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微专题36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663.pdf
-
资源ID:84202405
资源大小:401.7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六章微专题36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663.pdf
第 1 页 机械能守恒定律理解与应用 1考点及要求:(1)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2)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应用().2.方法与技巧:(1)单物体多过程机械能守恒问题:划分物体运动阶段,研究每个阶段中运动性质,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2)多物体机械能守恒:一般选用 EpEk形式,不用选择零势能面 1(机械能守恒判断)如图 1 所示,一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上CD局部光滑,DE局部粗糙,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从顶端C点由静止下滑,下滑过程中A、B保持相对静止,且在DE段做匀速运动A、B间接触面水平,那么()图 1 A沿CD局部下滑时,A机械能减少,B机械能增加,但总机械能不变 B沿CD局部下滑时,A机械能增加,B机械能减少,但总机械能不变 C沿DE局部下滑时,A机械能不变,B机械能减少,而总机械能减少 D沿DE局部下滑时,A机械能减少,B机械能减少,故总机械能减少 2(单物体多过程机械能守恒问题)如图 2 所示,质量m50 kg 运发动(可视为质点),在河岸上A点紧握一根长L5.0 m 不可伸长轻绳,轻绳另一端系在距离水面高H10.0 mO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夹角为37,C点是位于O点正下方水面上一点,距离C点x第 2 页 4.8 m 处D点有一个救生圈,O、A、C、D各点均在同一竖直面内假设运发动抓紧绳端点,从河岸上A点沿垂直于轻绳斜向下方向以一定初速度v0跃出,当摆到O点正下方B点时松开手,最终恰能落在救生圈内(sin 370.6,cos 370.8,g10 m/s2)求:图 2(1)运发动经过B点时速度大小vB;(2)运发动从河岸上A点跃出时动能Ek;(3)假设初速度v0不一定,且使运发动最终仍能落在救生圈内,那么救生圈离C点距离x将随运发动离开A点时初速度v0变化而变化 试在图 3 所给坐标系中粗略作出xv0图像,并标出图线与x轴交点 图 3 3.(多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多项选择)如图 4 所示,楔形木块abc固定在水平面上,粗糙斜面ab与光滑斜面bc与水平面夹角一样,顶角b处安装一定滑轮质量分别为M、m(Mm)滑块通过不可伸长轻绳跨过定滑轮连接,轻绳与斜面平行两滑块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做匀加速运动假设不计滑轮质量与摩擦,在两滑块沿斜面运动过程中()图 4 A两滑块组成系统机械能守恒 B重力对M做功等于M动能增加 C轻绳对m做功等于m机械能增加 D两滑块组成系统机械能损失等于M克制摩擦力做功 第 3 页 4.蹦极是一项既惊险又刺激运动,深受年轻人喜爱如图 5 所示,蹦极者从P点静止跳下,到达A处时弹性绳刚好伸直,继续下降到最低点B处,B离水面还有数米距离,蹦极者在其下降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为 E1、绳弹性势能增加量为 E2、克制空气阻力做功为W,那么以下说法正确是()图 5 A蹦极者从P到A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B蹦极者与绳组成系统从A到B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CE1WE2 DE1E2W 5(多项选择)如图 6 所示,小球沿水平面以初速度v0通过O点进入半径为R竖直半圆弧轨道,不计一切阻力,那么()图 6 A小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做匀速圆周运动 B假设小球能通过半圆弧轨道最高点P,那么小球在P点受力平衡 C假设小球初速度v03gR,那么小球一定能通过P点 D假设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轨道最高点P,那么小球落地点离O点水平距离为 2R 6如图 7 所示,ABCDO是处于竖直平面内光滑轨道,AB是半径为R15 m 圆周轨道,CDO是直径为 15 m 半圆轨道,AB与CDO通过极短水平轨道(长度忽略不计)平滑连接半径OA处于水平位置,直径OC处于竖直位置一个小球P从A点正上方高H处自由落下,第 4 页 从A点进入竖直平面内轨道运动(小球经过A点时无机械能损失)当小球通过CDO轨道最低点C时对轨道压力等于其重力233倍,取g为10 m/s2.(1)试求高度H大小?(2)试讨论此球能否到达CDO轨道最高点O,并说明理由?(3)求小球沿轨道运动后经多长时间再次落回轨道上?图 7 7.光滑长轨道形状如图 8 所示,下部为半圆形,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质量分别为m、2m两小环A、B用长为R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A环距轨道底部高为 2R.现将A、B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重力加速度为g.求:(1)运动过程中A环距轨道最低点最大高度;(2)假设仅将杆长换成 22R,其他条件不变,求运动过程中A环距轨道最低点最大高度 图 8 答案解析 1D 假设DE段仍然是光滑,在DE段仍做加速运动,此种情况下机械能守恒,但实际情况是匀速运动,相对于加速运动来说,速度减小了,必是整体机械能减少了,D 正确 2(1)4.8 m/s(2)76 J(3)见解析图 解析(1)运发动从B点到D点做平抛运动 第 5 页 HL12gt2 xvBt 代入数据解得vB4.8 m/s(2)运发动从A点到B点过程中,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hAB12mv2BEk 其中hABL(1cos)代入数据解得Ek76 J(3)设运发动经过O点正下方B点时速度为vB,B点距水面高h,那么 12mvB212mv20mgL(1cos)xvB2HLg 解得x2v2020 xv0图像如下图 3CD 两滑块释放后,M下滑、m上滑,摩擦力对M做负功,系统机械能减小,减小机械能等于M克制摩擦力做功,选项 A 错误,D正确除重力对滑块M做正功外,还有摩擦力与绳拉力对滑块M做负功,选项 B 错误绳拉力对滑块m做正功,滑块m机械能增加,且增加机械能等于拉力做功,选项 C 正确 4C 蹦极者从P到A过程中,除了重力做功以外,有空气阻力做功,机械能不守恒,故 A 错误;从A到B过程中,对于系统,除了第 6 页 重力与弹力做功以外,有空气阻力做功,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 B 错误;根据能量守恒知,由于动能变化量为零,重力势能减小量等于弹性势能增加量与克制阻力做功之与,即 E1WE2,故 C 正确,D 错误 5 CD 小球进入竖直半圆弧轨道后,随着高度上升,重力势能增加,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其动能减小,速率减小,做变速圆周运动,故 A 错误假设小球能通过半圆弧轨道最高点P,小球在P点所受合力提供向心力,不为零,那么小球在P点受力不平衡,故 B 错误假设小球恰好通过P点,那么有mgmv2PR,vPgR,设小球初速度为v,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2R12mv2P12mv2,联立解得v5gR,由于v03gRv,所以小球一定能通过P点,故 C 正确 假设小球恰能通过半圆弧最高点P,那么vPgR,那么有 2R12gt2,得t2Rg,落地点离O点水平距离为xvPtgR2Rg2R,故 D 正确,应选 C、D.6(1)10 m(2)见解析(3)1 s 解析(1)设小球通过C点速度为v,那么有:233mgmgmv2R2 小球从P点落下直到沿光滑水平轨道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有第 7 页 mg(HR)12mv2,可得高度H23R10 m(2)设小球能够沿竖直半圆轨道运动到O点最小速度为vC,有mv2CR2mg,小球至少应从HC高处落下,mgHC12mv2C 解得HCR4,由HHC,小球可以通过O点(3)小球由H高度落下通过O点速度为 v02gH 小球通过O点后做平抛运动,设小球经时间t落到AB圆弧轨道上,有xv0t y12gt2 且x2y2R2 可解得时间t1 s(其他解不符合题意舍弃)7(1)103R(2)2423R 解析(1)运动过程中A环距轨道最低点最大高度为h1,如图甲所示 甲 整体机械能守恒:mg2R2mg3R2mg(h1R)mgh1 解得:h1103R(2)假设仅将杆长换成 22R,A环离开底部最大高度为h2,如图乙第 8 页 所示 乙 整体机械能守恒:mg2R2mg(2R22R)mgh22mg(h22R),解得:h22423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