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自全国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doc
-
资源ID:84159162
资源大小:201.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2年4月自全国学考试00467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doc
全国2012年4月自考课程与教学论试题课程代码:0046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A)A.科学化课程开发理论B.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C.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D.泰勒原理2.下列不属于“学术中心课程”之特征的是(B)A.结构性B.实践性C.专门性D.学术性3.下述不属于施瓦布提出的三种课程审议艺术的是(D)A.实践的艺术B.准实践的艺术C.折中的艺术D.整合的艺术4.理论化、系统化的教学论的创立者是(A)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卢梭D.裴斯泰洛齐5.下列不属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三大新教学论流派”的是(A)A.实验教学论B.发展性教学论C.发现教学论D.范例教学论6.杜威所倡导的教学是(B)A.教育性教学B.问题解决教学C.发现教学D.情境教学7.以下关于课程开发的目标模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C)A.20世纪初课程开发科学化运动的产物B.以目标为课程开发的基础与核心C.把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作为教育的广泛目标D.被看作课程开发的经典模式8.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是由结构上迥异的三类表征系统及其相互作用构成的质的飞跃过程,这三类表征系统不包括(B)A.行为表征B.言语表征C.符号表征D.图像表征9.以下关于学习层级理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D)A.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是以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B.学习较为复杂的、抽象的知识技能,是以较为简单、具体的知识技能为基础C.前一层级的学习为后一层级的学习做好准备D.教师设计教学时,通过分析后一层级学习的结果确定学生的内部条件,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10.程序教学设计的关键因素是(A)A.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机器的使用B.程序教材的编制和教学范例的使用C.教学范例的编制和先行概念的使用D.即时强化的策略和教学机器的使用11.奥苏伯尔提出的教学策略是(D)A.发现学习B.程序教学C.最近发展区D.先行组织者12、“参观动物园并讨论那儿有趣的事情”这一课程目标属于(D)A.普遍性目标B.行为目标C.生成性目标D.表现性目标13.在学科本位综合课程中,“能够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指的是(B)A.融合课程B.广域课程C.相关课程D.综合课程14.中国古代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属于学科课程中的(A)A.科目本位课程B.学术中心课程C.综合学科课程D.儿童中心课程15.持有课程创生取向的学者会认为,教师的角色是(C)A.课程消费者B.课程执行者C.课程开发者D.教书匠16、把某项课程变革计划付诸实施的具体过程称为(B)A.课程变革B.课程实施C.课程计划D.课程采用17、课程知识主要是由课程专家在课堂之外,用他们认为是最好的方法为教师的实施而创造的,这一观点属于课程实施的(A)A.忠实取向B.相互适应取向C.创生取向D.实践取向18.古德莱德所划分的五个课程层次中,“理解的课程”和“经验的课程”属于课程变革过程中的(B)A.课程变革阶段B.课程实施阶段C.课程计划阶段D.课程采用阶段19、搜集课程开发或实施过程各个局部优缺点的资料,将其作为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课程之依据的评价是(B)A.总结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内在评价20、只就课程计划所涉及的学生经验的类型、课程内容的性质、组织等来对课程计划作出判断,至于效果则在评价关注的范围之外。这类评价是(C)A.诊断性评价B.质的评价C.内在评价D.效果评价21.追求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化”,以“自然科学范式”为理论基础的评价是(A)A.目标取向的评价B.过程取向的评价C.主体取向的评价D.效果取向的评价22.从评价与预定目标的关系来区分,可以将评价分为(A)A.目标本位评价和目标游离评价B.量的评价和质的评价C.效果评价和内在评价D.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3、认为评价就是测量,评价者的工作就是测量技术员的工作选择测量工具、组织测量、提供测量数据。这一基本特点属于(A)A.第一代评价B.第二代评价C.第三代评价D.第四代评价24.被人们称为“传统评价模式”的是(C)A.差别模式B.外貌模式C.目标达成模式D.回应模式25.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而寻找课程的意义。这种课程研究取向被称为(D)A.程序主义B.课程开发范式C.概念重建主义范式D.课程理解范式26、“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意味着在课程改革中应确立起(C)A.多元主义价值观B.教育民主化的理念C.主体教育观D.教育公平的理念27.强调知识建构的社会性质,强调合作、交往和共享在知识形成中的作用,这种观点属于(D)A.激进建构主义B、温和建构主义C.个人建构主义D、社会建构主义28.基于“认知弹性理论”而发展起来的教学模式是(C)A.情境教学B.支架式教学C.随机访问教学D.协作教学29.通过提供一套恰当的概念框架而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是(B)A.情境教学B.支架式教学C.随机访问教学D.协作教学30.随机访问教学的基本环节是(B)A.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B.呈现情境、随机访问学习、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C.进入情境、引导探索、独立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D.出现情境、引导探索、思维发展训练、协作学习、效果评价二、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1.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答:(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1分)(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1分)(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1分)(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1分)(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并重;(1分)(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1分)32.简述在按照目标模式进行的课程开发中,如何确定教育目标。答:在按照目标模式进行的课程开发中,确定教育目标要依据三个来源,经过两次筛选。(1分)三个来源: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对当代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3分)两次筛选:哲学的筛选和心理学的筛选。(3分)33.简述教学过程的本质。答:(1)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2分)(2)教学过程是教学认识过程与人类一般认识过程的统一;(2分)(3)教学过程是教养和教育的统一。(2分)34.简述相互适应取向和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的特征。答:(1)相互适应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特征:教学设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1分)教师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1分)学生开始进入教学设计过程。(1分)(2)课程创生取向视野中的教学设计特征:教学设计是一个持续创造的过程,指向于人的解放;(1分)教师是教学设计的主体;(1分)学生是教学设计的主体。(1分)35.简述情境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355答:(1)基本内涵:情境教学指创设含有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情境,学生在探究事件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地理解知识、建构意义。(3分)(2)基本特征:学习者中心;情境中心;问题中心。(3分)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6、试以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目标的分类为例,说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160答:(1)在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领域”将人的认知教育目标依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分为如下六类: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3分)(2)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典型特征: a.教育目标具有层级结构;(1分)b.教育目标要以学生具体的、外显的行为来陈述;(1分)c.教育目标超越了学科内容。(1分)(能够联系"认知领域"目标分类说明上述三个典型特征,酌情给分)37.班级授课组织有哪些基本特征?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改进我国班级授课组织。答:(1)基本特征:a.学生被分配于各自固定的班级;(1分)b.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1分)c.教学一般分学科进行;(1分)d.教学内容根据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加以确定。(1分)(2)班级授课组织也存在不足:a.班级授课组织容易走向“效率驱动、控制本位”的极端;(1分)b.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划一主义”;(1分)c.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不易于充分发挥。(1分)班级授课组织形式不是僵硬的、一成不变的,而是富有弹性的,我国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对之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革。(1分)(联系实际酌情给分)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16分)38.以下是一则有关“垃圾的分类与处理”的教学案例:确定课题。一位同学从家里带来了小区居委会发的两张宣传纸,上面介绍了如何使用小区配备的不同颜色垃圾箱对垃圾做分类处理。人们现在是按照宣传纸上的要求做的吗?这引起了同学们的兴趣。在老师的支持下,同学们决定对这个问题探究一番。进行调查。学生们在周围小区里调查垃圾分类处理的实施情况,结果令人失望:大部分人都不按要求处理垃圾。这是为什么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现象背后的原因展开调查,发现原来是垃圾箱上只有一张小小的图片,人们往往看不清楚,所以就随手乱扔了。行动改进。为了改变垃圾分类处理得不到落实的情况,同学们决定从校内开始。他们请有专长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广告语:“我专吃废玻璃!”“我喜欢吃废电池!”等贴在校园里的垃圾箱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总结交流。在活动结束前进行的总结交流中,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自己不但增长了关于垃圾分类处理的知识,而且更加关注周围生活了,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也提高了。还有同学提议,给区长写信,建议他把在校园里取得成效的做法在全区推广。这则案例中的教学活动采用了哪种类型的教学方法?结合材料说明这种教学方法的特征以及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需注意的问题。答:(1)这则案例中的教学活动采用了自主型教学方法;(3分)(2)这种教学方法的最根本的特征是学生的自我活动在教学中占主导地位。(2分)(另根据结合材料说明的情况,酌情给分)(3)运用这种教学方法需要注意:a.确定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1分)b.准备有助于自主性学习的学习手段;(1分)c.分配适合于自主性学习的课题;(1分)d.估计学生在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1分)e.正确评价自主性学习的过程与结果。(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