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
资源ID:84163020
资源大小:282.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11探究杠杆 的平衡条件同步练习(含答案).doc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1、 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同学们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中A、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B、计算每次实验中F1L1和F2L2的大小,根据计算结果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C、改变钩码的个数和位置,重复实验D、记下动力F1、动力臂L1、阻力F2和阻力臂L2的大小,将数据填入表格中E、将钩码挂在杠杆的支上点两边,先改变动力或动力臂的大小,然后调节阻力或阻力臂的大小,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1)、正确的顺序是: (2)、实验中小明发现杠杆右端比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调节。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3)、实验过程中,在杠杆的两侧挂上钩码后,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是为了 。如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应通过调节钩码的 和 来实现,而不能再调节 。(4)、如右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时测力计的示数为 N(每个钩码重0.5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其原因是 。(5)、如图所示,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_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个格,那么杠杆_(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6)、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挂在_点,且拉力的方向是_。(7)、小明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得到的数据为F1=6N、l1=20cm、F2=4N和l2=30cm。该同学根据这些数据能否得出探究结论?_。理由是:_。 (8)、实验中,小英同学用如下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水平位置平衡(杠杆上每格等距),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该种方式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9)、在上图中,不改变支点O右侧所挂的两个钩码及其位置,保持左侧第 格的钩码不动,将左侧另外两个钩码改挂到它的下方,杠杆仍可以水平平衡。(10)、使杠杆在倾斜一定角度的位置做实验,也能得出杠杆平衡条件。这种实验方案与杠杆在水平位置做实验的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种实验方案好并说明理由。_方案好,理由是_。次数F1/NL1/cmF2/NL2/cm11824228116321238(11)、下表是小军同学的实验记录。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格长度是1cm下表是某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分析上述数据,小军得出了如下结论:动力乘以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等于阻力乘以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他的结论 ,原因是实验过程中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否定他。 。正确结论是: 。 (12)、实验完成后,同学们还意犹未尽,一位同学利用身边的塑料直尺和硬币若干来验证杠杆平衡的条件,如图所示,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他测出从支点O到硬币边缘的距离作为力臂L1和L2的大小,他测力臂的方法是_的(选填“正确”或“错误”)。如果将两边的硬币以相同大小的速度同时做远离支点的匀速移动,则杠杆_ (选填“仍平衡”、“向左倾斜”、“向右倾斜”)2、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为了方便测量 ,应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在没有挂钩码时杠杆的平衡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只将杠杆左端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边旋一些。(2)、杠杆调好后,第一组同学按图乙进行实验,第二组同学按图丙进行实验。同学们讨论后一致认为第二组实验操作更方便,理由是 。按图丙实验时,测力计示数如图丁所示,拉力F1´为 N。(3)、小刚将一个钩码悬挂在杠杆左端B点的下方,这样使阻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不变。实验中始终保持杠杆右端动力作用点的位置在A点,多次改变动力的方向(即改变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OA跟动力作用线的夹角),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每次动力的大小。下表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5次实验中,动力 的力臂最长,第5次实验中,动力F5的大小应为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跟动力作用线的夹角越接近 ,杠杆越省力。实验次数12345动力的方向()30°45°90°135°150°动力的大小4N2.8N2N2.8N(4)、实验过程中,将钩码悬挂于图中A点,保持阻力、阻力臂不变,在支点O右侧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施加竖直向下的拉力(动力),使杠杆水平平衡,测出每一组动力臂L1和对应的动力F1,并记录在表中。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出L1与F1的图像,根据图像中实验数据可知,当L1为0.5m时,F1为 N;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10.750.4021.00.3031.50.2042.000.1553.00.10答案1、(1)、AEDCB (2)、 右 使杠杆的重心落到支点,排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的影响(3)、便于测量力臂 个数 位置 平衡螺母(4)、3 变大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拉力的力臂减小了(5)、 4 不能 (6)、A 竖直向上(7)、不能 只做了一次实验,得出的结论具有偶然性(8)、D (9)、2 (10)、在水平位置做实验 方便直接在杠杆上的测出力臂大小(11)、不正确 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弹簧测力计取代一侧的钩码斜向上拉杠杆继续探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错误 向右倾斜2、 (1)、力臂大小 右 (2)、第二组便于测量动力臂 1.5(3)、F3; 4N; 90°(4)、图略,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