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全国自学考试00157管理会计(一)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84159139
资源大小:116.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1年7月全国自学考试00157管理会计(一)试题答案.doc
全国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管理会计(一)试题课程代码:0015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假设某公司生产的一种产品,每件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为12元,直接人工为10元,变动制造费用为5元,固定制造费用为2元,若采用完全成本法,则每件产品的成本是(D)A.22元B.24元C.27元D.29元【解析】完全成本法下的产品单位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121052=29(元)2.当单价上涨,其它因素不变时(C)A.保本点降低,安全边际降低,利润降低B.保本点上升,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C.保本点降低,安全边际上升,利润增加D.保本点上升,安全边际降低,利润降低3.与计算内部报酬率无关的项目是(D)A.初始投资额B.每年现金净流量C.投资项目的有效年限D.资本成本4.直接人工预算的编制基础是(B)A.销售预算B.生产预算C.现金收支预算D.总预算5.一个制造型企业生产经营全面预算的编制出发点通常是(B)A.生产预算B.销售预算C.现金预算D.财务预算6.管理会计的服务对象侧重于(C)A.投资人B.债权人C.内部管理人员D.政府机关7.下列属于成本有利差异的是(C)A.实际成本>标准成本B.计划成本>标准成本C.实际成本<标准成本D.计划成本<标准成本8.使每个产品的每个单位都受益的作业是(B)教材中无法找到标准答案A.批别动因作业B.产品数量动因作业C.工时动因作业D.价值管理作业9.在一般投资项目中,当投资方案的净现值大于零时,即表明该方案(A)A.获利指数大于1B.不具备财务可行性C.获利指数大于零D.内部报酬率小于资本成本10.下列属于质量预防成本的是(A)A.新材料使用B.材料检验C.产品检验D.产品保证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1.混合成本分解的方法包括(ABCD)A.工程分析法B.账户分析法C.合同确认法D.历史成本分析法E.完全成本法12.变动成本法的特点有(ACD)A.强调不同的制造成本在补偿方式上存在着差异性B.强调生产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C.强调销售环节对企业利润的贡献D.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计算产品成本E.适应企业长期决策的需要13.完全成本法的优点有(AE)教材中无法找到标准答案A.有利于长期决策的需要B.有利于简化成本计算C.有利于短期决策的需要D.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E.有利于重视生产14.下列属于扩充型投资决策的有(ABD)A.投资创办新企业B.研究开发新产品C.更换已经报废的生产设备D.对其他企业进行投资E.对旧设备进行更新改造15.下列属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的有(ABC)A.作业成本法B.平衡记分卡C.适时生产系统D.变动成本计算E.标准成本系统16.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有(BD)A.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B.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D.直接材料价格差异E.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7.常见的与经营决策无关的成本包括(ABD)A.沉没成本B.共同成本C.专属成本D.联合成本E.机会成本18.变动成本加成定价法包括的成本基础有(AB)A.单位产品变动总成本B.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C.单位产品总成本D.单位产品生产成本E.单位产品总成本及合理利润19.下列属于适时生产系统非增值时间的有(ABCD)A.储存时间B.等待时间C.运送时间D.检验时间E.材料整理时间20.下列属于显性质量成本的有(ABC)A.预防成本B.鉴定成本C.内部故障成本D.信誉损失E.固定资产折旧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21.简述分权管理的优缺点。答:一、分权管理的优点:1、为中央管理部门节约时间,让高层管理者集中处理更重要的事务;(1分)2、反应的时效性更快;(1分)3、便于通过激励机制发挥下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1分)二、分权管理的缺点:1、协调各事业部与总部的关系比较困难,可能会导致职(机)能失调行为;(1分)2、整个企业统一指挥不够灵活,对各分部的业绩控制困难,增加收集信息的成本;(0.5分)3、总部发生的管理费用一般会分配到各分部中去,产生公平分配的问题。(0.5分)22.简述作业管理分析的步骤。答:(1)识别作业。(1分)(2)识别非增值作业。(1分)(3)了解作业之间的联系,包括产生根源和引发事件。(1分)(4)建立计量评价标准。(1分)(5)报告非增值成本。(1分)23.简述初始现金流量的概念及其内容。答:一、初始现金流量的概念初始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开始投资时所发生的现金流量。(1分)二、初始现金流量的内容(1)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厂房的建造成本、机器设备的购买价格以及运输费、安装费等。(1分)(2)增加的营运资金。一般包括对原材料、在制品、产成品、现金和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的垫支。(1分)(3)其他投资费用。指与长期投资项目有关的谈判费、注册费等筹建费用,以及员工的培训费。(1分)(4)原有固定资产的出售收入。指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时,变卖原有旧资产所得的现金收入。(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24.试述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概念及其成本基础和优缺点。答:一、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概念很多企业通过事前估计或事后计算的产品全部成本,按照事先拟订的加成率确定产品价格,这种方法称为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2分)二、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成本基础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包括单位产品总成本和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两种全部成本基础。单位产品总成本是产品的生产成本加上分配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因而也称单位全部分配成本。(2分)三、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优点1、在一般情况下,以单位总成本或单位生产成本为基础制定的产品或劳务价格,能够保证企业获得一定的利润。(1分)2、在产品或劳务总成本的基础上加上合理利润的价格对购买者来说是公道的。(1分)3、全部成本信息可以从会计部门容易地获得。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定价方法。(1分)四、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缺点1、对于一个正常生产的产品而言,以全部成本加成确定的价格可以实现目标利润,但不可能使利润达到最大化。(1分)2、采用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定价时,合理的价格有赖于产量基础是未来产量最准确的预测。但由于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产量一般很难预计准确。(1分)3、全部成本加成定价法不适用于短期定价决策。(1分)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25.设某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该产品单位售价为80元,单位产品的直接材料为25元,直接人工18元,变动制造费用7元,固定成本总额60000元,本月销售产品5000件。要求:计算单位变动成本、单位边际贡献、边际贡献率、变动成本率和本月营业利润。答: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25187=50(元)(2分)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30(元)(2分)边际贡献率=单位边际贡献÷销售价格×100%=30÷80×100%=37.5%(2分)变动成本率=单位变动成本÷销售价格×100%=50÷80×100%=62.5%(2分)本月营业利润=(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30×=90000(元)(2分)26.某企业每年需要用某种零件50000件,如果向市场购买,每件零件的价格是30元,如果自己生产,企业除了可利用自己的剩余生产能力,还应再采购一台设备80000元,且每件产品需要消耗直接材料12元,直接人工8元,变动制造费用6元,固定制造费用3元。要求:判断企业应该选择自制还是外购该零件。答:外购零件的相关成本=购买价格×需求量=30×50000=1500000(元)(2分)自制零件的单位变动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1286=26(元)(2分)专属成本=80000(元)(2分)自制零件的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需求量专属成本=26×5000080000=1380000(元)(2分)因为自制零件的成本1380000<外购零件的成本1500000,所以选择自制零件。(2分)六、计算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7小题13分,第28小题12分,共25分)27.某集团公司下设A、B两个投资中心。A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500万元,投资利润率为12,B投资中心的投资利润率为15,剩余收益为30万元,集团公司要求的平均投资利润率为10。集团公司决定追加投资200万元,若投向A中心,每年增加利润25万元,若投向B中心,每年增加利润30万元。要求计算下列指标:(1)追加投资前A中心的剩余收益;(2)追加投资前B中心的投资额;(3)追加投资前集团公司的投资利润率;(4)若A中心接受追加投资,其剩余收益;(5)若B中心接受追加投资,其投资利润率和剩余收益。答:投资利润率=营业利润÷投资额剩余收益=营业利润基本利润=营业利润投资额×最低预期报酬率=投资额×(投资利润率最低预期报酬率)(1)追加投资前A中心的剩余收益=投资额×(投资利润率-最低预期报酬率)=500×(12%-10%)=10(万元)(2分)(2)追加投资前B中心的投资额=剩余收益÷(投资利润率最低预期报酬率)=30÷(15%10%)=600(万元)(2分)(3)集团公司的营业利润=A中心的营业利润B中心的营业利润=投资额×投资利润率=500×12%600×15%=150(万元)(1分)集团公司的投资额=A中心的投资额B中心的投资额=500600=1100(万元)(1分)追加投资前集团公司的投资利润率=营业利润÷投资额=150÷1100=13.64%(1分)(4)A中心接受追加投资后的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投资额×最低预期报酬率=(500×12%25)-(500200)×10%=15(万元)(2分)(5)B中心接受追加投资后的剩余收益=营业利润投资额×最低预期报酬率=(600×15%30)-(600200)×10%=40(万元)(2分)B中心接受追加投资后的投资利润率=营业利润÷投资额=(600×15%30)÷(600200)=15%(2分)28.某企业正在考虑是否要建造一条生产线生产一种新产品。假定该产品估计可行销五年,五年后即需停产。生产该产品所需成本与销售收入的有关数据如下:需要购置的设备成本80000元五年后设备的残值10000元需要的营运资金70000元每年的销售收入75000元每年广告等付现成本45000元前四年的每年设备维修费5000元又假定该企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的资金成本为12,所得税率为40。要求:(1)计算各年净现金流量;(2)计算该项目净现值,并评价其可行性。附:一元复利现值系数表答:(1)、初始投资的净现金流量NCF0=-(固定资产投资营运资金)=-(8000070000)=-150000(元)(1分)、各年的营业净现金流量每年折旧费=(固定资产净残值)÷使用年限=()÷5=14000(元)(1分)各年营业净现金流量=(销售收入-付现成本-设备维修费-折旧)×(所得税率)该年折旧=(-)×(%)14000=20600(元)即NCF14=20600(元)(2分)、终结净现金流量项目寿命期结束时的回收额=固定资产残值收入营运资金=1000070000=80000(元)NCF5=(销售收入-付现成本-折旧)×(所得税率)该年折旧回收额=(-14000)×(%)1400080000=103600(元)(3分)(2)查表得知,复利现值系数PVIF12%,5=0.567,年金现值系数复利现值系数PVIFA12%,4=3.037=-15000020600×3.037103600×0.567=-28696.6(元)(3分)因为净现值小于零,所以该项目投资不可行。(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