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
资源ID:84159642
资源大小:46.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0.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全国2018年4月自考00882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指向学习与教育过程中人的(A)A、心理现象B、学习行为C、教育行为D、实践活动2、如果应激水平适中,或者一个人有较强的抵抗力和较高的适应技能,就会避免出现(D)A、警觉阶段B、初始阶段C、抵抗阶段D、衰竭阶段3、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主要有执行者、治疗者、解放者和(A)A、辅助者B、支持者C、指导者D、养护者4、不能表现出新教师和专家教师区别的是(B)A、活动计划的差异B、活动内容的差异C、活动过程的差异D、课后评价的差异5、以下哪位科学家是操作条件作用学习论的代表?(C)A、布鲁纳B、苛勒C、斯金纳D、皮亚杰6、世界上第一个学习理论是(A)A、学习的联结说B、经典条件反射学说C、操作条件反射学说D、顿悟说7、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A、外部动机B、内部动机C、辅助动机D、主导动机8、从发展过程考察儿童学习,把幼儿学习划分为非正式学习、结构化学习和(C)A、倾听学习B、概念学习C、自然学习D、意义学习9、人类学习得以发生的最关键的物质基础是(A)A、大脑B、情感C、智力D、技能10、婴儿理解听音乐与舞蹈之间的关系时所使用的学习图式属于(A)A、社会性图式B、简单图式C、混合图式D、综合图式11、以下哪种知识的表征方式特别适合对空间信息和视觉信息进行某种经济的表征?(C)A、概念B、命题C、表象D、图式12、布朗、柯林斯和杜吉德首次提出并界定了以下哪种学习的概念?(A)A、情境性学习B、直观学习C、实物学习D、模拟学习13、体操、游泳属于(B)A、智力技能B、操作技能C、知觉技能D、认知技能14、认知阶段也称(C)A、联系阶段B、自动阶段C、知觉阶段D、练习阶段15、下列选项中属于幼儿社会性学习指导原则的是(B)A、生活随时性原则B、随机教育性原则C、整体发展性原则D、重复多样性原则16、根据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属于习俗水平的是(D)A、惩罚和服从的取向阶段B、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取向阶段C、社会契约的取向阶段D、法律和秩序取向阶段17、儿童创造性自我表现的高峰期是(C)A、24岁B、35岁C、46岁D、57岁18、幼儿创造性学习的实现主要借助于(D)A、记忆B、游戏C、思维D、想象19、“教学与发展是同义词,发展即教学”,这是以下哪位心理学家的观点?(C)A、皮亚杰B、维果茨基C、桑代克D、考夫卡20、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策略”强调对幼儿情感的激励和潜能的开发,这是一种(D)A、宏观指导B、微观指导C、外部指导D、内部指导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21、学生学习答: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以掌握书本上的间接经验为主的,为参与未来生活实践做准备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认知活动。(3分)22、关键期答:是习性学理论中最著名的概念之一,它是指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个体做好最充分准备来获得新的行为模式的发展时期。(3分)23、情绪智力是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节行为的能力。(3分)24、社会化答:是指个体获得知识、语言、社会行为规则、价值观、交往技能等,从而能使个体与社会融为一体,并能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自如地行动,从一个生物的个体转变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3分)25、最近发展区答: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至少可以确定两个发展水平,第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由已完成的发展程序形成,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自如地解决任务;第二个水平是潜在发展水平,是那些尚处于形成状态、心理机能的成熟正在进行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解决任务,须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介于这两个水平之间的幅度就称为“最近发展区”。(3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答:(1)研究内容的多元化;(1分)(2)研究手段的现代化;(1分)(3)研究程序的规范化;(1分)(4)研究内容的本土化。(2分)27、简述影响师幼互动行为的因素。答:(1)幼儿自身所具有的特征;(2分)(2)教师自身所具有的特征;(1分)(3)师幼互动行为的外部特征;(1分)(4)师幼互动行为的客观环境。(1分)28、儿童的学习有哪些特点?答:(1)儿童的学习是在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的。(2)儿童的学习具有间接性。(3)儿童学习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帮助。(4)儿童的学习是高效的。(5)儿童学习的内容是全面的。(6)儿童学习的主动性与被动性并存。【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任答对5点给满分5分。29、简述婴儿学习的主要方式。答:(1)学习图式;(1分)(2)因果关系;(1分)(3)使用工具;(1分)(4)理解空间。(2分)30、简述幼儿社会性教育的方法。答:(1)观察学习法;(2)强化评价法;(3)体验思考法;(4)语言传递法;(5)角色扮演法;(6)移情训练法。【评分参考】答对1点给1分,任答对5点给满分5分。31、幼儿园活动材料的投放应注意哪些基本原则?答:(1)安全性;(1分)(2)丰富性;(1分)(3)层次性;(1分)(4)动态性;(1分)(5)探索性。(1分)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2、结合实际论述知识的迁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答:一、来自学习者的因素1、学习者的学习心向;(1分)2、学习者已有知识的丰富程度与概括水平;(1分)3、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策略:一是分析概括的能力,二是元认知水平;(2分)4、定式的作用。(1分)二、来自学习对象的因素1、学习材料的性质;(2分)2、学习对象的共同要素:一是学习材料的相似性,二是学习情境的相似性,三是学习目标的相似性。(3分)33、试述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答:(1)认知阶段:(2分)这一阶段主要是理解学习任务,并形成目标意向和目标期望。(2分)(2)联系形成阶段:(2分)这一阶段,重点是让适当的刺激与庋应形成联系并固定下来,整套动作连为整体,变成固定程序式的反应系统。(1分)(3)自动化阶段:(2分)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是一长串的动作系列联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巩固下来。(1分)五、案例分析题:15分。34、王老师组织了一次认识磁力的科学活动,活动开始时她准备了一个板子,板子前面贴着一只猫在钓水里的鱼。王老师在板子后面用磁铁控制,让小猫钩到了鱼。幼儿看到都很惊讶,纷纷议论是如何做到的。幼儿通过“小猫钓鱼”知道磁体可以吸引之后,王老师让幼儿观察和操作磁铁,知道磁铁可以吸引也可以排斥,然后问幼儿如何制作“撞不到的碰碰车”。根据以上案例,回答下面问题:(1)上述情景中,王老师采用了哪种问题解决的方法?(2)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哪些?(3)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问题解决方法?答:1、上述情景中,王老师采用了哪种问题解决的方法?上述材料反映的是问题解决方法在幼儿园活动中的应用,王老师采用了类比解决问题法。(3分)将前一个问题的解决结构用于指导现有的问题。(2分)2、常用的问题解决方法有哪些?(1)算法式;(2分)(2)启发式,包括: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解决问题法。(2分)3、如何在幼儿园活动中应用问题解决方法?在幼儿园活动中运用问题解决的方法还要注意打破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阻碍,主要有功能固着和反应定式。(2分)(1)在幼儿园活动中要想减少功能固着,要注意两点:首先,材料要尽可能简单和可操作;其次,指导上,教师也要多给予一些物品功能的呈现方式。(2分)(2)避免幼儿形成反应定式的建议:首先,尽可能地在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和帮助幼儿进行知识经验的迁移。其次,在活动中鼓励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和发现事物间的关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