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21届高三地理下学期4月调研考试试题.pdf
.XX 省 XX 市 2021 届高三地理下学期 4 月调研考试试题 本试卷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75 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 月 21 日,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对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举措之一。图 1 为我国某地乡村村落空间结构变化和 XX 村建设一角冬季拍摄的图片。据此完成 12 题。1.图中乡村聚落空间结构变化的主要目的是 A.区位优越,布局合理 B.等级有序,设施完善 C.邻里和睦,城乡一体 D.方便出行,环境舒适 2.根据图片信息,图中的 XX 村可能位于我国的 A.岭南地区 B.皖南地区 C.西北地区 D.华北地区 瑞士朗根塔尔小镇地处阿尔卑斯山区,公元 5 世纪起发展亚麻生产和贸易。18 世纪起,纺织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该小镇逐渐成为欧洲麻纺织中心。20 世纪 60 年代起,该小镇调整产业结构,创新产品类型。目前朗根塔尔小镇拥有专门生产飞机客舱座椅纺织品、高质量室内地 毯以及家居纺织品的公司,这些公司都已成长为行业领跑者。据此完成 34 题。3.20 世纪 60 年代,朗根塔尔小镇推进产品类型创新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 B.改变工业类型 C.提升产品附加值 D.扩大生产规模 4.目前,朗根塔尔小镇拥有诸多领跑行业的公司,主要得益于生产的 A.精细化 B.低端化 C.自动化 D.国际化 某水系发源于祁连山,流经山前冲积扇时,受地表物质组成的影响,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在扇缘向下游再次涌出成为常年河,最终消失于沙漠中的尾闾湖泊。图 2 示意该水系。据此完成57 题。5.河流在甲处由常年河转变为时令河,主要是因为 A.蒸发旺盛 B.水流不畅 C.补给水源减少 D.河水下渗 6.自甲处流向乙处的地下径流 A.水质变差 B.埋深变浅 C.流速变快 D.水量骤减 7.该水系上游山区长期加强水土保持,可能会引起 分界点甲向下游移动 分界点乙向上游移动 甲、乙间时令河河段延长 尾闾湖泊面积扩大 A.B.C.D.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坡地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地貌,主要发生在山地南坡。图 3 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崩岗景观。据此完成 89 题。8.形成崩岗的主要外力作用过程是 A.风化作用一流水侵蚀重力作用 B.流水侵蚀风力作用一流水沉积 C.冰川作用一风化作用一重力作用 D.流水沉积风力侵蚀风化作用 9.我国崩岗主要发生在山地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 太阳辐射量大 风速大 降水量大 坡度大 A.B.C.D.在生物和土壤的相互作用下,冰川退缩之后形成的地表上植被原生群落不断发生演变。粗木质残体是指所有地上和地下小头直径大于 2.5cm 的枯死木质物,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要素。图 4 示意横断山区某冰川退缩区 8 个样地粗木质残体的碳贮量变化,表 1 示意这 8 个样地的冰川退缩年份和优势物种组成状况。据此完成 1011 题。10.不同阶段粗木质残体碳贮量的变化直接取决于 A.土壤肥力 B.植被密度 C.水热条件 D.种间竞争.11.随着演替过程的持续,储存碳贮量最大的是 A.乔木 B.灌木 C.草本 D.凋落物 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是以布放在海底的坐底式平台为依托,集成多种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获取多类海洋环境要素的监测系统。北黄海獐子岛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珍品养殖基地之一,也是我国最大的虾夷扇贝的养殖基地,该海域连续多年布放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为海洋渔业生产活动提供科学数据。图 5 示意待下水作业的浅海小型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实物。据此完成 1213 题。12.该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可以获取的海洋环境信息有 水温、水压 海域水量 海水流速 海底生物种类 A.B.C.D.13.该监测系统在獐子岛海域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 A.结冰期长,监测系统布放、回收困难 B.环境污染严重,监测系统传输信息慢 C.贝类生物附着,干扰监测器的正常工作 D.飓风多发,影响监测系统位置的稳定性 强度较弱、尺度较小的气旋其生成和发展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且更容易受到外界气流的影响。图 6 示意 2020 年 12 月 6 日某时刻西北太平洋部分洋面的海平面气压场形势。据此完成1415 题。14.与气旋 L1 相比,气旋 L2 A.中心上升气流较强 B.低层水平辐合明显 C.周边气流运动缓慢 D.对流影响范围更大 15.数小时之后,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锋面 F1、F3 距离缩小 B.锋面 F2、F4 距离缩小 C.锋面 F1、F2 距离扩大 D.锋面 F3、F4 距离扩大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55 分。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9 分 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亚马孙河上游支流沿岸,人口居住空间分散,地面交通发展滞缓。该地区大多数社区都有可容纳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部分社区拥有码头,通过机动独木舟运输货物,极少数社区濒临小道能通过卡车运送物资。图 7 示意该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分布。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厄瓜多尔上帕萨扎地区发展地面交通面临的困难。6 分 2比较卡车、独木舟、小型飞机运输线路建设成本,并说明理由。7 分 3说明该区域机场、码头密集交错分布的原因。6 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蓝鳍金枪鱼是洄游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日本太平洋海域、澳大利亚南方和大西洋海域。每年 12月部分蓝鳍金枪鱼洄游到大澳大利亚湾图 8,并在此停留至次年的 34 月。洄游期间,蓝鳍金枪鱼最适宜的生存温度是 1922.自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当地渔民每年用围网渔船捕获小型蓝鳍金枪鱼,并运输到林肯港,在林肯港附近人工投放沙丁鱼、凤尾鱼,蓝鳍金枪鱼育肥 23个月之后收获。1982 年渔获量达到峰值 21500 吨之后开始大幅度下降,因此澳大利亚政府对围网捕获蓝鳍金枪鱼制定了严格的配额限制。大澳大利亚湾的蓝鳍金枪鱼备受国际市场欢迎,近年来每年产值高达 3 亿美元且较稳定。1简述蓝鳍金枪鱼在大澳大利亚湾停留的有利条件。6 分 2说明渔民捕获小型蓝鳍金枪鱼在林肯港育肥的原因。6 分 3分析大澳大利亚湾蓝鳍金枪鱼价格较高且产值较稳定的原因。6 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青藏高原高寒草地退化日趋严重,土地生产力逐渐降低。图 9 示意青藏高原某高山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山草甸土壤有机质含量及植被群落多样性的分布状况。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植株高度相对较高的莎草科比例逐渐降低,相对低矮的杂类草比例逐渐增加。1说明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的原因。6 分 2图中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呈单峰式分布规律,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 分 3推测随着退化程度加剧,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变化情况,并简述理由。6 分 地理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B 7.B 8.A 9.B 10.D 11.A 12.B 13.C 14.C 15.A 16.热带雨林茂密,气候湿热,阻碍交通线路建设;沼泽、河流众多,桥梁工程量大;多野生动物侵袭,地面交通安全难以保障;雨林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大。答出三点,6 分 2由高到低:卡车、小型飞机、独木舟。1 分理由:卡车需要在热带雨林中开辟公路,面临复杂的下垫面条件,且修筑路程长;小型飞机仅需开辟较小面积的小型机场,清除植被、硬化地面;独木舟可依托天然河流,仅需在沿岸修筑简易停放设施,成本最低。6 分 3社区数量较多且分布零散;地面交通不便,出行主要依靠空运和水运;邻近河流的社区多修筑码头,其他社区只能修筑机场,形成交错分布的格局。6 分 17.夏秋季海湾水温接近蓝鳍金枪鱼生长的适宜温度;夏秋季节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光照充足,利于藻类和鱼类生长;陆上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鱼类饵料丰富;距离人口稠密地区较远,水质较好。答出三点,6 分 2在人工环境下能够快速成熟,提高渔业生产效率;人工投放小鱼作为饵料育肥,保证品质与风味;林肯港育肥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技术成熟;接近阿德莱德机场,便于产品外运。答出三点,6 分 3价格较高的原因:蓝鳍金枪鱼品质好,备受市场欢迎;上市正值北半球夏季,北半球海域缺乏充足肥美的蓝鳍金枪鱼,故市场价格高。4 分产值稳定的原因:严格的配额制度延缓了种群衰退,每年渔获量相对稳定,故产值稳定。2 分 18.枯落物减少,有机质的输入减少;植被覆盖率降低,地表裸露面积增大,有机质分解更快;地表裸露,有机质受雨水淋洗作用、风力侵蚀损失更多。6 分 2未退化及轻度退化时,莎草竞争力强,成为优势物种;莎草对水分、养分条件较敏感,随着草地退化,莎草逐渐衰退,各类杂草丛生,植被群落的多样性提高;随着退化程度进一步加剧,土壤条件变差,适宜生长的草类减少。6 分 3变化情况: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增大。2 分理由:与杂类草相比,减少的莎草相对高大,地上生物量减少的比例较高;随着土地退化,留存的植被需要更为发达的地下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地下根系生物量增大,导致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值增大。4 分