.价值研究方法32.法与道德的区别在于(ABDE)A.表现的形式不同B.调整范围和内容不同C.经济基础和思想基础不同D.实施的方式不同E.发展的前途不同33.法得以形成的要素是(CDE)A.实质渊源B.历史渊源C.资源D.进路E.动因34.一般来说,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包括(ACDE)A.行为B.疏忽大意C.心理状态D.损害事实E.因果关系35.在中国现时期建设法治国家,需要注重把握的条件是(ABD)A.现代市场经济B.现代民主政治C.发达物质文明D.现代法律文化E.现代社会生活方式三、判断说明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说明其正确或错误的理由。36.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答:(1分)正义具有绝对和相对两重性,正义也具有主观性和客观性,正义又是具体的和历史的,是以具体的形式历史性地表现出来的。(3分)37.国际法不能成为当代中国法的渊源。答:×(1分)法的渊源主要是指法的来源或法之本身,或法之产生的原因或途径,故法的渊源亦可简称法源。在当代中国主要法的渊源中,国际法是一种显示出重要价值的法的渊源。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在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向益见明显的情形之下,国际法自然成为中国一种重要的法的渊源。(3分)38.在我国,自治法规也是指地方性法规。答:×(1分)地方性法规是由特定地方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和变动,效力不超出本行政区域范围,作为地方司法依据之一,在法的形式体系中具有基础作用的地区性法律文件的总称。自治法规是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所制定的特殊地方规范性法律文件即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总称。自治法规的制定主体、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形式都比较特殊,而地方性法规的立法主体则只能是针对中央而言的一般性的地方国家机关。(3分)39.在我国,满18周岁且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公民所具有的法定选举的权利能力是一种一般权利能力。答:×(1分)从权利能力的主体资格看,有一般权利能力和特殊权利能力之分。一般权利能力指的是所有个人和组织,或众多的、一般个人和组织,都可以享有的权利能力。特殊权利能力则指对权力主体有各种条件限制的权利能力,或者说是同一些特定条件相联的享有某种或某些特定权利的能力。我国公民所享有的法定选举的权利能力显然与国籍、年龄和政治权利未被剥夺等条件有关系,因而是一种特殊权利能力。(3分)40.中国先秦法家所提出的法治主张其内涵已接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答:×(1分)虽然先秦法家最早提出法治,但是,法家所强调的是以刑罚为核心的法作为统治社会、处理的准则,强调君权的集中,运用刑罚统治天下。(3分)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41.科学技术对法的影响。答:(1)科技发展影响法律制度的内容。(1分)(2)科技发展诱发法律制度变迁。(1分)(3)科技发展影响立法制度和立法技术。(1分)(4)科技发展影响法的适用。(1分)(5)科学技术影响法制信息机制,并由此影响整个法的运行机制和法学研究方法。(1分)42.认定法的效力应遵循哪些原则?答:认定法的效力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1)宪法至上。宪法在法的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2)上位法优于下位法。当下位法和上位法的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上位阶的法。(3)新法优于旧法。同一主体按照相同的程序先后就同一领域类的问题制定了两个以上的法律规定,当两个都具有法的效力的新旧规定不一致时,应当适用后来制定的规定。(4)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同一主体在同一领域既有一般性立法,又有不同于一般立法的特别立法时,特别立法的效力通常优于一般性立法。(5)国际法优于国内法。(6)强制性规定优先于任意性规定。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答对任意5点即给满分。43.我国学者对“法治”一词的理解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答:我国学者对法治概念理解的具体内容是:(1)法治意指一种治国方略或社会调控方式。(2分)(2)法治意指依法办事的原则。(1分)(3)法治意指良好的法律秩序。(1分)(4)法治代表某种具有价值规定的社会生活方式。(1分)44.我国现行监督法在哪些方面强化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答:监督法在五个方面强化了人大常委会对“一府两院”的监督:(1)监督重点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和群众切身利益、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1分)(2)监督的主要形式是每年有计划地选择若干重大问题,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的专项报告。(1分)(3)专项工作报告的议题确定的六个途径。(1分)(4)“一府两院”要将对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情况,提出书面报告。(1分)(5)人大常委会工作监督的情况要向人大代表通报。(1分)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5.试论述司法公正的含义以及实现司法公正的方式。答:司法公正,是指司法机关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公正地解决人们之间的争端和纠纷、并将法平等地、合理地适用于所有人。(3分)司法公正实现的方式有:(1)一是在司法活动中要公正、合理地适用法,不能因人而异,公民在法的适用上一律平等,即司法的实体公正。(3分)(2)二是司法活动要严格依法定程序适用法,保证争议或纠纷的解决要在公开、公平的前提下实现,即司法的程序正义。(3分)(3)只有把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相结合,才能实现全面的司法公正。(1分)46.从法制运行系统的角度,论述法律监督的意义。答:法律监督的意义如下:(1)建立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是建设现代廉洁的民主政治的需要。(3分)因为:首先通过完善的法律监督制度,可以对权力进行制约,防止权力的滥用。(1分)其次是保障国家权力能够正常的运行。(1分)(2)设置健全的法律监督制度是现代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需要,是对人性不完善的弥补。法律监督制度是对违法行为的预防和救济措施。(3分)(3)法律监督既是法律调整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良好机制,也是法律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2分)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4月全国自学考试05677法理学试题答案.doc)为本站会员(学习****ol)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