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三九下语文巩固复习(第1-6单元).pdf
-
资源ID:84163595
资源大小:4.40MB
全文页数:6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人教版初三九下语文巩固复习(第1-6单元).pdf
第一单元知识巩固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隧洞(su)干瘪(bi)淤滩(y)胚芽(pi)绯红(fi)熏黑(xn)纤绳(qin)墓畔(pn)舵手(du)丛莽(mn)旌旗(jn)旋即(xun)血雨腥风(xn)飞窜(cun)胆怯(qi)翡翠(fi)掠起(l)号叫(ho)蜿蜒(wn)伤痕累累(li)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遂(隧)洞 涡(蜗)行 坯(胚)芽 菲(绯)红 迷罔(惘)薰(熏)黑 锋(烽)烟 沧(苍)茫 振(震)怒 悬涯(崖)弯(蜿)蜒 飞蹿(窜)三、易用错的词语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一般用于褒义的语境。使用时注意对象,不能形容血液、月亮、光线、粉末、气体等,要与“喷发”“喷溅”“喷射”“喷吐”“喷涌”等词语区别。蜿蜒:形容蛇类爬行的样子,也可由此引申而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适用对象为山脉、河流、道路等。注意与“逶迤”的区别:“蜿蜒”侧重于曲折延展的状态,“逶迤”侧重于延续不绝。四、常考文学常识 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 双桅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等。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 雨同我等。4高尔基,苏联作家。1906 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等。五、诗文默写 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3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5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二单元知识巩固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荤菜(hn)阔绰(chu)附和(h)羼水(chn)门槛(kn)蘸(zhn)舀(yo)绽出(zhn)不屑(xi)颓唐(tu)间或(jin)契诃夫(q h)蔑(mi)乞丐(q gi)胚子(pi)筛子(shi)赔偿(pi)猪崽子(zi)睹(d)呕(u)跺(du)绞(jio)盘桓(hun)顷刻(qng)筵席(yn)官讳(hu)戏谑(xu)荣膺(yng)坍塌(tn t)嘬(zu)剜肉(wn)抡(ln)烙(lo)烟囱(cng)驾驭(y)掂量(din)呱呱坠地(g)战战兢兢(jng)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晕(荤)菜 待(侍)候 垦(恳)切 婉(惋)惜 门坎(槛)乱篷篷(蓬蓬)置辨(辩)阔悼(绰)颓堂(唐)荒堂(唐)扬(洋)溢 掂(惦)记 坯(胚)子 慕(蓦)地 胫(径)自 盘恒(桓)熏淘(陶)隐溺(匿)惦(掂)量 礼骋(聘)戏虐(谑)荣赝(膺)延(筵)席 无精打彩(采)无原(缘)无故 意(异)想天开 一气苛(呵)成 如座(坐)针毡 君子故(固)穷 茫(芒)刺在背 三、易用错的词语 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语境;有时也用作褒义,比喻超强的想象力。使用时注意分析具体语境,要和“奇思妙想”等词语区分开来。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只能形容人的外在表现(动作),不能用于形容心理状态,要和“忐忑不安”“惊慌失措”等词语区别开来。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不能望文生义,误解为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或使对方利益受到损害。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容易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指朋友、夫妻、同事、同学、师生、战友、陌生人群之间的感情。咬牙切齿:形容极端愤恨或仇视。强调“切齿痛恨”之情,切忌单纯地理解为字面意思,不能用于描写与牙齿动作有关的人物神情。四、常考文学常识 1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 二心集 且介亭杂文。2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小说 变色龙 第六病室 小公务员之死 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 海鸥 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等。3刘绍棠,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 京门脸子 运河的桨声 蛾眉等。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三单元知识巩固复习 一、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b)也(“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bi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d)我与(y)(“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xin)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从前)(5)故不错(cu)意也(“错”同“措”,安放)(6)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7)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二、古今异义词 可以 古义:能够用来。例: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虽然 古义:即使这样。例:虽然,受地于先王。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 “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 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 事而不成立。徒 古义:只,仅仅。例:徒以有先生也。今义:徒弟,学生。易 古义:交换。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今义:容易。三、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动词,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恩,感激 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取得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名词,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获得生命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语气词,同“欤”呼尔而与之 动词,给 徒 亦免冠徒跣 动词,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 副词,只,仅仅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动词,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动词,出使 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代词,这样 秦王怫然怒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至 礼愈至 形容词,周到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动词,到达 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名词,书籍 撰长书以为贽 名词,信 质 援疑质理 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卑 名词,资质 四、文言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连词,表并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却 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介词,用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介词,凭借 以君为长者 介词,把 徒以有先生也 介词,因为 之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结构助词,的 愿终守之 代词,指代安陵的国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跪而谢之曰 代词,指唐雎 五、词类活用 类型 词语 例句 释义 动词的使动用法 亡 且秦灭韩亡魏。使灭亡。伏,流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使伏,使流。形容词作动词 广 请广于君。扩充。轻 轻寡人与。轻视。名词作动词 笔 手自笔录。用笔。腰 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缊袍 敝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着乱麻做的袍子,穿着破衣服。名词作状语 日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六、文言句式 句式 例句 句式说明 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省略句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句首省略主语“吾”。倒装句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君请广”。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七、重点句子翻译 句子 译文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踩踏了给他吃,乞丐也认为不值得(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问。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中学业不精通、品德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罢了,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八、古诗文默写 记忆型默写 1.(陕西中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福建福州中考)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湖北孝感中考)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5(湖北襄阳中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记忆型默写 6.(重庆中考 B 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山东滨州中考)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型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山西中考)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3(山东德州中考)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贵州安顺中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6 定风波一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7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8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形象、委婉地表达自己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9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九、常考文学常识 1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大学 论语 中庸并称为“四书”。鱼我所欲也一文出自孟子,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2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的一篇赠序。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勤苦学习。3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4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5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6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民主革命烈士。代表作有满江红。7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宋诗人。8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其词以“真”取胜。期中巩固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隧洞(su)干瘪(bi)淤滩(y)胚芽(pi)绯红(fi)熏黑(xn)纤绳(qin)墓畔(pn)舵手(du)丛莽(mn)旌旗(jn)旋即(xun)血雨腥风(xn)飞窜(cun)胆怯(qi)翡翠(fi)掠起(l)号叫(ho)蜿蜒(wn)伤痕累累(li)荤菜(hn)阔绰(chu)附和(h)羼水(chn)门槛(kn)蘸(zhn)舀(yo)绽出(zhn)不屑(xi)颓唐(tu)间或(jin)契诃夫(q h)蔑(mi)乞丐(q gi)胚子(pi)筛子(shi)赔偿(pi)猪崽子(zi)睹(d)呕(u)跺(du)绞(jio)盘桓(hun)顷刻(qng)筵席(yn)官讳(hu)戏谑(xu)荣膺(yng)坍塌(tn t)嘬(zu)剜肉(wn)抡(ln)烙(lo)烟囱(cng)驾驭(y)掂量(din)呱呱坠地(g)战战兢兢(jng)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遂(隧)洞 涡(蜗)行 坯(胚)芽 菲(绯)红 迷罔(惘)薰(熏)黑 锋(烽)烟 沧(苍)茫 振(震)怒 悬涯(崖)弯(蜿)蜒 飞蹿(窜)晕(荤)菜 待(侍)候 垦(恳)切 婉(惋)惜 门坎(槛)乱篷篷(蓬蓬)置辨(辩)阔悼(绰)颓堂(唐)荒堂(唐)扬(洋)溢 掂(惦)记 坯(胚)子 慕(蓦)地 胫(径)自 盘恒(桓)熏淘(陶)隐溺(匿)惦(掂)量 礼骋(聘)戏虐(谑)荣赝(膺)延(筵)席 无精打彩(采)无原(缘)无故 意(异)想天开 一气苛(呵)成 如座(坐)针毡 君子故(固)穷 茫(芒)刺在背 三、易用错的词语 喷薄:形容水涌起或太阳上升的样子,一般用于褒义的语境。使用时注意对象,不能形容血液、月亮、光线、粉末、气体等,要与“喷发”“喷溅”“喷射”“喷吐”“喷涌”等词语区别。蜿蜒:形容蛇类爬行的样子,也可由此引申而形容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适用对象为山脉、河流、道路等。注意与“逶迤”的区别:“蜿蜒”侧重于曲折延展的状态,“逶迤”侧重于延续不绝。异想天开:形容想法离奇,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语境;有时也用作褒义,比喻超强的想象力。使用时注意分析具体语境,要和“奇思妙想”等词语区分开来。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只能形容人的外在表现(动作),不能用于形容心理状态,要和“忐忑不安”“惊慌失措”等词语区别开来。两肋插刀:指为朋友敢于冒险,甚至牺牲生命。形容重情义、讲义气。不能望文生义,误解为给对方造成致命伤害或使对方利益受到损害。天伦之乐:指家庭中亲人团聚的快乐。容易误用对象,不能用于指朋友、夫妻、同事、同学、师生、战友、陌生人群之间的感情。咬牙切齿:形容极端愤恨或仇视。强调“切齿痛恨”之情,切忌单纯地理解为字面意思,不能用于描写与牙齿动作有关的人物神情。四、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b)也(“辟”同“避”,躲避)(2)万钟则不辩(bin)礼义而受之(“辩”同“辨”,辨别)(3)所识穷乏者得(d)我与(y)(“得”同“德”,感恩,感激;“与”同“欤”,语气词)(4)乡(xin)为身死而不受(“乡”同“向”,从前)(5)故不错(cu)意也(“错”同“措”,安放)(6)四支(zh)僵劲不能动(“支”同“肢”,肢体)(7)同舍生皆被(p)绮绣(“被”同“披”,穿)五、古今异义词 可以 古义:能够用来。例:则凡可以得生者何 不用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虽然 古义:即使这样。例:虽然,受地于先王。今义:连词,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 “可是、但是”等跟它呼应,表示承 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为甲 事而不成立。徒 古义:只,仅仅。例:徒以有先生也。今义:徒弟,学生。易 古义:交换。例: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 安陵。今义:容易。六、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得 二者不可得兼 动词,得到,拥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动词,同“德”,感恩,感激 故不为苟得也 动词,取得 生 舍生而取义者也 名词,生命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动词,获得生命 与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语气词,同“欤”呼尔而与之 动词,给 徒 亦免冠徒跣 动词,裸露 徒以有先生也 副词,只,仅仅 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 动词,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动词,出使 然 虽然,受地于先王 代词,这样 秦王怫然怒 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至 礼愈至 形容词,周到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动词,到达 书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名词,书籍 撰长书以为贽 名词,信 质 援疑质理 动词,询问 非天质之卑 名词,资质 七、文言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 而 舍生而取义者也 连词,表并列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连词,表转折,却 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介词,用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介词,凭借 以君为长者 介词,把 徒以有先生也 介词,因为 之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结构助词,的 愿终守之 代词,指代安陵的国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长跪而谢之曰 代词,指唐雎 八、词类活用 类型 词语 例句 释义 动词的使动用法 亡 且秦灭韩亡魏。使灭亡。伏,流 伏尸二人,流血使伏,五步。使流。形容词作动词 广 请广于君。扩充。轻 轻寡人与。轻视。名词作动词 笔 手自笔录。用笔。腰 腰白玉之环。在腰间佩戴。缊袍 敝衣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着乱麻做的袍子,穿着破衣服。名词作状语 日 县官日有廪稍之供。每天。十一、文言句式 句式 例句 句式说明 判断句 鱼我所欲也。“也”,表判断。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者,也”表判断。省略句 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句首省略主语“吾”。倒装句 请广于君。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君请广”。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每于藏书之家假借”。弗之怠。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弗怠之”。十、重点句子翻译 句子 译文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饥饿的)行人也不愿接受;踩踏了给他吃,乞丐也认为不值得(接受)。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这种做法不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作丧失了人固有的羞恶之心。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一定要答应我啊!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更何况只是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保全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您啊!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秦王神色变得沮丧,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我)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我)曾快步走(跑)到百里之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求教。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他们中学业不精通、品德未养成的,不是天赋、资质低下,而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罢了,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十二、常考文学常识 1舒婷,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致橡树 双桅船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等。2戴望舒,现代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雨巷 我用残损的手掌等。3卞之琳,诗人、翻译家,代表诗作有断章 雨同我等。4高尔基,苏联作家。1906 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代表作有海燕和自传体小说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等。5鲁迅,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18 年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主要作品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 彷徨 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三闲集 二心集 且介亭杂文。6契诃夫,俄国作家、戏剧家。他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小说 变色龙 第六病室 小公务员之死 装在套子里的人,剧本樱桃园 海鸥 万尼亚舅舅 三姊妹等。7刘绍棠,通县(今北京通州区)人,“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之一,堪称“铁心务农”的乡土文学大师。他长期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题材”的创作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品有蒲柳人家 京门脸子 运河的桨声 蛾眉等。8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9孟子,名轲。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南宋朱熹将孟子 大学 论语 中庸并称为“四书”。鱼我所欲也一文出自孟子,该文的中心论点是“舍生取义”。10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文学家,被誉为明朝“开国文臣之首”。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的一篇赠序。作者写作该文的目的是勉励马生勤苦学习。11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1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的重要代表,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13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豪放派词人代表,其词大多抒写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14秋瑾,中国女权和女学思想的倡导者,民主革命烈士。代表作有满江红。15陈与义,字去非,号简斋,南宋诗人。16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满族词人。其词以“真”取胜。十三、诗文默写 1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2我是你祖祖辈辈/痛苦的希望啊,/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3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4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5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十四、古诗文默写 记忆型默写 1.(陕西中考)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2(福建福州中考)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3(湖北孝感中考)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4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秋瑾满江红)5(湖北襄阳中考)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记忆型默写 6.(重庆中考 B 卷)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7(山东滨州中考)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宋濂送东阳马生序)8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理解型默写 1.鱼我所欲也中,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2(山西中考)送东阳马生序中,“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说出了宋濂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的原因。3(山东德州中考)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4(贵州安顺中考)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诗句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5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辛弃疾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6 定风波一词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7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表达作者寂寞悲凉的心情的句子是: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8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作者形象、委婉地表达自己要扫清朝廷一切投降势力,把光明带给人民的报国理想和坚定信念的诗句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9纳兰性德的浣溪沙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第四单元知识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藻饰(zo sh)狡黠(xi)诘难(ji)聪颖(yn)滞碍(zh)劝诫(ji)惆怅(chu chn)真挚(zh)渲染(xun)意蕴(yn)寂寥(j lio)谚语(yn)歌谣(yo)契合(q)海啸(xio)苟安(u)拘泥(j n)寻章摘句(zhi)味同嚼蜡(jio)吹毛求疵(c)狂妄自大(wn)身临其境(ln)浮光掠影(l)心旷神怡(kun)栩栩如生(x)信手拈来(nin)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饴(怡)情 炼(练)达 狡黔(黠)拮(诘)难 要决(诀)惆伥(怅)暄(渲)染 估(姑)且 拢(笼)统 寂廖(寥)歌徭(谣)锲(契)合 海哮(啸)拘昵(泥)高谈扩(阔)论 寻张(章)摘句 吹毛求庇(疵)狂忘(妄)自大 开卷有义(益)心犷(旷)神怡 朝朝慕慕(暮暮)目不忍堵(睹)信手捻(拈)来 三、易用错的词语 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含贬义。不能理解成“高声谈论”。文采藻饰:修饰文辞,使之富有文采。不能理解成“用空话、套话装饰文章”。吹毛求疵: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注意与“求全责备”区别,不能理解成“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咬文嚼字: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不能理解成“细细品味字词”。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注意与“囫囵吞枣”区别,不能理解成“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胸有成竹: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强调画家作画时,对于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不能理解成“胸中有竹子”。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注意与“走马观花”区别,不能理解成“粗略地观察事物”。瞬息万变: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注意与“变幻莫测”区别,不能理解成“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四、常考文学常识 1 谈读书一文的作者是弗朗西斯培根,他是英国哲学家、作家。他的代表作有新工具论 随笔等。2 不求甚解一文的作者是马南,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代表作有燕山夜话等。3 山水画的意境一文的作者是李可染,齐白石的弟子,他是画家,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作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 李可染中国画集等。4 无言之美一文的作者是朱光潜,美学家、翻译家。代表作有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西方美学史 谈美等。5 驱遣我们的想象一文的作者是叶圣陶,文学家、教育家。创作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发表了长篇小说倪焕之等。6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达作者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大类型。包括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合理)三个要素。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第五单元知识巩固复习 一、易读错的字 徘徊(hui)伫立(zh)睥睨(p n)污秽(hu)犀利(x)稽首(q)驰骋(chn)虐待(n)雷霆(tn)诡谲(ju)商贾()簇拥(c)幌子(hun)搭济(j)半晌(shn)行头(xn)凄惨(q)怯懦(qi nu)拾掇(sh duo)名噪(zo)撂杆(lio)煞白(sh)眩晕(xun)打镲(ch)忌讳(hu)童谣(yo)蓦然(m)掸去(dn)羡慕(xin)囫囵(h ln)钢盔(ku)发愣(ln)踌躇(chu ch)竹匾(bin)哗众取宠(hu)咬牙跺脚(du)骂骂咧咧(li)二、易写错的字(括号内为正确的字)咆啸(哮)徘回(徊)驻(伫)立 脾(睥)睨 污岁(秽)驰聘(骋)诡橘(谲)波谰(澜)族(簇)拥 晃(幌)子 半响声(晌)萋(凄)惨 怯糯(懦)拾缀(掇)名躁(噪)炫(眩)晕 忌伟(讳)童遥(谣)慕(蓦)然 踌厨(躇)侦辑(缉)队 华(哗)众取宠 雕粱(梁)画栋 另请高名(明)三、易用错的词语 拖泥带水:形容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做事不干脆。与“拐弯抹角”区别开,不能理解成“说话、写文章不直截了当”。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与“金碧辉煌”区别开,不能理解成“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另请高明:指另外再请水平高的人。多用作谢绝他邀请的托词。与“另谋高就”区别开。喜出望外:指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与“喜从天降”区别开,不能理解成“喜事从天而降”。四、常考文学常识 1郭沫若,文学家、剧作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 虎符 王昭君等。2何冀平,编剧、剧作家。代表作有天下第一楼 德龄与慈禧 开市大吉等。3孙鸿,靖江戏剧小品作家。代表作有枣儿。4“戏剧文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戏剧文学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指话剧剧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基本特点是:突出的舞台性(一是指时间、场景和人物的高度集中性;二是指人物形象的行动性)。四大审美特征是:戏剧人物的逼真性、戏剧冲突的尖锐性、戏剧场面的集中性、台词的口语化和动作性。第六单元知识巩固复习 一、通假字(1)邹忌修八尺有(yu)余(“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2)孰(sh)视之(“孰”同“熟”,仔细)(3)必能裨补阙(qu)漏(“阙”同“缺”,缺失)(4)不知饴(y)阿谁(“饴”同“贻”,送给)二、古今异义词 间 古义:参与。例:又何间焉?今义:隔开;不连接。鄙 古义:浅陋。文中指目光短浅。例:肉食者鄙。今义:粗俗;低下。狱 古义:指诉讼事件。例:小大之狱。今义:监狱。讽 古义: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例:邹忌讽齐王纳谏。今义:讽刺。私 古义:偏爱。例:臣之妻私臣。今义:自私。地方 古义:土地方圆。例:今齐地方千里。今义:某一区域。左右 古义:君主左右近侍之臣。例:宫妇左右 莫不私王。今义:方位名词。刺 古义:批评,指责。例: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开张 古义:扩大。例:诚宜开张圣听。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所以 古义:的原因。例:此臣所以报先帝 而忠陛下之职分也。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秋 古义:时候。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今义:秋季。三、一词多义 词语 例句 释义 从 民弗从也 顺从,听从 战则请从 跟随 信 必以信 实情 小信未孚 信用 修 邹忌修八尺有余 长,文中指身高 乃重修岳阳楼 兴建,建造 朝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动词,朝见 于是入朝见威王 名词,朝廷 朝服衣冠 名词,早晨 若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如 道 门庭若市 动词,像,如同 中道崩殂 名词,路途 以咨诹善道 名词,道理 遗 以光先帝遗德 动词,遗留 以遗陛下 动词,给予 临表涕零 动词,面对 临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副词,将要 四、文言虚词 词语 例句 释义 以 何以战 凭借 必以信 按照 而 而形貌昳丽 连词,表并列,相当于“并且”,或不译 而复问其妾 连词,表承接,就 窥镜而自视 连词,表修饰 于 皆朝于齐 到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在 皆以美于徐比 公 欲有求于我 向,对 之 闻寡人之耳者 的 孰视之 他,指徐公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暮寝而思之 代词,这件事 五、词类活用 类型 词语 例句 释义 形容词作动词 恢弘 恢弘志士之气。发扬,扩展。亲、远 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形容词作名词 良实 此皆良实。忠良诚实的人。名词作动词 鼓 公将鼓之。击鼓。服 朝服衣冠。穿戴。毛 深入不毛。长草。名词作状语 面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美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以为美。动词的使动用法 闻 闻寡人之耳者。使听到。六、文言句式 句式 例句 句式说明 判断句 忠之属也。“也”表判断。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也”表判断。省略句 必以分人。“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必以分人”。倒装句 临崩寄臣以大事。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临崩以大事寄臣”。战于长勺。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于长勺战”。何以战?宾语前置,“何”是“以”的宾语,正常语序为“以何战”。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为“我与城北徐公孰美”。七、重点句子翻译 句子 译文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高官们目光短浅,不能作长远谋划。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照实情处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第二次击鼓士兵的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士兵的勇气就竭尽了。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 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确实是国家危急存亡的时期啊。陟罚臧否,不宜异同。晋升、处罚,赞扬、批评,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在丞相府中而)不同。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先帝不因为我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甚至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遂许先帝以驱驰。于是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八、古诗文默写 记忆型默写 1.(山东烟台中考)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邹忌讽齐王纳谏)2(浙江温州中考)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3(山东烟台中考)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出师表)4(黑龙江哈尔滨中考)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重庆中考 A 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6(福建福州中考)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7(重庆中考 A 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8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9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理解型默写 1.我们在需要鼓起劲,一口气把事情完成的时候,总会想起曹刿对勇气的精当评点: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2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好局面。3(山东滨州中考)出师表中表明诸葛亮临危受命的句子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4(湖北咸宁中考)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劝谏后主广开纳谏之门、鼓舞士气的句子是: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5 十五从军征开篇直言从军时间长,高度概括士兵军旅生涯,与“少小离家老大回”意味相似的诗句是: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6(湖南衡阳中考)“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达了诗人李白离别时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7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词人看江水东流,发思古幽情的句子是: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8(湖北襄阳中考)古往今来,凡志存高远者,“无求”于名利,却“有求”于大道。虽“不戚戚于贫贱”,但有“A.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济世情怀;虽“不汲汲于富贵”,但有“人生自古谁无死?B.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的赤子之心。理解性默写 9.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0 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有“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的句子,山坡羊骊山怀古中与此意境相似的语句是: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11 别云间写作者几年来的生活遭遇,表达无限哀怨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的句子是: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12 朝天子咏喇叭中运用拟人手法,刻画狐假虎威、作威作福的宦官形象的句子是:曲儿小腔儿大。13 朝天子咏喇叭中形象地写出宦官把老百姓搜刮得倾家荡产的句子是: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