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2012-2022244.pdf
-
资源ID:84189910
资源大小:223.68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祖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2012-2022244.pdf
祖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 2012-2022 以来,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6 月 2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二场。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欧鸿、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杨荫凯介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以来,改革开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回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在经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正在加快迈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赵辰昕说。我国高技术产业规模翻了一番,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强 以来,中国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 2012 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 2021 年的 114.4 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 11.3%上升到超过 1%,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十年前的第三十四位在的第十二位。“创新和高技术发展领域取得了 4个方面的巨大成就。”杨荫凯说。高技术产业体量更大。十年来,我国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从 2012 年的 9.95 万亿元,增长到 2021 年的 19.91万亿元,规模翻了一番。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2012 年的 9.4%,提高到 2021 年的 15.1%,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工业企业数从 2012 年的 2.46 万家,增长到 2021 年的4.14 万家,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茁壮成长。高技术产品质量更优。高技术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从 2012年的 1.6%,提升到 2021 年的 2.67%。中国高铁、第三代核电、载人航天、北斗导航等大国重器成为国家新名片。高技术产业基础更牢。十年来,始终把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开发摆在突出位置,布局建设了上海光源等 40多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全力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怀柔、张江、合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研究经费提高 3 倍,国内发明专利、PCT 国际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创新创业创造活力更强。我们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我国成为全球高度活跃的创新创业沃土。日新增市场主体数量的纪录不断被刷新,2013 年以来新增的涉税主体纳税额已达 4.76 万亿元。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通、智能驾驶等新技术开发应用走在全球前列,快递外卖、互联网医疗等新业态创造了数以亿计的灵活就业岗位。我国区域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以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引领我国区域发展发生历史性变化、取得历史性成就。”欧鸿说。培育形成了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京津冀地区紧紧抓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推动区域协同发展,雄安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迈出新步伐,2021 年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 10万亿元。长三角创新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建设再结硕果。逐步走上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区域发展道路。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稳步推进,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实施,我国第一部流域法“长江保护法”颁布实施。黄河流域防洪体系不断完善,实现了黄河干流连续 20多年不断流。推动构建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能源资源富集地区和边境地区的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迈出新的步伐。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这十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创新局面。以来,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成熟定型,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全国统一大市场正在加快形成,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和社会用等市场体系的基础制度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在市场主体改革、市场体系改革、宏观经济治理改革、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改革等 4方面取得新成就。过去十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翻了两番;形成了 100 多万亿元经济总量、14 亿人口、4 亿左右中等收入群体的强大内需市场,我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 2013 年的第九十六位跃升至的第三位。苏伟介绍,下一步,经济体制改革重点有“四个高”:高水平市场经济基础制度、高质量市场主体、高标准市场体系、宏观经济治理。以来,我国全方位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快形成。2021 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达到 1.15 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引资规模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与 149 个国家、32 个国际组织签署了 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老铁路建成通车,雅万高铁等一大批项目扎实推进。苏伟介绍,我国将继续引导外资投向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中西部和东北等重点地区;将推进重大外资项目,适时推出新一批具有牵引带动作用的重大外资项目。(记者 陆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